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一册上 9.我换人民币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2
第八课《苹果一斤多少钱》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课程名称:(课文选自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八课《苹果一斤多少钱》)教师:陈新疆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授课学时:本课安排三课时时间:教具:人民币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及时对前一课所学生词、课文进行巩固练习。
2. 通过重、难点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买东西的交际对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人民币面值:1 元(块)= 10 角(毛)1 角(毛)=10 分→1 元(块)=100 角2.询问价钱的方式:苹果一斤多少钱?苹果怎么卖?三、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2.使用中介语第一课时(90分钟)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教师向同学们问好。
(二)复习(10分钟)1、带领全班学生背说第一~第七课的课文。
2、听写句子:(1)中午你去哪儿吃饭?我去食堂。
(2)你吃什么?我吃包子。
(3)你喝什么?我喝啤酒,你喝吗?(4)我不喝啤酒,我要一碗鸡蛋汤。
(5)这些是什么?这是饺子。
3、请学生认读听写的句子。
4、请两个学生表演课文。
(三)新知识讲解(60分钟)1.新课导入(2分钟)图片导入苹果多少钱一斤1.学习生词(45分钟)1、认读生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2、处理生词:领读生词并把生词组成课文要讲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说,一个人说了以后另一个接着说。
例如:买——买书——买杂志——买饭——买馒头——买包子——买饺子水果——图片展示——苹果——橘子——葡萄——西瓜——香蕉——梨子——草莓——石榴——枣苹果——买苹果——一个苹果斤——一公斤——两公斤——一公斤苹果贵——便宜多少——多少钱——一斤多少钱——苹果一斤多少钱块——一块——十块——二十块(毛)角——五毛——八毛太……了——太贵了——太难了——太忙了还——还要吗——还买吗——还吃吗——还喝吗——还去吗别的——还买别的吗/还要别的吗/还吃别的吗/还喝别的吗一共——一共多少——一共多少钱——一共二十块给——给你——给你书——给你钱——给你五十块找——找钱——找你钱——找你五块钱——找你二十块钱——找你二十二块3、教写汉字。
第9课语法部分动作趋向的表达:复合趋向补语趋向动词“上、下、进、出、过、起”加上“来”或“去”,放在另一动词后面做补语,叫复合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
1.“来/去”所表示的动作的方向与说话人或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简单趋向补语相同。
例如:(1)她走出学校去了。
(2)他跑回家来了。
(3)我买回来一本书。
(4)我们买的书和光盘正好都能放进去。
2.动词后面有处所词语(Place例如:(1)我看见他走进图书馆去了。
不能说:我看见他走进去图书馆了。
(2)她们一起走出教室去了。
不能说:她们一起走出去教室了。
(3)汽车开上山去了。
不能说:汽车开上去山了。
3.如果宾语是事物的,可以放在“来/去”的后面,也可以放在“来/去”的前面。
例如:(1)他从国外给我带回来一件礼物。
也可以说:他从国外给我带回一件礼物来。
(2)姐姐从中国寄回来很多照片。
也可以说:姐姐从中国寄回很多照片来。
4.如果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了”可以放在动词后面,补语前面,也可以放在句子的后面。
例如:(1)刚一下课,同学们就都跑了出去。
也可以说:刚一下课,同学们就都跑出去了。
(2)看见老师走进教室,大家都站了起来。
也可以说:看见老师走进教室,大家都站起来了。
5例如:(1)她们都爬上山去了。
(2)他们走下楼去了。
6.如果动词后面有表示事物的宾语,“了”要放在复合趋向补语后面,宾语的前面。
例如:(1)我给你买回来了一件羽绒服。
(2)我给朋友寄回去了一本介绍中国的书。
练习部分一、选词填空。
除了于是只好各兴奋哭笑不得回根据学期(1)收到他给我发来的伊妹儿,我非常。
(2)我想买一些书带国去。
(3)买书,我还想买一些电影和电视剧的DVD。
(4)他想让我跟他一起去书店,我跟他去了。
(5)这个电影是鲁讯的小说拍成的。
(6)在中国一年有两个。
(7)因为没得到奖学金,我回国。
(8)语言大学的学生主要是从世界国来的留学生。
(9)这种事真让人。
二、选择下列词组填空。
A.从楼下从书架上从书包里从中国从图书馆从国外从书店从朋友那儿从外边从香港(1)买一本词典来。
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课题:《可以试试吗》课时:2学时(80分钟)教学目的及要求: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17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adj.+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教学内容:1.生词17个;2.语法:(1)动词重叠;(2)又···又···;(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adj.+了3.课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难点?1.下列生词的例解和扩展:深、浅、合适、种、打折;2. “太+adj.+了”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别;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买东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
