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五行图

经络五行图

经络五行图
经络五行图

经络五行图

经络概念

1.经脉,是系统中的主干;络脉,是小网络,纵横交错,无处不至。

2.经络联通周身表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连接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3.经脉:12正经

(如: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 (如:任脉、督脉)。络脉:15别络,浮络,孙络。

寻找穴道的诀窍

1.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2.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3.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4.出现黑痣、斑(色素沉淀)

5.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

化)等

穴道刺激

指压:利用施力容易的大拇指、食指或中指。

按摩:有捶、搓、揉、压等各种按摩法

刮痧板:可利用刮痧板刺激经络,顺经络为补,逆经络为泻。注意事项

1.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

2.经络按摩“前、后”请勿抽烟。

不适合按摩的族群

患急性传染病的人,如流感、痢疾等

急性炎症的病人,如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骨髓炎

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恶性肿瘤、贫血、久病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血小板减少性紫斑或过敏性紫斑的病人

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肤炎的病人

按摩手法

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

推: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

拿: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捍起,随后又放下

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旋转活动

掐:用手指使劲压穴位

点:用单指使劲点押穴位

扣: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认识宇宙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

古人认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阳:活动的、无形的、向外的、向上的、温热的、明亮的、亢进的(日,天,昼,火,男)

阴:沉静的、有形的、向内的、向下的、寒冷的、晦暗的、衰退的(月,地,夜,水,女)

五行蔬果

木形〈春季蔬果>——芥蓝菜、芦笋、A菜、地瓜叶、萝卜、空心菜、西兰花、青江菜、丝瓜、油菜

火形〈夏季蔬果〉——苹果、红萝卜、加州李、樱桃、葡萄、大西红柿、小西红柿、红龙果、葡萄柚

金形〈秋季蔬果〉——莲藕、茭白笋、南瓜、水蜜桃、白苦瓜、鲜香菇、圆葱、葱、文旦、金针菇

水形〈冬季蔬果〉——马铃薯、牛篣、山药、地瓜叶、大黄瓜、苋菜、黑芝麻、柠檬、紫菜、小黄瓜、绿苦瓜

土形〈四季蔬果〉——木瓜、百香果、菠萝、圆葱、酪梨、番石榴、哈密瓜、香蕉、芒果、榴莲、嫩姜

经络养生按摩法

脸部:迎香穴、印堂、太阳穴

颈部:风池

手太阴肺经:尺泽、太渊、少商

膀胱经:脊椎两侧、风门、肺俞、大椎

前胸:天突(任脉)、中府(肺经)、云门(肺经)

经络养生按摩

头颈部:风池(胆经)

躯干部:章门、期门(肝经)

下肢部:三阴交(肝脾肾三经交会)足部:内侧——太冲(肝经)

外侧——侠溪(胆经)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给各位朋友们提供比较完整的彩色经络图,可以经常对照练习学习。

针灸穴位图一 针灸穴位图

二 针灸穴位图三

人体经络图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 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 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 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 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 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 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 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 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 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 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 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 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 医研究者的任务。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 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五行经络养生套盒手法操作流程

五行经络养生 五行经络养生护理计划 一、准备工作: 1、美容师引领顾客更换私人美容服; 2、美容师引领顾客在浴室进行香熏沐浴; 3、顾客在蒸汽房内进行蒸汽浴; 4、顾客进行深层祛角质(搓澡)(自选); 5、在此期间美容师应迅速的为顾客作好护理前的准备工作: 1)将浴巾、毛巾、一次性床单铺在美容床上; 2)将准备用的产品整齐的摆放在美容车上; 3)将准备用的仪器“五行经络养生仪”推移至美容床旁; 6、美容师引领顾客进入美容室; 7、美容师引领顾客平躺在美容床上; 8、美容师用酒精棉进行清洁仪器设备 五行精油套盒: 阴阳五行能量元素套盒(任督) 十二正经套盒: A 十二经络阴阳调理养生套盒(肝\胆经) B 十二经络阴阳调理养生套盒(心\小肠经) C 十二经络阴阳调理养生套盒(脾\胃经) D 十二经络阴阳调理养生套盒(肺\大肠经) E 十二经络阴阳调理养生套盒(肾\膀胱经) F 十二经络阴阳调理养生套盒(心包\三焦经) 一、操作流程: 1、先用“蓝色多瑙河·洋甘菊净体浴(香薰泡泡浴)”清洁身体;(15分钟) 2、用阴阳五行能量元素套盒开穴按摩 3、用茶晶瓶进行经络顺势推经 4、用“五行经络养生仪”进行仪器理疗(点穴棒、火龙珠、电波经络刷、经络盘) 督脉操作 经中穴道:督脉二十八穴始于尾闾骨端之长强穴,腰俞(功穴)、阳关入命门(功穴),上行悬枢、脊中、至中枢,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功穴)、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功穴)、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功穴),上星、神庭、素廖,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肉缝间

