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高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2023高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2023高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题一:

阅读以下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中国古代,教育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中国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关于道德伦理和礼仪的培养,而现代教育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主要是私塾,而现代教育则包括中小学、大学等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

问题: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题二:

阅读以下句子,然后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1. 他对音乐非常_____,每天都会弹奏钢琴。

A. 热爱

B. 讨厌

C. 漠不关心

2. 这个问题很______ ,我们需要仔细思考。

A. 简单

B. 复杂

C. 明显

3. 他的表演让人______ ,观众都为之沉醉。

A. 欣喜

B. 惊讶

C. 厌烦

题三:

阅读以下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题:此句所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题四:

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

你在乡村旅行时遇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他与你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请你以“老人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老人讲述的故事以及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

注意:作文中应包含所听到的故事的概要和你的感悟。

Happy writing!

2023年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解析(完整版)

2023年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解析(完整 版) 高中常考语文基础知识点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高考语文阅读成绩提高方法 1、阅读自科文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最新名校语言文字运用模考试题练习(共五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模考试题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2023福建高三适应性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以其①的社会内容被称为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直到今天,它仍像新发现的宝藏那样,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有着②的伟大价值。就以曹雪芹艺术语言的功力来说,也很难用某一种风格一言蔽之。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用简括的词语,或褒或贬,一下子就能抓住诗人或散文家语言的特色,或典雅,或深奥,或精约,或繁缛。然而,这么多形容语言面貌的词汇,拿来概括曹雪芹的语言时,却又显得③。“概括”这个词儿好象顿时被抽去了全部血液,变成抖索着的一张薄纸片,实在无法包拢那样繁富多样的语言素质。铺陈需要绚丽多采,嘲讽需要喜笑怒骂,抒情需要深沉隽永,叙述需要流利畅达。要什么,有什么,可以说曹雪芹是进入语言自由王国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简直是一个奇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简述第二段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眼睛发痒怎么办?眼睛进了小飞虫怎么办?眼睛酸胀疲劳怎么办? 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由眼球、视路、眼附属器三大部分组成。这些结构共同构成眼睛,维持着眼睛的功能和生理状态。当三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冲击、病变、使用时间过长等情况时,眼睛就会向我们发出“警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睛里存在“异物感”。①,有的同学不自觉地用手去揉搓眼睛。②,我们的手指指腹往往会携带一些病菌、病毒和螨虫。拿指腹去揉搓眼睛时,不仅容易对眼皮造成伤害,还容易乘虚而入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眼睛的免疫防线受到攻击的结果。短时间的揉眼可能造成感染,③,最终甚至可能导致角膜上皮脱落损伤或者角膜弧度改变。这个时候,我们再想停下揉眼的“罪恶小手”,可就晚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1.文中加点处用“罪恶”修饰“小手”,有特别的修辞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一卷试题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一卷试题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一卷试题 一、阅读理解(共两篇,满分40分) 文章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其精髓需要得以传承和发扬。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承 和创新传统文化,人们需要思考和行动。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青年一代的参与。请根据以下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在家庭和学校中,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引导? (2)你认为青年一代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 文章二:《网络阅读的利与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阅读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愉悦心灵的重要 方式。然而,网络阅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请根据以下相关信息,回 答问题。 (1)网络阅读对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网络阅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有何影响? 二、作文(共1题,满分3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文明礼仪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提示:现代社会中,文明礼仪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提升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请结合你的观察和思考,阐述文明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三、语法填空(共10题,满分20分) 阅读以下短文,按照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Many young people are fascinated by the idea of becoming famous and having lots of money. They believe that (1) ____ is the key to happiness and success. However, (2) ____ they realize their dreams, they often find themselves feeling empty and unsatisfied. (3) _______ important to have goals,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find fulfillment in everyday life. 四、任务型阅读(共5题,满分10分)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要求回答问题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回答。 标题:《探索未知的乐趣》 内容:尝试新事物会带来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增加我们的经验和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5月名校语言文字运用模考试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模考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密切联系群众,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③□□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18、请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19、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正确。(4分) 20、在我国,“同志”一词常用于互称,表示双方地位平等,且含有尊重之意。画波浪线的句子要表达对不良之风的批评之意,在其中使用“同志”是否恰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前,美国科研团队在空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超导是导体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状态。寻找近环境条件下(室温、常压)的超导材料一直是超导领域的梦想。对物理学家而言,室温是有明确定义的,即300K,约相当于27℃。美国科研团队在267GPa左右实现了288K左右的超导电性,对应温度为15℃。①,但是论文的题目已经大火方方用了“室温超导”字样。 中科院物理所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中表示,从美国科研团队的研究论文来看,这项工作无疑是突破性的,相关证据也很充足,如果能重复出来,搞不好未来能得诺奖。但物理学的研究终究不是一家之言,②,这个也不例外,这项工作势必要经过行业内各个研究组的重复验证,如果经过多次重复之后,确定该结果的正确性,那将是划时代的工作。目前国内超导领域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新超导材料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1960—1970年代。中国在超导的一些研究方向上,目前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赵忠贤院士带领团队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了55K,推动中国高温超导研究③。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对于室温超导这一突破性科研成果,中科院的评价是理性而严谨的。请根据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3分)

