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和学生观察后交流。(交流时要让孩子尽情地说,并及时鼓励)
3.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
(1)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咱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2)交流讨论:有根、茎、叶等组成部分,位置相对固定等。
三对植物进行分类
1、师:植物种类繁多,世界上45万种,难记吗?科学家为了方便人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分成的很多类,你能对这些植物分类吗?(P17)
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整体认识植物:
(1)师带领孩子排队走进校园里植物较多的地方。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
(2)提出观察任务: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要求从高矮、外形困扩等方面描述植物)
(3)交流后让孩子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3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章节
第2单元
教学内容
校园里的植物
第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对植物展开研究,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课上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了解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教学时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孩子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行寻找一个“增长点”。
2、小组讨论,用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先说标准,再分。
激发起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科学奥秘的欲望,这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从孩子熟悉的校园植物的图片入手,揭示课题,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探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