二、按摩流程:督脉 督脉:阴阳五行能量元素套盒10分钟 五行精油调和手心中预热 1.双手掌五指相对平展于背部展油推背;(重复3遍) 2.双手掌交替平均分五段平推脊柱由大椎穴到长强穴(重复3遍) 3.侧站顾客单侧双手扇形腰臀部推动(重复10遍) 4.开穴:百会,哑门、大椎、肾俞、长强(重复3遍)每3秒一个穴位 5.双手舒展再次双手掌五指相对平展于背部展油推背;(重复3遍) 6.取出精油,涂抹督脉,45度角斜握茶晶瓶,由长强起缓推分段推至百会(重复10遍) 7.45度角斜握茶晶瓶,由长强起长推至百会(重复10遍) 8.双手预热安抚背部 三、仪器使用流程: 五行经络养生仪 1、酒精棉进行清洁五行经络养生仪各个探头做好消毒准备工作。 (开穴探头、火龙珠、电波经络刷、经络盘赫兹、导电贴) 2、接通电源,选择输出插座接上探头。 3、按电源开关(POWER),开穴探头,进行开穴。(将导电贴绑在顾客手臂上可使电流形成回路) 4、根据顾客承受力选择,敏感选择1-3赫兹,正常使用3-5赫兹。 5、调好功率大小(INTENSITY)3~5档。 6、调节适当时间(TIME ) ,一般为15分钟(根据顾客所操作的护理项目来选择时间)。

(完整版)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docx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寒暑燥湿风火 , 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这里提到了天之阴阳与地之五行,那么这些五行阴阳如何 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及经络对应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 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我们用这个图的上下左右中与人体进行对应:下方的水对 应五脏之中的肾上方的火对应五脏之中的心左方的木对应 五脏之中的肝右方的金对应五脏之中的肺中央的土对应五 脏之中的脾这是地之阴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 那么寒暑燥湿风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所以人体出了与地之阴阳对应外,还要与天 之阴阳对应。 OK,现在我们看一下,人体是如何与天之阴阳对应的。 《黄帝内经》: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肝之地气属木,肝之天气为

风;心之地气属火,心之天气为热;脾之地气属土,脾之天气为湿;肺之地气属金,肺之天气为燥;肾之地气属水,肾之天气为寒。所以五脏的生成,实际上就是天地之气相交感。 《黄帝内经》: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这里引出了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是如何与脏腑相对应的呢? 这个问题在《灵枢·经脉》中有答案,即以人体经络的分部来进行命名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当然,至于六腑的形成,黄帝内经给出一个解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胆,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虽然胆为地气所生,但是在脏腑阴阳的划分中,属性为阳。到这里,五行与三阴三阳及脏腑就结合到一起了。 五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所以与五脏相对应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也就分别对应五行中

十二经脉运行时间和五行学说(简化版)