2.运用直观的手段:(1)实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释“种”的含义,并以苹果为例解释“又···又···”的用法。
(2)图片:羽绒服、长、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图片对比展示“合适”。
3.以旧带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贵)4.交际活动训练:练习怎么买衣服。
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分钟)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二、学习生词及词语扩展练习(17分钟)三、学习课文(5分钟)四、导入、操练语法:“太+adj.+了”、动词重叠、“又····又···”、“一点儿”和“有(一)点儿”(17分钟)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分钟)二、复习旧课(15分钟)三、学习新课(20分钟)四、本课小结(2分钟)五、布置作业和预习(2分钟)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分钟)二、学习生词(17分钟)(一)全班齐读一遍PPT上的生词,然后将拼音去掉,让同学们再读一遍。
第十课他住哪儿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汉语的语序动词谓语句号码的读法二、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2.掌握汉语动词谓语句的基本语序和汉语号码的读法。
三、教具图片:学校平面示意图、若干电话号码、门牌号汉语动词语语句的语序示意图:主语(S)+动同(V)+宾语(0)四、教学提示本课是通过一个留学生去办公室找老师这样一个情节来展开会话的。
通过这个会话重点教授汉语号码的读法。
功能项目是找人,询问住址和电话号码。
在练习会话的同时向学生展示汉语语序,认读著干门牌号、护照号、汽车牌号和电话号码等。
语序公式和有美号码.老师要在各课时有所准备, 利用投影仪或小黑板都可以。
汉语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语序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所以一开始进入语法阶段,就要逐步向学生灌输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
可以列出表格或者列出句子格式:主语(S) +谓语(p)你好。
我吃。
主语(S)+谓语(p)+宾语(O)我吃馒头。
我学习汉语。
主语(S)+状语(AD)+谓语(p)+宾语(O)他们都很好。
我们都学习汉语。
他在学校住。
我在中国学习汉语。
主语(S)状语(AD)+谓语(P) +定语(A)+宾语(0)我给你们介绍一个中国朋友。
我今天下午去中国银行。
汉语的句子结构,实际上就是各类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或排列顺序。
因此, 在开始阶段每出现一个新句型, 都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句子语序结构公式, 使他们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汉语语序模式。
初级汉语教材中的“组句”这一练习项目就是为训练学生掌握汉语基本语序而设置的, 到中级阶段就无须再进行这项练习了。
课文要通过领读、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等教学手段,最终达到不看书能背说。
也就是说,课文都要求通过预习、课堂操练和复习达到熟读能背的程度。
“请问”与“请进”汉语的“请问”是说话人向听话人打听事情常说的_个礼貌用语。
我“问”您,请您“回答”。
而“请进”则是说话人请听话人进”。
学生有时会搞不清楚,要解释二者语义的不同。
《HSK标准教程练习册1》听力文本及参考答案听力文本第1课你好四、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母并朗读1.掰2.坏3.叫4.皮5.满6.火7.去8.小9.却 10.下 11.讨 12.刀13.奶 14.买 15.个 16.考17.来 18.海 19.炮 20.飞五、听录音,写出听到的韵母并朗读1.花2.火3. 回4. 没5.服6.好7. 你8. 喂9.包 10.叫 11.姐 12.第 13.哥 14.该 15.撇 16.坏 17.月 18.黑 19.国 20.绿六、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调并朗读1. 不2. 好3. 课4. 七5. 没6. 家7. 妈8. 姐9. 个 10. 哥 11. 弟 12. 女13. 条 14. 买 15. 灰 16. 话17. 哪 18. 国 19. 叫 20. 儿第二课谢谢你四、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母并朗读1.人2. 神3. 张4. 脏5.手6. 桌7. 做8. 站9.字10. 三11. 四12. 咱13.茶14. 常15. 走16. 周17. 中18. 菜19. 热20. 车五、听录音,写出听到的韵母并朗读1. 门2. 山3. 熊4. 用5. 双6. 想7. 新8. 唱9. 能10. 困11. 风12. 零13. 关14. 远15. 换16. 手17. 船18. 床19. 先20. 酒六、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调并朗读1. 中2. 面3. 饭4. 菜5. 能6. 站7. 场8. 手9. 水10. 清11. 省12. 黄13. 红14. 蓝15. 热16. 肉17. 茶18. 想19. 操20. 算第三课你叫什么名字一、听力第一部分1.老师2.学生3.中国人4.美国人第二部分5. 女:你是学生吗?男:不是,我是老师。
