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病例讨论最新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87
病理讨论刘某,男性,70岁,84年6月15日入院,6月16日死亡。
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气促伴两下肢浮肿十年。
检查:血压:110/70毫米汞柱,心音较弱无杂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呼吸急促,两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WBC总数11×109/L,中性96﹪,血小板10×109/L。
入院后立即抗炎治疗,但于第二天出现室颤及呼吸停止抢救无效。
病理检查:皮肤弹性较差,两瞳孔对称,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胸廓对称。
两手杵状指,指端暗红,肝肋缘下4cm,剑突下7cm,脾未触及。
心:重125g,外膜光滑,左右冠状动脉弯曲,瓣膜无明显病变,左室壁1.0cm,右室壁0.3cm,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前室间支内膜均可见黄色条纹和不规则形斑块状病灶。
肺:两肺边缘钝圆,炭末较多,大部分肺膜表面光滑,两肺切面暗红,有泡沫状液体溢出,肺内支气管壁较厚,管腔内有多量粘液痰,左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均可见8×3×4cm的病灶,质较实,左肺肺膜下有一直径约1cm的灰白色病灶,左肺尖及膈面均有局限性纤维粘连,有些区域尚可见肺泡扩张呈囊状。
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渗出液及红细胞,并有大量的中性白细胞及少量巨嗜细胞,部分肺泡壁破坏,有的肺泡隔断裂形成肺大泡。
肝:体积不大、质中,表面光滑,包膜增厚,切面暗红。
镜检:肝细胞散在性浊肿和脂肪变性。
肾:两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较硬,表面呈细颗粒状,包膜尚可剥离,切面皮、髓质界清,两侧肾动脉内膜表面光滑,未见纤维性斑块。
镜下:部分肾小球纤维化及玻璃样变,相邻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灶状浸润,部分肾小球扩大,肾小管上皮浊肿,弓形动脉及分支的内膜均增厚。
讨论思考题一、根据尸检所见,死者体内各器官有何病变,请写出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
二、试以尸检所见解释死者生前的有关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
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加重伴喘息3天入院。
15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以夜间和晨起明显,咳白色黏液痰。
3天前因受凉感冒症状加重,痰液变为黄色脓痰,
答案
1.提出相关临床诊断及诊断依据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I型呼吸衰竭2.说出主要治疗原则
有效抗菌,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
合理氧疗,纠正呼衰,抗心衰
3.提出主要护理问题
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
P.C:心律失常,水电酸碱失衡
4. 拟定主要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半卧位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
限制24小时入水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1-2L/分,25%-29%
促进排痰的几个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报告
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准备
病情好转后做好呼吸功能锻炼,长期家庭氧疗的指导工作。
呼吸科护理病例讨论
1.病人情况介绍
本次病例是一位60岁男性,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就诊于呼
吸科。
经过各项检查和CT检查,确诊为双肺弥漫性病变。
2.护理干预
2.1 出入量记录
为了及时了解病人的体液情况,我们对病人的入量和出量进行详
细的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同时监测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发
生水肿。
2.2 氧疗
由于病人的氧饱和度下降,我们对病人实施氧疗,以提高病人的
氧饱和度,改善病情。
2.3 改变体位
合理的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非常大。
为了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我们对病人的体位进行改变,常规要求病人侧卧、头低15度,以增加
呼吸道通畅度和减轻疼痛。
2.4 维护口腔卫生
口腔感染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同时口腔感染还有可能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
我们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包括口腔清洁、口干护理等,避免感染的风险。
3.效果分析
通过我们的护理干预,病人的氧饱和度得到了稳定,呼吸困难得到了缓解,出入量平衡良好,口腔没有出现感染症状。
综上,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呼吸科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同时,我们需要认真记录和评估干预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病人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呼吸衰竭病例讨论范文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个挺典型的呼吸衰竭病例。
一、病例介绍。
咱这个患者呢,是个65岁的大爷,平时就有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的毛病,就像个“老烟枪”似的,咳咳喘喘好多年了。
