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学习知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59.20 KB
- 文档页数:20
飞行原理基础知识大气状态参数1.大气密度ρ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空气质量,用ρ表示。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ρ随高度H的增加而减小。
2.大气温度T是指大气层内空气的冷热程度,用T表示。
微观上来讲,温度体现了空气分子运动剧烈程度。
K=C+273.15。
3.大气压力P规定在海平面温度为15°C时的大气压力即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表示为760mmHg或1.013×105Pa。
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4.粘性μ当流体内两相邻流层的流速不同时,两个流层接触面上便产生相互粘滞和互相牵扯的力,这种特性就叫粘性。
流体的动力粘性系数μ,液体>气体,随温度的升高,气体μ升高,液体μ降低。
5.可压缩性E是指一定量的空气在压力变化时,其体积发生变化的特性。
可压缩性用体积弹性模量E 来衡量。
E值越大,流体越难被压缩。
空气的E值很小,约为水的两万分之一,因此空气具有压缩性,而水则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飞机低速飞行(Ma<0.3)时,视为不可压缩流体;高速飞行(Ma≥0.3)时,则必须考虑空气的可压缩性。
6.声速c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单位为m/s。
在海平面标准状态下,在空气中的声速只有341m/s。
7.马赫数Ma和雷诺数ReMa=v/c,是无量纲参数,作为空气受到压缩程度的指标。
Re是一种可以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层流、湍流)的无量纲参数。
国际标准大气对流层0-11km,平流层(同温层)11-50km。
国际标准大气具有以下的规定:1.大气是静止的、洁净的,且相对湿度为零。
2.空气被视为完全气体,即其物理参数(密度、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服从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p =ρRT。
3.海平面作为计算高度的起点,即H=0处。
密度ρ=1.225kg/m3,温度T=288.15K(15°C),压强p=101325Pa,声速c=341m/s。
低速飞行中的空气动力特性理想流体,不考虑流体粘性的影响。
不可压流体,不考虑流体密度的变化,Ma<0.3。
航空飞行理论知识点总结航空飞行理论知识点总结导论航空飞行理论是研究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律的学科,对于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来说,掌握航空飞行理论知识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航空飞行理论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控制以及飞行器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一、空气动力学1.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的学科。
其中包括气动力、气动力矩的计算以及空气流动的特性等。
2. 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不发生运动时的平衡和稳定性,而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发生运动时的运动规律和机构。
3. 空气动力学参数空气动力学参数包括气动力、气动力矩、气动力系数等,他们是描述物体在空气作用下所受力的重要指标。
4. 尺度效应尺度效应是指在不同尺寸的模型和实际飞机之间存在的差异。
了解尺度效应对于飞行器的设计和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二、飞行力学1. 飞行动力学飞行动力学研究在不同飞行状态下飞机的力学行为,包括起飞、爬升、巡航、下降和着陆等各个阶段。
2. 稳定性与操纵性稳定性是指飞机在受到扰动后自动返回原始状态的能力,而操纵性是指飞机在操纵员操作下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能。
3. 飞行方程飞行方程是描述飞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运动规律的方程,包括运动方程、气动力平衡方程和质量平衡方程等。
4. 外部干扰与驾驶负荷外部干扰包括风、气流和重力等对飞机造成的扰动,而驾驶负荷则是指操纵员在不同飞行状态下所需要的操作负荷。
三、飞行控制1. 飞行控制概述飞行控制是指通过操纵飞机各个控制面来改变飞机的运动状态,使其按照飞行员的意图实现飞行任务。
2. 飞行稳定性辅助系统飞行稳定性辅助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传感器等设备来监测和控制飞机的姿态和稳定性的系统,如自动驾驶仪和导航系统等。
3. 飞行操纵系统飞行操纵系统由飞机上的各种操作机构和操纵面组成,通过操纵杆、脚蹬和配平机构等来操纵飞机的姿态和运动。
4. 飞行控制律设计飞行控制律设计是根据飞机的动力学和控制要求,设计出适用于不同飞行阶段的控制系统来保证飞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飞行原理知识点总结飞行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与追求,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飞行原理已经逐渐被揭示,并被运用到实际的飞行器中。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飞行原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气动力学原理、动力系统、飞行控制以及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一、飞行器的结构设计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是飞行原理的基础,它决定了飞行器是否能够正常地进行飞行。
飞行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机身、翼面、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起落架和其他附件等部分。
其中,翼面是飞行器的主要承载部分,它产生升力并支撑飞行器的重量;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并使其前进或升降;控制系统用于调整飞行器的姿态和飞行方向;起落架则为飞行器的着陆和起飞提供支撑。
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必须兼顾轻巧、坚固、稳定、低空阻力和高升阻比等要求,以保证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二、气动力学原理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飞行器的作用以及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来自空气的多种作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是使飞行器获得升力并支撑其重量的力,在飞行器翼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产生了不同的压力,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阻力是阻碍飞行器前进的力,它主要由飞行器的形状和速度决定。
飞行器的气动力学性能对其飞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气动力学原理的研究至关重要。
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飞行器的发动机和推进系统等组成部分,它为飞行器提供动力,使其能够飞行。
