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38.15 KB
- 文档页数:3
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2次/d,丹红注射液30 ml,1次/d,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2次/d。
两组均为15 d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血流变学参数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临床疗效、NIHSS及血流变学参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膜损伤的原因,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形成局部血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急性期的治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旨在探讨两者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男79例,女81例,平均6467岁,以上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属首次发病,并经头颅MRI或CT检查确认有缺血性病灶,排除大面积梗死、脑水肿、脑出血及昏迷的患者。
②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不超过3 d。
③无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功能不全,无妊娠及血液病。
④入院前未用溶栓药物。
⑤对本组药物无过敏者。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031岁,平均病程989 h;伴有糖尿病18例,高血压32例,高血脂28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924岁,平均病程1089 h,伴有糖尿病19例,高血压31例,高血脂29例;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2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 例,对照组37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奥扎格雷钠治疗14 天。
治疗组丹红注射液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4 天。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脑梗死;丹红注射液;奥扎格雷钠【中图分类号】R331.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1-131-02急性脑梗死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我院2014 年1 月—2014 年11 月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入院后所有脑梗死病例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MRI 扫描证实。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肢体麻木、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语言不利或功能障碍、手精细动作差、视力障碍、眩晕、共济失调等,无昏迷病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 例,男19 例,女16 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7±4.3 岁;对照组37 例,男22 例,女15 例,年龄48—69 岁,平均年龄59.6±3.6 岁。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入院当天。
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治疗之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全部病历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会议上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2)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头颅MRI 检查证实:(3)均为突发偏身肢体活动障碍,触痛觉障碍,伴有语言障碍。
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TIA的临床研究王奉宝【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奥扎格雷80 mg加入0.9%氯化纳250 ml,静脉点滴,2次/d,红花注射液20 ml+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为14 d一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2p、CD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TIA安全有效.【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3(007)010【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奥扎格雷;红花注射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良反应【作者】王奉宝【作者单位】255067,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易发生脑梗死。
统计资料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人们形象地把它比作脑中风前奏曲。
2007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TIA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2例入选TIA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责任性病灶,排除癫痫、晕厥及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其他疾病,排除消化性溃疡及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或不全瘫痪,对侧感觉障碍,失语,一过性黑朦,共济失调、吞咽失调、短暂的全面遗忘症等,24 h内完全缓解。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方法观察组在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静点,14天为一疗程。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丹参注射液;奥扎格雷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诊断标准[1]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7~76岁,平均52.55岁;每天发作(3.7±2.9)次;病程(42.6±9.3)小时。
对照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0~75岁,平均54.25岁;每天发作(3.9±2.5)次;病程(41.3±9.8)小时。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在性别、年龄、发作次数、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8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天。
观察组在给予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
1.3 观察指标[2]观察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作的停止时间、例数;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
1.4 疗效标准[3]痊愈:进行治疗后不再发作,完全恢复正常;显效:进行治疗后偶尔发作,但能自行缓解;有效:进行治疗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间缩短;无效:进行治疗后发作频率无改善或较前增加;发作时间延长;发生脑梗塞等。
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8例临床【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9%,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滴,2次/d;连续14d为一疗程。
连续静脉用药2周。
对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患者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2次/d;连续14d为一疗程。
同时也对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患者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1.3疗效评价:14d后评定疗效,观察治疗后TIA次数、持续时间、终止时间及例数,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粘膜出血、脑出血、肝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头痛等,治疗前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糖及血脂等。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用药后不再发作,完全恢复正常;②显效:偶有发作,但能自行恢复;③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和时间缩短,未发生脑梗死等不良转归;④无效:仍不断间歇性发作,频度无减少或较以前增加,或发生脑梗死等不良转归。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2 检验。
以p1h或发作越频繁,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在临床上对TIA应及时、准确的治疗。
TIA是在动脉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微血栓、血管痉挛或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末梢低灌注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尽管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快,但可因反复脑缺血发作,造成脑组织的病理性损伤形成脑梗塞。
[3] 因此治疗TIA的关键就是要扩张血管,改善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恢复脑血流的正常运行,阻止血栓的形成,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治疗)各25例。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MoC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急性脑梗死;奥扎格雷钠;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患者坏死区的神经细胞迅速死亡,而局部微循环障碍和自由基损伤是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
奥扎格雷钠和丹红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两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3.29±2.3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4.34±2.41)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
15d 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
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初发型脑梗死临床观察目的评价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对初发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65例初发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进行临床观察。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56.47%,显著进步率23.53%,总显效率80%;对照组基本痊愈率43.75%,显著进步率21.25%,总显效率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能增加脑血流量,能恢复缺血半暗带区血流,尽快恢复脑细胞的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标签:奥扎格雷; 丹红注射液; 初发型脑梗死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都很高。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综合疗法,无特异性药物。
