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喇叭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515.50 KB
- 文档页数:2
什么是共振音响?原理、特点是什么?共振音响是让音频经过转换后以机械振动介质面(木质桌面、玻璃等),使介质整个物体产生共振,从而使整个物体发声的播放器。
共振音响原理:共振发声技术起源于美国海军声纳探测技术,魅动公司引进这个声学原理并加以改进,研发了音脉技术,并通过音脉技术研发了共振音响。
共振音响打破传统喇叭振膜的发声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音频信号转换成机械运动,运用音频发声元件高速运动使接触介质整个物体共振,从而推动接触的界面震荡空气传递声音。
共振音响是一种全新的发声方式,具有接触不同介质产生不同音效、低音强劲震撼、声音洪亮大声等多种特点,开创了音响时代的新篇章。
共振音响特点:1介质传导多维音效接触界面材质不同,振动时波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效果也不一样,不同接触界面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一个音响,多种享受。
2360°无方向性传播共振音响声音的传播是没有方向的,如果放置在桌面上,整个桌面360°环绕发声,声音无指向性。
3穿透力强衰减小摈弃喇叭振膜,改用介质发声,减少空气传播声音的衰减。
固体物质发声穿透力好,声音传播距离更远。
4宽广声场体验在同样频率的情况下,共振音响能产生更大范围的宽广声场;正所谓:体积小,声音大。
共振音响的声音传播是360°无方向性全方位发声,避免传统音响指向性声音传播,面对喇叭的方向声音较大,背对喇叭的方向声音较小的问题。
360°音传导全方位涵盖角传播声音,感受震撼立体环绕音效。
那么,共振音响是如何做到声音360°无方向性传播的呢?假如将共振音响放置在桌面上,音脉介质共振发声系统高速运动使接触桌面共振,从而推动桌子震荡空气传递声音。
这相当于是整个桌面在发声,从而产生360°环绕声效。
共振音响尚属刚刚发展阶段,做共振音响的厂商魅动公司是做得最好的一家,业内全球第一品牌技术过硬,产品音质、质量都是可以的。
魅动一直做的是海外市场,估计很少人知道这个品牌,不过2013年已进军国内市场了。
共振嗽叭结构原理《共振喇叭结构原理》最近在研究共振喇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原理,今天来跟大家聊聊。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一个大的音乐厅里面,如果有人轻声哼唱一个音调,过一会儿可能会发现周围的某些物件,像窗户玻璃或者很轻的一些装饰品似乎也跟着轻轻震动起来,这跟共振喇叭的原理其实有点像呢。
共振喇叭可不太像我们平常看到的那种普通喇叭。
普通喇叭是靠纸盆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形成我们听到的声音波。
这就好比我们用手直接拍打水面,让水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外扩散。
共振喇叭的结构原理就要复杂一点了。
打个比方吧,我们可以把共振喇叭的零件想象成一个特殊的“声音团队”。
喇叭会产生特定频率的振动,就像这个团队里有个指挥,他唱出特定的调子。
这种振动不是像普通喇叭那样直接推动大量空气来发声,而是先找到某个表面,比如说桌面或者一个很大的板,这个表面就像是一个“声音放大器”。
这就要说到共振原理了,喇叭产生的振动频率如果恰好与这个表面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者相同,那么这个表面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振动,就像一起跳舞的小伙伴跟上了指挥的节奏,然后推动周围的空气发出更大的声音。
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明白为什么共振喇叭不直接推动空气,而是要借助其他表面。
后来我学习相关理论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因为不同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当两种频率相匹配的时候能获得最大的能量转化,也就是把电能通过喇叭转化成机械能,再由物体表面的共振转化成声音能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共振喇叭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其实应用还不少呢!在一些小型的家庭音响产品中,采用共振喇叭可以节省空间,它不需要很大的发声单元。
而且在那种对声音传播方向要求比较特殊的场景下,比如定向的语音提醒设备,也可以利用共振喇叭。
