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音响的工作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什么是共振音响?原理、特点是什么?共振音响是让音频经过转换后以机械振动介质面(木质桌面、玻璃等),使介质整个物体产生共振,从而使整个物体发声的播放器。
共振音响原理:共振发声技术起源于美国海军声纳探测技术,魅动公司引进这个声学原理并加以改进,研发了音脉技术,并通过音脉技术研发了共振音响。
共振音响打破传统喇叭振膜的发声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音频信号转换成机械运动,运用音频发声元件高速运动使接触介质整个物体共振,从而推动接触的界面震荡空气传递声音。
共振音响是一种全新的发声方式,具有接触不同介质产生不同音效、低音强劲震撼、声音洪亮大声等多种特点,开创了音响时代的新篇章。
共振音响特点:1介质传导多维音效接触界面材质不同,振动时波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效果也不一样,不同接触界面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一个音响,多种享受。
2360°无方向性传播共振音响声音的传播是没有方向的,如果放置在桌面上,整个桌面360°环绕发声,声音无指向性。
3穿透力强衰减小摈弃喇叭振膜,改用介质发声,减少空气传播声音的衰减。
固体物质发声穿透力好,声音传播距离更远。
4宽广声场体验在同样频率的情况下,共振音响能产生更大范围的宽广声场;正所谓:体积小,声音大。
共振音响的声音传播是360°无方向性全方位发声,避免传统音响指向性声音传播,面对喇叭的方向声音较大,背对喇叭的方向声音较小的问题。
360°音传导全方位涵盖角传播声音,感受震撼立体环绕音效。
那么,共振音响是如何做到声音360°无方向性传播的呢?假如将共振音响放置在桌面上,音脉介质共振发声系统高速运动使接触桌面共振,从而推动桌子震荡空气传递声音。
这相当于是整个桌面在发声,从而产生360°环绕声效。
共振音响尚属刚刚发展阶段,做共振音响的厂商魅动公司是做得最好的一家,业内全球第一品牌技术过硬,产品音质、质量都是可以的。
魅动一直做的是海外市场,估计很少人知道这个品牌,不过2013年已进军国内市场了。
共振的原理现象及应用
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振动频率与外力频率接近甚至完全相等时,振动幅度会显著增大的现象。
共振的原理是基于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外力频率接近时,外力对物体的周期性作用会使物体振动幅度逐渐增大。
当外力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完全一致时,振动幅度达到最大值,这就是共振现象。
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1. 声学:共振是音箱、乐器等声学设备的基本原理。
当谐振腔中的空气柱振动频率与声源频率匹配时,共振现象会导致声音的放大。
2. 结构工程:共振现象对于建筑和桥梁等结构的设计和评估非常重要;例如,桥梁的自然频率不能与行车的频率相匹配,否则会导致共振现象出现,从而引发结构破坏。
3. 电子学:共振现象在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无线电接收器中的天线和谐振电路会选择性地放大特定频率的信号。
4. 医学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共振现象来生成人体内部图像的技术。
通过外加磁场和电磁波,可以激发人体内部的核自旋共振,并通过检测
返回信号来生成图像。
5. 传感器:共振传感器利用共振现象来检测物体的重量、压力、应力等物理量。
当被测量物体与传感器的共振频率匹配时,传感器的振幅或频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测量。
总之,共振现象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声学、结构工程、电子学、医学等各个领域。
通过合理利用共振,可以实现很多实用、高效的技术和设备。
共振嗽叭结构原理《共振喇叭结构原理》最近在研究共振喇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原理,今天来跟大家聊聊。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一个大的音乐厅里面,如果有人轻声哼唱一个音调,过一会儿可能会发现周围的某些物件,像窗户玻璃或者很轻的一些装饰品似乎也跟着轻轻震动起来,这跟共振喇叭的原理其实有点像呢。
共振喇叭可不太像我们平常看到的那种普通喇叭。
普通喇叭是靠纸盆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形成我们听到的声音波。
这就好比我们用手直接拍打水面,让水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外扩散。