十二经脉 从胸部走向手指末端的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部的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从头部走向足部的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从足部走向胸部的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脉、阳脉 穴位 A十四经穴:归属12正经和任督二脉循行线上的穴位,大概有361个 B奇穴:指十四经穴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穴位 C阿是穴又称压痛点:以疼痛部位或与疼痛有关的压痛点作为穴位 经气运行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即为一条经络的开穴运行时间 子时(23-1点)胆经值班,迎接入睡(可在21-23点,进行敲打或揉手足外侧的少阳经)丑时(1-3点)肝经值班,静卧深睡(可在19-21点改在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按摩) 寅时(3-5点)肺经值班,熟睡或静坐(气血由阴转阳,睡不着可面南盘腿静坐) 卯时(5-7点)大肠经值班,排便迎新(可适当喝杯温水) 辰时(7-9点)胃经值班,及时吃早餐(肠胃有问题可以揉搓或敲打两腿或推摩胸腹) 巳时(9 -11点)脾经当值,忙里偷闲按摩一下(采用坐位,搭4字腿式,用对侧的手逐个按揉或敲打脾经上的隐白、大都、太白、公孙、三阴交) 午时(11 -1点)心经值班,靠按摩、午睡蓄精(摩擦手臂内侧,至有热感为止) 未时(13 -15点)小肠经值班,吃份高营养午餐(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能治疗颈肩部的病症)申时(15-17点)膀胱经值班,学习、工作的高效时间(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酉时(17-19点)肾经值班,以休息、补充能量为主(不适宜做太强烈的运动,也不适宜大量喝水,肾经分布在腿部后面的内侧) 戌时(19-21点)心包经值班,与家人共进晚餐.(可拍拍手张开双臂,是看书的最佳时间) 亥时(21-23点)三焦经值班,入睡、行房事的时期.(阴气更重,阳气更弱)

五行和五脏六腑

五行和五脏六腑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这个世界有分阴阳两面 如太阳是阳,月亮是阴; 白天是阳,晚上是阴; 男人是阳,女人是阴… 同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五种物质组成的,分别是木、火、土、金、水。3GCL立式船用三螺杆泵 我画一个叶子代表木,木燃烧就变成了…火; 火化为灰烬变成了…土; 土里孕育着金子; 金子融化了变成水;3GR三螺杆油泵 水继续滋养着树木。 这是五行当中的相生,五行还有相克: 木克土,树木稳固了土壤; 土克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sn三螺杆泵 水可以浇灭火; 火可以融化金子; 金子“咔,咔”把树木砍断。螺杆泵的安装尺寸 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础,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当然还有更深奥的理论我们不多说。 那中医藏象学说是研究什么的呢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腑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3GR普通型三螺杆泵 藏象学说是以腑脏为基础,按照其生理特点可以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所以多虚,属阴。 六腑:胆、小、胃、大、膀、三焦。YCB系列圆弧齿轮泵 另外还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组成的奇恒之腑 中医藏象学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所以人体的五脏六腑和五行也是相对应的。YCB齿轮泵 我们来看看, 木对应着肝; 火对应着心; 土对应着脾; 金对应着肺;YCB圆弧齿轮泵型外形及安装尺寸图 水对应着肾,这是五脏,。 我们再来看看六腑: 木(肝)对的是胆; 火(心)呢对的是小肠;lyb系列立式圆弧齿轮泵 土(脾)对的是胃; 金(肺)对的是大肠; 水(肾)对的是膀胱, 还有三焦,三焦又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主进(我们吃的);中焦主存(消化、吸收);下焦主出(排泄)。YCB圆弧齿轮油泵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就是府字,有聚集的意思,所以为阳;五脏六腑由经络连接着六腑,互为里表。 为什么五脏六腑对应着五行呢 以木而言,木可以曲可以直,枝条发达,有生发的特性,而肝喜欢跳大而恶抑郁,有疏泄和藏血的功能,所以肝属于木。YHB-LY系列立式圆弧齿轮泵 火性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功能,所以心属火。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图文稿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 对应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 火→ 土→ 金→ 水 肝→ 心→ 脾→ 肺→ 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 而健康就是体内成分之间的适当平衡,一个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然界)当中。 当一项机能特别突出的不足,就破坏了和谐,失去了平衡,就形成了疾病,那么有病就要有药医,下面就把我们公司最基础,具有代表性的增建口服液介绍给大家,它具有既神奇又看似平淡的功效。 我们还可以通过颜面望诊来观察周围人的健康状况。 从五窍,五体,五志,五味,五色来表现: 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 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的人影响中枢神经,吐字不清。 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无光泽。 肺开窍于鼻:肺功能不好,会引起鼻塞,鼻炎,鼻窦炎。 肾开窍于耳:肾功能不好会引起耳鸣,耳聋,中耳炎,闹耳底。

