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第 3 次课
- 格式:ppt
- 大小:324.00 KB
- 文档页数:21
《普通语言学》教案教案:普通语言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普通语言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2.掌握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和术语3.了解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促进学生对语言及其运用的认识和理解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导入(10分钟)介绍普通语言学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语言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整体概述(20分钟)讲解普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历史发展及分支学科,并介绍普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PPT展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3.语音学(40分钟)3.1语音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3.2语音的分类和表达方式3.3语音的发音机制和国际音标3.4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则通过示例解释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语音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4.语法学(40分钟)4.1语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4.2语法的分类和层级4.3语法单位和语法规则4.4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通过例句和语法分析,讲解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运用。
5.语义学(40分钟)5.1语义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5.2词汇的语义和句子的语义5.3语义的组织和语义的演变5.4语义的逻辑关系和语言的含义通过例句和语义分析,讲解语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语义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6.知识拓展与应用(30分钟)6.1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2语言学在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应用的理解。
7.课堂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预习导入:以问题、典故、实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普通语言学的概念和学习动机。
2.讲解与示范: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教具,通过讲解和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例句和实际语言现象的分析,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语言学习的应用能力。
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语言学史一瞥》解读索绪尔语言学史分期历史阶段的划分从来都是主观的、任意的,除为了叙述方便,没有其他意义。
本文通过解读索绪尔《语言学史一瞥》中对语言学史的分期,揭示分期的具体依据以及分期的目的,试图窥探索绪尔的语言观。
标签:索绪尔语言学史分期语言学史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阵营中走出来,他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面的高深造诣,使他能够比较全面地观察语言,对语言的普通理论提出真知灼见。
文章通过对《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语言学史一瞥》的解读,了解索绪尔对语言学史的分期依据和分期目的,从而进一步认识他的语言理论观点。
索绪尔对语言学史的分期中,隐藏着他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确立。
同时也显示出他的诸多语言学观点,如:语言是一个系统,语言学应该分成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作为系统的语言等等。
一、索绪尔对语言学史的三个阶段的划分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①中将《语言学史一瞥》设为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语言学史的分期。
事实上,一种思潮的起始和终结是难以测定的。
一种思潮不会一夜之间出现,更不会一夜之内消亡。
不仅一种思潮往往要孕育着另一种思潮,而且常常几种思潮似乎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在矛盾和斗争中显示出自己的正确性[1](P58)。
那么语言学史真的可以截然地分割为几个历史阶段吗?索绪尔认为语言学是环绕着语言事实建立起来的科学,在认识它真正的、唯一的对象之前,曾经经过了三个连续的阶段[2](P17)。
“连续”一词可以看出索绪尔并不是把它们截然地分割开来;他所强调“在认识它真正的、唯一的对象之前”,说明这三个历史阶段并没有弄清楚语言学真正的、唯一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唯一”一词在于说明:语言学真正的研究对象只有一个。
(一)第一阶段——“语法”阶段“语法”,首先为希腊人创立,后为法国人所承袭,它是一门规范性的学科,目的是要定出一些规则,区别正确的形式和不正确的形式,离真正的观察还很远,观点是狭隘的。
《普通语言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I, II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英语专业蒙语授课高年级开的一门专业限制性选修课。
以传授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任务,属于理论知识课,同时也反映语言学的最新发展。
三、教学目的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认识,即对语言起源及内部各层次、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思维、文化、社会、语境、文学等外部因素的关系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使本科高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语言的基本观点和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使用英语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要对人类语言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懂得一些语言学的知识和语言理论是完全必要的。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包括母语和外语)。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教学中可遵循以下几项主要的原则:1.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讲解和介绍现代语言学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2.使学生了解一些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3.使学生从语言体系、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三方面认识语言的本质;4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语言学是现代科学体系和信息时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之一,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发展较快,在其研究领域里获得了大量的成果,使得这门课程的内容量大面广。
同时,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有些理论的抽象程度又比较高,涉及到的术语又特别多,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选用英语编写的教材,在讲解过程中基本上采用英语讲授,并全部采用英语的例子,这对于学生又增加了难度。
在教学方法上以讲解为主,可采用论述式讲解、概述式讲解,或将几种讲解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同时,辅以课内外讨论、思考题、作业等方式。
《普通语言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语言的符号性、结构性、社会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3. 理解语言与言语、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4. 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5. 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与语言学1.1 语言的概念与特点1.2 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1.3 语言学的历史与发展2. 语言的符号性2.1 符号与符号系统2.2 语言符号的特性2.3 语言符号的创制与演变3. 语言的结构性3.1 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3.2 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3.3 语言结构的层次性4. 语言的社会性4.1 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4.2 语言变异与语言规范4.3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5. 语言的动态性5.1 语言变化的原因与机制5.2 语言创新的途径与类型5.3 语言接触与语言融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传授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学的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language 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普通语言学教材。
2. 辅助读物: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语言学著作和论文,拓宽视野。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例。
