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管理》解读共43页
- 格式:ppt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43
电影中的大学生活启示当时选择看电影学管理这门课程,当时只是抱着一种兴趣想试试的心态。
但现在感觉选择这门课还是很值得的。
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休闲,打发时间的方式,但却忽略了电影中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情景。
课上,我们看了《阿甘正传》和《亡命夺宝》两部电影。
前者在平淡中带给我反思。
后者带给了我很多欢乐。
想想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从曾经一个懵懂的孩子,到如今一个有思想的大学生。
这过程中经历了太多,改变了太多,改变的有朋友圈,有我的理想,有……阿甘是一个智商不高的人,他一开始的出现会让我们感到好笑和愣,因为我们觉得他是很不幸的。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得到了我们最需要得到也最想得到的东西,过着我们理想里,梦境中的生活——纯粹活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我们常常会不理解,到底什么是值得付出,值得追求的?到底什么是重要的,是我们最需要的?它会让我们想到很多很多,很多时候仔细想想,其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
不管曾经的我目标和理想是什么,那都不是极其重要的,最重要是我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并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人要活在当下。
现在的我,作为一个大学生,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学好和掌握好这个专业这就是我如今奋斗的目标。
我所选择的财务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我既然已经做出了要学这个专业的决定,我就不能后悔,我要为我的目标不断努力。
不管前方的路是如何,我都会向阿甘看齐,秉持着一种“阿甘精神”。
我所理解的“阿甘精神”是认定了一件事,就会不停地向这个方向前进,奔跑。
不管是阿甘喜欢珍妮也好,还是要为布巴买捕虾船,或是跑步三年横越了美国……这些都说明阿甘是个会坚持的人,而这一点足以让他成功。
我所理解的阿甘不一定会和别人一模一样,毕竟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在大学的这条路上,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学好专业知识,学好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在实践和实习中获取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看电影人名大会堂学管理课程心得这学期系统学习了管理学课程知识,看了电影人名大会堂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组织还是一个团队的健康发展和成功运行,都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来支撑。
而管理学又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具体操作方法、步骤的一门科学。
学习管理学知识是适应新时代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其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配置有关企业人、财、物等关键要素,来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一门科学,我有了很多的心得。
管理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我们结合了生活实际情况,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知识。
管理是以工作目标任务为前提,组织有效的社会资源,组织团队中所有的人,去按计划工作,使用控制和考核的方法,使得被管理者的工作成绩以及整个团队的效益最大化。
同时,管理学也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管理实践过程的科学总结。
通过学习,我深切体会到管理学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有目标任务、有协调必要的组织活动都需要管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调动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是一种激励机制,而非操纵,也不是牵制。
而是对被管理者多方面需求的满足,是通过需要满足人的行为来加以引导和对人的生产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
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认识到人性的特点,就需要适应人性的特点,是激励有效性的保证。
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而被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和调动被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
管理的真谛是整合企业的各方面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有效潜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使被管理的员工认识到“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样就能进一步增加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经济效益,就能提高被管理者的薪资待遇水平,使其与企业达到双赢。
具体而言,在学习这门课程后,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如下的认识:当人们开始组成团队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任务时,管理工作就会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
看电影悟管理-----由《卡特教练》想到的管理学问题系别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年级 102学生姓名王青镇学号 104050502192011年10月28日影片简介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上映于2005年,主要讲述卡特教练和他的里士满高中篮球队,卡特是位颇具争议的教练。
里士满高中篮球队原本是一支屡败屡战的队伍,这一切在卡特执教之后发生了变化。
卡特教练要求队员和他签订一个协议,约定如果队伍不团结或是成绩不佳就不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
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开始走上了上坡路,最后成为无人能敌的长胜王。
但是在一届国家锦标赛上,队员们的表现却十分突出,但是学习成绩方不尽人意,这让卡特教练沮丧不已,他关闭了训练馆,禁止队伍继续参加任何训练和比赛。
此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影片的最后,在卡特教练的影响下,队员们都进入了大学,部分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这在那所高中时极为罕见的。
本片的极大看点是所蕴含的管理方法。
