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_房事 养生 学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夫妻房事养生篇男女结婚后,不可避免的就是过夫妻生活,如果夫妻生活不和谐的话,会导致家庭矛盾。
那么该如何改善夫妻生活呢?男女进行夫妻生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改善夫妻生活的方法1、多爱抚调动和激发欲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相互按摩。
花些时间爱抚爱人的身体,让自己的手指划过伴侣的敏感部位,是点燃性爱欲火最迅速的方法。
2、赤裸相拥入睡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夜间上床后,夫妻赤裸相拥入睡更性感的了。
夫妻肌肤亲密接触,比任何精美内衣都更能点燃性爱激情。
所以,别再穿着中规中矩的睡衣上床了。
3、改变性爱的时间改变一下做爱的时间表,可以利用一些休闲间隙,来一场计划之外的性爱。
虽然和以往从容不迫的性爱不一样,但很刺激,很新鲜,双方会体验到与以往不一样的感受。
4、选择不同的地点亲密接触在室内放上一把的双背椅,空闲之余,夫妻两人可以在椅子上谈谈情,说说爱,聊聊家常,回忆从前。
兴奋之余,还可在上面来一番亲密接触,感受新地点性爱带来的刺激体验。
5、偶尔奢侈开房婚后的柴米油盐磨掉了双方的激情,此时不如尝试去一起逛逛街,看一场电影,最后奢侈地开一回房,享受难得的二人空间,体验一番偷情的感觉。
此时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性用品,寻找新体验。
6、别吃太饱尽管说“饱暖思淫欲”,但吃得过饱,特别是吃太多垃圾食物,可能出现“食物昏迷”,也就是胡吃海喝后昏昏欲睡的感觉,那时候夫妻间的“性”致也会荡然无存,会削弱你与伴侣亲密的冲动。
7、出其不意式女性可以尝试亲吻男方的“小弟弟”,在自己感到新鲜之余,也给另一半带来巅峰的感受。
想象着这是一根冰淇淋,用自己口腔的温度去融化它,但注意不要过于投入,而弄伤他的命根子,这样的话,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8、制定性爱计划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在频繁性爱以致双方身心疲惫后,不如制定计划,隔两周再来一番轰轰烈烈的碰撞。
一周的等待太短,两周就刚刚好了。
在这两周里,双方养精蓄锐,小心忍耐,就等那解禁的那一天到来,那份期待和热切会让双方找回初恋的感觉。
房事养生学——养生第一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宋书功所谓养生,似乎是保养生命,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这种解释是含糊的,笼统的,还不能作为「养生」一词的完整定义。
科学的养生观应当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认识。
狭义的养生是生命个体的行为,亦即个人行为,是指个人的饮食起居、活动劳作、防病治病、药物滋补、房事调节等方面,以保证生命健康的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这种个人行为的养生在养生学上称作后天养生。
一般人多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或者是中年以后感到体质衰弱才行养生之事。
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古今养生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养生始于人之初,如古代的老子、嵇康,现代的谢觉哉、胡厥文、马寅初、冰心等,他们都是一生从小到老都注意养生的人。
广义的养生除后天养生外,还应该包括先天养生,即指父母辈的婚姻、房事、优生优育等,说得明白点,就是一个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素质良好的生命体。
因此,从人类生命学的意义上来讲,先天养生就不祇是个人的行为,应该视作部落、民族、国家的整个社会的行为。
每个人的后天养生,都是下一代的先天养生,这样才能使子孙兴旺、社会发达、国家康强。
而在这诸多养生事宜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房事养生。
所以说房事养生学是养生第一学。
人的生活享受是什么?性生活在人的生活中占什么位置?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往往避而不谈,祇是说物质生活的享受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古人对这个问题却很直截了当。
《孟子》曰:「食色,性也。
」《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意思是说,性生活是人的本能,它跟吃饭一样是人不可缺少的最大欲望。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谈到了人类的两大生产,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殖。
有学者认为人类自身的生产要比生活资料的生产更重要,因为生殖才能使人类繁衍,而饮食是服务于生命、服务于生殖的。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乱婚、群婚、纵欲甚至如现代式的「性解放」,也出现过性忌讳、性禁锢以及「灭人欲」等现象,这些都是对性的本质的扭曲。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房中养生法-性保健法-生精固精法本功法具有发动阳气、多生精液之效,能使术者性欲亢进,主动掌握理想的性生活,治疗阳痿、遗精、早泄等性功能减退症。