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PDF.pdf

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 一、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木(肝、胆六字诀嘘)火(心、小肠六字诀呵) 土(脾、胃 六字诀呼)金(肺、大肠六字诀 呬) 水(肾、膀胱六字诀吹) 1、六腑:除上表中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外,还有三焦。六腑是这六个内脏的合称。 2、三焦的含义: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头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胆、脾胃叫中焦。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叫下焦。 3、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4、六字诀功法除上表中对应五行五脏的“嘘、科、呼、呬、吹”外还有

“希”字功。这个“希”就是理三焦的。二、五行的生克乘侮: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1、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反复无穷。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2、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反复无穷。 3、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相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相克,事物就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4、相乘或相侮(病态):五行相克的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而造成木的亢盛),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变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

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全文可直接参考以下五行图: 五脏六腑五行图 释意: 心主血气,藏神,五行属火,充于脉,其华荣于面,开窍于舌,与小肠互为表里,色红,味苦,嗅焦; 心肝疏泄,藏魂,五行属木,充于筋,其华荣于爪,开窍于目,与胆互为表里,色青,味酸,嗅臊; 脾主运化,藏意,五行属土,充于肌,其华荣于唇,开窍于口,与胃互为表里,色黄,味甘,嗅香; 肺主宣降,藏魄,五行属金,充于皮,其华荣于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色白,味辛,嗅腥; 肾主精髓,藏志,五行属水,充于骨,其华荣于发,开窍于耳,与膀胱互为表里,色黑,味咸,嗅腐。 方位为风水学上所代表住宅的方位。 第一节五脏六腑的五行 五行原理:什么是五行呢?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

天干地支年份对应与五行经络

六十甲子年份五行对照一览表 甲子乙丑海中金,1864 1924 1984 2044 2104 1865 1925 1985 2045 2105 丙寅丁卯炉中火; 1866 1926 1986 2046 2106 1867 1927 1987 2047 2107 戊辰已巳大林木, 1868 1928 1988 2048 2108 1869 1929 1989 2049 2109 庚午辛未路旁土; 1870 1930 1990 2050 2110 1871 1931 1991 2051 2111 壬申癸酉剑锋金。1872 1932 1992 2052 2112 1873 1933 1993 2053 2113 甲戌乙亥山头火,1874 1934 1994 2054 2114 1875 1935 1995 2055 2115 丙子丁丑涧下水; 1876 1936 1996 2056 2116 1877 1937 1997 2057 2117 戊寅已卯城头土,1878 1938 1998 2058 2118 1879 1939 1999 2059 2119 庚辰辛巳白蜡金; 1880 1940 2000 2060 2120 1881 1941 2001 2061 2121 壬午癸未杨柳木。 1882 1942 2002 2062 2122 1883 1943 2003 2063 2123

甲申乙酉泉中水,1884 1944 2004 2064 2124 1885 1945 2005 2065 2125 丙戌丁亥屋上土; 1886 1946 2006 2066 2126 1887 1947 2007 2067 2127 戊子已丑霹雳火,1888 1948 2008 2068 2128 1889 1949 2009 2069 2129 庚寅辛卯松柏木; 1890 1950 2010 2070 2130 1891 1951 2011 2071 2131 壬辰癸巳长流水。 1892 1952 2012 2072 2132 1893 1953 2013 2073 2133 甲午乙未沙中金, 1894 1954 2014 2074 2134 1895 1955 2015 2075 2135 丙申丁酉山下火; 1896 1956 2016 2076 2136 1897 1957 2017 2077 2137 戊戌已亥平地木, 1898 1958 2018 2078 2138 1899 1959 2019 2079 2139 庚子辛丑壁上土; 1900 1960 2020 2080 2140 1901 1961 2021 2081 2141 壬寅癸卯金箔金。 1902 1962 2022 2082 2142 1903 1963 2023 2083 2143 甲辰乙巳覆灯火, 1904 1964 2024 2084 2144 1905 1965 2025 2085 2145

中医五行对应表

中医五行对应表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平衡养生《中医五行对应表》z 黍shu:禾属而黏者也,今北方谓之黄米。 哕yue:打呃 稷ji:今人谓之高粱。(同“秫”shu) 稻dao: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五菜:葵、韭、薤、藿、葱五果:枣、李、杏、粟、桃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递相资生,循环不休。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递相制约,循环不休。 子午流注(十二正经流注次序),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⑴、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属鼠)胆经当令。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胆是五脏之中枢,百病好转它作主。《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⑵、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属牛)肝经当令。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⑶、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属虎)肺经当令。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⑷、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属兔)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⑸、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属龙)胃经当令。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⑹、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属蛇)脾经当令。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⑺、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属马)心经当令。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⑻、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属羊)小肠经当令。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毒降火。 ⑼、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属猴)膀胱经当令。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⑽、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属鸡)肾经当令。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⑾、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属狗)心包经当令。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⑿、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属猪)三焦经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中医人必备:十四经络走向图,此文不看太可惜!