目前常用的飞行器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活塞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电动驱动系统等。
各种动力系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飞行器的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载荷能力、续航能力和节能环保性能。
四、飞行控制飞行控制是指通过操纵飞行器的控制面,调整飞行器的姿态和飞行方向。
飞行器的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横向控制、纵向控制、自动控制和飞行操纵等部分。
横向控制通常由副翼来实现,它可以使飞行器绕纵轴旋转;纵向控制通常由升降舵来实现,它可以使飞行器绕横轴旋转;自动控制可以使飞行器在特定的飞行阶段自动地完成某些操作,例如自动起落、自动刹车等;飞行操纵则是指驾驶员通过操纵杆、脚蹬和其他操纵设备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方向。
飞行知识点总结一、飞机的结构和原理1. 飞机的结构飞机通常由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和起落架等组成。
机身是飞机的主体部分,承载机翼、尾翼和发动机。
机翼是飞机的承载面,能够产生升力。
尾翼主要起到平衡和操纵的作用。
发动机提供动力,并驱动飞机进行飞行。
起落架用于飞机的起降。
2. 飞机的原理飞机飞行的物理原理包括:升力原理、推力原理、阻力原理和重力原理。
升力原理是指通过机翼产生气动升力,使飞机能够离地飞行。
推力原理是指飞机需要足够的推力来克服阻力,使飞机能够飞行。
阻力原理是指在飞行过程中,飞机会受到来自风阻的阻力。
重力原理是指飞机需要克服重力才能够飞行。
二、飞机的操作和操纵1. 飞机的操作飞机的操作主要包括起飞、飞行、下降、着陆和停机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飞行员需要掌握飞机的操纵技术,包括使用油门、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和襟翼等,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2. 飞机的操纵飞机的操纵是通过操纵杆和脚蹬来进行的。
操纵杆主要用于控制飞机的俯仰和翻滚,脚蹬主要用于控制飞机的方向。
飞机的操纵需要飞行员密切配合,以确保飞机的平稳飞行。
三、气象知识1. 气象的影响气象对飞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天气、气压和风向等因素。
飞行员需要根据气象情况来决定飞行计划,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2. 气象知识飞行员需要掌握气象知识,包括天气图、气象雷达、气象站报告、风切变、雷暴、大气透镜效应等内容。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飞行员正确判断气象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飞行决策。
四、航行和飞行规则1. 航行知识航行知识包括航线规划、航路选取、航向计算、风速和风向计算、飞行高度计算等内容。
飞行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航行计划,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2. 飞行规则飞行规则是为了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包括VFR规则和IFR规则。
VFR规则是根据视觉飞行规则进行飞行,飞行员需要依靠视觉进行导航;IFR规则是根据仪表飞行规则进行飞行,飞行员需要依靠飞行仪表进行导航。
飞行学员知识点总结大全飞行学员在学习飞行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涉及飞行器的结构、原理、操作、导航、气象学、机场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总结飞行学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帮助飞行学员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一、飞行器的结构和原理1. 飞机的结构:了解飞机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机翼、机身、尾翼、起落架等,以及各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2. 飞机的动力系统:掌握飞机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的种类、工作原理、功率输出和控制。
3. 飞机的操纵系统:了解飞机的操纵系统,包括操纵面的工作原理、操纵杆的作用、飞行操纵面的控制方式等。
4. 飞机的起飞和着陆系统:了解飞机的起飞和着陆系统,包括推进系统、减速系统、平衡系统等。
5. 飞机的舱室系统:了解飞机的舱室系统,包括座椅、安全设备、通信设备、空调系统等。
6. 飞机的结构强度:了解飞机的结构强度,包括受力分析、应力分布、载荷分析等。
7. 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了解飞机在空气中运动的原理,包括升力、阻力、侧力等。
8. 飞机的飞行辅助系统:了解飞机的飞行辅助系统,包括自动驾驶系统、导航系统、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等。
二、飞行操作1. 飞行预检:了解飞行前的预检工作,包括飞机的检查和测试、起飞前的检查等。
2. 起飞程序:了解正常起飞的程序,包括推出、滑行、加速、起飞、爬升等。
3. 空中飞行:了解飞行的各个阶段,包括巡航、爬升、下降、盘旋等。
4. 机动飞行:了解飞机的各种机动飞行动作,包括升降转弯、滑行、滑跃等。
5. 着陆程序:了解正常着陆的程序,包括下降、进近、着陆、制动、滑行等。
6. 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了解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应对措施和飞行技巧。
7. 紧急情况下的飞行:了解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飞行技巧,包括引擎失效、失速、失火等。
8. 夜间飞行:了解在夜间的飞行程序和飞行技巧,包括灯光使用、导航等。
9. 无线电通信:了解飞行中的无线电通信程序和技巧,包括与空中交通管制的通信、与其他飞行器的通信等。
飞行原理知识点1.后掠角: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飞行包线:飞机的平飞速度范围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曲线称为飞行包线。
以速度作为横坐标,以高度作为纵坐标,把各个高度下的速度上限和下限画出来,这样就构成了一条边界线,称为飞行包线,飞机只能在这个线确定的范围内飞行。
焦点:位于飞机重心之后最小阻力速度:平飞所需拉力最小的飞行速度迎角:相对气流方向(飞行速度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2.升力基本原理: 空气流到翼型的前缘,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翼型的上下表面流过,并在翼型的后缘汇合后向后流去。
在翼型的上表面,由于正迎角和翼面外凸的影响,流管收缩,流速增大,压力降低;而在翼型的下表面,气流受阻,流管扩张,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这样,翼型的上下翼面出现压力差,总压力差在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升力方向:向上3.飞机俯仰稳定力矩: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对其重心所产生的力矩沿横轴的分量。
俯仰阻尼力矩: .主要是由水平尾翼产生的4.着陆滑跑距离计算公式(三种情况):书上166页着陆距离:着陆空中段水平距离和着陆滑跑段距离组成。
5.飞机重心计算:力矩之和/飞机总重量=机头向后的延伸距离就是重心位置6.飞机五大部件: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动力装置7.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简称ISA,就是人为的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的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