本功要在“意守丹田”、“意守命门”的基础上进行修练。
①意守丹田法:这里所说的丹田是指肚脐。
意守肚脐既易达真息境界,又易引入动功。
静、动、内、外同时并举。
练功开始,先将头上的浊气降下,以便于入静。
其方法是:大脑想着从头至脚浊气逐渐下降,同时肢体也随着放松(以下其它练功法皆同),这叫以意引气。
气已降到脚底,全身已经放松,两眼凝视祖窍处,然后轻闭,两耳以意封闭,也就是听而不闻。
同时将思想集中到祖窍,与闭眼后的内视线(即意视)合一,同行下达丹田,以意想着它,以意守着它。
②意守命门法:意守命门法(妇女是意守关元、气海):命门位于正对肚脐之腰部,亦即两肾之间,又叫丹田。
在命门两侧,左、右两肾与命门之间,又有阴阳两窍,是调整命门与肾脏二者之间平衡的。
命门属火,两肾属水,二者相克,两窍居其中调和,以达到水火既济。
练功开始与意守丹田同。
先行降气,两眼向后行经玉枕、夹脊,一直下到命门处,稍停,思想(即意)就分往两窍,由后向前呼(即向肚脐前进),至中间合为一股,直达丹田。
当肚脐不能再鼓时,再由丹田向命门吸,以后就不再管它了。
如同在丹田时一样,动就动,不动就静守。
无论内动、外动,一切与前项同。
结束时之操作亦同于前项。
妇女练守关元、气海法:关元在脐下3寸处,气海在脐下1寸5处。
练功方法与男人守丹田同,只是守位不同,两个位置同时并守。
意守丹田法是本气功基本法,意守命门是在意守丹田法练成基础打好后,再加练的。
③升阳法:升阳法是一种适合于老年体弱者补助生精的方法,它的作用是壮肾强精和调血固经。
这种练功法,是与守命门结合进行的。
方法是:开始入静,意达命门,以意引气,由两肾起经丹田直催睾丸,返上来催生殖器直到顶端,换气后再催(妇女由两肾经丹田直催子宫和阴道)。
如是进行36次后,即行静守命门,然后收功和搓手脸。
道家养⽣法:房事养⽣之房中导引法阴阳相济邪淫⽆,五脏调和百病除。
经络通畅神⾃旺,⾝轻体健寿绵长。
五⾏辩证分阴阳,中医道家养⽣功。
房中导引法是综合运⽤调神、吐纳、肢体运动等⽅法调节房事活动,以达到扶赢复壮、祛病延年⽬的的⼀种房事养⽣术。
房中导引养⽣⽅法的起源尚难考究。
据《列仙传》称,容成“善补导之事,取精于元牝”;《汉书·艺⽂志》将《容成阴道》列为房中⼋家之⾸;《⼗问》⽵简有黄帝问道于容成,探讨房中治⽓抟精之术的内容。
这些⽂献的记载,显然将容成视作房中导引术的创始者。
导引,古称“道引”,有⼴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导引仅指肢体的活动,如五禽戏等“摇筋⾻、动⽀(肢)节”(唐·王冰《素问》注)之属者。
⼴义的导引范围较⼴,涉及到现代所称的肢体运动、按摩等⽅⾯。
⼀般认为其主要以肢体⾃主运动(尤其是仿⽣动作)为主,并配合或揉和呼吸锻炼、意守存想、⾃我按摩等⽅法,以促使脏腑经络⽓⾎和畅、⾝体矫健⽽产⽣⼀定的养⽣防病功效。
作为与房事⽣活相结合的房中导引术,与⼀般的导引功法相⽐较则更注重于聚精、固精的特殊效应,这就是《⼗问》所强调的“治⽓有经,务在积精,精盈必写(泻),精出必补”的基本法则。
古代房中医籍强调聚精、固精的关键,在于平时应注重治⽓抟精的修摄,⽽不仅仅在于房中导引⽅法和技巧的熟练掌握;房中导引的⽅法尽管很多,其基本的要点⽆⾮在于吐浊纳新之际,通过意念的固摄和引导,使其⽓导引到阴部,令阴精得以充养。
容成所谓“翕⽓之道.必致之末,精⽣⽽不厥”者,即为此意。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特别强调,房中之道⾮为淫佚纵欲⽽设,其宗旨在于“务存节欲以⼴养⽣”,“意在补益以遣疾”。
因此,历代有关房中导引养⽣⽂献所介绍的各种调神治⽓养形⽅法,都是围绕固本养精、调摄遣疾的⽬的⽽展开的。
【操作⽅法】(⼀)炼精化⽓法本法具有壮阳振颓、⽣精固本的功效,适⽤于防治阳痿、阴冷、遗精、早泄、带下、⼦宫脱垂等病症,也可⽤作强⾝抗衰的保健锻炼功法。
《黄帝内经》教你性爱养生法则作者:烟雨江南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1年第09期房事作为人的生理要求,如果适度,有利于男女交换阴阳之气,固本还原,有益于养生。
但如果过度,消耗精力、体力过度,引起劳倦,会导致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疾病。
房事的次数不是固定的,它因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异,不同的人,房事的次数也不相同。
《黄帝内经》云:“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年六十者,一月一泄”。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节制房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房事的标准是事后第二天没有疲劳感,心情愉快。
较为年轻、身强力壮者,可以一周三四次房事,甚至一天一次,年龄较大,身体虚弱者,则要节制房事,如一周一次,半月一次,甚至一月一次。
房事不宜过早。
男子破阳较早,则伤及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阴气,严重的还会导致未老先衰。
古代养生学家认为房事开始的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
把握好生育的良好时机,中医不但提倡晚婚,而且提倡晚育,认为生育过早,女性的精血会大量受损,会导致体内正气衰退。
晚育也会对胎儿健康和发育不利。
男性的婚育年龄在24~28岁,女性生育的年龄在21~28岁,男女最佳生育年龄在女28~30,男28~32岁。
注意房事卫生。
房事是某些疾病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人们在进行房事时应注意房事卫生,最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清洗外阴,房事后也需清洗一次。
中医养生学家在房事养生中非常讲究房事损益。