共振喇叭的结构原理就要复杂一点了。
打个比方吧,我们可以把共振喇叭的零件想象成一个特殊的“声音团队”。
喇叭会产生特定频率的振动,就像这个团队里有个指挥,他唱出特定的调子。
这种振动不是像普通喇叭那样直接推动大量空气来发声,而是先找到某个表面,比如说桌面或者一个很大的板,这个表面就像是一个“声音放大器”。
这就要说到共振原理了,喇叭产生的振动频率如果恰好与这个表面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者相同,那么这个表面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振动,就像一起跳舞的小伙伴跟上了指挥的节奏,然后推动周围的空气发出更大的声音。
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明白为什么共振喇叭不直接推动空气,而是要借助其他表面。
后来我学习相关理论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因为不同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当两种频率相匹配的时候能获得最大的能量转化,也就是把电能通过喇叭转化成机械能,再由物体表面的共振转化成声音能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共振喇叭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其实应用还不少呢!在一些小型的家庭音响产品中,采用共振喇叭可以节省空间,它不需要很大的发声单元。
而且在那种对声音传播方向要求比较特殊的场景下,比如定向的语音提醒设备,也可以利用共振喇叭。
不过要注意哦,共振喇叭也有一些局限性,因为它依赖于外界的共振表面,如果表面不合适或者有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发声质量。
我还很好奇,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能根据环境自适应地调整共振喇叭的频率,以达到最佳的发声效果呢?这也是个很值得大家一起讨论的延伸思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没有喇叭的音响——共振音响南昌三中刘付媛你见这样音响吗?它外型千奇百怪有圆的,方的,卡通的,酷炫十足;它只有茶杯大的体积却能有震撼的低音效果;它没有传统音箱的喇叭,却能播放出美妙的声音,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它会让你的桌面跳动起来,它就是共振音响。
我们不仅要问:那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和我们普通的音箱有什么区别?传统音箱或音响的喇叭是电动式扬声器,又称动圈式扬声器,它是应用电动原理的电声换能器件。
当通电导体处于磁场时,会受到一个磁场力,根据左手定则,力与电流、磁场方向互相垂直,受力大小与电流、导线长度、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当音圈输入交变音频电流时,音圈受到一个交变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带动纸盆即振膜振动,反复推动空气而发音。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纸盆扬声器、号筒扬声器都属于电动式扬声器。
而共振音响本身没有振膜,它是将音频信号,通过内部的共振结构(声驱动)作用于刚性物体(如:木质、合成材料、玻璃等硬质平面),使其振动发声的。
声驱动并没有像动圈式扬声器一样移动线圈或者移动磁体而产生声音。
这种声驱动是由特殊稀有金属构成,它能在电磁场中做伸缩运动,因此它能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使与之接触的介质随之振动。
这种特殊稀有金属,它叫Terfenol-D①.是一种磁致伸缩材料。
磁致伸缩的特点是某些铁磁材料在磁场内会发生形状改变。
Terfenol-D①能够产生“惊人的”磁致伸缩,它具有比传统的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高几十倍的伸缩性能。
共振音响是款新、奇、特的产品,相对于传统音响:1)共振音响体积小、方便携带;2)具有穿透性和360°传播的特点;3)放在不同的播放介质上面有不同声效。
共振音响具有如下特点:1.没有喇叭却能播放出动听音乐2.可自由播放TF卡中的MP3音频文件,持续播放3-5小时3.共振音响还是一部时尚的迷你收音机,小巧便携的挂绳既为强大的360度收音天线4.采用最新研发的共振技术,能将所接触的带硬质腔体的界面(如木质办公桌,茶几,墙壁)变成一个超大喇叭,并且其接触的材质不同发出不同的音色5.超MINI的炫酷时尚外型,却一样能发出震撼人心的HIFI音效,360度环绕立体声更能让音乐无外不在正因为发声原理的不同,共振音响与传统喇叭式音箱相比特点和优势如下:1、体积小、无需传统音箱的箱体。
共振音响原理
共振音响是一种利用共振现象工作的音响系统。
其原理主要涉及声波共振和谐振。