标准海平面,海平面高度为0、气温288.15k15℃或59℉、气压1013.2mbar或1013.2hpa或29.92inpa即标准海压、音速661kt、对流层高度为11km或36089ft、对流层内标准温减率为每增加1km温减6.5℃或每增加1000ft温减2℃,从11~20 km之间的平流层底部气温为常值-56.5℃或216.65k8.飞机低速飞行有哪些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9.飞机在稳定飞行时遇到逆风或顺风时,上升角\上升率\下降梯度\下降距离如何变化顺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减小,逆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增大;在上升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增大,在下降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减小。
飞行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1. 简介飞行是指物体在大气中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在空中的移动。
飞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民航、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飞行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知识点。
2. 飞行原理飞行原理是指飞行器起飞、维持和改变飞行状态的科学原理。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气动力学: 气动力学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上的作用力和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关系。
主要包括升力、阻力、势能和动能等概念。
•机翼设计: 机翼是飞行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充当飞行中生成升力的关键组件。
机翼的形状、曲率、悬挂角度等参数对飞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推进系统: 推进系统通过提供动力使飞行器前进。
常见的推进系统包括螺旋桨、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操纵系统: 操纵系统是控制飞行器方向和姿态的关键部件。
它包括舵面、操纵杆、自动驾驶系统等。
3. 飞行器的种类和应用飞行器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飞行器和其应用。
3.1 飞机飞机是一种主要依靠机翼产生升力并通过推进系统前进的飞行器。
根据用途和功能,飞机可以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两大类。
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用于军事目的。
民用飞机用于民航运输、货运、救援和航空旅游等领域。
3.2 直升机直升机是一种通过旋转主旋翼产生升力并通过尾桨提供推进力的飞行器。
其特点是垂直起降能力和悬停能力。
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医疗救援等领域。
3.3 无人机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人操控的飞行器,通过遥控或自主导航系统进行飞行。
无人机在军事侦查、航空摄影、农业喷洒、气象观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4 航天器航天器是指进入外层空间的飞行器,包括卫星、航天飞机、火箭等。
航天器常用于通信、气象监测、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等领域。
4. 飞行安全和应用技术飞行安全是飞行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行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遵守飞行规章制度。
同时,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也要符合相关标准。
飞机飞⾏原理基础知识飞机飞⾏原理基础知识 当飞⾏员前推驾驶秆时,升降舱向下偏转,⽽飞机低头,当飞⾏员往后拉驾驶杆时,升降舵向上偏转,飞机便抬头。
这样,飞机便跟着驾驶杆的移动⽽转动。
下⾯是⼩编为⼤家分享飞机飞⾏原理基础知识,欢迎⼤家阅读浏览。
⼀、飞机的主要部分和它的功⽤ 1、尾翼 飞机尾翼的功⽤在于保证它的纵向和航向安定性及操纵性,它是由⽔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组成。
⽔平尾翼由不动部分和⽔平安定⾯与可动部分—升降舵现成。
⽔平安定⾯⽤于保证供飞机纵向安定性,也就是当飞机向上或向下产⽣不⼤的偏离时,使飞机能⾃动恢复到原先飞⾏状态的能⼒。
垂直尾翼同样也由不动部分、垂直安定⾯、可动部分和⽅向舵组成。
垂⾯安定⾯⽤于保证飞机的航向安定性,也就是在飞机向左或向右产⽣不⼤的偏离时,能⾃动地恢复到原先飞⾏状态的能⼒。
⽅向舵⽤于保证航向操纵性,使飞机能相对于飞⾏⽅向向左或向右转弯。
2、升降舵 升降舵⽤于保证飞机的纵向操纵性,也就是使飞机能相对于飞⾏⽅向,向上或向下改变倾⾓的⼤⼩。
3、起落架 ⽤于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之滑跑,以及飞机的地⾯停放和运⾏,此外,还⽤于减轻飞机着陆时的撞击。
飞机的起落架通常采⽤三点式,即⼆个主轮和⼀个辅助轮。
由于辅助轮安放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前三点与后三点。
飞机为了减少阻⼒,起落架做成在飞⾏时可收起的。
为了收起起落架,在飞机上必须有专门的机构。
⼆、飞机的操纵系统 飞机的操纵系统由:升降舵、⽅向舵、副翼和调整⽚等的操纵系统所组成。
⽽每个系统内⼜包括有位于驾驶舱内的操纵杆、连接驾驶杆与舵⾯的操纵线系以及舵⾯等。
副翼与升降始的操纵,在轻型飞机上利⽤驾驶杆,在重型飞机上利⽤转盘式驾驶柱。
⾄于⽅向舵的操纵则利⽤脚蹬来进⾏。
当飞⾏员前推驾驶秆时,升降舱向下偏转,⽽飞机低头,当飞⾏员往后拉驾驶杆时,升降舵向上偏转,飞机便抬头。
这样,飞机便跟着驾驶杆的移动⽽转动。
当驾驶杆向右偏转时,右副翼向上。
左副翼向下,即右翼向下⽽左翼向上,飞机向右倾侧。
飞行原理知识点1.后掠角: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飞行包线:飞机的平飞速度范围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曲线称为飞行包线。
以速度作为横坐标,以高度作为纵坐标,把各个高度下的速度上限和下限画出来,这样就构成了一条边界线,称为飞行包线,飞机只能在这个线确定的范围内飞行。
焦点:位于飞机重心之后最小阻力速度:平飞所需拉力最小的飞行速度迎角:相对气流方向(飞行速度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2.升力基本原理: 空气流到翼型的前缘,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翼型的上下表面流过,并在翼型的后缘汇合后向后流去。
在翼型的上表面,由于正迎角和翼面外凸的影响,流管收缩,流速增大,压力降低;而在翼型的下表面,气流受阻,流管扩张,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这样,翼型的上下翼面出现压力差,总压力差在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升力方向:向上3.飞机俯仰稳定力矩: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对其重心所产生的力矩沿横轴的分量。
俯仰阻尼力矩: .主要是由水平尾翼产生的4.着陆滑跑距离计算公式(三种情况):书上166页着陆距离:着陆空中段水平距离和着陆滑跑段距离组成。