在这里,“损益”指的是在房事过程中以及房事前后,对人体有益的行为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行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房事的:七损八益。
七损,指的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七种有关房事的行为,主要为闭、泄、竭、勿、烦、绝、费。
闭:指的是闭精,它主要是男女缺乏房事知识,房事时不注意把握技巧,造成男女深浅不当而引起的。
如果男性阴茎插入女性阴道过深,女性会出现疼痛等不良感觉。
过浅,女性性快感降低,导致性欲低下、厌恶房事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房室养生――古代房中家谈性交姿势夫妇性生活的和谐,是离不开正确的性交姿势与体位的,关于这一点,古代房中家是非常重视的。
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养生方》中就已有详细记载,名曰“十节”。
“十节”,即夫妇交合时采用的十种不同的姿态和体位。
一曰“虎游”,即如虎之游走;二曰“蝉附”,即如蝉之附背;三曰“尺蠖”,即如尺蠖之屈伸;四曰“困桶”,为类似捆鹊的交尾;五曰“蝗磔”,如凤凡的翔交;六曰“猿捕”,即似猿猴之捕搏;七曰“蟾蜍”,如蛤膜的交合;八曰“兔鹜”,如兔之奔突;九曰“蜻蜒”,即似蜡岭之尾交;十曰“鱼嘬”,如鱼之嘬口吞物。
上述十种性交姿势,是古代仿生学在房事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可见古人研究房中术既要使其科学化,又要使其艺术化。
其目的在于防止交合时的单一呆板姿势,如一般人认为,夫妇交合只能采取女仰男俯的平卧位,并认为这是夫妇同房时的惟一合理的体位。
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夫妇同房采用不同于往常的合宜的姿态,既可以避免损伤身体,又能增进夫妇之间的感情。
性交姿势除“十节”外,另外在《素女经》中亦有介绍,名曰“九法”。
具体内容是“一为龙翻,即如龙交时的翻腾,取女下仰,男上伏位,弱入强出,动而不泄,此能防百病;二为虎步,即如虎走时的交合,女取胸膝卧位,男跪其后交,可百病不生,男体益盛;三为猿搏,即如猿交合时搏戏,女仰卧,男担其股膝使臀背俱举而交,女可动摇,男不施泻,女快而止,云可使百病自愈;四为蝉附,女伏卧直躯,男伏其后,深交,女快止,可使内伤之病消除;五为龟腾,即如龟鳖交合之展腾,女仰卧屈膝,推其足至胸,交合深浅适度,女快止,男不泄精,久可使精力百倍充盛;六为凤翔,即如凤凰飞翔之交合,女仰卧举脚,男跪其间,深交,女快即止,此亦可防百病之生;七为兔吮毫,即如兔交时吮取毫毛之状,男下仰卧伸脚,女跨其上,据席俯头,女情欣喜,神形皆乐而男不泄,则可百病不生;八为鱼接鳞,即如鱼交时之鳞相接,男下仰卧,女跨其上,两股向前,浅入勿深,如婴含乳,持久使女快即止,云可治各种结聚病症;九为鹤交颈,即如鹤交合时抱颈而动,男正坐,女跨其腿上一手抱男颈,男抱女臀,女自动摇,感快即止,云可使七伤之病自愈。
性是人类基本生活需要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之一。
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性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存在不少误区。
如何摒弃传统性文化的糟粕,继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进行一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性文化的比较研究,或许可以使人们对相关的一些问题看得更清楚。
●性崇拜与性禁锢日本古人的性崇拜是与对神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从日本的诸多古籍中可以看出,古代日本人认为世界是神的大系,爱与性也是属于神,以神的意志来行动的,他们最早的爱与性起源于“神婚”。
“神婚”的特征是,男女的爱与性都应发生在漆黑的夜晚,因为古代日本人认为神的时间带是夜间,男子到女子家中去求爱必须站在神的位置上,夜去早归,且只限一夜,所以“神婚”又叫“一夜夫”或“一夜妻”。
他们通过歌来歌颂“神婚”,于是出现了“歌垣”这种求爱的形式,这和中国云南、广西一带少数民族的“对歌”相似。
日本性崇拜的历史十分久远,从绳文时代(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遗址可以发现象征男性生殖器的石棒和女性土偶突出的性器官。
到了弥生时代(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在农耕的祭祀仪式上,性器官作为农业生产力的象征,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
当然,人们所膜拜的决不仅是人体器官,而是膜拜许多性器官的象征物,如形似男根、女阴的山峰、山体、石柱、石块等。
在中国也是同样。
四川盐原的公母山、江西龙虎山的金枪峰和羞女岩、广东丹霞山的阴元石和阳元石等等,千百年来都受人供奉、膜拜。
相对于原始信仰的性崇拜,进入文明社会后,人类的性文化有个从开放走向禁锢的过程,中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
古代中国,对女子的性禁锢和性压迫主要表现在强迫女子为夫守节,夫死不得再嫁,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妇道从一而终,岂以存亡改节?”在日本古代,也有对女子性禁锢和性压迫的现象,也提倡“三从四德”,这些本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规范,当日本接触到中国文化后,认为找到了教育女性的绝佳教材,就模仿、照搬,变成日本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房事养生之几大基本原则《黄帝内经》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正常情况下阴阳总是保持平衡的,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也必须保持阴平阳秘,和合适调,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状况。
