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族小学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9
1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1、认识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课前准备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至四课的生字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1. 坪(草坪) 组词:草坪、停机坪2. 坝(堤坝) 组词:大坝、土坝3. 戴(佩戴) 组词:穿戴、佩戴4. 招(招手) 组词:招呼、招手5. 蝴(蝴蝶) 组词:蝴蝶、蝴蝶结6. 蝶(蝴蝶) 组词:蝴蝶、彩蝶7. 孔(孔洞) 组词:孔隙、气孔8. 雀(麻雀) 组词:孔雀、雀跃9. 舞(跳舞) 组词:舞蹈、舞台10. 铜(铜钟) 组词:铜器、铜钱第2课《金色的草地》1. 蒲(蒲公英) 组词:蒲扇、蒲草2. 英(英俊) 组词:英才、英俊3. 盛(盛开) 组词:茂盛、盛开4. 耍(玩耍) 组词:玩耍、杂耍5. 而(而且) 组词:然而、而且6. 此(从此) 组词:此时、此外7. 刻(立刻) 组词:时刻、即刻8. 察(观察) 组词:观察、察觉9. 拢(合拢) 组词:合拢、聚拢10. 集(集合) 组词:聚集、集体第3课《爬天都峰》1. 都(首都) 组词:都市、都城2. 峰(山峰) 组词:峰顶、顶峰3. 挂(挂住) 组词:悬挂、挂住4. 角(山角) 组词:角落、尖角5. 链(铁链) 组词:链条、铁链6. 攀(攀登) 组词:攀爬、攀岩7. 似(似乎) 组词:似乎、相似8. 苍(苍白) 组词:苍老、苍白9. 仰(仰望) 组词:仰视、仰望10. 咱(咱们) 组词:咱们、有咱第4课《槐乡的孩子》1. 晨(早晨) 组词:晨光、清晨2. 饿(饥饿) 组词:饥饿、饿狼3. 柴(柴火) 组词:柴火、柴门4. 粉(粉色) 组词:粉丝、粉红5. 末(周末) 组词:周末、末尾6. 粒(米粒) 组词:颗粒、米粒7. 劳动(劳动者) 组词:劳动节、勤劳8. 午(中午) 组词:上午、下午。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学生分析: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维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民族”,认识吗?读一读。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民族小学在哪儿?这个学校里有哪些民族的小学生?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5、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生字词读准确没有。
(读完学生点评)7、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刚才小朋友没读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8、分成四个大组分段读课文。
9、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看:这就是课文里的生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齐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导语】《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应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清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着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明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铛铛!当,铛铛!”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烈。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细小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动。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着、装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爱好之情。
3、背诵自己爱好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形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歌颂之情,并遭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爱好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衣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点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们的民族小学简介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小学,坐落在一个美丽的山村中。
作为一所以培养民族优秀人才为目标的小学,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校园环境我们的民族小学校园占地约10亩,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小学建筑设计独特,采用传统民族建筑风格,融入了当地民俗文化元素。
校园内有多个花坛和绿化带,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和放松。
校园内设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以及多功能活动室、运动场等多个活动场所。
这些全面的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体育锻炼环境,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技能和兴趣爱好。
教学理念我们的民族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秉持“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
我们相信,只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兴趣,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教师团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忱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们精心设计课程,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项目化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良好道德修养、丰富知识面、锻炼身体素质、具备艺术才华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我们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成为有用的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课程设置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兴趣。