5.飞机重心计算:力矩之和/飞机总重量=机头向后的延伸距离就是重心位置6.飞机五大部件: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动力装置7.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简称ISA,就是人为的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的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
标准海平面,海平面高度为0、气温288.15k15℃或59℉、气压1013.2mbar或1013.2hpa或29.92inpa即标准海压、音速661kt、对流层高度为11km或36089ft、对流层内标准温减率为每增加1km温减6.5℃或每增加1000ft温减2℃,从11~20 km之间的平流层底部气温为常值-56.5℃或216.65k8.飞机低速飞行有哪些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9.飞机在稳定飞行时遇到逆风或顺风时,上升角\上升率\下降梯度\下降距离如何变化顺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减小,逆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增大;在上升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增大,在下降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减小。
大一飞行理论知识点归纳飞行理论是航空学中的基础学科,涵盖了飞机的原理、飞行规律、气象学、导航等内容。
作为大一航空专业的学生,对飞行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飞行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飞行器结构和原理1.1 飞行器的构造:机翼、机身、机尾和控制面的作用及结构特点。
1.2 飞行器的原理:升力产生原理、气动力学基本方程、稳定性和操纵性原理。
2. 基本飞行力学2.1 坐标系:惯性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和飞行坐标系,以及各种坐标系在飞行中的应用。
2.2 动力学原理:牛顿运动定律在飞行中的应用,包括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2.3 运动学原理:平直飞行、曲线飞行、爬升和下降等运动状态的分析。
3. 气流和气象学3.1 大气层结和气温变化规律:对飞行性能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3.2 大气动力学:气压、密度、温度和湿度等与飞行相关的气象要素。
3.3 气象现象:云、降水、雷暴、大风等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4. 飞行器系统和仪表4.1 飞行仪表:基础仪表、导航仪表和辅助仪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2 飞行器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和通讯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3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飞行管理计算机和飞行导航系统等自动化设备。
5. 飞行器性能和运行规范5.1 飞行性能参数:空速、地速、爬升率、滑跑距离等与飞行性能相关的参数。
5.2 稳定性和操纵性:飞行器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特点。
5.3 运行规范:民航规章、航空法规和飞行操作手册等对飞行员行为的规范。
以上只是大一飞行理论课程中的一部分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航空领域打下稳固的基础。
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模拟飞行和实际飞行的训练,加深对飞行理论的理解,并掌握操作飞行器的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飞行理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因此,在大一阶段,我们只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和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于飞行实践中。
飞行原理知识要点在现代航空领域中,飞行原理是航空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了解飞行原理的主要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飞行器的设计和操作。
本文将介绍飞行原理的几个重要要点。
气动力学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来自空气的气体动力学力学作用。
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流动和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
气体动力学力学作用主要包括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飞行器能够在空中飞行,而阻力则是阻碍飞行器前进的力量。
升力的产生升力是飞行器在飞行时产生的垂直向上的力量,使飞行器能够在空中飞行。
升力主要由翼面上的气流速度差造成的气动力产生。
当飞行器的翼面前缘比后缘更加倾斜时,空气会在翼面上产生较大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
阻力的克服阻力是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对抗力量,使飞行器受到空气阻碍。
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需要克服阻力才能保持飞行。
减小飞行速度、增大翼面积和优化飞行器的外形都是减小阻力的方法。
推进力的提供推进力是飞行器前进的动力来源。
推进力主要由发动机提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不同类型的飞行器采用不同方式产生推进力,如喷气式发动机、螺旋桨等。
控制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器需要进行姿态控制和方向控制。
姿态控制是控制飞行器在空中的姿态和角度,包括仰角、横摆角和偏航角。
方向控制则是控制飞行器飞行方向的过程。
飞行器稳定性飞行器的稳定性是指飞行器自身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飞行器的稳定性取决于飞行器的设计和操纵。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飞行员的操纵,飞行器可以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
以上是飞行原理的几个重要要点,了解这些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飞行器的飞行过程和设计原理。
飞行原理是航空领域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对航空行业感兴趣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飞行原理基础知识飞机的飞行原理是建立在伯努利定律和牛顿定律的基础上的。
飞机的飞行需要克服重力、空气阻力和其他阻力,同时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从而实现飞行。
以下是飞机飞行原理的基础知识:1. 升力和重力。
飞机在飞行时需要产生足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使飞机能够离开地面并保持在空中飞行。
升力是由飞机的机翼产生的,当空气经过机翼时,由于机翼的形状和倾斜角,会产生气流的分离,上表面气流速度快,气压小,下表面气流速度慢,气压大,这样就形成了上表面气流向下推,下表面气流向上推,产生了升力。
2. 推力和阻力。
飞机需要产生足够的推力来克服空气阻力和其他阻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空气阻力是飞机飞行时遇到的阻力,它是由于飞机在空气中运动而产生的。
飞机的发动机产生的推力需要克服空气阻力,从而使飞机保持飞行速度。
3. 机翼和气流。