中医人必备:十四经络走向图,此文不看太可惜! 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经络,首先就要研究经络的循行路线,今天的这篇文章专门介绍十四经的循行路线及经脉在体腔内外循行和气血输注部位的特定 结构,以《黄帝内经》等典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所联系的解剖部位及临床总结为基础,图文并茂,便于记忆理解。赶紧看正文吧!传统经络循行路线分为体腔和体表两部分,经络气血输注的部位是在体表循行路线上。在体腔,经络缝隙由胸腔、腹腔和脏腑表面的浆膜缝隙构成,在体表肢体,则是由皮、肉、脉、筋、骨之间的筋膜间隙构成。下面我们分析十四经经络结构时按照体腔内路线和体表路线分别表述。 1.《灵枢·经脉》原文三国后宫新玩法,美女任你选广告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体内循行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脾胃中焦之间的腹膜间隙,向下联络大肠,返回向上循着胃的上口(贲门),向上穿过横膈裂孔,联属肺与纵隔之间的胸膜腔隙。在与肺相连的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的胸膜腔隙横行从腋下出于体表。展开剩余93% (2)体表循行缝隙:(上臂部)

行于肱二头肌桡侧与肱肌、喙肱肌之间的肌肉缝隙处,行于手少阴、手厥阴之前,下行肘中;(前臂部)沿着桡骨下缘的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的缝隙至腕后寸口;(手掌部)沿着大鱼际与第一掌骨之间的缝隙到大指桡侧指甲角。其支脉:从腕后分出,沿拇、食指之间的缝隙到食指桡侧指甲角。(图1)1.《灵枢·经脉》原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1)体表循行缝隙:手阳明大肠经,(手掌部)起于食指桡侧指甲角,循食指桡侧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到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间隙;(前臂部)循桡骨桡侧缘肱桡肌与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的缝隙,进入肱骨外上髁桡侧的间隙;(上臂部)肱肌、喙肱肌与肱三头肌外侧头之间的缝隙,上行到肩部三角肌肌束与中部肌束之间的间隙,与颈椎部位的大椎穴交会后,向前下入锁骨上窝,进入体腔循行。(图2)图2 手阳明经体表循行解剖(2)体内循行路线:联络肺部胸膜间隙,穿过膈肌的裂隙,向下联属大肠部位的腹膜间隙。(3)支脉体表循行缝隙:(头颈部)从锁骨上窝处分出,向上行于颊肌的缝隙间,进入下牙龈与牙床缝隙间。沿口唇内绕口一圈,

五行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的方法

五行经络养生经络养生的方法 五行经络养生经络养生的方法,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五行经络养生经络养生的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五行经络养生 1胆经:让你头发黑亮 胆经由臀部中点开始,沿大腿笔直下滑,至脚踝底端结束。当胆汁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头发会显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普康中医专家建议你每天用力敲打胆经,左右各200下,提高胆汁分泌速度,让头发健康、黑亮。另外,敲胆经还能帮助大腿排出堆积在外侧的脂肪,让你放心穿短裙! 2膀胱经:让你记性好 膀胱经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一般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的效力位置从腰间开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够了。

经常敲打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刺激脑神经细胞活性,让你记忆力提高!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的运行时间,那时敲打,可有效减少“午乏”,让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3胃经:让你脸色白里透红 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如果脸上突然起了皱纹,很可能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胃经的最佳敲打时间是早7点到9点,坚持敲打,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色白里透红,即使熬夜,也不会显得太憔悴! 4大肠经:帮你排毒 大肠经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经过脖子,贯穿手臂,止于食指指尖。经常敲打大肠经,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新!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5点到7点,建议你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以帮助身体代谢掉夜晚沉积于体内的毒素!