这次发病啊,是因为冬天到了,天气一冷,就开始加重了。
刚开始就是咳嗽得比以前更厉害,痰也特别多,还感觉气短得不行,就像有个小恶魔坐在他胸口,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家属就赶紧把他送到咱们医院了。
来的时候啊,大爷那脸都是紫绀紫绀的,就像被人掐了一把似的,嘴唇也紫得发黑,看着就很吓人。
测了一下生命体征,呼吸那叫一个快,每分钟都快30次了,就像个小风扇在那呼呼转个不停。
心率也快得像打鼓,120次/分左右呢。
血压倒是还凑合,不过血氧饱和度可就惨了,才80%左右,这就是明显的缺氧表现啊。
二、初步诊断。
咱们当时一看这个情况,心里就大概有谱了,很可能是呼吸衰竭啊。
为啥这么说呢?大爷本来就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底子,现在又出现了这种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还有低氧血症,这些都是呼吸衰竭的典型表现。
而且呢,我们进一步检查发现,他的动脉血气分析也很糟糕。
氧分压才50mmHg(正常应该在80 100mmHg之间),二氧化碳分压都60mmHg了(正常是35 45mmHg),这就是Ⅱ型呼吸衰竭啊,就像一个通气和换气的小机器都快罢工了。
三、病因分析。
那这大爷为啥会突然呼吸衰竭呢?他的慢性支气管炎是个“罪魁祸首”。
这个老慢支啊,就像呼吸道里的一个调皮捣蛋鬼,把气管搞得乱七八糟的。
气管里面老是有炎症,就会产生很多痰液,就像马路上有很多障碍物一样,阻碍了空气的进出。
而且啊,气管的黏膜也变厚了,气道变窄了,通气功能就越来越差。
再加上冬天冷空气的刺激,就像是给这个“小火苗”上浇了一桶油,一下子就把病情给点燃了,让本来就不好的呼吸系统彻底“崩溃”了。
另外呢,大爷年纪大了,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像老机器一样,不像年轻人那么灵光了,肺部的弹性也降低了,呼吸肌肉的力量也不足,这些因素凑到一块儿,就导致了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病例讨论1张××,男性,7l岁。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心悸、活动后气短、下肢水肿10年,神志不清1天。
现病史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30余年。
每遇感冒常引起咳嗽、咳痰、喘息发作,以冬春季节为甚,且逐年加重。
近10年来,犯病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心悸、气短,双下肢浮肿。
入院前2周,因受凉感冒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痰量增多,呈黏液脓性痰,不易咳出,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
入院前1天因为头痛、烦躁、谵妄、夜间不能睡觉,家属给其地西泮(安定)2片,服后即入睡不醒。
既往史吸烟40年,40支/日。
无其他慢性病史。
体格检查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慢性病容,体温37.2℃,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8.7/12kPa(140/90mmHg),皮肤潮红、湿润,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球结膜轻度水肿、充血。
口唇、甲床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
桶状胸,叩诊过清音,两肺广泛存在干、湿罗音及散在哮鸣音。
心浊音界缩小,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肝大,肋下4cm,质地中等,触痛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不大。
双下肢轻度浮肿。
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血红蛋白(Hb)180.g/L,红细胞(RBC)6.2×1012/L,白细胞(WBC)12.3×109/L,中性粒细胞(N)0.86;血清钾离子(K+)4.2mmol /L,钠离子(Na+)139mmol/L,氯离子(Cl-)102mmol/L;血pH 7.39,动脉血氧分压(Pa02)6.1kPa(46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02)9.5kPa(71.3mmHg),碳酸氢根离子(HCO3-)42mmol/L,碱剩余(BE)12.2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重度顺钟向转位,心肌劳损;X线胸片:两肺透过度增强,肺动脉段突出,右肺下动脉干横径17mm,右心室增大。
实习生病例讨论记录第 1 页第 2 页护理措施:一、气体交换受损,与左肺上叶肺炎有关依据:动脉血气分析:PH7.51PaCO227mmHg PO249mmHg1.评估患者使用呼吸机及辅助呼吸的状况,呼吸困难的程度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血压,心律失常的情况3.观察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发绀,球结膜水肿,肺部有无异常的呼吸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肺部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咳嗽有关。
依据:听诊双肺湿罗音1.评估患者配合能力、生命体征,肺部听诊注意有无呼吸音减弱及异常呼吸音 l2.每2h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3.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量、气味,必要时行气道内滴入,并及时记录异常改变4.观察患者的出入量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足够的液量,以促进体内的水化作用,使痰液稀释,利于排出三、体温过高依据:体温38.6℃1.密切观察患者体温,每2h测量体温2.利用冰袋,冰帽给患者物理降温3遵医嘱给予退烧药、抗生素四、有水电解质失衡的危险与腹泻有关依据:间断稀水样便2-3次/日1.观察患者饮食习惯、口味及是否挑食,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选择符合患者口味的合适食物3.对患者进行营养学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其对膳食营养的认识4.给予肠内营养五、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依据:患者患天疱疮一年,全身可见陈旧皮疹痕迹1.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刺激2.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头晕、晕厥等3注意观察心率和心律,判断有无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生指导要点:1、饮食指导根据呼吸衰竭病人病情轻重及其对饮食护理要求不同,给予相应的指导。
