我国食管癌外科手术入路现状与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74.03 KB
- 文档页数:4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64-食管癌的诊断思路
与处理新进展
详情百度搜索:医搜题
(一)食管癌的诊断思路及诊疗进展
1、关于食管癌中晚期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A、进行性吞咽困难
B、尚可经水送下,随后发展为不能进半流食、流食,终至滴水不入
C、常伴有呕吐,胸骨后疼痛,多见于溃疡型病例
D、晚期病例可在颈部腋窝区出现淋巴结转移灶[正确答案]
E、晚期病例可在颈部锁骨上区出现淋巴结转移灶
2、内窥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粘膜的病变情况,通过刷检及活体组织切片能明确诊断,对于中晚期食管癌的确诊率可达()
A、1[正确答案]
B、0.95
C、0.9
D、0.85
E、0.8
3、内镜下粘膜切除的适应证不包括()
A、早期(Tis)食管癌
B、I型早期食管癌[正确答案]
C、病理证实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几中重度肠上皮化生而肉眼疑为恶性变者
D、、体弱、合并心肝肾严重病变不能承受外科手术
E、患者拒绝开胸开腹手术者
4、下列不属于食管癌外侵症状的是()
A、肿瘤侵及胸膜或脊神经,则可在胸背部产生疼痛
B、侵及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刺激性咳嗽
C、侵及喉上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正确答案]
D、形成食管气管瘘可表现为进食呛咳
E、穿透大血管可出现致死性大呕血。
摘要: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在食管癌的治疗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比分析中日食管癌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食管癌是一种起源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本文将对比分析中日食管癌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日食管癌治疗方案比较1. 手术治疗(1)中国治疗方案在中国,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恢复食管连续性,并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吻合术、胃-胃吻合术等。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如胸腔镜、腹腔镜等。
(2)日本治疗方案在日本,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恢复食管连续性,并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
手术方式与我国类似,但在术前评估、手术技巧、术后管理等方面有所差异。
日本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注重精准切除肿瘤,尽量保留食管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放疗治疗(1)中国治疗方案在中国,放疗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放疗方式主要包括外照射放疗和腔内放疗。
外照射放疗适用于肿瘤较大、局部侵犯较严重的患者;腔内放疗适用于肿瘤较小、局部侵犯较轻的患者。
近年来,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新技术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2)日本治疗方案在日本,放疗同样被视为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放疗方式与我国相似,但在放疗计划、技术等方面有所差异。
日本医生在放疗过程中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放疗方案。
3. 化疗治疗(1)中国治疗方案在中国,化疗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等。
化疗方式主要包括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
2022食管癌的治疗进展(全文)食管癌主要包括食管腺癌(OAC)和食管鳞癌(SCC),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每年导致约450000人死亡。
虽然既往被视为预后不佳的癌症,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首先,高收入国家癌症生存项目(ICBP SURVMARK-2)的报告了1995-1999年和2011-2014年两个时间段食管癌的生存率,结果显示在七个高收入国家中,OAC和SCC的5年生存率大约翻了一番,其中75岁以下的患者影响最大。
其次,在联合治疗时代,食管癌5年生存率基准接近50%,这在20年内也翻了一番。
此外,通过提高癌症意识,监测Barrett食管、胃食管反流病和癌症分期的进步,增加了黏膜和黏膜下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并允许对部分患者进行相对低风险的内镜根除治疗(EET),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以及射频消融术(RFA)等。
外科手术的进步,包括手术切除和淋巴结切除术范围的标准化,围术期护理的改善,以及包括微创和机器人辅助技术在内的一系列方法,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创造了机会。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研究的进步,我们对食管癌变和肿瘤生物学的理解逐步加深,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患者结局得以改善。
然而,尽管食管癌的诊疗已经取得了进步,但在日常的多学科团队讨论和决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内镜下治疗的标准、新辅助治疗的选择、SCC 和OAC 的差异性、对新辅助治疗有明显完全临床反应的患者是否考虑非手术方法或者手术的方式以及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作用等。
粘膜癌和粘膜下癌的内镜治疗食管切除术曾经是高度异型增生(high-grade dysplasia,HGD)或黏膜浸润(mucosal invasion,T1a)患者的标准方法,而在这种情况下,淋巴结转移(<2%)的罕见性支持更有针对性的局部治疗方法。
因此,在最新的美国胃肠病学指南中,EMR和ESD优于持续监测或食管切除术。
目前的治疗推荐为T1b的患者保留食管切除术(粘膜下浸润,其中淋巴结转移发生在约20%的病例中,以及多灶性癌或不适合内镜切除的病变)。
争议:⾷管癌⼿术⼊路如何选择?答案是...根据⼿术⼊路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同,⾷管癌的⼿术治疗可以分为多种⼿术⽅式。
左胸⼊路和右胸⼊路在我国⽬前均⼴泛应⽤于⾷管癌的治疗,不同⼊路及其相应能够达到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程度对预后可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依据⾷管癌的发病部位、术前检查及准确的临床分期选择个体化的合适的⼿术⼊路⾄关重要。
⼿术⼊路⾷管癌的⼿术⼊路主要分为左胸⼊路和右胸⼊路。
左胸⼊路包括:常规左后外侧开胸⼀切⼝或左后外侧开胸、左颈⼆切⼝。