6. 男:你是中国学生吗?女:不是,我是美国学生。
7. 男:您好,您是美国人吗?女:是,我是美国人。
8. 男: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女:我叫李月。
第三部分9.我叫李月,我是老师。
听力文本第1课你好四、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母并朗读1.掰2.坏3.叫4.皮5.满6.火7.去8.小9.却 10.下 11.讨 12.刀13.奶 14.买 15.个 16.考17.来 18.海 19.炮 20.飞五、听录音,写出听到的韵母并朗读1.花2.火3. 回4. 没5.服6.好7. 你8. 喂9.包 10.叫 11.姐 12.第13.哥 14.该 15.撇 16.坏17.月 18.黑 19.国 20.绿六、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调并朗读1. 不2. 好3. 课4. 七5. 没6. 家7. 妈8. 姐9. 个 10. 哥 11. 弟 12. 女13. 条 14. 买 15. 灰 16. 话17. 哪 18. 国 19. 叫 20. 儿第二课谢谢你四、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母并朗读1.人2. 神3. 张4. 脏5.手6. 桌7. 做8. 站9.字 10. 三 11. 四 12. 咱13.茶 14. 常 15. 走 16. 周17. 中 18. 菜 19. 热 20. 车五、听录音,写出听到的韵母并朗读1. 门2. 山3. 熊4. 用5. 双6. 想7. 新8. 唱9. 能 10. 困 11. 风 12. 零13. 关 14. 远 15. 换 16. 手17. 船 18. 床 19. 先 20. 酒六、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调并朗读1. 中2. 面3. 饭4. 菜5. 能6. 站7. 场8. 手9. 水 10. 清 11. 省 12. 黄13. 红 14. 蓝 15. 热 16. 肉17. 茶 18. 想 19. 操 20. 算第三课你叫什么名字一、听力第一部分1.老师2.学生3.中国人4.美国人第二部分5. 女:你是学生吗?男:不是,我是老师。
6. 男:你是中国学生吗?女:不是,我是美国学生。
7. 男:您好,您是美国人吗?女:是,我是美国人。
8. 男: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女:我叫李月。
第三部分9.我叫李月,我是老师。
第八课苹果一斤多少钱一、教学重点1.课文2练习1 语音二、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三、教学要求通过对课文的讲练, 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下来。
学会购物、问价、还价。
记住一些常用的水果的名称,例如:苹果、橘子、香蕉、葡萄等。
四、教学提示1.通过认读生词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可以指着一张人民币问学生:老师:这是多少钱?学生:这是五十块。
/这是一百块。
2.学会问价。
苹果一斤多少钱? /苹果多少钱一斤?橘子怎么卖?同时也提醒学生学会还价:(三块)太贵了,两块五吧。
3.分组操练会话。
要求会背着说,能表演。
4.语音练习有双音节的辨音辨调:担心、谈心;池塘、食堂等要领读。
声调搭配练习为三声与一、二、三四声及轻声的搭配。
补充生词不做课堂教学要求,使学生自学选用。
5-注意:“太……了”这个结构。
一是表示费赞叹(太好了);二是表示客观上过分,主观上不满和抱怨(太贵了,太难了等)。
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带领全班学生背说第一至七课课文。
2.听写句子(请五个学生分別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一个句子,其他人在下面写。
也可请一个学生写汉字,同时请另一个学生写拼音)①中午你去哪儿吃饭?我去金登。
②你吃什么?我吃包子。
③你喝什么?我喝啤酒,你喝吗?④我不喝啤酒,我要一碗鸡蛋汤。
⑤这些是什么?这是饺子。
3.请学生认读听写的句子。
4.两个学生表演课文(不会时可以看一下黒板)。
5.带领全班做第七课全部课后练习。
(三)进行新课1.听写第八课生同(请两三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个人所写六七个生词, 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要求写汉字并加注拼音) 。
2.请学生认读所写的生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认读时要擦掉拼音)。
3.领读生同并组成词组或课文要讲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说,一个人说了以后另一个接着说。
例如:买→买书/买杂志/买饭/买優头/买包子/买使子苹果→买苹果钱→多少钱斤→一斤/两斤/一斤苹果多少→多少钱/一斤多少钱/苹果一斤多少钱? /苹果多少钱一斤?块→一块/十块/二十块角→五角(毛)→八角(毛)分→一分/三分/五分太……了→太贵了/太难了/太忙了还→还要吗/还买吗/还吃吗/还喝吗/还去吗别的→还买别的吗? /还要别的吗? /还吃别的吗? /还喝别的吗?一共→一共多少?/一共多少钱? /一共十六块五。