除了必修课程外,我们还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如艺术、音乐、体育和手工课程等,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在艺术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绘画、剪纸、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唱歌、乐器演奏等,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和音乐欣赏能力。
体育课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激烈的比赛中锻炼身体和意志。
手工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编织、陶艺等手工制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社会实践我们的民族小学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每年,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让他们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我们的民族小学》w ǒm e n d e m ín z úx i ǎo x u é早晨zǎochén ,从cóng 山坡shānpō上shàng ,从cóng 坪坝píngbà里l i ,从cóng 一yī条条tiáotiáo 开kāi 着zháo 绒球róngqiú花huā和hé太阳tàiyáng 花huā的de 小路xiǎolù上shàng ,走zǒu 来lái 了le 许多xǔduō小学生xiǎoxuéshēng ,有yǒu 傣族dǎizú的de ,有yǒu 景颇族jǐngpōzú的de ,有yǒu 阿昌族āchāngzú和hé德昂族déángzú的de ,还有háiyǒu 汉族hànzú的de 。
大家dàjiā穿戴ch uāndài 不同bùtóng 、语言yǔyán 不同bùtóng ,来到láidào 学校xuéxiào ,都dōu 成chéng 了le好朋友hàopéngyǒu 。
那nà鲜艳xiānyàn 的de 民族服装mínzúfúzhuāng ,把bǎ学校xuéxiào 打扮dǎban 得dé更加gèngjiā绚丽多彩xuànlìduōcǎi 。
同学们tongxuémen 向xiàng 在zài 校园xiàoyuán 里l i 欢唱huānchàng 的de 小鸟xiǎoniǎo 打招呼dǎzhāohu ,向敬爱xiàngjìngài 的de 老师lǎoshī问好wènhǎo ,向x iàng 高高gāogāo 飘扬piāoyáng 的de 国旗guóqí敬礼jìnglǐ。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生字表带拼音组词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生字表1. 我们的民族小学坪(píng) 坝(bà) 戴(dài) 招(zhāo) 蝴(hú) 蝶(dié)孔(kǒng) 雀(què) 舞(wǔ) 铜(tóng) 粗(cū) 尾(wěi)坪坪坝草坪停机坪坝河坝土坝大坝堤坝戴穿戴爱戴戴花戴帽招招手招呼招待招商招人蝴蝴蝶蝴蝶结蝴蝶兰花蝴蝶蝶蝴蝶蝶泳化蝶粉蝶孔孔子孔雀面孔针孔雀灰雀麻雀云雀鸦雀无声舞跳舞舞蹈舞动飞舞铜铜牌铜钱铜丝铜线铜棒粗粗壮粗大粗心粗细粗粮尾尾巴结尾尾声末尾马尾2. 金色的草地耍(shuǎ) 装(zhuāng) 劲(jìn) 绒(róng) 假(jiǎ) 朝(cháo)些(xiē) 钓(diào) 察(chá) 瓣(bàn) 拢(lǒng) 掌(zhǎng) 趣(qù)耍玩耍杂耍戏耍耍弄装服装包装假装装扮劲使劲起劲来劲劲舞绒绒毛绒线羽绒丝绒假放假假期真假假装朝朝(zhao)阳朝霞朝(chao)代王朝些这些哪些一些有些钓钓鱼钓钩垂钓钓竿察观察警察视察察看瓣花瓣豆瓣蒜瓣瓣膜拢合拢拉拢归拢并拢靠拢掌手掌鼓掌掌声掌管掌柜趣兴趣有趣风趣乐趣情趣趣味3. 爬天都峰爬(pá) 峰(fēng) 顶(dǐng) 似(sì) 苍(cāng) 仰(yǎng)咱(zán) 奋(fèn) 辫(biàn) 勇(yǒng) 居(jū)爬爬山爬行爬杆爬虫峰山峰高峰雪峰云峰顶山顶顶端顶点头顶似相似似乎形似类似苍苍白苍老苍凉苍茫白发苍苍仰仰望久仰仰慕仰视咱咱们咱俩咱家咱妈奋奋力奋斗兴奋奋飞辫马尾辫辫子勇勇敢勇气勇士英勇居居然居住起居故居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生字词略二、复习课文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我们的民族小学》导学案【分析教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第五册的第一课,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
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学习目标] 】1.认写“坝、坪”等12个生字。
会认“傣、坝”等5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学习课文动态的情景描写法,描写生活的的情景,和课文中侧面描写的方法来描写一个安静的场面。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习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片和教学课件。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随文识字、学词,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点】识字,学词,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
【学习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仿写一段感到美的情景。
第一板块自学阶段一、确定目标,自主预习一)导入新课师:你是哪个民族的人?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请举例说说。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有很多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
今天的新课就是要给大家这样一所民族小学。
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二)、学习目标心中记1.随文识字、学词。
会写“坪、坝”等十二个字。
2.认读新词,抄写新词,互批互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1.方法引领:读、圈、划、批。
2.随读识字,并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二、自主合作,组内存疑:1.完成阳光预习单中的第一、二、三题。
2.合作分享预习成果。
第二板块导学阶段三、导学释疑字词部分:1.全班展示,重点交流识字方法2.游戏中检查生字、词的识记情况:(阳光预习单“我学我会”)3.巩固识词:在句子中理解词意。
4.检查写字:展示学生自己书写的生字,向同学介绍要注意的地方。
课文方面:1.请一小组合作读课文,及时指出优点和不足。
2.把课文读通读顺。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这所学校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学生交流质疑,释疑,存疑。
四、导学提升:一)师生共同梳理问题:1.理清课文层次:课文先写什么地方的情景,再写什么时候的事情,最后怎样点题?2.文中提到哪些民族,请把他们划出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哪个词或者是哪些词中感受到了美!(1)“绚丽多彩”结合民族服务的图片,来理解。
(2)相机引导学生找出“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感受各民族小学生团结友爱的和谐之美!(3)师生合作读整个自然段,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4)老师示范朗读,学生闭眼想象情境,感受作者的表达。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他们自己上学、放烟花等情景!再写下来。