右胸⼊路包括:常规右胸⼆切⼝(经上腹正中切⼝+右胸后外侧切⼝,Ivor-Lewis)和常规右胸三切⼝(左颈+右胸后外侧+腹正中切⼝)及经右胸胸腔镜/腹腔镜微创⼆切⼝或三切⼝⾷管癌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管壁内淋巴管⽹密布,⼀旦⾷管癌侵及黏膜下层,将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
随着淋巴结转移个数和野数的增加,患者⽣存率将逐渐下降,因此,淋巴结清扫的程度会明显影响⾷管癌患者术后的长期⽣存。
对于胸中下段⾷管鳞癌,如⽆淋巴结转移(N0期),三野清扫组与⼆清扫组均可达到较⾼的5年⽣存率(77.5%⽐70.7%,P=0.235)。
淋巴结转移个数为1~ 6个(N1~2期)的胸中下段⾷管鳞癌,如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三野淋巴结清扫及⼆野清扫的5年⽣存率分别为41.1%和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如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则三野淋巴结清扫及⼆野清扫的5年⽣存率分别为48.9%和50.0%,差异⽆统计学意义(P=0.580)。
陈元美等报道,按照第7版AJCC⾷管癌分期,单纯⾏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的淋巴结阳性的胸段⾷管鳞癌患者(N1~3期),淋巴结转移N1、N2、N3的5年⽣存率分别为41.2%、22.2%和7.0% (P < 0.000 1)。
由上述报道可以推论,淋巴结转移数⽬是⾷管癌的重要独⽴预后影响因素。
因此,应依据个体⾷管癌的特征和所处期别的早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术⼊路和⼿术⽅式,并进⾏规范完整的淋巴结清扫,这对于改善⾷管癌的预后和降低术后复发率⾄关重要。
食管癌手术入路及并发症防治的进展
黄耀联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3)002
【摘要】@@ 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广大胸外科医生的共识,目前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手段.作者结合文献就近年来食管癌切除手术的入路问题及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参考.rn1 单纯经左胸切口入路
【总页数】3页(P218-220)
【作者】黄耀联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广西,宜州,546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相关文献】
1.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入路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罗建明;王一成;熊磊;罗小亮
2.我国食管癌外科手术入路现状与进展 [J], 常栋;王天佑
3.食管癌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J], 陈永祥;陈家华
4.食管癌外科手术入路进展 [J], 刘涛;吴鲧
5.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进展 [J], 刘勇恩;寇瑛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的治疗方案食管癌,是指发生在食管内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由于食管位于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治疗食管癌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管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病变程度,可以选择全食道切除术、部分食管切除术或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切除癌组织,并且避免癌细胞扩散到周围组织和淋巴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二、放疗治疗放疗治疗是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或其他方法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阻止其分裂和生长。
放疗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
放疗可以减小肿瘤的体积,缓解症状,并且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疗可以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三、化疗治疗化疗治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放疗的补充治疗。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局部给药等方式使用。
化疗虽然对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需要慎重考虑剂量和治疗周期。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癌细胞中特定的分子靶标,从而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由于食管癌的发生与多个基因异常有关,因此靶向治疗可以精确地作用于这些异常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目前,针对食管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分子靶标。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并摧毁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食管癌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会受到肿瘤抑制,因此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帮助患者抵抗癌细胞的侵袭。
综上所述,食管癌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
对于不同病程和患者情况的食管癌,需要结合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并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规划。
摘要:食道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中期食道癌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针对中期食道癌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概述食道癌是一种起源于食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中期食道癌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肿瘤已侵犯食管壁全层,且可能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治疗中期食道癌的关键在于控制肿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案选择1.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中期食道癌的主要手段,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食管壁全层,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1)食管癌根治术:切除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包括部分或全部食管、胃壁、部分或全部纵隔脂肪组织、相关淋巴结等。