我院积极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疗效,将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65例脑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列入观察的165例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确诊为初发型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42~78岁,平均60.8岁。
其中基底节区35例,颞、顶叶18例,多发性17例,腔隙性15例。
伴有高血压49例,糖尿病37例,冠心病34例。
对照组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40~76岁,平均62.2岁。
其中基底节区34例,颞、顶叶17例,多发性17例,腔隙性12例。
伴有高血压47例,糖尿病40例,冠心病31例。
两组均排除严重脑水肿、梗死后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及昏迷患者。
两组在性别、年龄、烟酒嗜好、头部CT或MRI、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住的T I A病人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常规抗凝,控制血压,血糖,应用奥扎格雷钠静点,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针静点。
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果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红花短暂性脑血管发作【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257-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缺血性率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近期频繁发作的TI 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1]。
故早期诊断和治疗T IA对防止脑梗塞发生意义重大。
我院内科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针治疗TIA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7月住我院TIA病人78例,所有病人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T I A诊断标准。
将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9人,男20人,女19人,年龄45—78岁,均年龄61岁。
其中椎基底节系统脑缺血发作22例(眩晕14例,复视5例,共济失调3例)。
颈内动脉系统脑缺血发作17例(单瘫或偏瘫9例,感觉障碍7例,视觉障碍1例);对照组39人,男21人,女18人,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0岁。
其中椎基底节系统脑缺血发作23例(眩晕16例,复视3例,共济失调4例)。
颈内动脉系统脑缺血发作16例(单瘫或偏瘫10例,感觉障碍5例,视觉障碍1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老年患者突发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和体征持续不超过24小时,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缺血发作: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或视物晃动多见,可出现复视,四肢麻木,猝然发作;颈内动脉系统脑缺血发作:一过性失语、偏瘫、偏身麻木、单眼黑朦、晕厥等。
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TIA的160个病例,应用丹红为对照组研究。
结果奥扎格雷钠和丹红联合应用与对照组单用丹红相比疗效最佳。
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较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 丹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我科从2008年6月起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80例TIA患者,并与对照组80例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0例均经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或脑梗死,发生于24 h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患者,详细追问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均符合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TIA的诊断标准。
同时治疗前查凝血功能,排除有无出血倾向,并且行双侧颈部动脉彩超及TCD检查进一步确定颈内动脉系统TIA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其中男96例,女64例,平均年龄62岁。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3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48例。
对照组80例中,颈内动脉系统TIA3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44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查凝血功能,以排除出血。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生理盐水150 ml加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2次∕d,生理盐水150 ml加丹红30 ml,1次∕d,连用2周;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50 ml加丹红30 ml,1次∕d,连用2周。
临床治疗期间两组均予拜阿司匹林100 mg qn,氟伐他汀40 mg qn。
治疗期间对于临床若怀疑心源性栓子引起或大血管狭窄引起频繁发作的TIA,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年龄不超过75岁,既往无出血倾向者,可用抗凝治疗。
1.3 疗效标准在住院时及用药第14天后采用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TIA 的诊断标准:①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②显效:发作次数较前明显降低或发作时间延长。
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合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80例接受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14天。
结果:治疗组8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5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30例,总有效率96.25%。
对照组80例患者中,基本治疗6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20例,总有效率63.7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8±5.6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5±4.1分,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9±5.7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5±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以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方案优于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方案,能更好的改善脑循环的血液灌注,抢救半暗带神经细胞,促进肢体恢复。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丹红血塞通脑梗死临床观察2010年1月~2012年4月应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除外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24小时以上,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组和血塞通对照组,每组80例。
治疗组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岁;合并冠心病35例,合并高血压51例,合并糖尿病27例,合并高黏血症58例,合并高脂血症43例,其中言语不利15例,单侧肢体活动不利55例,单侧肢体活动不利合并感觉障碍10例。
对照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2~76岁,平均59.2岁,合并冠心病34例,合并高血压50例,合并糖尿病29例,高黏血症56例,高脂血症41例其中言语不利13例,单侧肢体活动不利56例,单侧肢体活动不利合并感觉障碍1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合并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
观察
作者:孔祥奇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濮阳,457000
刊名:
河北中医
英文刊名: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0,32(1)
被引用次数:0次
1.朱文玲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2006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2002
3.崔瑞耀.鞠建宝.张猛脑的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4
4.聂志余.郑悦.张仲慧.范蓉.高政.王乃昌.濮良忠.曲淑闲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期刊论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1(2)
5.张可真.郑富霞.李翠华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10)
6.杨佳.张毅.秦彩玲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5)
7.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邱晓晓.金可可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PGI2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3(2)
8.王会玲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 1998(5)
1.期刊论文陈瑛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
近年来我们应用奥扎格雷钠(商品名丹奥,丹东制药厂生产)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简称TIA)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2.期刊论文肖素芹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奥扎格雷氯化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评价-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0(27)
目的 观察血栓心脉宁联合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其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血栓心脉宁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治疗14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奥扎格雷氯化钠能有效治疗TIA,其机制与降低患者体内的hs-CRP和D-二聚体水平有关.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bzy201001048.aspx
授权使用:沈阳分公司(lijie),授权号:5daff4d8-046f-42ef-aa46-9ea800e57adc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