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发源地:尼罗河流域2.建立国家;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3.文明成就:金字塔评价: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古代劳动人民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见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发源地:两河流域2.建立国家:公元前3500年以后,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统一3.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1)制定者:汉谟拉比(2)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3)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2.建立国家:公元前2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建立奴隶制国家3.文明成就:种姓制度(1)制定者:雅利安人(2)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3)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课本划线)(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补充:(p12课本练一练)P13:活动与探究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文明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古希腊----西方文明的发祥地2. 雅典城邦兴起:公元前8世纪。
3.雅典城邦的繁荣: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达到全盛(1)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2)原因:A.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
B.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3)评价:积极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局限性: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世界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的灿烂文化迪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腊人把两个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欧洲古代文明最高成就就是古希腊的文化,然而当古希腊人还没有证迈进文明时代的时候,两颗流域的文明已经延续了约2000年,后来的许多成就,就是在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无数后人为之倾倒?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为两个部分,南边的叫巴比伦尼亚,北边的叫亚述。
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伊拉克一带。
两个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联人的成就,使两个流域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两个流域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南部,这里是两河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两河也是定期泛滥时涨时落,只有建设起堤坝沟渠来蓄水排洪,人们才能够耕种收获两个邻居的居民主要使用牛驴拉着物理耕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
大麦酒是人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椰枣是人们的主食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
《农人历书》以一个老农教育儿子的口气写的这位老农民,对儿子不厌其烦的讲述者,如该如何务农,要注意的各种事项,比如怎样节约灌溉用水,不要让牲口践踏农田,驱赶尸骨的飞鸟,及时收割等等。
大约在5000年前,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就会制作陶器了。
他们制作的陶器主要是彩陶色彩,富丽夺目,有的还有图层,人们常用生活用具象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全是陶制的,最有趣的是人死后用的棺椁也是用陶土烧制的,形状像是个有盖的长方形大箱。
古代两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粘土垒墙,盖房铺路,都是用粘土插上切碎的麦秸制作的土砖。
摇篮造句一年级简单
1、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2、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3、我们在祖国妈妈的摇篮里茁壮成长。
4、海洋是生物的摇篮,是地球的血液。
5、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6、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7、家是孕育甜蜜的摇篮,让人幸福温暖。
8、那个婴孩躺在他的摇篮里安稳的睡着觉。
9、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10、这里古老的文化曾经是戏曲创作的摇篮。
11、外婆一边唱着童谣,一边轻轻地摇着摇篮。
12、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关,水是生命的摇篮。
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 ,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 ,通常称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 ,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局部组成 ,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 ,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早在公元前5000年 ,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
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
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后 ,成为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
这种文字用芦苇秆和动物骨头在软泥上所刻 ,落笔时力度大速度缓 ,印痕宽而深;提笔时力量小速度快 ,印痕窄而浅 ,好似木楔子 ,所以称为“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曾经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文字。
苏美尔人还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 ,成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诗。
史诗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大约公元前2006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古巴比伦人在苏美尔人的根底上 ,创造了更加绚丽的文明。
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全文共3500行 ,内容涉及盗窃动产和奴隶 ,对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 ,涉及经商、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 ,法典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
相传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治愈爱妻的思乡病 ,特地建造了这座超豪华的“天堂〞献给她作为礼物。
果然 ,爱妻思念家乡的愁容一扫而光 ,白皙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空中花园为立体结构 ,共7层 ,高25米。
基层由石块铺成 ,每层用石柱支撑。
层层都有奇花异草 ,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人类早期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产生,在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书讲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奠定基础。