听力文本第1课你好四、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母并朗读1.掰2.坏3.叫4.皮5.满6.火7.去8.小9.却 10.下 11.讨 12.刀13.奶 14.买 15.个 16.考17.来 18.海 19.炮 20.飞五、听录音,写出听到的韵母并朗读1.花2.火3. 回4. 没5.服6.好7. 你8. 喂9.包 10.叫 11.姐 12.第13.哥 14.该 15.撇 16.坏17.月 18.黑 19.国 20.绿六、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调并朗读1. 不2. 好3. 课4. 七5. 没6. 家7. 妈8. 姐9. 个 10. 哥 11. 弟 12. 女13. 条 14. 买 15. 灰 16. 话17. 哪 18. 国 19. 叫 20. 儿第二课谢谢你四、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母并朗读1.人2. 神3. 张4. 脏5.手6. 桌7. 做8. 站9.字 10. 三 11. 四 12. 咱13.茶 14. 常 15. 走 16. 周17. 中 18. 菜 19. 热 20. 车五、听录音,写出听到的韵母并朗读1. 门2. 山3. 熊4. 用5. 双6. 想7. 新8. 唱9. 能 10. 困 11. 风 12. 零13. 关 14. 远 15. 换 16. 手17. 船 18. 床 19. 先 20. 酒六、听录音,写出听到的声调并朗读1. 中2. 面3. 饭4. 菜5. 能6. 站7. 场8. 手9. 水 10. 清 11. 省 12. 黄13. 红 14. 蓝 15. 热 16. 肉17. 茶 18. 想 19. 操 20. 算第三课你叫什么名字一、听力第一部分1.老师2.学生3.中国人4.美国人第二部分5. 女:你是学生吗?男:不是,我是老师。
6. 男:你是中国学生吗?女:不是,我是美国学生。
7. 男:您好,您是美国人吗?女:是,我是美国人。
8. 男: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女:我叫李月。
第三部分9.我叫李月,我是老师。
初级汉语(一)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课你好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
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三、使用教具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认识新学生(二)展示教学内容(三)单音教学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板书:(八)做课后练习(九)布置作业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要求学生说:老师好!(二)复习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三)进行新课1、发音示范(每个音老师发2—3遍,学生听)。
初级汉语(一)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课你好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
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三、使用教具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认识新学生(二)展示教学内容(三)单音教学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板书:(八)做课后练习(九)布置作业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要求学生说:老师好!(二)复习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三)进行新课1、发音示范(每个音老师发2—3遍,学生听)。
第九课我换人民币一、教学重点1.课文2.练习1语音二、教具人民币、美元或几种主要外币的实物或图片三、教学要求1.通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让学生会用汉语换钱(人民币)。
掌握请求的表达:“我换钱”“请等一会儿”“请数数”。
感谢和应答:“谢谢”“不客气”。
2.三个三声连读时,前两个三声的读法。
四、教学提示1.本课是留学生到中国后急需的交际项目之一。
可以让学生认识几种国际流通货币的名称,如“美元、英傍、港元、欧元、日元”等。
操练要围绕着让学生学会换钱来进行,掌握几个常用句,如“我换钱,我换人民币/美元/日元”“我换200美元/欧元/日元”等句子。
2.语音练习复练了“不”的变调。
声调搭配是四声与一、二、三、四声及轻声的搭配练习。
3.语音:三个三声读法。
如果前两个字组合,再与第三个字组合,则前两个读阳平,如“五百美元”。
如果后两个字先组合,再与第_个组合,那么第一个字要读半三声。
如:“懂法语”“我很好”。
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带领全班学生背说第一~八课课文。
2.听写句子(请四个学生轮流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写两个句子,其他人在本子上写。
也可请一个学生写汉字,同时请另一个学生加注拼音):①你买什么?我买苹果。
②苹果一斤多少钱?③三块?太贵了,两块五吧。
④你要几斤?我买五斤。
⑤你还要别的吗?⑥橘子怎么卖?我买两斤橘子。
⑦一共多少线?一共十六块五,你给十六块吧。
⑧这是五十,找您三十四块。
3.请学生认读并能背说听写的句子。