飞机的机翼形状和倾斜角对升力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飞机向前飞行时,空气流经过机翼,由于机翼的形状和倾斜角的作用,产生了上下表面气流的速度和压力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升力。
4. 飞行控制。
飞机的飞行控制是通过改变飞机的姿态和控制飞机的舵面来实现的。
飞机的姿态是通过改变飞机的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来实现的,从而改变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总之,飞机的飞行原理基础知识涉及了众多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技术,飞机的飞行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来支撑和保障。
对于飞行爱好者和飞行员来说,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飞机的飞行过程,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飞行技能和安全意识。
飞行知识点飞行是人类的梦想和探索天空的方式之一。
在飞行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逐步介绍一些关键的飞行知识点。
1.飞行器的分类飞行器可以分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等不同类型。
固定翼飞机通过翼面产生升力,直升机则通过旋转的主旋翼产生升力,而无人机则是一种自主飞行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2.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的学科。
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飞行员理解飞行器的性能和控制。
3.飞行器的构造了解飞行器的构造对于飞行员来说非常重要。
固定翼飞机包括机翼、机身、机尾和发动机等部分。
直升机则包括主旋翼、尾桨和机身等部分。
4.飞行器的控制飞行器的控制分为三个方向:横滚、俯仰和偏航。
横滚控制飞行器绕纵轴旋转,俯仰控制飞行器绕横轴旋转,而偏航控制飞行器绕垂直轴旋转。
了解这些控制原理可以帮助飞行员准确控制飞行器的方向。
5.飞行器的仪表飞行器的仪表是飞行员进行飞行时的重要工具。
主要包括空速表、高度表和指南针等。
通过这些仪表,飞行员可以了解飞行器的速度、高度和方向等重要信息。
6.飞行计划在进行飞行之前,飞行员需要制定飞行计划。
飞行计划包括起飞和降落的时间、航线以及气象等信息。
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可以帮助飞行员安全地完成飞行任务。
7.飞行规则为了保证飞行的安全,飞行员需要遵守一系列的飞行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空中交通管制、飞行器的最低高度要求和飞行员的操作限制等。
遵守这些规则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8.飞行器的性能飞行器的性能对于飞行员来说非常重要。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最大起飞重量、巡航速度和航程等。
了解飞行器的性能可以帮助飞行员合理安排飞行任务。
9.飞行器的维护飞行器的维护是飞行安全的关键。
飞行员需要定期检查飞行器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飞行员还需要了解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10.飞行员的素质作为一名飞行员,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判断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素质。
飞机飞行原理基础知识飞机的飞行原理主要涉及到气动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气动力学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而动力学则研究飞行器的动力来源和推进系统。
1.升力和重力:飞机的升力是使其能够在空中飞行的重要因素。
根据伯努利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当飞机的机翼产生升力时,空气在机翼上方的流速增加,而在机翼下方的流速减小,使得上方的气压降低,而下方的气压增加。
这种气压差会使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即升力。
升力的大小取决于机翼的气动性能、机翼的面积、飞机的速度和气流的密度。
升力的作用是克服飞机自身的重力,使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
2.阻力和推力: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是与飞机的速度和空气的密度有关的。
阻力分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空气摩擦阻力、气动阻力(主要是飞机的机身和其他外形部件的气动产生的阻力)、重力分量和升力分量等。
飞机需要通过推力来克服阻力,推力是由飞机发动机产生的。
3.推进力和动力系统:推进力是飞机向前飞行所需要的力量,通过推进系统提供。
推进力主要由发动机产生,可以采用喷气发动机、螺旋桨发动机等。
喷气发动机通过将空气吸入并喷出来产生推力,而螺旋桨发动机则通过旋转桨叶产生推力。
飞机的推进力要大于阻力,才能保持飞行速度。
4.操纵和控制:飞机的操纵和控制是指飞行员通过操纵飞机的控制面(如副翼、升降舵、方向舵等)来改变飞机的姿态和飞行状态。
通过控制面的升降、俯仰、滚转和偏航等运动,飞行员可以控制飞机的上升、下降、转弯等动作。
总结起来,飞机的飞行原理基于气动力学和动力学的基础,通过升力和推力来克服重力和阻力,实现在空中的飞行。
飞行员通过操纵飞机的控制面来控制飞机的运动。
这些基础知识是飞行原理的核心,对于理解飞机的飞行过程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飞行员必学知识点大全总结作为一名飞行员,必须掌握广泛的知识,包括飞行技术、机械知识、航空法规、气象学、导航知识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飞行员必学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飞行技术1. 飞行原理飞行员必须了解飞行的基本原理,包括气流、升力、推力、阻力等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好地理解飞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从而更好地进行飞行操作。
2. 飞行操纵飞行员必须掌握飞行操纵技术,包括起飞、爬升、水平飞行、下降、盘旋、转弯、着陆等各种飞行动作。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加精准地操纵飞机完成各项飞行任务。
3. 飞行安全飞行安全是飞行员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飞行员必须了解飞行规范、飞行姿态以及各种安全操作流程,以确保飞行中的安全。
4. 天气影响飞行员需要了解不同天气条件对飞行的影响,包括风速、湿度、温度、云层情况等。
只有了解这些情况,飞行员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飞行路线和飞行高度。
5. 紧急情况处理飞行员需要掌握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包括机械故障、气象突变、降落场变更等。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的冷静和应变能力才能够保证飞行的安全。
6. 机场操作飞行员需要了解不同机场的运行规程和操作流程,包括起降程序、停机位选择、滑行规范等。
这些都是保证飞机在机场安全停靠和起降的重要环节。
二、机械知识1. 飞机构造飞行员需要对飞机的构造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机翼、发动机、机身、舱门等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飞机的构造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好地进行飞行操作,并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 飞机维护飞行员需要了解飞机的维护保养知识,包括日常检查、维修保养流程等。