声波共振是指当声波与共振体的固有频率相符合时,共振体会因受到强迫力的作用而产生很大的振幅,进而放大声音。
而谐振是指在共振体的特定频率下,振动频率相对稳定,能够持续放大声音。
在共振音响系统中,通常采用共振腔或共振器作为共振体,通过调整共振腔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参数,使其具有特定的共振频率。
当音源发出的声波与共振腔的固有频率相符合时,声波在共振腔中反复反射和叠加,从而达到放大的效果。
此外,共振腔内的共振空气柱也可以通过谐振放大声音。
通过优化共振器的设计,能够使共振音响系统产生更加清晰、丰富和震撼的音效。
共振音响原理
首先,共振音响原理的实现离不开共振腔体。
共振腔体是指音响设备内部的一个空间,它可以使声音在内部反复地反射,形成共振效应。
这种共振效应会使声音的频率得到增强,从而让声音更加清晰、有力。
共振腔体的设计和布局对音响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共振腔体设计可以使声音的共振效应得到最大化,提升音响的音质。
其次,共振音响原理还涉及到振膜的工作。
振膜是音响设备中负责振动的部件,它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在共振音响原理中,振膜的振动频率和共振腔体的共振频率相匹配,使得声音得到了增强。
这种匹配使得音响设备的声音更加饱满、有力,给人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除此之外,共振音响原理还与声音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共振音响原理的作用下,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受到了增强,使得声音的覆盖范围更广,音质更好。
这种增强效应使得音响设备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清晰、有力的声音,为人们的听觉体验带来更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共振音响原理是音响设备中的重要工作原理,它通
过共振腔体、振膜的振动以及声音的传播等方面的作用,使得音响
设备的声音更加清晰、有力。
合理的共振音响原理的运用可以使得
音响设备的音质得到提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因此,在音响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中,充分考虑共振音响原理的作用
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提高音响设备的品质,满足人们对高品
质声音的需求。
声学声音的共振现象共振是声学中一个重要而常见的现象,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声学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或系统受到特定频率的外力激励时,会出现振幅增大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声学共振的原理、应用领域及其实际意义。
一、共振的原理共振现象是由于外力的频率与物体或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而引起的。
当受到激励的外力频率与物体或系统的固有频率匹配时,会出现共振现象。
这是因为在共振频率下,外力对物体或系统施加的能量将会逐渐积累,导致振幅的增大。
二、声学共振的应用领域1. 乐器制造声学共振是乐器制造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乐器通过调整其材料、形状和尺寸来产生特定的共振频率,以获得丰富的音色。
例如,小提琴的共振箱采用了特殊的构造,以增加共振频率并改善声音的质量。
同样地,管乐器如长号和萨克斯管的音色也是通过共振现象实现的。
2. 音响系统设计在音响系统设计中,共振现象的应用可以提高音箱的效果。
通过合理设计音箱的尺寸和材料,可以获得更好的低音效果。
共振箱的设计参数如共振频率和共振峰值可以影响音箱声学特性,进而改善音质。
3. 声学隔断共振现象也可以用于声学隔断的设计。
通过选择特定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的声音的隔离效果。
共振现象可以使得隔断材料对特定频率的声音的吸收效果更明显,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
4. 音频技术共振现象在音频技术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扬声器的设计中,通过共振现象可以改善低频响应,提高音质。
此外,对于电子音乐和合成器等音频设备,共振现象也可以用来创造特定的音乐效果。
三、共振现象的实际意义共振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对于提高音质、加强声音的传播和隔离声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共振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利用声学系统。