4.两个学生表演课文(不会时可以看一下黒板),,5.带领全班做第八课全部课后练习。
(三)进行新课1.听写第九课生词(请两个学生分别到果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六七个生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也可请一个学生写汉字,然后让另一个学生加注拼音)。
2.请学生认读听写的生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3.领读生词并组成词组或课文要讲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说,义个人说了以后另一个接着说,例如,图书馆一去图书馆/下午我去图书馆,你去不去?要一要去图书馆/要去银行/要去邮局/要去天安门换一换钱/去银行换钱/我去报行换钱/下午我要去银行换钱/你换什么钱?你换多少钱?/你要换多少钱?美元一换美元/我不换美元。
《汉语教程》语法点设置北语杨寄洲主编 1999年8月1——10课语音11课:他住在哪儿?1、汉语句子的语序:the word order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汉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种成分组成。
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是谓语的连带成分。
例如:主语谓语你好。
我去银行。
There are no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strict sense in Chinese;the word order is the main grammatical constituent of the language。
Chinese sentences are made up of six elements:subject,predicate,object,attribute,abverbial and complement。
The subject normally precedes the predicate in a sentence,and the object is an element related to the predicate,e.g.:2、动词谓语句 the sentence with a verb as its predicate动词作谓语主要成分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的语序是:主语(S)+谓语(V)+宾语(O)。
A sentence with a verb as its predicate is one in which the verbis the main element of the predicate。
The prammatical order for this type of sentences is:subject +predicate+object例如:e.ge.(1)我学习汉语。
一年级下册《兑换人民币》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兑换人民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兑换。
2.对学生进行保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兑换。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出示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以前我们还学习了数的组成,你们还记得吗?10个一是( ),5个一是( )。
10个十是( ),100有( )个十。
2个十是( ),50有( )个十。
(二)新授(1)1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2)1张10元可以换几张1元?学生自我思考,答复:5个一是5,所以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要知道一张5元的能兑换成几张1元,就要想5里有5个一,所以一张5元能换5张1元。
用这种方法可以知道,一张10元能换10张1元。
(1)1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2)1张50元可以换几张10元?学生自我思考,答复:2个10是20,所以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5个10是50,所以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要知道一张20元的能兑换成几张10元,就要想20里有2个十,所以一张20元能换2张10元。
用这种方法可以知道,一张50元能换5张10元。
(1)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2)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学生自我思考,答复:10个10是100,所以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
2个50是100,所以一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要知道一张100元的能兑换成几张50元,就要想100里有2个50,所以一张100元能换2张50元。
4.回忆解答(1)1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2)1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3)1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