一个新任教练,面对一群桀骜不驯的队员兼学生,实施了一套标新立异、却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其中的许多理念与书中当代经典管理理论不谋而合。
下面就影片中反映的经典管理理论进行探讨。
管理定义: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本定义包含了以下五个观点: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
协调的中心是人。
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全体人员,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我来是训练篮球队员的,但是你们成为了学生。
我是来训练男孩子的,但是你们成为了男人。
为了这个,我要感谢你”卡特的这一番话发自肺腑,他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来到这个球队。
管理:就是让大家知道你的规划,理解你的规划,理解你的实施计划和要求,同时让利益联系你我他。
电力管理人员的心理学修炼《看电影,学管理中的心理学》刘雪峰目录第一部分:理解团队文化,理解态度与环境的互动 (2)第二部分:理解上下互动,理解员工需求 (2)第三部分:理解群体心理,做好组织目标 (3)第四部分模块:理解个体心理差异,做好员工激励 (3)解读电影《卡特教练》,看清管理中的员工心理!出问题后,你当时那么处理,知道员工心理会怎样想么?你是否还不理解员工?他怎么老这样就是不知道改?本以为我主抓方向就够了,小事不关我事交给员工,怎么老是出问题?大家都说人性化管理,到底怎么才是人性化?跟随电影角色一起解决问题,看清组织行为的内在心理!本课程以组织行为学为蓝本,结合心理学、团队与组织管理模式等不同角度,结合影片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随着教练的角色体验管理者面对不同困境时的决策以及管理动作,让管理人员从理论到实践方面都对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课程收获】:学习完后您将得到✧5个实用落地方法;实施原则✧10个领导力原则;✧20个心理学的概念【目标学员】:电力管理人员【课程目标】:➢理论认知:提高管理人员对团队管理的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认知;➢有的放矢:从心理学角度把握团队成员状态,并做到有的放矢;【课程优势】:➢形式活泼:视频教学、电影片段教学与理论相结合;➢寓教于乐:糅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式;➢深入浅出:结合电影视频,学员容易理解并记忆深刻!【课程时长】:1天【课程大纲】:第一部分:理解团队文化,理解态度与环境的互动(电影片段10个)1.管理者的言谈如何影响组织心理;2.员工的行为如何体现团队心理;3.领导的习惯影响员工的习惯——首因效应;4.了解员工,就能更有效的沟通——互惠原理;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社会化效应与群体极化;6.防止心理的破窗效应产生;7.建立“尊重”这个价值观的载体8.权变领导与领导绩效的关系9.领导情境与领导方式对绩效的影响10.建立契约,利用边界效应!11.擅于抓住机会给员工讲愿景,人是活在希望中的!12.明确彼此角色,让员工能够更好工作13.员工听你的话,你权力来自哪里?14.管理者权力的五种来源与基础分析15.我应该怎么做来增加自己的力?第二部分:理解上下互动,理解员工需求(电影片段6个)1.擅于使用“承诺与一致心理效应”2.给压力还要给鼓励;3.形成员工主动汇报的机制,而不是我追着他要反馈;4.员工沟通的教练式心理引导5.对员工的成绩可以公开表扬,问题可以私下批评,或者公开普遍问题;6.用克服困难任务的过程,来留下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7.给予员工明确的目标,才有激励作用;8.自我效能感,成功才是妈!第三部分:理解群体心理,做好组织目标(电影片段6个)一、管理与领导,这两个词的区别在哪里?二、理论学习:人与组织的互动取向1.人的三个组织心理过程✧心智过程✧人格过程✧社会过程2.人与组织互动的四大取向✧人本管理✧权变观点✧结果取向✧系统观点三、组织承诺的四种形式1.四种心理承诺的形式2.团队角色理论分析3.人本管理的理念:是把员工当作资产4.工作特性理论(工作特征五因素分析论)5.组织承诺与团队建设6.团队建设的角色应用与工作特性应用第四部分模块:理解个体心理差异,做好员工激励(电影片段8个)一、四大差异心理对组织管理的影响1.归因差异与组织管理1)员工的内归因与外归因2)管理如何利用人的归因理论2.个体价值观与管理3.态度差异与管理4.员工个性差异与管理1)大五人格理论的验证2)人格与绩效的关联性5.人的整体性1)人本管理思想2)利用优点,就要包容缺点6.渴望参与1)感觉剥夺试验;2)社会性惩罚二、学习员工激励理论与方法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2.动机与需求对员工的影响3.内源与外源动机理论三、管理组织的四大基本假设与范式1.经济人:X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2.社会人:人群关系理论3.自我实现人:Y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4.复杂人:超Y理论影片介绍:《卡特教练》获得第14届MTV电影奖(2005年),本片上映首周周末票房超过了2418万美元(2005年1月14-16日),创下了MTV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中文翻译片名也有称为《铁血教练》的。
看电影学管理:经典电影中的领导力启示录MovieMovies can be such compelling leadership stories in action. I find that movies and fiction can help me develop empathy with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They allow me to enter deeply into awareness of another.电影能展示那些关于领导力的迷人故事。
我发现电影和小说能令我对于别人的遭遇更加感同身受,并且加深我对他人的理解。
它们使我更深入地去关注别人。
Some of my favorite movies have lessons for leaders. Some of the lessons are best practices. Some are cautionary tales about what not to do and what doesn’t work. Here are some of my favorites:有些我喜欢的电影对于领导者们颇有裨益,它们有的是最好的实践,而有的则是告诉了我们不该做什么以及做什么没有用的的警示故事。
下面是一些我喜欢的电影:Apollo 13Apollo 13—(1995, director: Ron Howard). In 1970 NASA Mission Control works feverishly to bring three astronauts back to Earth alive after there is an explosion aboard the Apollo 13 spacecraft on its journey to the moon. A true story about the resourcefulness and creativity of a team under pressure. Jim Lovell (Tom Hanks) leads the team of astronauts through the crisis. The crucial line: When someone in ground control says, “This could be our greatest failure”, the head of ground control (Ed Harris) corrects him and says, “I beg to differ. This could be our greatest triumph.” Agripping re-creation of a tragedy averted.阿波罗13号——(1995,导演:郎-霍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