只有了解这些知识,飞行员才能够及时发现飞机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解决。
3. 机载设备飞行员需要了解飞机上的各种机载设备,包括通讯设备、导航设备、自动驾驶系统等。
熟悉这些设备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好地进行飞行操作,并在必要时使用这些设备进行飞行导航和通讯。
4. 紧急工具飞行员需要了解飞机上的紧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救生艇、救生衣、集中器等。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1、机翼的剖面参数:翼弦:翼型前沿到后沿的连线。
厚度:上翼面到下翼面的距离;最大厚度;最大厚度位置:最大厚度到翼型前沿的距离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相对厚度:(厚弦比)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中弧线:与翼型上下表面相切的一系列元的圆心的连线(中弧线到上下翼面的距离相等),对称翼面中弧线与翼弦重合。
弧高:中弧线与翼弦的垂直距离;相对弯度: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2、机翼的平面形状参数:平直机翼有极好的低速特性,便于制造;椭圆形机翼的阻力最小,但是难以制造,成本高;梯形机翼结合律矩形机翼和椭圆机翼的优缺点,具有适中的升阻特性和较好的低速性能,制造成本也较低;后掠翼和三角翼有很好的高速性能,主要用于高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低速性能较差翼展:机翼翼尖之间的距离;展弦比: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表示机翼平面形状长短和宽窄的程度);梢根比:机翼翼尖弦长玉机翼翼根弦长的比值(表示翼尖道翼根的收缩度);后掠角:机翼1/4弦线玉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表示机翼的平面形状向后倾斜的程度)第二节大气的一般介绍空气密度减小对飞行的影响:真空速不断增大、发动机效率降低空气压力降低的线性变化规律:高度上升8.25(27ft)米气压降低1hPa;高度上升1000ft 气压降低1inHg;高度上升11米气压降低1mmHg空气温度降低的线性变化规律:高度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5°高度上升1000ft温度降低2°湿度越大,空气的密度越小(水蒸气是干空气重量的62%);相对湿度,露点(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假如空气中水汽含量多,温度降低很少—相对较高的温度就可以达到饱和,露点就高),气温露点差:就是实际气温与露点的差值,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中低空高度每升高1000米真空速比表速约大5%;气温升高5°速度增大1%第二章低速空气动力学第一节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1、飞机的相对气流:相对于飞机运动的空气流,方向与飞行速度方向相反。
飞行原理知识点范文飞行原理是指飞机在空中稳定飞行和实现姿态调整的物理原理。
飞行原理涉及到气动力学、重力、动力和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飞行原理的知识点。
1.气动力学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力和力矩的科学。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运动、压力和阻力产生升力并克服重力。
其中,升力是支撑飞机的力量,重力是向下的力量。
通过控制机翼表面的气流动态,可以有效地产生升力。
2.升力和重力升力是飞机飞行的主要支撑力量,是由机翼产生的。
机翼上的反压区和高速流动的气流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即升力。
升力的大小与机翼的面积、空气的密度和速度以及攻角有关。
当升力大于重力时,飞机就能够飞起来。
重力是指地球对飞机的吸引力,是飞机的自身重量。
在飞行中,飞机需要克服重力才能保持在空中。
3.阻力和推力阻力是飞机运动中所受到的空气阻碍力,是飞机飞行的抵消力量。
阻力的大小与飞机速度、飞行姿态以及飞机表面的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减小阻力可以提高飞机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推力是指飞机在空中运动时向前推进的力量,是由发动机提供的。
推力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喷气速度以及喷嘴的方向和面积有关。
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可以控制飞行速度和飞机的姿态。
4.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可以通过控制飞机的控制面来实现。
主要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等。
方向舵用于控制飞机的左右转向,升降舵用于控制飞机的升降运动,副翼用于控制飞机的滚转运动。
通过控制这些控制面的运动,可以改变飞机所受力的分布,从而实现飞机的姿态调整和稳定飞行。
对于大型飞机,还可以通过自动飞行系统来实现飞机的控制。
6.前进气流和气动力学飞机在飞行中通过改变机翼的迎角和应用控制面的运动,以调整机翼表面的气流动态。
不同的迎角和控制面运动会对气流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升力和阻力。
7.机翼结构和空气动力学机翼是飞机的主要承力构件,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气动力学原理。
机翼的形状和弯曲度能够影响气流在机翼上的流动和气动特性,进而影响到升力和阻力的产生。
飞行专业知识点总结导论飞行是一门复杂而又迷人的学科,涉及到空气动力学、航空制造、飞行动力学、导航和飞行电子学等众多领域。
飞行员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飞行原理、飞机构造、飞行器性能、气象学、导航、驾驶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飞行原理、飞机结构、飞行器性能、气象学、导航和驾驶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飞行原理1. 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飞行器的作用的学科,是飞行学科的基础。
通过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飞机在不同状态下的飞行特性,包括升力、阻力、稳定性、操纵性等。
飞机的机翼形状、机身设计、控制面设置等都离不开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2. 升力与阻力升力是飞机上升的力量,而阻力则是飞机前进时所受的阻碍力。
在飞机的设计与驾驶中,升力与阻力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飞机具有不同的升力和阻力特性,在不同的飞行状态下,升力和阻力的变化会对飞机的性能产生影响。
3. 稳定性与操纵性飞机的稳定性是指飞机在特定状态下保持平衡的能力,包括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和航向稳定性。
操纵性指的是飞机在飞行中受操纵面操控时的稳定性。
飞机的稳定性与操纵性是飞行员控制飞机的重要依据,也是飞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飞机结构1. 飞机构造飞机的构造包括机翼、机身、机尾、起落架等部分。
飞机的不同构造对其飞行性能和安全性都有影响。
飞机构造的设计要考虑到载荷、重量、气动性能、结构强度等因素,以确保飞机的安全可靠。
2. 发动机飞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源,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包括活塞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喷发动机等。