如果出现偏阴偏阳,即阴阳偏胜偏衰的现象,人就会得病。
适度的性生活,正是调和人身阴阳的重要手段。
性生活既不可缺少,也不可过纵,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为准。
所以圣人并不禁绝房事交合之事,贵在求得阴平阳秘,用来守护人体先天的真元精气。
古代房中书中甚至载有男女绝欲成病之事,说明健康的成年男女思求性生活是正常的,若强忍抑制,久当致病。
欲不可早欲不可早旨在反对早婚,古代医家认为结婚年龄为男三十、女二十。
若男子精未通(不满十七岁)而御女,女子未满十五岁而近男色,异日定有难以名状的疾病。
因此,我们今天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就必须注意性卫生教育,从生理、卫生、理想、道德、情操诸方面,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使之健康地走向成年。
“童男室女,积想在心。
思虑过当,多致疴损。
男则神色先散,女则月水先闭。
”古代著名医家李鹏飞的这句论述,应为世人的警言策语,为父母者,尤应操心之。
欲不可纵“欲不可纵”,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要点之一。
古今中外,对性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
主要有三种观点和流派,一是纵欲,一是禁欲,一是节欲,前二者走向极端是有害的,而“节欲”则是辨证地提出性生活的适度、节制,于人体有着重要养生意义。
正如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
这些话告诫世人,房事应该有所节制。
一、节欲保精的作用首先,节欲保精是抗衰防老的重要一环,这在古医籍里到处可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养性延命录》:“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
《金匮要略》:“房室勿令竭乏,……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孙思邈指出:“人年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顿觉乏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所以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性与生殖健康基础知识和培训内容目录一、性基础知识 (2)1.1 性定义与概念 (3)1.2 人类性生理基础 (4)1.3 人类性心理发展 (5)二、生殖健康概述 (6)2.1 生殖健康的定义与意义 (7)2.2 生殖健康的重要性 (9)2.3 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 (10)三、性与生殖健康培训内容 (11)3.1 性教育 (12)3.1.1 性教育的重要性 (13)3.1.2 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4)3.2 生殖健康咨询 (16)3.2.1 咨询的重要性 (17)3.2.2 咨询的内容与技巧 (18)3.3 避孕方法与技术 (19)3.3.1 常用避孕方法介绍 (21)3.3.2 安全套的使用方法 (22)3.4 怀孕与分娩知识 (23)3.4.1 怀孕的早期征兆 (24)3.4.2 分娩的过程与准备 (24)3.5 终结生育与哺乳期保健 (26)3.5.1 终止妊娠的方法 (27)3.5.2 哺乳期的营养与护理 (28)四、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30)4.1 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估 (31)4.2 培训效果的他人评估 (31)4.3 培训效果的反馈与改进 (32)一、性基础知识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了解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子宫、卵巢等器官的组成和作用。
生殖细胞的产生与发育:介绍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产生过程,以及它们在体内发育成熟的过程。
性激素的作用:学习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在生殖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性行为与性健康:探讨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强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方法。
生育与避孕:介绍生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受孕过程、妊娠期、分娩等;同时,讲解避孕方法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帮助人们做出合适的选择。
性功能障碍与治疗:了解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和原因,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房事养生之三今天主要讲七损八益“七损八益”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初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宝贵的古代医学著作《天下至道谈》上记载的。