此外,共振现象的研究对于物体的结构分析和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共振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材料的固有特性和结构的振动特性,从而在产品设计和工程领域中实现更有效的应用。
共振音响原理
共振音响原理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外界振动时,如果其固有频率与外界振动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振现象,使得物体产生更大的振幅和声音。
这个原理在音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音箱、乐器等。
在音箱中,共振音响原理被用来增强声音的音量和质量。
音箱中的振膜和空气形成了一个共振腔,当音频信号通过振膜时,振膜开始振动,使得空气在共振腔中产生共振现象,从而放大声音。
此外,音箱的设计也要考虑共振频率,以确保音箱的共振频率与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从而达到最佳的音质效果。
在乐器中,共振音响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钢琴的琴弦和共鸣箱之间形成了一个共振系统,当琴弦被弹奏时,共鸣箱中的空气开始共振,从而放大声音。
同样,管乐器中的共振腔也是通过共振现象来放大声音的。
除了音箱和乐器,共振音响原理还被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汽车引擎和建筑物结构的设计。
在汽车引擎中,共振现象可以增加引擎的输出功率,提高燃油效率。
在建筑物结构中,共振现象可以导致结构的破坏,因此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和抗震措施。
共振音响原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原理,它在音响领域和其他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共振音响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从而更好地设计和使用音响设备。
什么是体感音响?用身体可以感觉到的音乐振动就是体感音响。
当人发出声音的时候,触摸他的后背,你就可以感受到振动。
人的体重的约70%是水分,水的阻抗远比空气高,振动传递效果也远远好于空气。
胎儿就是伴随着母亲的声音的振动发育起来的,其实这就是"体感音响(Vibration Music-Visic)"。
虽然我们长成大人了,这种胎儿发育环境仍然下意识地残存在记忆中。
例如,婴幼儿哭闹的时候,一旦被母亲抱起来,立刻就平静下来,因为母亲的体感振动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
一般音响和体感音响的频率范围一般的音乐再生是通过增幅器放大信号后从扬声器发出,再经过空气振动而达到人的耳膜的。
通常我们可以听到的音乐低音部分一般为50Hz-150Hz,这是因为,虽然最好的风琴可以发出16Hz的低音,但是,最好的增幅器和扬声器却只能发出20Hz以上的频率。
而体感音响则不同,体感音响最大范围可以表达16Hz-20000Hz。
并且,将其中150Hz-16Hz低频部分电信号另外经过增幅器放大,通过换能器转换成物理振动,做用于人体传导感知。
我们知道,20-50Hz的低频部分的重低音感大大增强,伴随着振动感和冲击感给人以极其强烈的临场感。
不仅仅如此,20-50Hz的频率范围最能够给人以心理和生理愉悦的快感和陶醉感,可以达到最佳的精神放松效果。
换句话讲,如何忠实再现20-50Hz的频率范围的音乐,是今天的体感音响技术特长。
因为传统的音响技术要想再生40Hz以下的低频是极其困难的。
这种崭新概念的音响技术将要引发音响、音乐等领域一次技术革命。
其实际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如:音乐:身体可以感知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50-20Hz的低频部分,可以获得极大的冲击力,超出立体声效果,可以称之为4维音响; 视频(电影、电视、DVD):身体可以感知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50-20Hz的低频部分,可以获得逼真的临场感;休闲:解除精神压力、获得高质量休息;医疗:安定精神、降低血压的各种治疗。
【拓展阅读】共振音响
共振音响是让音频经过转换后以机械振动介质面(木质桌面、玻璃等),使介质整个物体产生共振,从而使物体播放出悠扬的乐曲。
共振音响是一种神奇的音频设备,它是运用共振发声原理设计出来的360度无阻碍音乐播放器,它能让任何平面(如木质桌面、玻璃、墙体、金属等)尽情放送悦耳的音乐,让你可以聆听到身边各种材质对音乐品质的不同诠释,尽情体会音乐自主的乐趣!