2023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

2023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 摘要: 1.2023 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概述 2.试卷结构与内容变化 3.考试难度与趋势分析 4.对考生的建议 正文: 【2023 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概述】 2023 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作为全国卷的一种,主要用于考查高中毕业生的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份试卷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进行命题,旨在引导高中教学遵循课程标准,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试卷结构与内容变化】 2023 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相较于往年,试卷结构和内容有以下变化: 1.增加现代文阅读量,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现代文阅读部分由原来的两篇增加到三篇,要求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理解、分析和整合文本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2.古诗文部分,调整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比重,增加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考查。文言文阅读分值由原来的20 分降低到15 分,古代诗歌鉴赏分值由原来的10 分提高到15 分。

3.增加名著阅读,要求考生对名著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考试难度与趋势分析】 2023 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难度相较于往年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阅读理解部分对考生的文本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2.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准确把握诗歌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名著阅读部分,要求考生对名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准确分析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 【对考生的建议】 面对2023 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的变化,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1.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尤其是论述类文本。 2.加强古诗文阅读,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3.制定合理的名著阅读计划,深入阅读和分析名著,了解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 4.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平时练笔,提高作文质量。 总之,2023 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对考生的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I 卷、新课标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网络版) 1. B 【解析】A项二者的目的不同。材料一是为了“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材料二中谈到深入了解农民的目的是证明“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这一观点。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原文说的是“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D项依据材料二第六段“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可知,不论社会研究者如何对待被研究者,都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2. C 【解析】C项表述不合原文。材料二第6段指出调查的结果不论是好是坏,都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他们不能不防。 3. B 【解析】B项材料二第三段,指出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因子,分析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的原因。 4. ①“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是带有威胁、欺骗、斗争的行为,加引号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类似做法的不认同,并凸显出科学的社会研究应该持有的态度和方法:尊重对方并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进行调查研究。承接上文论述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充分合

2023年高考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

2023年高考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 2023年高考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 2023高考查分时间 2023年高考成绩计划在6月22日-25日公布成绩。高考成绩一般都会在考后20天左右公布,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不会在同一天公布,但基本上都是在6月25日前后。 (1)北京、湖北、江西、安徽、广西、河北定于6月23日出高考成绩。 (2)预计新疆、吉林定于6月24日;预计山东定于6月25日前。 (3)预计河南、湖南考生则可于6月25日起对高考成绩进行查询。 2023高考作文题目 新课标I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试题内容: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同学们意见不一。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文学社社刊拟开设“花开纸上”读书专栏。请你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选一个与花卉有关的场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一段短评。要求:写出作品名,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3)请以“心跳得那么快”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 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3新课标二卷高考语文试题

2023新课标二卷高考语文试题 2023新课标二卷高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的内容进行问题回答。(每题10分, 共20分) 篇一《海底两万里》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小说以幻想和冒险为基调,以海底为舞台,塑造了一系列 令人惊叹的场景和充满冒险精神的故事情节。原著自出版以来引起广 泛关注,被誉为科幻文学的奠基之作,对后来的科幻小说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一位神秘的海洋生物学家阿兰·格雷的奇妙冒险故事。故事中,阿兰·格雷乘坐一艘名为鹦鹉螺的潜水艇,与船员 们一同潜入海底,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在海底的旅程中,他们遭遇 了巨大的海底动物、神秘的水母群等惊险刺激的情节。小说通过丰富 的画面描写和紧张的情节设计,为读者展示了海底世界的神奇与危险。 (3)除了刺激的冒险情节,小说还涉及到了对科学和技术的探索。作 者凡尔纳通过对潜水艇的精妙设计和海底生物的形态特征等内容的描

述,引发了人们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好奇和思考。同时,小说中还融入 了科学推理的元素,让读者感受到了逻辑思维的魅力。这些内容充分 体现了科幻小说的魅力,也为读者们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 (4)海底两万里以深邃的东西方文化背景为基础,贯穿了大量的科学 知识和艺术构想,使得小说在传达科学和冒险精神的同时,也具备了 文学艺术的价值。尽管故事发生在虚构的海底世界,但其中蕴含的思 考和对人类命运的探索,让读者不禁思索起现实世界中对未知事物的 探索和理解。这也是海底两万里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1.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哪一作品? 2. 小说《海底两万里》以哪位海洋生物学家的奇妙冒险故事为主要内容? 二、作文 假如你是新课标实施后第一批高中生,请你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 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新课标的认识和感受。(满分30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 1.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之一。(10分)