古人认为,如果房事养生“不能用八益,去七损”的话,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脱”。
就是说不懂得七损八益,那么到了40岁时,生理机能就会减半;50岁时,生活起居能力易衰弱;60岁时耳不聪、目不明,衰老的很快。
但如果“去七损以振其病,用八益以贰其气”,就能帮助老年人恢复健壮,壮年人不致衰老,日常生活安定愉快,皮肤细腻平滑,身体轻便灵活,甚至不会有多汗、喘息等病症。
七损是指房事中对人体有损害的七种事项:七损之一⑴、“闭”:“为之而疾痛,曰内闭。
”房事时男子玉茎疼痛,有的甚至无法排精,这叫闭。
⑵、“泄”:“为之出汗,曰外泄。
”房事时满身大汗,这是气虚锁不住毛孔眼,汗水自出,这是严重伤气。
⑶、“竭”:“为之不已,曰竭。
”不知道节制,过频过劳,精气枯竭。
⑷、“弗”:“臻欲之而不能,曰弗。
”兴致到了,却完成不了。
有的男性一到四十岁就被这方面所困扰,老婆免不了要猜疑,造成夫妻不睦。
实际是什么原因呢?伤肝了。
男性的生殖啊,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肾管,所以一什么就补肾,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项针对700多名ED(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2.9%的人是因肾虚引起的,即便是肾虚,也得知道是肾阴虚引起的,还是肾阳虚引起的,一概不管,凡是看写有“补肾”的,就买,就吃,结果呢,效果不尽人意。
实际男性生殖是归肝管,这是传宗接代的筋,叫“宗筋”,肝主筋。
所以肝啊,太重要了。
养肝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早睡早起。
晚上九点立冬,冬主藏,第二天你有多少精力,取决于你晚上9点到早上3点这个日冬充了多少电。
夜里1点钟才睡,下午16点起床,看着好像睡足了,实际有效的时间段只有1点钟到3点钟这两个小时,我们不止一次讲过,睡眠是一个时间段问题,而不是时间问题,高考成绩出来了,你再刻苦学习,对你能上什么大学已经是于事无补了,那个真正有用的时间段过了。
中医调教简易的房事养生术房事,即性生活。
房事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
中医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
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
”性生活应本于自然之道,避免损伤,需得其术,也是养生延寿必不可少的内容。
实践证明,适度而愉快的性活动对人的精神与身体健康有益无弊。
但是,人类的性行为除机体本身以外,还受社会环境、心理、遗传、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正确地认识和过好性生活,才有益于身心健康。
冬季,百虫蜇伏,禽兽潜踪,阳气藏封。
此时,人们对性生活要加以严格控制,尽可能减少性生活的频率。
如果在此季,屡屡恣意纵欲,则容易导致气弱肾虚,难免致病。
古人云:食色,性也。
房事养生的问题,自古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丰富的房事养生理论,《易经》就提出了损益理论。
指出夫妻房事太过或不及都对养生不利,必须把握一个“度”。
《黄帝内经》还据此提出了房事的“七损八益”和“不知持满”等理论。
性,在生活当中多被认为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却又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在两千多年前的《易经》当中就有了关于性养生理论的记载。
食色,性也。
性,是人的三大本能之一,它和我们的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就有了关于性养生理论的记载。
《易经》中讲:“男女媾精,阴阳有体。
”就是说,人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男女媾精而来,先有男女,然后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君臣。
由此可见,《易经》中把男女看得比皇帝还重要,把人的生命来源看得高于一切。
《易经》的八卦其中就蕴含着有关性的内容。
郭沫若说,其实八卦本身就代表男女的生殖器;闻一多干脆就说,八卦的阴爻和阳爻就是讲的八种男女交合的动作。
所以说,八卦和性养生关系很密切。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伊甸园中夏娃和亚当偷食了禁果,所以有了人类;东方则是伏羲和女娲,他们在黄河和渭水的交界,一个有着太极模式漩涡的地方结合,于是有了中国人,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
这个美丽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古以来,人们对性养生就很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房事养生之二万事万物均有规律可循,开车之前都要学习一段时间,但结婚后房事之道懂得人不多,却也没有人教,这一方面是日后体弱多病的一个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家庭不稳定,夫妻感情不合的原因之一,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很重要。
在我国的古籍《洞玄子》一书中讲到:“天地间人最高贵。
人的最大欲望莫过于性。
效法天地,遵守房事的戒律,则养生延寿。