(2)食管-胃吻合术:切除肿瘤后,将食管与胃进行吻合,重建消化道。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适用于手术难度较大、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愿接受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分为:(1)外照射:利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从体外对肿瘤进行照射。
(2)腔内照射:将放射源放入食管腔内,对肿瘤进行照射。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适用于手术、放疗等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或不愿接受手术、放疗的患者。
化疗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常用的化疗药物有:(1)顺铂:具有抗癌活性,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
(2)5-氟尿嘧啶: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
(3)多西他赛: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
4.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适用于中期食道癌患者。
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有:(1)中草药: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等,具有抗癌、解毒、消肿等作用。
(2)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
(3)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1.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有无远处转移等,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2. 考虑患者身体状况: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886尘坐宣墅21壁茎查!Q!!!!!!至!i堡笙!塑坠!!』!!型业唑:型!!!g:塑唑型型型!!:!业!!:型!!:!・专题论坛.食管癌手术入路的百年演变及临床陈克能【摘要】外科治疗食管癌已有白‘年历虫,食管解剖位置独特,可以经左胸、和胸甚至不剖胸完成手术,其r},经左胸食管癌手术不仪是最^+老的.也是我同沿州至今的方式、然而.}:I前认为经行胸手术更合乎肿瘤根治原则.渐为大家所认识。
幽此,以右胸为基础的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将成为史符合肿瘤学根治与微创原则的食管癌主流手术,、【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手术入路;l|f}i床疗效子术治疗食管疾病的历史“Jf以追朔刮1738qi.仇JI:胸食管(esophageal(tant一,Ec)切除术只有100年刀j殳。
|1前,手术仍然是唯一行可能治愈・,r切除EC的手段。
m于食1)0l:10.3760/【‘nlaJ.I,Ssll.167l一0274.2012.09.003基金项H:旧家rl然科‘、乎接金(30572130):吲家973计划(201lCl{504300);教育部博I:牛’、#术新人奖;北京I『i一然科1、≯’琏金(7102029):一部医’丫’发展科研荜金(2005—2020):行郁医’‘#发展科研螭金(2007一】023):北京市l!牛系统高层次J!小技术人el‘培训计划(2009—12.17)们‘者单传:】oo】42北京大。
¥:肿瘤医院胸外一利,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文验窄l・:mail:chenkeneng@yall00.COlll.【・nj已=、、,思义管解削位置深红(上二始于颈部!j嘲相连.下行人纵隔经贲门‘j冒相接),行径牛理环境复杂而特殊,即使存Ff年后的今天,其仍然是富有挑战的大型复杂外科手术。
仪手术入路而青就包括了左胸、右胸和不,1:胸(广义的包击r,-Ii匈腔镜手术)。
、这其,I,既有DJ史的}与然演变,义有J临床发展的耍求,臼始至终充满争议.迄今仍缺乏高级别的l愉床“l:据评估孰优孰劣,,笔并仪以f_1L的理解.从J,j史演变干¨发腱趋势这哺个方面就EC的手术人路作一除释.・、早期历l史1738ili,GOUraU‘1和Rolan‘l经由领段食管切Jl:成功取…了,进入胸段食管的异物,、1904年.Sauerb一-h在密闭负JK容器rl・完成了扦朐手术,,1911年,KeIllng完成了结肠代食管术,、1913年,Wt)rekI,在气管内IE压下苗‘次完成了胸内EC的切除.fH未作酸建,患者rtl连接领部食管和胃的胶皮管维持营养乍存j2年之久。
普胸外科手术治疗86例食管癌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抛胸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方法和临床经验。
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普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食管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6例患者术中无一例发生死亡,且在术后均未出现胃排空障碍和残胃坏死的情况,其中成功手术切除75例,占总病例的87.2%,切除过程中未发生出血异常,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
结论:普胸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为尽量达到根治的目的,应根据肿瘤的病灶位置、长度、转移情况以及外浸深度等决定其清除范围和手术方式,以此才更能为患者的综合治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并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治疗;普胸外科【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95-01食管癌是肿瘤临床常见的恶性病症之一,一直以来其治疗方法都是以手术治疗为主[1]。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和相关医疗器械的更趋于先进化,以至该疾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有所增加,且术后并发症也有不断减少的趋势[2]。
本院普胸外科于2011年3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食管癌患者86例,现将其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普胸外科于2011年3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86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
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65.1±5.8)岁。
按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对本组患者进行分期为:ⅰ期t1n0m05例,ⅱ期t2~3n0m012例,ⅲ期t2~3n1m069例。