2023年语文新课标试题

2023年语文新课标试题 2023年语文新课标试题 一、阅读理解 题目:《一只孔雀的自白》 请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并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接下来的问题。 我是一只孔雀,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像是聚了整个世界的美丽。在大自然中,我感到十分自豪。然而,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称为猫的小动物。 猫很喜欢玩弄我,一边玩弄我身上的羽毛,一边嘲笑我的美丽。我很生气,但却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有一个念头从我内心浮出来:我需要学会自我保护。我开始躲避猫,学会更加高效地飞行,让猫追不上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变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自信。 不久前,当猫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便立刻展开了翅膀,高高地飞过它的头顶,驾轻就熟。猫一脸惊愕,只好吐出一个字:“佩服!” 问题:

1.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2. 孔雀遇到了一个什么样子的动物? 3. 孔雀遇到困难后,他做出了什么决定? 4. 孔雀是如何学会自我保护的? 5. 在故事的结尾,孔雀遇到了什么结果?猫的反应是什么? 二、综合应用 请你读一篇名为“南京城”的文章,并回答接下来的问题。 南京城,两千多年前,是国家的首府,古称雨花台、石头城、金陵。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决定在南京建立皇宫,取名建康府。 南京城地势平缓,气候温暖湿润,早在祖先们昔日的西园长眠东去之前,便已有着“天下江南第一美”的美誉。在唐宋时期,南京就成为了 一个繁华的城市,不断涌入人才和文化早期。 南京维修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反映在历史文化环境遗迹上。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集成,南京成为全球范围内动力源、自动化、海洋技术、

车身电子等技术先进的研发中心之一。南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仅仅是由于这座城市具有众多的建筑物和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南京城人民奋斗历程的记忆。 问题: 1. 南京城的前身是什么?取名为什么? 2. 南京城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3. 在唐宋时期,南京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4. 现代科技在南京城的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5. 南京城之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是因为什么?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C 2.D 3.A 4.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①《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①《卫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6.B 7.C 8.①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重; ②由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 ③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 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9.甲组答案示例: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5大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亡秦覆辙。 (2)《短歌行》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代手法能够更形象地突出事物特征,因此在诗词中常被运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诗》可以用来侍奉君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司马光的指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靶子,逐一反驳,表明了变法的坚定决心。 (3)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征夫以此来保家卫国,文人常常借此来表现战争或战斗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虽没出现“水”字,却专门写了洞庭水。 (2)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的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不同,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飘逸洒脱,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顿挫,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豪放。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在《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的纯净和人的淳朴巧妙结合起来,描摹出了人和生活之美的场景。 (3)“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战事的出现,因而烽火常作为战争的代称出现在诗句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23年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高考真题│2023年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 适用地区:广东、福建、湖北、河北、山东、湖南、江苏、浙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蔡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

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应用地区:海南、辽宁、重庆、黑龙江、吉林、云南、安徽、山西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

2023文字版新课标一卷语文试题

2023文字版新课标一卷语文试题 2023文字版新课标一卷语文试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XX年到20XX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XX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蔡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XX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XX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XX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XX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XX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XX年的18万公项。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公众号“小俊语文”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阅历、现实规律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阅历不仅是某个人经受的现实,而且是一种很多人共同经受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一般人民息息相关的阅历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由于切中了人民现实阅历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听从现实规律是指写作必需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规律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学问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规律。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规律也是格外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规律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规律获得读者的信任,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规律。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很多细小的脚即使舍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挂念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实的现实感。可见,超规律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规律来猎取读者的信任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需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动身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宠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制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连的纽带。 (摘编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洁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峻文学外,还有近来格外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由于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规律与生活规律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依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规律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规律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依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盼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规律的机敏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格外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盼的视野。 艺术规律虽然是以超越生活规律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规律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憧憬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英勇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宝玉衔玉诞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抵制封建礼教的人格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达的情感、愿望和抱负,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规律的更高层次上表达了社会历史的必定要求。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又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还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以往我们唾弃文艺创作上的“假大空”,现今大家不满于文艺创作上的“假小空”。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导致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领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而缩进自我的小天地,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我们的心灵是可以锻炼的,锻炼得好,就可以到达崇高,进而孕育崇高的思想。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无此认识?我们有了此认识后,愿不愿意锤炼我们的心灵?以及我们该如何锤炼?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要有表达崇高情感和思想的卓越能力。长久以来,西方“纯诗神话”像宗教般控制了许多中国诗人。在西方纯诗那里,外界任何事物都是“非诗”和“反诗”的。纯诗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纯诗成为一种看上去很美而实则平庸的文字游戏。显然,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纯诗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将其视为传达人类思想的武库,纯诗的合法性就极其脆弱。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置换。进入新时代,登月工程、大国重器和时代楷模等,这些恢宏雄壮的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中国诗人面前;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最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史诗的时代需要时代的史诗。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