什么是共振音箱呢?简单地说就是存在这样一种发声系统,它本身没有振膜,通过接触到介质——硬质物体就会发声。
概况
共振音响是一款新产品,没有喇叭的音响,市面上极为少见,共振音响的出现,其宗旨就是打破传统普通音响音效的局限性,因为普通音箱的传声是经过喇叭水平震荡空气传递达到音效效果的,且有一定的局限指向性;共振音响就不会这样,共振音响可以以360°周率传播。
广大音频爱好者对2.0、2.1、5.1等多媒体音箱系统早已司空见惯,但对这种“共振”音箱的概念可能闻所未闻。
它它形体短小精悍,独处桌面一角,通体黝黑,头顶隐隐闪耀绿色光茫。
它沉默不语,却正暗中凝聚内力,引得桌面阵阵长啸……
有人想,如此一来,它放置的地方不同,发出的声音应该有所区别。
完全正确,它的共振特性决定了它发声的音色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材质。
经过试听,在厚实的原木上,它产生的声音低音低沉,共鸣明显;放置在玻璃上,声音清脆而响亮,高音表现突出。
特性
共振音响还有一种独特的特有的——穿透性!就是说共振音响可以通过介质面把音效穿过介质,达到介质的另一面也可以收听到乐曲,也就是说如果你把共振音响安装到房门或某些墙面上,你在这边放乐曲,另一边也可以同时和你一起共享悠扬的意境。
共振音响的工作原理
共振音响的工作原理
发声原理:振动器振动发声(振动音响)+纸质鼓膜喇叭发声。
传统(普通)音响与振动音响相结合的音响,既有振动音响的振动发声,又有传统音响的喇叭发声。
介质混合音响主要是结合了振动音响的振动发声技术原理和普通音响纸质鼓膜喇叭发声原理,将二者融合;其实介质共振混合音响还是很好理解的,介质共振就是通过振动介质发声,而混合则是结合了传统音响喇叭发声,总的来说就是传统普通音响和振动音响的结合体,音质清澈不说,重低音效果更是显著。
普通(喇叭)音响发声原理
介质共振混合音响,发声原理,采用的是振动器振动发声+纸质鼓膜喇叭发声,我们经常用音响的人都知道,普通音响除了专业音响,一般的普通音响重低音都是不够的,低音好点的一般体积都不小,这主要是由于采用喇叭发声的音响受发声单元体大小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多多媒体音响直接采用低音炮,外接音箱,充分扩大其发声单元体体积范围,但这样对于音响的外形就有很大的限制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市面见到的音响一般都是四方四正有棱有角的原因,且低音效果也不是很好。
振动音响发声原理
而近几年才出现的振动音响,采用的则是振动介质发声的原理,一般重低音效果不错,体积纤小形状也是千奇百怪,但振动音响也有
其致命缺陷,中高音不足或者是几乎没有,且一旦离开介质(也就是音响接触面),声音就几乎没有了,这些都是我们购买振动音响所要考虑的问题,离不开介质,那就对播放场地有所限制了。
介质共振混合音响发声原理
介质共振混合音响刚好就是这二者的结合体,采用振动音响的振动介质传声则刚好解决了普通音响低音不足且体积过大的问题,而结合普通音响喇叭发声则就很好的解决了振动音响无中高音,离不开振动介质的缺陷,可以说介质共振混合音响还是很好的在普通音响和振动音响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优势互补,有着专业的音效不说,它还没有方或者圆之类的局限性,任由设计师去天马行空地塑造。
介质共振混合音响与立体共振音响的关系
首先讲解一下什么叫立体声,立体声就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是立体声,但我们如果把这些立体声经记录、放大等处理后而重放时,所有的声音都从一个扬声器放出来,这种重放声(与原声源相比)就不是立体的了。
这时由于各种声音都从同一个扬声器发出,原来的空间感(特别是声群的空间分布感)也消失了。
这种重放声称为单声。
如果从记录到重放整个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发生的空间感(不可能完全恢复),那么,这种具有一定程度的方位层次等空间分布特性的重放声,称为音响技术中的立体声。
立体声结合到音响上也就是说音响发出的声音具备低音、中音、高音三种音频。
而介质共振混合音响是共振音响和普通(喇叭)音响的结合体。
共振音响的优势就是低音重、同时又发音无固定声源,这样就产生了
空间感,而普通的喇叭音响又具备中、高音的特色,这样两种优势互补产生的音效就是立体声了。
所以介质共振混合音响也就是立体共振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