合并症情况:心肺疾病14例,糖尿病10例,脑梗塞8例,高血压7例,不同程度贫血12例。
1.2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排除有手术禁忌的情况,利用食管镜、钡餐以及ct扫描胸部等方法进行病情确诊和病发部位的明晰,并以此制定术前分期情况及手术方案,其手术方案具体为:病变位于胸部中段及上端者采用经胸入路颈部吻合术。
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食管癌已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虽然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根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估计,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4.6万,我国食管癌粗发病率17.8/10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2.6/10万,农村粗发病率为24.6/10万;食管癌死亡病例18.8万,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3.7/10万,城市粗死亡率10.0/10万,农村粗死亡率18.4/10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
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以及安徽、江苏苏北、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闽南等地区。
我国食管癌流行学典型特征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市人口。
然而,自2000年开始,无论城市抑或农村,无论男性抑或女性,食管癌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女性发病率下降趋势尤其明显。
我国食管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为主,已知其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包括烫食、热茶、饮酒、吸烟等,此外还包括食品霉变、炭烤或烟熏制备方式、饮用水、土壤成分或环境微生物菌群等因素。
通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食管癌发生;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早期筛查,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各级医疗机构贯彻食管癌早诊早治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通过规范化诊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进一步提升局部进展期与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
只有上述多层面医疗措施充分得到执行,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我国民众食管癌疾病负担,因此制定并执行食管癌诊疗指南是必要的,需要各专业医务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
二、食管癌诊断指南(一)症状体征。
1.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后梗噎感、异物感、烧灼感、停滞感或饱胀感等,伴或不伴有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嗳气,起初为进普通饮食困难,随后逐渐恶化为仅可进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可伴或不伴有进食后随即出现食糜或黏液反流、咳黄脓痰、发热、胸闷、喘憋、呕吐、呕血、黑便、胸背部疼痛、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等。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特征表现多样化,诊断、治疗方式多样,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个体化的诊疗方式,最大程度的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我国GERD抗反流外科在不断积累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积极推广及培养更多专业外科医师,掌握GERD标准化诊断与治疗流程,加强并普及对GERD判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是我国GERD抗反流外科重要的研究方向。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为临床常见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约为13%,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1]。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已成为治疗GERD的主要外科手段,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
目前,我国开展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GERD已有20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我国GERD外科治疗亦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全面推广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培养更多的专业外科医师、提升手术疗效,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和团队经验,回顾我国GERD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总结现状并展望未来。
1、国内外GERD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GERD外科治疗在西方国家开展历史比较悠久。
1951年,Allison 首次报道通过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控制GERD症状,开启了人类以外科手段抗反流的时代。
1956年,Nissen首次报道利用胃底360°包绕远端食管来达到抗反流的目的,自此,以胃底折叠术为主流的抗反流手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91年,抗反流手术进入微创外科时代,手术损伤及并发症明显减少,国际上抗反流手术量出现指数式增长,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抗反流手术年总量最高>3万例。
我国各地区GERD发病率有所差异,呈现南方地区低于北方地区、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的特点。
广东地区人群GERD患病率约为2.3%,北京、上海两地人群GERD患病率约为5.8%,青海格尔木地区人群GERD 患病率约为9.4%,而新疆喀什地区由于特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导致人群GERD患病率高达2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