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人类文明的摇篮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你知道世界上古代
四大文明古国吗?
人类早期文明主要诞生在亚非地
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的有古代埃及
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中国的古代文明。
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
(进入文明古国的最重要的标志)
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前3500 年前3000 年
前15 世纪前6 世纪(奴隶制小国)
(统一国家)
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60 年,塔高146.5 米,因
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 米,现高136.5 米。
塔身是用230 万
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 吨至160 吨,塔
的总重量约为684 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 座
金字塔中最大的。
一奇:塔高乘上10 亿,即146.59×10亿,差不多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胡夫金字塔十奇
二奇:把生锈的首饰置于塔内,过一段时间后,首饰锈斑全无,变得十分。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编写人:吴忠亲编写时间: 2014.8.31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识记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等建筑,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了解人类早期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和作用,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者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的结晶,激发学生发扬科学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3、学习汉谟拉比法典等相关知识,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重、难点】:重点:金字塔难点:种姓制度【知识链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步入文明社会——关于“文明”通常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先后出现了四大文明古国。
想想:哪四个?这些文明古国出现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2)这三个国家和我国被世人共同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请你帮助分析它们获此殊荣的因素有哪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梳理结构【当堂检测】:1、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2、下列光辉灿烂的上古文明,诞生在北非大河流域的是()A.金字塔B.佛教C.阿拉伯数字D.早期基督教6、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记载的是()A.《伊利亚特》的内容 B.《-千零一夜》的内容C.《古兰经》的内容 D.《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3、《古巴比伦的兴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被判割耳朵。
判罚的依据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人权宣言》8、“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
该法典的实质是()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4、有一批旅游者从杂志上看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右图),激起了他们的兴趣。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3、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学习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学习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一、自主学习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洲的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2、埃及国王的陵墓称为是权利的象征。
3.亚洲西部“新月沃地”东部,河和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阶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约从公元前2500年,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人进入古代印度后,产生的等级制度叫,它激化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矛盾。
二、合作探究1、“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了呢?3、什么叫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4、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产生于大河流域?三、梳理结构四、巩固训练1、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雅典卫城B.金字塔C.空中花园D.长城2、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A.形成种姓制度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D.实行民主政治4、尼罗河畔巍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A.宗教寺庙B.天文标记C.法老陵墓D.神坛5、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2.历史概况: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
3.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2.历史概况: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
2.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种姓制度(1)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内容(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问题】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探究:(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都处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的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 ( )。
A.它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B.胡夫的身价像金子一样贵重C.它的外形像汉字“金”字一样D.它在当今世界比较稀少答案:C2.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请你填空( )。
A.金字塔B.尼罗河C.开罗市D.汉谟拉比法典解析:金字塔、尼罗河和开罗市都与埃及有关,而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因此,可首先排除D项。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编写:侯云霞●学习目标:1、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2、理解本课出现的两条谚语的含义3、掌握四大文明区域所处的位置、时间、代表性成就4、发现四大文明共同点: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利用第7页导读框中内容导入新课二、揭示目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三、自学交流(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本7—11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把相关问题的答案标注在课本相应位置上。
1、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时间、位置、河流、文明标志。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时间、文明的创造者、位置、河流、文明成就及意义。
3、古代印度明产生的时间、位置、河流、文明标志及影响。
(二)学生合作交流以上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提问,学生回答,都不会或不准确的,教师明确。
四、释疑训练(一)教师点拨疑难问题:4、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5、“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哪儿?这部法典有何价值?它的实质是什么?6、四大文明除了教材提到的三个以外,还有哪一个?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从未中断的古代文明是什么?7、列举四大文明产生的顺序(二)学生读背这几个问题。
五、归纳总结(一)学生总结回归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二)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它包括文明、文明、文明和文明。
它们都属于,也叫东方文明和农业文明。
六、拓展延伸1、课本12页练一练。
2、中考链接:一位游客在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文物是出自()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课后练习:1、基础训练(C层)⑴某考古小组想去考察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他们应该去()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⑵金字塔的神秘和宏伟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家一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它的故乡是()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⑶下列大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中与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是()A尼罗河流域B幼发拉底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⑷你看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按照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阶层()A婆罗门 B首陀罗 C 吠舍 D刹帝利2、能力提高﹙B层﹚⑸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
对于“金字塔”的学习,本着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的精神,可以通过教材当中文字介绍、图片资料、以及补充相关的影视资料等,精心设计思考题,如: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通过图片《修建金字塔》你能得出哪些有效信息?等等,引导学生从建造的原因、概况、影响及价值方面来整体把握,同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2)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学习这个问题,注意结合教材楷体字部分对这部法典内容的叙述,从法典颁布的目的、实质、价值及其影响等角度达到比较全面地认知,还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根据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同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下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难点:(1)古代文明为什么首先产生在大河流域利用教材12页《古代亚非文明地图》,联系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及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等角度来分析,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认识古代亚非文明首先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大多出现在大河流域。
(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补充种姓制度的原文规定,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由梵天造四大种姓的身体部位可以得出的信息是:四大种姓有着严格的界限,有高低贵贱之别,由此还可以得出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社会等级制度;由表格当中社会阶层和职责义务两项规定,可以充分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对印度未来的社会发展必将产生不良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课题《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世界三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介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阐述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意义以及世界文明奇迹埃及金字塔;介绍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重点学习古巴比伦王国以及《汉谟拉比法典》;介绍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古代印度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重点学习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清晰认知三大文明古国国家的建立以及兴亡的历史顺序,重点掌握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原因以及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其历史影响;2、方法过程目标:通过对比三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使用阶级分析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金字塔”、“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的态度。
教学重点1、《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原因及重要意义;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三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教法学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板书设计一、金字塔的国度:1、古埃及金字塔2、埃及的建立和兴亡3、思考题: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意义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新月沃地概貌2、两河流域国家的出现3、古巴比伦王国4、汉谟拉比法典三、古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2、国家的出现3、种姓制度一、构造情境,导入课程。
(一)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世界文明的八大奇迹,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讲述一下:这八大奇迹出现在哪些地域?学生:空中花园位于伊拉克,亚历山大港灯塔、金字塔位于埃及,罗德岛太阳神像、教学过程奥林匹亚宙斯像、阿尔忒弥斯神庙位于希腊,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土耳其,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能力提升知识讲解1汉谟拉比的主要事迹有哪些?对这些事迹应怎样评价?⑴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
他在位期间,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两河流域。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⑵汉谟拉比创立中央集权的政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⑶在统一的国家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商业更加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⑷汉谟拉比制订了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这部法典是维护奴隶主统治、巩固奴隶制经济的有利工具,也是世界古代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例1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解析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由此可以判断出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然后回顾所学知识可知道,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从而确定答案为两河流域。
本题的特点在于在命题技巧上一改以往直白的提问方式,抓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精心设计了新情景,既能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考查历史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答案:A知识讲解2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满足于生前的奢华生活,幻想死后能复活成神,在阴间也做统治者,永远庇护着他的子孙后代.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金字塔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国王继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筑陵墓的认识方面的原因.在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条件下,要修造金字塔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强大的权力作为后盾,是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伟大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