反之,则伤神早夭"。
一、氛围融洽,心神安定。
⑴房事三忌。
“当避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此天忌也;醉饱,喜怒,忧愁,恐惧,此人忌也;山川,神祗,社稷,井灶之处,此地忌也。
房事当避此三忌,做到天时地利人和而行之。
”⑵氛围融洽。
房事之前的氛围相对女性来讲更加重要,女性比较在意视觉、听觉、触觉。
所以一个安静、放松、光线柔和的环境很重要。
尽量减少受外界干扰的因素,一般是指电话铃声等。
《素女经》讲:“欲合之道,在于定气,安心、和志,三气皆致至,神明统归。
”所谓定气、安心,即在房呈前宁心安神,泰然稳持,避免烦躁慌张,忧愤妒嫉,忿怒郁闷等情绪。
所谓和志,即男女感召,配合默契,性感集中,情意合同,互相激发。
还有《洞玄子》讲到:“夫妇行房,春季头宜朝东、夏朝南,秋朝西,冬朝北”,当然这仅供大家参考,知之无害。
其他的像卧室要安静,睡床要舒适,被褥床单枕巾要整洁,室内空气要流通新鲜这都是必要的条件。
总之阴阳之道,在於男女和谐,心平气和,气氛融洽,两情愉悦而全无戾气,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二、预热,五欲,五至,五伤,五常,四至九气与十修。
将人比作一部汽车,汽车要发动预热方能开动,否则会损害零件。
夫妻房事也应有发动过程,使全身的机能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再房事,非但不伤身体,还会有益于身心健康。
如果没有发动过程,则适得其反。
男女合房速行随便,精气不畅,就会生病,诸如阳痿、早泄、体虚出汗、呼吸急促、内心烦闷而神昏意乱,产生内热、痤疖或阴囊肿胀、四肢麻木不仁等等不适。
1、情绪融洽,充分预热。
⑴、双方一定要和睦融洽。
房事养生09生物班王兴晶20090231341.房事养生的基本原则1.1欲不可禁:房事合乎阴阳之道“男女同室,人之大伦,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人道有不可废者”“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
“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闲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若孤阳绝阴, 独阴无阳,欲心炽而不遂,则阴阳交争,乍寒乍热,久而为劳”。
1.2欲不可纵:节欲可葆精强肾,益寿优生。
肾藏精,乃先天之本,肾中精气具有滋润激发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
纵欲过度耗散肾精,五脏虚衰。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秋冬固阳事,独卧是守真”,“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六十者,即当闭精”,“春二,夏三,秋一,冬无”。
“精血合凝,胚胎合而生育滋矣”,“胎产之道,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以平心定志以养其血”,“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
1.3欲不可早:女婚育21-28;男24--32“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丈夫,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古法以男三十而婚,女二十而嫁”。
1.4合房有术:三至五至“男子三至者,谓阳道奋昂而振者,肝气至也,壮大而热者,心气至也,坚挺而久者,肾气至也”,“面上赤起,眉靥乍生,心气至也,眼光涎沥,斜视送情,肝气至也;低头不语,鼻中涕出,肺气至也;交颈而偎,其身自动,脾气至也;玉户开张,琼液浸润,肾气至也。
五气至也,男子方与之合,则情洽意美”。
1.5合房有术:七损八益七损:①闭:无精可泄而交会②泄:交会时大汗淋漓③竭:交会无度耗伤真精④勿:想交会却阳萎不举⑤烦:交会时神昏气乱⑥绝:女方无性欲而强行交会⑦费:交会时急速图快八益:①治气:晨起打坐,伸背松臀敛肛,导气下行至阴部②致沫:导气下行后使阴液不断产生③知时:男女双方产生强烈性欲时再交会④畜气:交会时导气下行使阴部充满精气⑤和沫:交会时动作和顺⑥窃气:交会时不要久恋,阴茎尚能勃起进离去⑦持赢:交会将结束时,静敛精气,导气下行⑧定倾:将余精洒尽后结束1.6行房有忌1.6.1行房人忌醉莫入房七情劳伤禁欲病期慎欲经期禁欲孕期早晚阶段禁欲产期百日内禁欲哺乳期内节欲1.6.2行房天忌日蚀月蚀、雷电暴击、狂风大雨、山崩地裂、奇寒异热等天地阴阳错乱之时,不可同房。
房事養生學——養生第一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宋書功所謂養生,似乎是保養生命,以達到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但這種解釋是含糊的,籠統的,還不能作為「養生」一詞的完整定義。
科學的養生觀應當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去認識。
狹義的養生是生命個體的行為,亦即個人行為,是指個人的飲食起居、活動勞作、防病治病、藥物滋補、房事調節等方面,以保証生命健康的質量,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這種個人行為的養生在養生學上稱作後天養生。
一般人多認為養生是老年人的事,或者是中年以後感到體質衰弱才行養生之事。
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古今養生家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養生始於人之初,如古代的老子、嵇康,現代的謝覺哉、胡厥文、馬寅初、冰心等,他們都是一生從小到老都注意養生的人。