经络养生的方法 5三焦经:让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经起于眼角鱼尾纹的生长处丝竹空穴,止于无名指之间。中医经络养生学中三焦经是人体健康功能的总指挥,它能使各个脏腑顺利合作,步调一致,有些中医学家还将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可见其作用不一般。经常敲打三焦经,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让你不再小病连连!三焦经的运行时间是21:00到23:00,建议你 敲打前尽量少喝水,三焦经还主管水液运行,体内水液沉积太多,会让你次日清晨感觉眼皮肿肿的! 6心包经:让你吃不胖 从乳头外侧一寸的天池穴开始,到中指指尖末端,为心包经。心包经的始端在心脏外围,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犯时,心包挡在心脏前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经常敲打心包经,除了提高心脏功能,让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还有一定的减脂效果。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运行时间,如果你在晚饭后敲打心包经,可使血液中积存的胆固醇顺

五行与人体各器官对应关系

五行与人体各器官对应关系 肾,五行属水,主管人体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物质,是人体的根本。 肝,五行属木,主管人体营养质和有毒物质的转化,是人体的化工厂。 心.五行属火,主管人体血液循环,并把含有较多氧和的血身各处。 脾,五行属土,主管人体营养吸收并把胃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肺和心液输送到全身。肺,五行属金,主管人体氧气的吸入和二氧碳的排出,并把富氧血送到心脏 以“金.木、水、火、土”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总结出来的一个自然规律,它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分属于五行中其中的一类,并依从看相生相克的发展原理。 一、自然界(大宇宙)相生一滋养、助长 J水生木:万木靠水来滋养 2、木生火:五行中只有木能着火 3、火生土:火燃烧后变成了灰烬 4、土生金:土壤里蕴藏着矿石和金属 5、金生水:金属熔化变成液体(水) 自然界中万物都会有它的救星,必然也会有它的克星,否则在宇宙中某物就会泛滥成灾或会消声灭绝。下面讲相克: 相克 --- 抑制、减弱 1>水克火:水可以灭火 2、火克金:火可以熔化金属 3、金克木:金属制成的刀或锯可以伐木 4、木克土:树大土松,树大根深 5、土克水:水来土掩 自然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运用到人体这个小宇宙上也能深刻描述人体各器官之间的相关性。 二、人体(小宇宙) 人体各器官怎样归为五行呢?下面列麦来说明:先讲五脏、五腑怎样归为五行呢?肾主水,肝主木,心主火,脾主土,肺主金。五脏五腑为了归五行,只讲五腑,因为六腑中的一腑属于“三焦”这个“三焦”已经包含在五腑之中,五脏五腑是相表里的,肾于膀胱相表里,肝胆相照,肝胆相表里,新跟小肠相表里,脾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自然界的五行有相生相克,五脏五腑归为五行同样也会有相生相克,下面讲相生: 1、肾强肝就强。肾功能好,排毒功能就好,减轻了肝的解毒负担,肝自然就强壮。 2、肝强心就强。肝功能好,解毒功能强,血液品质就好,减轻了心的负担,心功能自然强壮。 3、心强胃就强。心功能强壮.供血能力就强,血液循环就好,胃肠的粘膜纽织层的血液循环就好,胃肠功能自然强。 4、胃强肺就强。胃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脾的运转就正常,大肠的排泄自然就通畅,肺功能自然就强壮。 5、肺强肾就孩。肺功能好,大肠排泄功能好,城轻了肾的排毒负担,膀胱运转正常,肾功能自然日益增强。 相克: 1.肾弱心就弱。肾功能差,排毒能力差,血液品质就差,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心功能就会衰弱。 2、心弱肺就弱。心功能差,血液的携氧能力就差,肺的气体交换就差,肺功能自然减弱。 3、肺弱肝就弱。肺功能差,大肠排泄就不通畅,体内存留太多的毒素,增加了肝脏的解毒负担,肝

