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等奖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分析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1、对“三观”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的理解;2、关于怎样启发学生应该以“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为自己的奋斗目标;3、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4、关于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时数]:6 分上下两个教学单元第一教学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二教学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第一教学单元: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上)[教学目的]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引导学生确立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引导学生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方式对待生活帮助学生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教学重点与难点]1、树立科学崇高的人生观;2、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教学时数]3[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一、世界观与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是指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2、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指导和运用。
另一方面,人生观有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的变化。
3、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要求:1.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2.认识到正确解决人生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有科学的人生观指导3.确立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4.确立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方式对待生活5.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6.了解实现崇高的人生目的、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客观环境条件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教材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如何“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正确分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论正确理解“人生环境”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世界观也称宇宙观。
人们对世界总体(包含自然、社会、人的思维)的基本看法。
世界观揭示最一般的规律。
世界观是总开关,是人们正确认识人、社会等的基点。
2.人生观(1)含义: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要回答的三大问题:第一: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的目是什么?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理想目标。
第二:人生态度怎样?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这就要求大学生积极追问人生价值的意义,用科学的标准做出正确的评价。
而要正确理解人生观必须正确理解人性及人的本质。
(2)人性人性是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
人的主要的属性:A.自然属性——即人的自然性,是与人的物质生存相关联的属性一。
B.社会属性——即人的社会性,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关联的属性。
人兼具两种属性,但社会性更能体现人性。
补充:古今中外哲学家关于人性的论述。
(3)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根本特征,指人的多种属性中带有综合性的,起支配作用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也是个人与个人相区别的根本特性。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设计研究□霍福广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6)11-0032-02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简称5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简称9号文件)的精神,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等学校普遍在新生中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第三章的内容。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和讲课的基础。
以下教学设计研究谨供有关教师参考。
一、本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地位要想真正理解“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的内容和意义,就必须站在整个课程的高度进行审视,这样才能对本章的内容作出全面、深刻的理解。
第一,本章是理解全课程的关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课程。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观念上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中心内容就是“人生观”。
而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核心。
理解了“人生观”的有关内容及其教育意义,也就抓住了理解全课程的“关键”,因此,这一章的教学效果如何,会从根本上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第二,本章是全课程的核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课程的“核心”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案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本章内容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教学目的:以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人生难题。
教学重点:1、把握人的本质。
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重要性。
3、如何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4、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5、如何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6、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7、正确认识自我。
8、如何协调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1、如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2、错误人生观的危害,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3、分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逻辑关系。
4、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人生价值问题。
5、在多元社会中,大学生应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
6、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
7、从何种角度切入,使学生认识人生环境的重要,以及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
2、激情教学法。
3、体验教学法。
4、互动教学法。
5、实践教学法。
6、多媒体教法。
7、研究教学法。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框架:导言:人是什么?——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公元前342年,亚历山大率领一支军队东征到达埃及。
他们在雄伟壮丽的金字塔前面,赫然发现了一座巍然耸立的狮身人面像。
这些希腊人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立即把这座狮身人面像命名为斯芬克斯。
到底何谓人?请同学们也来思考并回答一下: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参与,每人写出自己对人的理解;透视:人的本质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人类历史上对人的本质的种种描述1、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提出,人不过是食品的通道和运河。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二)人生价值的实现的条件(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点名(把水杯、手机放置好)(二)问好(如有迟到问为什么迟到)起立、上课(三)简短对话(四)时政播放(五)复习旧知:人生观有哪几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什么?(六)导入新课:故事一:《两个汉子和两个袋子》说的是在一片沙漠中有两个袋子,一个袋子里装着金子,一个袋子里装着食物,让两个汉子去选择,第一个汉子选择了金子,结果他和那袋金子永远留在了沙漠里;第二个汉子不得不选择了食物,结果他走出了沙漠,到达了绿洲。
故事二:《一个父亲和两个儿子》一个父亲给他的两个儿子留下了两样财产,一样是家产,一样是手艺。
大儿子继承了家产,二儿子继承了手艺。
结果大儿子坐吃山空,最后饿死,二儿子靠手艺养家,生活的幸福美满。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回答:“平庸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解答,却揭示了人生重要意义的价值哲学问题。
在亚里士多德看似平常的话语里,包含了对需要、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意义等问题的看法。
思考:人的一生怎样才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七)讲授新课:活动一:猜猜他是谁?——刘伟他,10岁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2002年在全国一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金牌。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点名(把水杯、手机放置好)
(二)问好(如有迟到问为什么迟到)起立、上课
(三)简短对话
(四)时政播放
(五)复习旧知:人生观有哪几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什么?
(六)导入新课:
故事一:《两个汉子和两个袋子》
说的是在一片沙漠中有两个袋子,一个袋子里装着金子,一个袋子里装着食物,让两个汉子去选择,第一个汉子选择了金子,结果他和那袋金子永远留在了沙漠里;第二个汉子不得不选择了食物,结果他走出了沙漠,到达了绿洲。
故事二:《一个父亲和两个儿子》
一个父亲给他的两个儿子留下了两样财产,一样是家产,一样是手艺。
大儿子继承了家产,二儿子继承了手艺。
结果大儿子坐吃山空,最后饿死,二儿子靠手艺养家,生活的幸福美满。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回答:“平庸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解答,却揭示了人生重要意义的价值哲学问题。
在亚里士多德看似平常的话语里,包含了对需要、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意义等问题的看法。
思考:人的一生怎样才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七)讲授新课:
活动一:猜猜他是谁?——刘伟
他,10岁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2002年在全国一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金牌。
他19岁学习弹钢琴,2010年,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他再一次带给了全国人感动与惊奇。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看一看这位达人中的达人。
播放视频《达人中的达人》。
活动二:走进刘伟
【探究一】刘伟的人生有价值吗?刘伟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里?
