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全册).pdf
- 格式:pdf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1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本册知识共分十大板块:一测量.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二.各板块知识点;一.测量1.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3、吨的认识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加法2、减法3、加法和减法的验算4、整理和复习三、1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一位数乘二三位数3、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4、整理和复习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教学进度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本册知识共分十大板块:一测量.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二.各板块知识点;一.测量1.毫米.分米的认识、2、千米的认识3、吨的认识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加法2、减法3、加法和减法的验算4、整理和复习三、1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一位数乘二三位数3、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4、整理和复习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教学进度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
8、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三年级上册知识树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就像一棵知识树,有好多有趣的分支呢。
先来说说数字与运算这个大分支。
在这个分支里,加减法就像两个小伙伴,有时候互相合作,有时候又互相竞争。
我就记得我陪弟弟做数学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是34 + 25,弟弟一开始算错了,他把4和5相加得9,30加20得50,然后写成了59。
我就跟他说:“你可不能这么马虎呀,要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才能算对呢。
”后来弟弟按照我说的方法,算出了59,高兴得不得了。
乘法这个部分也很有趣。
它就像一种魔法,把相同的数快速地累加起来。
比如说3×5,就相当于3个5相加或者5个3相加。
我们班的小明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可逗了。
老师问他“三五一十五”的下一句是什么,他想都没想就说“三六一十八”,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其实呀,他就是口诀背得太急,没太搞清楚顺序。
再看看测量这个分支。
厘米和米的概念可把一些同学弄迷糊了。
我有一次去量家里的桌子,我想用厘米做单位,拿着尺子一点点量,从这头到那头,数着刻度,好麻烦。
后来我想起来可以用米做单位呀,一下子就简单多了。
这就像我们出门选择交通工具一样,近的地方走路就可以,远的地方就得坐车啦。
还有图形这个分支呢。
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像个稳重的小老头。
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比较规规矩矩的,方方正正的。
我在搭积木的时候就特别有体会,我想搭一个高高的塔,用三角形做底部,怎么晃都不容易倒,可如果用长方形做底部,轻轻一碰就歪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这棵知识树的每个分支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从简单的数字运算到测量物体,再到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每一部分都像是树上的果实,等待着我们去采摘。
就像我陪着弟弟学习数学,自己也重新复习了一遍这些知识,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小细节里。
无论是算家里的收支,还是测量家具的大小,又或者是欣赏建筑的形状,都离不开三年级上册学到的这些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