五行与五脏对应关系图表

五行与五脏对应关系图表 半月痕与五指关系 拇指半月痕——关连肺脾 呈粉红色时,表示胰脏机能不良,容易感冒、反复感冒、疲劳,严重时易患糖尿病。 食指半月痕——关连肠胃 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大肠得循环不良,食欲自然减退。 中指半月痕-关连心包经、神志 呈粉红色时,表示精神过度紧张,易头晕、头痛、思路不清、脑涨、失眠、多梦。 无名指半月痕-关连内分泌 呈粉红色时,表示运行于无名指得三焦经发生异常,易体质下降、阴阳失调,人容易有种说不出得不舒服感,女性会得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小指半月痕-关连心肾 小指一般很难长出半月痕,出现时,多为热症。呈红色时,易患严重得心脏病。 肝、心、脾、肺、肾七字歌诀 脾脏七字歌诀 脾胃表里五行土,八卦坤艮拇指通。 窍口体肉五色黄,华唇神意歌为声。 志思变噎味通甘,嗅香液涎通脾胃。

肝脏七字歌决 肝胆表里五行木,八卦震巺食指通。窍目体筋爪甲华,味酸色青志为怒。变卧液泪声为呼,神魂嗅矂肝胆通。 心脏七字歌诀 心与小肠相表里,八卦为离通中指。五行为火窍通舌,体脉滑面色为红。声笑志喜省苦通,嗅焦液汗变为厥。 肺脏七字歌诀 肺与大肠为表里,八卦乾兑通环指。体皮窍鼻华为毛,色白神魄声为哭。智悲便咳胃通心,嗅腥液涕五行金。肾脏七字歌诀 肾与膀胱为表里,五行为水色通黑。八卦为坎通小指,皮骨窍耳华为发。五声为申味通咸,嗅腑五便为哆嗦。五脏健康之人 心脏好之人精力充沛 肝脏好之人胆大 肾好之人志向远大 肺好之人做事有魄力 脾胃好之人有毅力

五脏就是否平衡健康得简易判断 睡觉平仰者为就是 其她睡姿皆为否 病症与五脏 多汗-------心脏不好 嘴起翅皮---肺虚 大便一次拉不尽---肺气不足 五味与五脏 心-------苦 肝-------酸 脾、胃---甜 肺-------辣 肾-------咸 五脏与五色肝-----青 心-----赤 脾-----黄 肺-----白 肾-----黑 如吃黑色食品可补肾,吃黄色食品补脾五脏与五窍肝-----目 心-----舌 脾-----口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走向示意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走向示意图 1、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 清醒清醒 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3、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走向示意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走向示意图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 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 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2、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 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 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 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3、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 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 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人体五脏六腑的活跃时间及与五行五色的对应

人体五脏六腑的活跃时间及与五行五色的对应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人体“五脏六腑”的活跃时间及与五行五色的对应 一、人体的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人的生命,主要依靠脏腑的机能活动。“脏”是指实心或有机构的器官,有心(心包)、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胸腔和腹腔合并起来为第六个腑)六腑。 二、脏和腑的关系。 1、脏比腑重要: 从经络位置来看,所有脏的经络都在手臂和腿部内侧以及身体前侧;腑的经络则在手臂和腿部外侧以及身体背面。当人体面临危险的威胁时,会本能的曲起身躯,所有脏的经络都在身体的内侧,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只有腑的经络暴露在外,可见,脏的重要性远比腑重要。 2、脏与俯互为表里: 每一条脏的经络都和另一条腑的经络紧密相连。例如肺和大肠,从解剖学来看,在完全不同的位置,甚至找不出任何关联;但从经络上看,肺的经络和大肠的经络分别在手臂的内外两侧,用针刺治疗穴位时,如果针尖到达的位置是经络真正的所在,那么肺和大肠实际上可能只有数毫米的距离,两条经络上的各种物理特性,如温度、导电性、体液流动等,都会互相受到密切的影响,这两个器官是紧密相连的。 心肝脾肺肾心包 ︴︴︴︴︴︴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三、脏器与五行五色的对应。 1、五行学说概述: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其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其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 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2、脏器与五行: 脏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密切关系,古人将之以五行理论整理后,再依各个脏器的特性对应到五行。在五行关系中,讲究的是平衡,如果五脏中的任何一个脏器的能力较其它脏器强或弱,就会破坏这种平衡。例如心火太旺的症状,有可能是心脏自己的原因引起,夏天容易自然产生心火太旺;有可能是冬天肾气不足时,水克不住火造成的;有可能是春天肝气上升时,木生火造成的。 3、脏器与五色:食物的颜色与人体五脏相互对应,合理搭配,是饮食养生的基础。 4、对应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