飞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维护都是飞行员必须了解的内容,也和飞机的飞行性能有密切关系。
3. 飞机系统飞机包括了许多复杂的系统,如油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正常工作对飞机的安全飞行至关重要,飞行员需要了解不同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处理方法。
三、飞行器性能1. 飞行器运动学飞行器的运动学是研究飞机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特性。
最新固定翼飞行原理基础知识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最新固定翼飞行原理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飞行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用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特殊形式的飞机外,大多数飞机都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作作用。
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
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
不同用途的飞机其机翼形状、大小也各有不同。
机身——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有的高速飞机将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为一体成为全动平尾。
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
尾翼的作用是*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保*飞机能平稳飞行。
起落装置——飞机的起落架大都由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作用是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
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和推力,使飞机前进。
飞机上除了这五个主要部分外,根据飞机*作和执行任务的需要,还装有各种仪表、通讯设备、领航设备、安全设备等其他设备。
二、飞机的升力和阻力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
在了解飞机升力和阻力的产生之前,我们还要认识空气流动的特*,即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空气就是气流,一种流体,这里我们要引用两个流体定理:连续*定理和伯努利定理流体的连续*定理: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道时,由于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一切面的流体的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是相等的。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1、机翼的剖面参数:翼弦:翼型前沿到后沿的连线。
厚度:上翼面到下翼面的距离;最大厚度;最大厚度位置:最大厚度到翼型前沿的距离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相对厚度:(厚弦比)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中弧线:与翼型上下表面相切的一系列元的圆心的连线(中弧线到上下翼面的距离相等),对称翼面中弧线与翼弦重合。
弧高:中弧线与翼弦的垂直距离;相对弯度: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2、机翼的平面形状参数:平直机翼有极好的低速特性,便于制造;椭圆形机翼的阻力最小,但是难以制造,成本高;梯形机翼结合律矩形机翼和椭圆机翼的优缺点,具有适中的升阻特性和较好的低速性能,制造成本也较低;后掠翼和三角翼有很好的高速性能,主要用于高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低速性能较差翼展:机翼翼尖之间的距离;展弦比: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表示机翼平面形状长短和宽窄的程度);梢根比:机翼翼尖弦长玉机翼翼根弦长的比值(表示翼尖道翼根的收缩度);后掠角:机翼1/4弦线玉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表示机翼的平面形状向后倾斜的程度)第二节大气的一般介绍空气密度减小对飞行的影响:真空速不断增大、发动机效率降低空气压力降低的线性变化规律:高度上升8.25(27ft)米气压降低1hPa;高度上升1000ft 气压降低1inHg;高度上升11米气压降低1mmHg空气温度降低的线性变化规律:高度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5°高度上升1000ft温度降低2°湿度越大,空气的密度越小(水蒸气是干空气重量的62%);相对湿度,露点(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假如空气中水汽含量多,温度降低很少—相对较高的温度就可以达到饱和,露点就高),气温露点差:就是实际气温与露点的差值,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中低空高度每升高1000米真空速比表速约大5%;气温升高5°速度增大1%第二章低速空气动力学第一节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1、飞机的相对气流:相对于飞机运动的空气流,方向与飞行速度方向相反。
2、迎角: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用α表示。
相对气流指向翼弦下方为正迎角,相对气流指向翼弦上方为负迎角,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平行为零迎角。
判断迎角大小的方法3、连续性定理:空气稳定连续地在一流管中流动时,流管收缩,流速增大;流管扩张,流速减慢,即流速大小与流管截面积成反比。
4、伯努利定理:稳定气流中,在同一流管的任意截面上空气的动压和静压之和保持不变。
流速大动压大则静压小;流速小动压大则静压小;流速为零时静压与总压相等。
第二节升力和升力特性1、升力的概念:相对气流流过飞机,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各部分所产生的空气动力的总和叫做飞机的总空气动力(由于相对气流下洗,总空气动力的方向一般是向上并向后倾斜的)根据其所起的作用进行分解:垂直于飞行速度方向的分力叫升力,用于克服重力支托飞机在空中飞行;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后的分力叫阻力。
2、升力的产生原理: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机翼上下表面流过,机翼上表面由于正迎角和翼面外凸的影响,流管受挤压收缩,气流流速增大,压力降低;机翼下表面气流受阻,流管扩张,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机翼上下表面出现压力差,在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上的总压力差就是机翼的升力。
然后气流在机翼的后缘回合向后流去。
3、压力沿翼弦方向的分布:矢量表示法---利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坐标表示法---沿翼弦方向压力系数的分布情况:机翼升力的产生主要是靠机翼上表面吸力的作用(60%~80%),尤其是上翼面前段,而不是靠下翼面正压力的作用(20%~40)ρv2∙S,由公式分析升力的影响因素:C L飞机的升力系数,综合表4、升力公式:L=C L∙12达机翼形状(剖面形状)、迎角对飞机升力的影响。
1/2pv2,动气运动动压,升力与动压成正比。
S机翼面积,机翼在速度所在平面内投影面积,升力与面积成正比。