教师总结:什么是价值?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1、价值——价值最初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意思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后来运用到各个领域,不同的领域对价值的理解具有不同的含义。
如,这部作品的理论价值、审美价值如何,或是可能带来多少经济价值;有的文物不一定有多少经济价值,但具有很深厚的考古研究价值或收藏价值,等等。
说的都是不同语境中的价值。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价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它包含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例如(略);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例(略)。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人生价值的评价与标准——主要地是看他(她)为社会创造了什么社会价值
结论:刘伟的一生是有价值的。
因为他感动了所有中国人,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同时他也得到了社会对他的尊重与认可,实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这正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
美文欣赏:《被需要的幸福》
教师总结:
只有被需要的人,才是幸福的人,被需要才说明自己是重要的。
被孩子需要,帮助孩子茁壮成长,你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幸福;被父母需要,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你能体会到为人子女的幸福;被爱人需要,为对方的生活增添色彩,你能体会到爱一个人的幸福;被自己的朋友需要,为朋友分担忧愁,你能体会到被人信任的幸福;被一个集体需要,当集体的力量团结在你的周围,那是作为领导者的幸福;被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为亿万人民谋福利,
你能体会到作为领袖、英雄甚至是伟人的幸福……
虽然被需要意味着责任与付出,虽然被需要时自己可能格外忙碌与辛苦,但同时你也会体验到充实、快乐,甚至是尊重、信赖、欣赏和爱戴,这就是被需要的幸福!
【探究二】刘伟的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刘伟的人生价值:刘伟妈给的?刘伟命中注定的?刘伟自封的?国家、集体授予的?用钱买的?)——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活动三:畅所欲言:我心中的“英雄人物”
总结:这些人来自于不同行业和社会阶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自己的岁月里,用真实感人的行动(劳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社会,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我们这个年代最可敬佩的人群。
【探究三】为什么是刘伟而不是别的人成为了“达人秀的冠军”?(主观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和鼓励。
由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出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进而得出结论并突破重点。
教师总结: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带着梦想上路。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要有梦,但不能只做梦,不去实现,要把自己的梦想付诸于实际行动。
努力学习,努力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的素质,你的梦想才会离你越来越近,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人如果不背叛自己的童年、少年是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一面,坚持自己那时勤奋上进的好习惯,纳闷每个人都会成为杰出的人。
遗憾的是,人都有过勤奋的时候,但经受不住安逸的诱惑,向往无所事事,又觉得太问心有愧,于是又踱回勤奋。
生命便在这勤与懒的忧郁与踱来踱去中过去了一大半。
”人生中有很多诱惑和困难,有些人面对诱惑与困难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成功属于坚持的人。
4、要在劳动中创造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你想美梦成真,想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你要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
而且你到底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也不是靠你的空口白话说出来的。
需要你靠自己的劳动去证明。
你劳动了,你创造了有价值的东西,你的价值才能得到证明,得到认可。
【探究四】刘伟是成功者,但仅靠他个人,能成功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吗?为什么?(客观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教师总结: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刘伟的成功除了因为他自己的努力外,离不开他父母亲的付出、离不开很多朋友、评委和观众的支持、游泳比赛、达人秀等,这些他成功的平台,都是社会提供的。
所以人可以追求你的梦想,你喜欢音乐,就去追逐你的音乐梦;喜欢舞蹈可以追逐你的舞蹈梦;喜欢科技,可以追逐你的科技梦;喜欢酒店管理,可以追求你的高管梦。
但是,成功的人更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能忘了为你的成功提供条件的社会和帮助你的人。
(八)课堂小结:
刘伟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体味每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我们会发现,其实实现人生价值很简单。
每一个成功的人无非是做到了这样几件事:
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正确目标和方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遇到磨难有百折不回的勇气和信念——靠辛勤劳动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也不忘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与他人,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帮助那些需要他们帮助的人。
(九)感悟升华:
过渡:舞台上的刘伟总是微笑着,很淡定,但是台下的评委,观众、包括电视机前看节目的人,很多人看到他都会流泪,我早看完他的比赛,很多人为他写文章,写诗,投票支持他。
看过刘伟的视频,你觉得刘伟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你想对刘伟或自己说什么?请你织一个“围脖”跟大家分享。
(发卡片)
学生活动:5分钟的时间写一篇简短的“微博”,班级交流。
教师活动:从刘伟第一次走上达人秀的舞台,到最后的总决赛,他的比赛我都看了,每一次看都很感动,有的时候真的是不由自主的就会落泪。
我也织了个“围脖”,跟大家分享一下。
(十)结束语: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并不是我们今天一节课就能探讨完的,而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努力。
在今天的课即将结束之时,祝愿我们在座的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实现在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
(十一)知识运用(布置作业)
采访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撰写一篇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