廣義的養生除後天養生外,還應該包括先天養生,即指父母輩的婚姻、房事、優生優育等,說得明白點,就是一個從父母那裡得到一個素質良好的生命體。
因此,從人類生命學的意義上來講,先天養生就不祇是個人的行為,應該視作部落、民族、國家的整個社會的行為。
每個人的後天養生,都是下一代的先天養生,這樣才能使子孫興旺、社會發達、國家康強。
而在這諸多養生事宜中,最根本、最關鍵的是房事養生。
所以說房事養生學是養生第一學。
人的生活享受是什麼?性生活在人的生活中佔什麼位置?對于這個問題人們往往避而不談,祇是說物質生活的享受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古人對這個問題卻很直截了當。
《孟子》曰:「食色,性也。
」《禮記》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意思是說,性生活是人的本能,它跟吃飯一樣是人不可缺少的最大慾望。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談到了人類的兩大生產,一是生活資料的生產,二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殖。
有學者認為人類自身的生產要比生活資料的生產更重要,因為生殖才能使人類繁衍,而飲食是服務於生命、服務於生殖的。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亂婚、群婚、縱慾甚至如現代式的「性解放」,也出現過性忌諱、性禁錮以及「滅人欲」等現象,這些都是對性的本質的扭曲。
性既然是關係到子孫興旺、民族繁榮、國家昌盛的大事,我們怎麼可以不去嚴肅認真地加以研究呢?古人把這種研究稱之為房事養生學,今人稱之為性保健,其實質是一樣的。
它是養生第一學,應該成為人們的共識。
中國房事養生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內容廣博,學術精湛,是人類文化園囿中的十分珍貴的瑰寶,是應該予以認真總結和研究的。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中國古代的賢哲們對于房事養生學的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當今世界上無論在性學界還是醫學界,無不為之贊歎。
其主要成就可概括為以下幾點:一、關于婚姻的研究1、婚姻不取同姓婚姻是一種文化現象,當先民從無婚姻到有婚姻,這是一種文明的走向。
初民愚昧無知,成熟之男女,出於其性本能、雜交、亂交是很自然的事情,到了母系社會的一妻多夫,及父系社會的一夫多妻,雖然對上述雜交現象得到了限制,但其中的血緣婚的現象仍大量存在。
這種情況直接影響著人口的質量及生命的年壽。
據考察,夏朝和商朝時期,人的平均壽命是18歲,跟牛、馬、狗的壽數差不多。
當然,生命的壽夭有多種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當屬人的先天素質。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又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直到春秋時期,才逐漸認識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須知這一認識,不知經過了多少萬年,用多少代人的壽夭換來的!于是反映周朝典章制度的著作《禮記》中有「娶妻不娶同姓」,「合兩姓之好」這樣明確的法律規定。
同姓不婚,這是人類健康長壽的首要保証。
韓國法律一直到1999年才廢止了同姓不婚的規定。
現在我國的婚姻法中規定姑表親、姨表親不通婚,這就更加完善了。
2、婚齡與健康關于婚齡問題,古人通過長期的實踐,逐漸認識到早婚的危害,最早提出婚齡問題的是孔子,他說:「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禮記》把它收入書中。
這種說法與現代科學的論證基本相符。
《黃帝內經》則從男女的生理髮育上加以論證,後世醫家多依而遵之。
元代醫家李鵬飛在其所著《三元延壽參贊書.欲不可早篇》中寫道:「男破陽太早則傷其精氣,女破陰太早則傷其血脈」。
「精未通而禦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
明代醫家萬全在其所著《養生四要》中說:「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八而禦女,以通其精,則精未滿而先潟,五臟有不滿之處,他日有難狀之疾。
至於半百,其陽也萎,求女強合則隱曲未得而精先洩矣。
及其老也,則其精益耗,復近女竭之。
則腎之精不足,取給於臟腑,臟腑之精不足,取給於骨髓。
故臟腑之精竭,則小便淋痛,大便乾澀。
髓竭則頭傾瞳軟,腰脊痠痛,屍居於氣。
」清代醫家汪昂在《勿欲之詮.色慾傷》中說:「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交合太早,所喪天元,乃夭之由。
」《褚氏遺書》反對娶破瓜女,所謂破瓜女,瞿灝《通俗編》雲:「瓜字破之為二八,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破瓜女又稱碧玉女,又稱未笄女,指未成年之少女。
陸遊有《無題》詩雲:「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八侯家,如今惟悴蓬窗裏,飛上青天妒落花。
」詩中抨擊了封建統治階級摧殘少女的罪惡。
以上所言,充分說明瞭反對早婚,提倡晚婚與健康長壽的關係。
二、關于房事節度的研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
孤陰不生。
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
「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
」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
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慾。