----产生相同的升力,升力系数越大,所需的速度越小,则所需的跑道越短,起飞和着陆越安全。
5、升力特性:指飞机的升力系数的变化。
----升力系数曲线,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规律曲线(在中小迎角范围内,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较大迎角范围内,迎角增大升力系数增大的趋势减缓;迎角达到临界迎角,升力系数达到最大;超过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降低)6、升力特性参数:零升迎角,升力等于0时而迎角;升力曲线斜率:升力增量与迎角增量的比值(小于临界迎角,斜率大于零,中小迎角时大,大迎角范围内逐渐减小;临界迎角时等于0;大于临界迎角时,斜率小于零);临界迎角:升力系数曲线最高点对应的迎角;最大升力系数:升力系数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升力系数。
第二节附面层相关知识1、附面层的形成:由于物体表面不是绝对光滑的,且对空气分子有吸附作用,紧贴物体表面的一层气流受阻滞和吸附,气流相对物面的速度为零,又因为空气的粘性,影响其外层的气流速度减小,这样一层层的影响下去,就出现了气流速度沿物体表面法线方向逐渐增大的薄层----附面层(紧贴物体表面气流速度从物面速度为零处逐渐增大到99%主流速度的很薄的空气流动层)2、附面层的特点:附面层内沿物面法线方向压强不变且等于法线主流压强;附面层的厚度随气流流经物面距离的增长而增厚(厚度:物面沿法向到附面层边界的距离)---因为紧贴附面层的空气不断受到附面层内空气粘性的影响逐渐减速变为附面层内的气流。
3、附面层的类型:层流附面层,气体微团沿法向分层流动互不混淆没有明显的上下乱动现象;紊流附面层:气体微团沿物面流动,同时沿法向上下乱动,各层强烈混合的现象。
层流和紊流之间的过渡区称为转捩点。
转捩的内因是层流本身的不稳定;外因是物面的扰动作用4、压强梯度:主流沿流动方向压强变化即存在压强梯度。
顺压梯度:沿流动方向,气流后部的压强大于前部压强;逆压梯度:沿流动方向,气流后部的压强小于前部压强;5、附面层的分离:附面层内气流发生倒流,脱离物体表面,形成大量旋涡的现象。
分离点:气流开始脱离物体表面的点。
分离内因是空气粘性;外因是物面弯曲出现的逆压梯度。
顺压梯度段:在顺压使气流加速的作用大于粘性使空气减速的作用,气流加速流动;逆压梯度段,气流在逆压和空气粘性的双重作用下减速,流速减慢压强增大逆压梯度更强,底层气流在逆压梯度作用下发生倒流,倒流而上的气流与顺流而下的气流相遇后,使附面层气流拱起脱离物体表面,被主流卷走形成旋涡,产生气流分离。
第三节阻力和阻力特性1、摩擦阻力:飞机飞行中带动空气流动,空气对其则有发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即为摩擦力。
影响因素,附面层类型(紊流层的摩擦力越大);空气与飞机的接触面积(越大越大);飞机表面状况(越粗糙越大)2、压差阻力:由于物体前后的压力差而产生的阻力。
气流在机翼后缘产生气流分离,附面层分离后,涡流区的压强相对于机翼前压强降低。
3、干扰阻力:以机身和机翼结合部为例,其他地方同样的道理。
本来气流沿机身流过,但是在安装机翼位置外凸,气流受干扰流管收缩流速加快压强降低;流过结合部飞机表面又向内弯曲流管扩张流速减慢压强增加;结合部逆压梯度增大气流分离前移涡流区扩大,产生了额外的阻力。
4、诱导阻力:由于气流下洗,垂直于下洗流的实际升力向后倾斜,该力在垂直与速度方向的分力起着升力的作用;平行于速度方向的分力向后阻碍飞机前进即为诱导阻力。
影响因素,机翼形状(平面形状)--椭圆翼的诱导阻力最小;展弦比---越大减弱翼尖涡减小气流下洗从而减小诱导阻力;升力越大分力越大诱导阻力越大;与飞行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1)翼尖涡的形成:上翼面压强低下翼面压强高,气流从下翼面(翼根向翼尖倾斜)绕过翼尖流向上翼面(翼尖向翼根倾斜),流到机翼后缘汇合,由于流向不同而形成旋涡并向后流去----形成翼尖涡(左翼尖顺时针右翼尖逆时针)2)旋涡在机翼剖面会诱起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向下的诱导速度(下洗速度)--→气流下洗改变了翼型的气流方向,使流过翼型的气流向下倾斜,这个向下倾斜的气流称为下洗流。
下洗流与相对气流之间的夹角称为下洗角。
翼弦与下洗流之间的夹角为有效迎角。
5、总阻力:总阻力包括废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和诱导阻力。
废阻力曲线;诱导阻力曲线;总阻力曲线6、阻力特性:主要指阻力系数的变化特性,阻力系数表示飞机的迎角,机翼形状和机翼表面质量对飞机阻力的影响。
阻力系数曲线:阻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增大(中小迎角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摩擦阻力迎角对其影响小阻力系数增加缓慢;较大迎角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迎角对其影响大,迎角增大阻力系数增加较快;接近或超过零剪迎角时涡流区扩大压差阻力急剧增大)第四节升阻比特性1、升阻比:相同迎角下,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的比值。
与空气密度、飞行速度、机翼面积的大小无关,只与迎角的变化有关。
2、升阻比曲线:升阻比随迎角变化的规律,升阻比存在一个最大值,对应的迎角为最小阻力迎角(有利迎角)3、性质角:飞机总空气动力与升力之间的夹角。
性质角越小总空气动力向后倾斜越少升阻比越大。
4、极曲线:综合表示飞机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阻比随迎角变化的一条曲线。
横坐标为阻力系数,纵坐标为升力系数,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一个与坐标对应的迎角。
曲线最高点对应的是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从原点向曲线引切线切点对应最小阻力迎角和最大升阻比。
第三章低速空气动力学第一节地面效应:飞机在起飞和着陆贴近地面时,由于流过飞机的气流受地面的影响,使飞机的空气动力和力矩发生变化,这种效应称为地面效应。
升力系数增大,升力增大。
贴近地面,流经机翼下表面的气流受到地面阻滞,流速减慢,压强增大(气垫现象);而且由于地面阻滞原来从下翼面流过的气流改道从上翼面流过,上翼面前段的气流加速,压强降低,上下翼面的压强差增大,升力系数增大由于地面作用,气流下洗减弱,下洗角减小,诱导阻力减小,飞机阻力系数减小。
下洗角减小水平尾翼的负迎角减小,负升力减小,飞机下俯力矩增大实现表明,飞机距地面在一个翼展高度范围内,地面效应对飞机有影响,距地面越近地面效应越强。
-→飞机进出地面效应区时的反应特征?第二节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增升装置:用来增大最大升力系数的装置。
前缘缝翼:位于机翼前缘,打开一条缝隙下翼面的高压气流从缝隙穿过贴近上翼面流动,补充上翼面气流动能降低逆压梯度延缓机翼气流分离,增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但是减小了上下翼面的压强差同时也会减小升力系数。
所以在小速度大迎角上翼面气流分离严重时打开前缘缝翼起到增大升力系数作用。
迎角较小时气流分离很弱打开反而会降低升力系数。
后缘襟翼:分裂襟翼(从机翼后段下表面向下偏转而分裂出的翼面,在机翼个襟翼的楔形区域形成涡流压强降低吸引上翼面气流使其流速加快,上下翼面压力差增大即增大了升力系数,同时延缓气流分离;放下襟翼使机翼弯度增大使上下翼面的压强差增大升力系数增大,但是同时使得上翼面最低压强点压强更低气流分离提前临界迎角减小)---可增大75%~85%;简单襟翼(增加机翼弯度,上下翼面的压差增大升力系数增大---同时诱导阻力增大,后缘涡流区扩大压差阻力也增大,总的阻力增大百分比大于升力增大百分比,所以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均增大但是升阻比降低;还会导致临界迎角降低);开缝襟翼(简单襟翼的基础上开缝,下翼面高压气流通过缝隙流到上翼面后缘,上翼面后缘气流动能增加流速加快,延缓气流分离提高升力系数;弯度增大,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系数增大,而且临界迎角降低不多)--可增大85%~95%;后退襟翼(下偏的同时向后滑动,增大机翼弯度,同时还增大了机翼面积,增升效果好且临界迎角降低较少);后退开缝襟翼(结合了开缝襟翼和后退襟翼的增升效果)---两种形式:查格襟翼(后退较少,面积增加少,可增大110%~115%);富勒襟翼(后退量和机翼面积增加量较多,可增大1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