重症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补充足够的水分。
使痰液易于咳出,减少并发症。
缓解期:指导病人逐步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以软而于消化的半流质为主,可选用稀肉粥,馒头,新鲜蔬菜及水果等,每天5-6餐。
呼吸系统临床病例讨论患者张XX,男46岁,慢性咳嗽咳痰15年,每遇受凉感冒、气候寒冷时症状加重。
口服消炎、止咳、感冒药后好转。
近6年出现活动后气短,逐年加重,间断口服平喘药,尚能从事一般家务活动。
2周前受凉后出现流涕、咽痛、咳嗽、咳黄痰,口服头孢氨苄及感冒胶囊无好转,咳嗽加重,活动后喘憋,偶有痰中带血。
无发热及盗汗,无胸痛。
食欲下降,无腹痛及腹胀,无恶心及呕吐,尿量正常,睡眠欠佳,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入院。
既往史:吸烟史25年,近10年每天20支。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未到过役区。
无有害粉尘接触史。
家族史:母亲患有肺气肿肺心病。
查体:血压120/70mmHg 脉搏82次/分呼吸24次/分体温37.80C一般状态尚可,神志清醒,语言流利,扶入病房,呼吸稍促,自由体位,查体合作。
口唇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充盈,桶状胸,双肺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水疱音。
心界不大,心率102 次/分,律齐。
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问题1:该病人你初步考虑什么病?问题2:你需要给病人做哪些检查?血常规乙丙肝尿液分析:结果未见异常血型:B肝功肾功离子血糖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钾K 4.06 mmol/L 3.5-5.5钠Na 141 mmol/L 135-145氯Cl 109 mmol/L 96-108 钙Ca 2.25 mmol/L 2.1-2.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0 U/L 0-40门冬氨酸转移酶AST23 U/L 0-40谷草/谷丙0.8谷氨酸转肽酶GGT23 U/L 7-50碱性磷酸酶ALP 61 U/L 42-141总蛋白TP 59 g/L 60-82白蛋白ALB 38.5 g/L 35-55白球比A/G 1.90球蛋白GLB 20.3 g/L 20-35总胆红素TBIL 14.6 mmol/L 3-25直接胆红素DBIL 4.8 mmol/L 0-6.8间接胆红素IBIL 9.8 mmol/L 1.7-15尿素UREA 5.92 mmol/L 1.7-8.5肌酐CRE 79.6 mmol/L 22.1-104尿酸UA 232.8 mmol/L 142-416二氧化碳CO2 29.4 mmol/L 22-31血糖GLU 4.97 mmol/L 3.9-6.1糖化血清蛋白GSP 1.23 mmol/L 1.08-2.2心电图胸部X线片:胸廓对称,肋骨平行,肋间隙增宽,气管居中,双肺透过度增强,肺纹理稀疏,双下肺可见斑片状及条索影,双肺门影不大,心影不大,双侧膈肌底平,双侧肋膈角锐利。
呼吸衰竭死亡病历讨论总结范文一、病例回顾。
咱们今天讨论的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具体年龄]岁的患者,之前就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样的老毛病。
患者这次入院的时候啊,就已经喘得特别厉害,呼吸特别费劲,口唇都紫绀了。
二、诊疗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诊断方面。
1. 早期识别。
刚入院的时候,其实就有一些迹象表明患者呼吸功能在急剧恶化,但是咱们可能没有第一时间就把“呼吸衰竭”这个诊断给死死地摁住。
就像打猎一样,明明猎物就在眼前晃悠,咱们的箭却没有第一时间射出去。
比如说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一直在下降,虽然咱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像吸氧啥的,但是没有很快就想到这可能是呼吸衰竭已经悄悄来临了。
2. 病因探究。
在寻找呼吸衰竭的病因上,咱们有点像在迷宫里找出口,绕了点弯路。
患者有基础疾病,但是这次发病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诱发因素呢?咱们考虑到了感染,也做了相关的检查,但是像一些不那么常见的因素,比如患者是不是不小心接触了什么过敏原,或者有没有肺栓塞这种隐藏得很深的问题,咱们没有一开始就全面地排查。
就好比找宝藏,只在经常藏宝的地方找,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就没太在意。
# (二)治疗方面。
1. 氧疗。
氧疗这个事儿啊,就像是给一个饿了很久的人送饭。
咱们给患者吸氧了,但是这个“饭”送得可能不太对胃口。
一开始给的氧流量可能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得那么精准。
患者的呼吸衰竭类型是[具体类型,如Ⅱ型呼吸衰竭],在这种情况下,氧流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行。
就像给花浇水,浇多了会淹死,浇少了会干死,咱们的氧疗就有点没拿捏好这个度。
2. 机械通气。
到了后来决定上机械通气的时候,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就像是给一艘要沉的船找救生艇,找到了,但是在把救生艇和船连接好的过程中出了点问题。
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像潮气量、呼吸频率这些,咱们虽然是按照一般的指南来设置的,但是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个体啊。
这个患者可能因为他的基础疾病,身体状况,需要一些特殊的调整,咱们在这方面就有点太“按部就班”了,没有根据患者的实际反应及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