这是一课富有人文素材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学会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
二、课程标准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三、学习目标掌握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引导学生领略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之美。
通过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的学习,使学习了解孕育人类文明的大江大河,我们必须保护母亲河,珍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教师: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条条大河汇聚成人类历史的长河,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沿着这条长河,去探索人类古老的文明,追寻那份逝去的辉煌!(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教师: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流直下,进入波斯湾,它们如同一对脾气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幼发拉底河平和温顺、不紧不慢、袅袅婷婷地由北向南缓缓流动,而底格里斯河则显得暴躁而任性。
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公元前3500年前,在这里升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历史长河,走进美索不达亚,重读古代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那本“利益的圣经”。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咋一看,简直是个宝库!想象一下,那可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大家伙儿在这里琢磨出不少绝活儿。
那些聪明绝顶的古人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简直是“我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的感觉。
没有文字,咱们就没法记下那些重要的事,像是家族的来历、交易的记录,甚至连诗歌都得靠嘴巴传了。
古巴比伦的人在泥板上刻字,那种认真劲儿,真是令人佩服。
再说了,他们的法律制度也是相当牛气。
哈姆拉比法典,哎呀,那可是一部了不起的法律书!什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听起来就像是古代的“公平交易”。
每个人都知道,做错事得负责,真是让人感到社会的公正。
哈姆拉比还特意把法律公示出来,大家都能看到,仿佛在说:“嘿,你们都别想藏着掖着,法律就在这儿,咱们都是透明的。
”别忘了,那时候的科学技术也是相当了得!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在数学上简直是天才,六十进制的计数法,让人不得不佩服。
他们可以轻松算出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甚至星象学也搞得风生水起,真是对得起“天文观察家”这个称号。
他们拿着木棍在沙地上画图,测算天体的运动,仿佛在和宇宙进行一场大聊天。
哎,想想看,古人用这样的方式研究星星,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
建筑技艺那也是一绝,像是那些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他们的建筑材料是泥砖,搭起来的建筑坚固得很,谁说古人没技术?那些神庙高耸入云,四周的雕刻细致入微,仿佛每一块砖都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走在这样的建筑旁边,心里真是充满了敬畏,觉得自己渺小得跟个小蚂蚁似的。
咱们不能忘了艺术。
两河流域的艺术真的是一绝,那些陶器、雕塑、壁画,样样都是好东西。
陶器上绘制的图案五光十色,简直像是古代的时尚杂志,让人目不暇接。
古人用他们的巧手,把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都融入到艺术中,真是将生活过得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
再说那些雕塑,形态生动,仿佛能跟你对话,让你忍不住想去摸一摸,感受那份古老的魅力。
再来聊聊宗教信仰,这可是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核心。
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称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
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
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后,成为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
这种文字用芦苇秆和动物骨头在软泥上所刻,落笔时力度大速度缓,印痕宽而深;提笔时力量小速度快,印痕窄而浅,好像木楔子,所以称为“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曾经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文字。
苏美尔人还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成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诗。
史诗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大约公元前2006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古巴比伦人在苏美尔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绚丽的文明。
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全文共350
0行,内容涉及盗窃动产和奴隶,对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涉及经商、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法典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
相传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治愈爱妻的思乡病,特地建造了这座超豪华的“天堂”献给她作为礼物。
果然,爱妻思念家乡的愁容一扫而光,白皙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空中花园为立体结构,共7层,高25米。
基层由石块铺成,每层用石柱支撑。
层层都有奇花异草,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
园中有小溪流淌,溪水缘自于幼发拉底河河水。
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古迹之一。
星移斗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战胜波斯人,两河流域并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两河流域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
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从大马士革迁到底格里斯河河畔的巴格达,巴格达遂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帝国首领哈里发的皇宫用大理石砌成,城门装饰着精雕细刻的花草、动物图案,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墙上挂着精美的壁毯;宫廷大院有喷水池,种植奇花异草;夜晚,来自帝国各地的达官显贵、皇亲国戚聚集宫中,仙乐飘飘,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宫廷外围则是另一番景象。
那里水渠纵横,沃野千里,田禾茂盛。
两河沿岸的码头上停泊着密密麻麻的商船,河畔城市的市场繁荣,
贸易兴盛。
在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
麦蒙统治时期,巴格达建立了智慧馆,翻译了古希腊重要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
阿拉伯数学家引进印度的十进制和数字0,传入欧洲后这些数字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所有这些文明传入欧洲,加快了欧洲走出神权黑暗统治的步伐,点燃了欧洲思想智慧之灯,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