第三板块反馈阶段五、达标检测:1. 我会认读。
(我读你勾,我读你勾)坪坝(bà)洁白穿戴打扮绒球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绚丽多彩孔雀舞凤尾竹粗壮2.新词运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老师()的服装()的小鸟()的国旗()的枝干()的粉墙六、小结存疑。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体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学习课文动态的情景描写法,描写生活的的情景,和课文中侧面描写的方法来描写一个安静的场面。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一板块自学阶段一、明确目标,自主预习:1.明确目标:1)默读课文,体会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学习课文动态的情景描写法,描写生活的的情景,和课文中侧面描写的方法来描写一个安静的场面。
2.学生独立完成阳光预习单的第四题。
二、自主合作,组内存疑1.组内整理问题,补充预习单。
2.认真把课文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指出同学的优缺点。
3.读读、想想、画画,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美、快乐、有趣?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找出的句子,在组内说说体会。
第二板块导学阶段三、导学释疑:1.读第三自然段,说说感到有趣、快乐的句段(1)这一段中哪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引导学生,抓住“安静”和“热闹”这一对反义词,请学生说说,什么时候安静、什么时候热闹,体会民族小学生们学得认真,玩也玩得开心。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个自然段。
个人读、评读,再来集体读。
(3)默读这个句子“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想一想,这个句子是围绕哪个词写的。
通过什么来告诉读的人,窗外是真的安静呢?(4)联系平考试时,大家的安静,我们可以怎么来描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导学提升:1.师生合作读全文。
2.说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来表现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早上,上学的情景,上课、下课的情景)3.在这样的一个小学里学习,各民族的小朋友们,有什么感受?(开心、快乐、高兴)所以他们不禁要说“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三板块反馈阶段五、巩固交流(一)课文内容我知道。
1.这是一所小学,同学们来自,不同,不同,但都成了,孩子们课上,课下,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看热闹。
2.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
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着()。
教室里()。
操场上()。
这是一所()的民族小学呀!(二)佳句品尝。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教室里上课,窗外有许多山里的朋友,它们是,和,它们在。
2.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小学生们,他们可能是族、族、族、族或族的小朋友,大家都是一家人。
3.认真读读画线的句子,这句话是围绕来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
4.仿照划线句子的写法,我也来练练笔。
操场上热闹起来了,。
六、小结存疑板书设计:1 我们的民族小学(小路、服装、校园)美丽快乐、开心(钟声、书声、游戏声)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资料链接:1.我们有56个民族,一般来说,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服装,语言、文字也不一样。
当然,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也穿汉装,说汉语。
有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但是,一些地方或是在一些民族节日,少数民族的的人还是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说自己的语言。
2.不同民族的人生活习惯也不太一样。
他们居住的地方相对集中。
比如:壮族主要居住在广西,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
3.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4.他们服饰的布料一般是自己织的自己染的生活习惯于地理历史生活条件等息息相关。
总之,很具有民族特色。
教学反思:《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
描写西南边疆一所美丽而充满欢乐的民族小学,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在教学本文时,我通过让学生了解我们各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和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这样的情感要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去感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小组合作自由讨论,自己去感悟,不压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培养了学生灵活领悟文本的能力。
教学本课,首先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
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课文铺垫了基础。
紧接着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你是哪个民族的人?在学习课文时,我主要抓住“这所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进行教学。
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
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还会玩那些游戏?这时,有许多孩子就会根据不同民族的习俗,说出射击比赛,还有同学说,泼水节那天,傣族的孩子可能会向要好的伙伴泼水祝福······整堂课总体感觉是教学环节比较清晰,重点也挺突出。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一些教学设计也比较符合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挖掘孩子的潜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还需要仔细琢磨。
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而轻松地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