「早在《禮記》上就寫下了「不可縱慾」這一句話。
《黃庭經》亦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
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
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
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教君髓骨枯。
」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那麼如何把握房事節度呢?關于這個問題,歷代房中養生家及醫家都有論述,如孫思邈、牛丹溪、徐春甫、李鵬飛等,茲舉《素女經》為例:《素女》曰: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洩;三十者,八日一洩;五十者,二十日一洩;六十者,當閉經勿洩,若氣力尚壯盛者,亦不可強忍,久而不洩,致生廱疾」。
當然這祇是一種參考說法,每人要視自己具體身體狀況而定。
三、關于子嗣優生的研究歷代醫家對這個問題論述者甚多,如種子、胎教等,都為世人所接受,但其中也不乏偽科學成分,如經清後一三五交合成男,二四六成女,以及轉女為男等說法,皆是不足取的。
然而從養生及子嗣優生的角度來講,王充的「疏字」之說是很有科學意義的:「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子死。
何則?疏而氣渥,子堅強;數而氣薄,子軟弱也。
懷子而前已產子死,則謂所懷不活,名之曰懷,其意以為已產之子死,故感傷之,子失其性矣。
所產子死,所懷子凶者,字乳亟數,氣薄不能成也。
雖成人形體,則易感傷,獨先疾病,病獨不治。
」所謂疏字,就是生育的間隔要稀疏,也就是要計劃生育。
王充的這些論述,既關係到夫婦的性健康,更直接關係到優生優育子代的生命素質。
今天我們的基本國策雖然是一對夫婦只生一個,但若頻頻流產,同樣不合「疏字」之義。
四、關于房中術的研究兩性生活能使人享受夫婦間的快樂,但過度了又會摧殘健康,甚至傷害生命,于是房中術的研究產生了。
性慾過度給人帶來傷害,是因為耗精亡陽。
精是人體生命的本源,本源一耗,自然會招致疾病,甚至會殞命。
最早提出房室養生理論的人是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中國養生學的祖師老子。
老子對于人體生命之學的研究是從對嬰兒的實驗性觀察開始的,從而探究出養生長壽之根蒂。
老子房中養生的基本觀點是節欲寶精:「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蟲不螯,猛獸不據,鷙烏不捕。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五十五章老子在這種實驗性的觀察中發現:嬰兒雖然骨骼脆弱,筋肉柔嫩,可小拳頭卻握得很緊;他不知道性交的事情,可小雀雀卻常常勃起。
這是由于他精氣充沛的緣故。
精,是人體生命之本源。
精氣充足,則生命強健;精氣虛弱,則生命衰敗。
這是深究天地萬物的本源之論。
嬰兒為什麼精氣充沛而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呢?老子在繼續觀察中發現:嬰兒終日號哭而不嘶啞,這是由于他極度平和無欲,因而精氣不耗的緣故。
嬰兒無知無欲,無畏無懼,他所含元精最充足,所以生命力極強,不知道毒蟲會咬他,猛獸會抓他,鷙鳥會搏他。
善養生者,當使所含元精深厚程度,能比得上初生嬰兒。
老子認為:能做到平和無欲,就是懂得了生命的法則;懂得了生命的法則,就叫做智慧聰明;貪圖性慾就叫作自招災殃;性慾耗費精氣,就叫作硬性消精亡陽。
人成長到壯大,就會因耗精而衰老,這就叫做不合平和無欲,保持柔弱的養生之道。
依據老子節欲寶精的理論,後世道家、房中養生家、醫家創作了大量房中術著作,茲略舉教家:1、玉飾杖把行氣銘行氣,深則畜,畜則神,神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明,明則長,長則復,復則天。
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
順則生,逆則死。
」這篇銘文刻在一件玉器上,玉器長約一寸多,其形為十二面稜柱狀,中空,光澤潤滑,為李鴻章後人捐贈,原藏於天津市文物管理處,現珍藏於天津博物館。
玉器每面刻有三個篆文,計三十六個,又有重文符號九個,則實際上為45個字。
羅振玉先生把它收在《三代古金文存》第20卷49頁。
玉器本無名稱,當代氣功界人士把它稱做「行氣玉佩銘」,又稱玉銘和行氣銘。
但天津博物館不同意此名稱,因為它不是佩在腰間的玉器,而是手杖把頭上的裝飾,因而他們將其定名為「行氣銘玉杖飾。
」但我覺得此名亦不切貼,未若「玉飾杖把行氣銘」為好,故特以為名。
銘文創作的年代據專家考證,約於公元前380年,上距老子去世100多年,下距講「食、色、性也」的孟子(前372~前289年)誕生早8年,比庄子(前369~前286年)早11年,正是道家學派繼承老子節欲寶精理論,努力探究養生之道的時期。
對這篇銘文的解釋,其說不一,最後在氣功界籠而統之說是「氣功經驗的總結」。
其實這是一篇房事交合術的韻文。
玉石是上古男根的崇拜物,玉器柱狀,更是男根的象征。
文中講了房事動作、交合的快感、男女的體位及弱入強出,因精不洩的方法。
是一篇很有價值的房事氣功的「手頭銘」。
2、七損八益在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中,有五種房中養生著作,即《十問》、《合陰陽》、《天下至道談》、《養生方》、《雜療方》。
前三種是關于房中交媾的理論和方法的,後二種是關于治療性功能障礙的一些方藥。
在《天下至道談》中有「七損八益」的專門論述。
所謂七損八益,是指房事生活中有七種情況能損傷人的精氣,有八種做法能補益人的精氣。
文中著重論述了修煉八益以去七損的方法。
《黃帝內徑》中有從生理上和病理上調治修煉八益以去七損的專門論述,但無具體名稱的介紹,學術界認為這在秦漢之際是個人人皆知的常識問題,可見戰國以後房中術正相當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