4. 语言实验设备:语音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论文:让学生就语言学相关主题进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3. 教学进程:第1-4课时:介绍语言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一:绪论
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
依照索绪尔的对语言学历史的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包括其自身)
1.语法:以逻辑为基础,唯一目的是规定的语言的使用方式,何为正确,何为错误。
2.语文学:确定,解释,评注各种文献,为历史语言学者所爱好。
3.比较语言学:诸语言系统之比较,发现其亲属关系,和源流。
以梵语为起始点与希腊与比较,显然希腊语中脱落了s,与拉丁语比较,显然拉丁文中是变s为r。
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它和毗邻科学的关系
1.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
1.语言的材料:言语的总和,正确和优美以及一切的表达方式;但是,这些言语是被说出之后会消失在可研究的固态状
态,为研究所不易得,所以,要以书面文献去研究过去的和其他的语言。
2.语言的任务:1.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它们的历史,那就是,整理各语系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
系的母语
2.寻求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
3.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2.它和毗邻科学的关系
从和民族的关系,到和人类学的关系,到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的关系,层层递进。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
1.语言;和它的定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21 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4, 2023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论析聂 志 平浙江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要:索绪尔将“界定自身”即明确语言是什么看做语言学的第三个任务;将课程分为个别语言、语言和言语三个部分,并用图示说明言语行为、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提出了语言与言语的不同模式;将符号的构成明确为能指和所指,充分地论证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具体实体与抽象实体、相对任意性与绝对任意性,以及为任意性所决定的社会性强制性、可变性与不变性,将博杜恩的静态与动态改造为共时与历时,认为这种区分是由语言符号的性质所决定的;将克鲁舍夫斯基的邻近性联想与类比性联想改造为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使之成为语言系统的结构关系的体现,认为符号是什么取决于系统中的关系,并奠定了音位学的基础。
索绪尔以此建立了科学的语言符号学,并奠定了普通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索绪尔;现代语言学;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史笔记整理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即他生命中最后一次讲授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始于1910年10月28日,结束于1911年7月4日,按时间记录来看,每周有周二和周五两次课,整个课程持续8个多月。
从刊出的孔斯坦丹的笔记来看,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与第二次教程在课程内容和安排顺序上,有很大不同,反映了索绪尔对自己语言学理论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孔斯坦丹的笔记,是沙·巴利等编辑《普通语言学教程》(法文本/1916年)时所未见的材料。
“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笔记版国内有张绍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和屠友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两个中文译本,本文以张绍杰译本为依据。
关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研究的两个问题聂志平【摘要】国外有些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者认为,作为通行版第一编附录的《音位学原理》不应该编入《普通语言学教程》,因为这部分内容索绪尔在三次普通语言学课程上都没有讲授过。
而国内看重第三次教程的学者也赞同此说。
我们通过对索绪尔两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对比研究,认为《音位学原理》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在第三次课程中也讲授过。
我们还从学术史角度批驳了第三次教程编者认为索绪尔语言理论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的观点,以及我国学者所持的索绪尔语言理论受格式塔心理学影响,或格式塔心理学受索绪尔语言理论影响的观点。
%Some fo reign researchers of de Saussure’ s linguistic theory maintained that,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should not be appended to the first edition of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as a popular version, be-cause this part of the content was not taught by de Saussure in the three teaching periods of his“General Lin-guistics”, and some of their counterparts in China who regard the statements as important hold similar views. This research, 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course book, argued that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is an organic part of de Saussure’ s linguistic theory;what’ s more, this part of the content has been covered by de Saussure in his third teaching period.The research, in the meantime, challenged the editor of the third edition, who believed that de Saussure’ s linguistic theory was influenced by Edmund Husserl’ s phe-nomenology, and likewise, questioned those domestic scholars whodeclared that de Saussure’ s linguistic the-ory was influenced by Gestalt Psycology or vice versa.【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86-91)【关键词】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音位学原理》;胡塞尔;格式塔心理学【作者】聂志平【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9索绪尔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以1916年被后学主要依据学生课程笔记和个人札记整理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教案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授课对象:英、法、德、日、俄研究生授课时间:2/周授课教师:张吉生第一章: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1.1普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普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研究人类语言具有共性的现象、规则、原理。
像其它系统性的研究学科一样。
普通语言学的研究不是静止的,有些观点是在变化的,对有些现象的理解、规则的制定、原理的解释可能因不同的专家学者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不同学派、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
e.g.德语日语汉语ein Hut wie ein Kind; kodomo-rasii bo:si; 象小孩(一样)的一顶帽子子供のような帽子a hat like a child a child-like a hat like a child a hatNP NP NP N PP PP N PP N P N N P P Nexperiment + al ; *movement + almap, pam, ?pma, ?mpa, amp, *apm; ma, ?am; ? a, a 。
●普通语言学或对语言的科学研究不同于研究某种具体语言,如研究汉语,或研究日语、韩语、德语、法语等。
1.1.1 语言●全世界至今尚有至少六千余种语言,有些只有几十个人能讲,有些只有几个老人能讲,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人能讲。
汉语使用人口最多,英语使用地区最广。
汉语有7大方言,共约九百多方言。
按人口算,最大的是北方方言,第二是吴方言。
吴方言区内有约90多种吴方言。
●任何一种语言,无论其文明程度如何,使用人口多少,使用地域多大,都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
(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印地安语)●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用来交际的任何语言(包括哑语)和死亡语言,如拉丁语、古希腊语、古英语等。
1.1.2 普通语言学研究领域及方法普通语言学涉及研究语言的好几个相关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从语言学理论和语言的实际使用的角度分析研究语言。
最主要的几个领域包括: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生成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