不过要注意哦,共振喇叭也有一些局限性,因为它依赖于外界的共振表面,如果表面不合适或者有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发声质量。
我还很好奇,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能根据环境自适应地调整共振喇叭的频率,以达到最佳的发声效果呢?这也是个很值得大家一起讨论的延伸思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没有喇叭的音响——共振音响南昌三中刘付媛你见这样音响吗?它外型千奇百怪有圆的,方的,卡通的,酷炫十足;它只有茶杯大的体积却能有震撼的低音效果;它没有传统音箱的喇叭,却能播放出美妙的声音,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它会让你的桌面跳动起来,它就是共振音响。
我们不仅要问:那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和我们普通的音箱有什么区别?传统音箱或音响的喇叭是电动式扬声器,又称动圈式扬声器,它是应用电动原理的电声换能器件。
当通电导体处于磁场时,会受到一个磁场力,根据左手定则,力与电流、磁场方向互相垂直,受力大小与电流、导线长度、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当音圈输入交变音频电流时,音圈受到一个交变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带动纸盆即振膜振动,反复推动空气而发音。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纸盆扬声器、号筒扬声器都属于电动式扬声器。
而共振音响本身没有振膜,它是将音频信号,通过内部的共振结构(声驱动)作用于刚性物体(如:木质、合成材料、玻璃等硬质平面),使其振动发声的。
声驱动并没有像动圈式扬声器一样移动线圈或者移动磁体而产生声音。
这种声驱动是由特殊稀有金属构成,它能在电磁场中做伸缩运动,因此它能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使与之接触的介质随之振动。
这种特殊稀有金属,它叫Terfenol-D①.是一种磁致伸缩材料。
磁致伸缩的特点是某些铁磁材料在磁场内会发生形状改变。
Terfenol-D①能够产生“惊人的”磁致伸缩,它具有比传统的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高几十倍的伸缩性能。
共振音响是款新、奇、特的产品,相对于传统音响:1)共振音响体积小、方便携带;2)具有穿透性和360°传播的特点;3)放在不同的播放介质上面有不同声效。
共振音响具有如下特点:1.没有喇叭却能播放出动听音乐2.可自由播放TF卡中的MP3音频文件,持续播放3-5小时3.共振音响还是一部时尚的迷你收音机,小巧便携的挂绳既为强大的360度收音天线4.采用最新研发的共振技术,能将所接触的带硬质腔体的界面(如木质办公桌,茶几,墙壁)变成一个超大喇叭,并且其接触的材质不同发出不同的音色5.超MINI的炫酷时尚外型,却一样能发出震撼人心的HIFI音效,360度环绕立体声更能让音乐无外不在正因为发声原理的不同,共振音响与传统喇叭式音箱相比特点和优势如下:1、体积小、无需传统音箱的箱体。
使用共振音响的技巧
共振音响是一种以共振为原理的声音增强设备,它能够使音乐的低频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也增强了整体的音效。
使用共振音响的技巧有以下几点:
1. 适当摆放:正确的摆放位置是使用共振音响的关键。
一般来说,共振音响应该放在音乐源的附近,以使得音乐可以充分地传递到共振音响中。
同时,要避免将共振音响放置在角落或者墙壁边缘,这样会导致声音反射和共振效果不理想。
2. 调节音量:共振音响可以增强低频效果,但是过大的音量可能会导致音质不佳或者失真。
所以,在使用共振音响时要合理控制音量,避免过度依赖共振音响而忽略了整体音效的平衡。
3. 调节频率:共振音响通常具有不同的频率调节选项,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音乐类型来选择适当的频率。
对于低音乐风格(如摇滚乐)来说,可以适当增强低频效果,而对于一些轻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来说,则可以适度减少低频效果,以保持原本的音质。
4. 尝试不同的音效模式:共振音响通常具有多种音效模式,如音乐模式、电影模式等。
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音效模式,以获得更好的音质和听感体验。
5. 定期清洁和维护:频繁地使用共振音响可能会积累灰尘和污垢。
定期清洁共振音响,保持其正常运作状态,对于提高音质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使用共振音响要根据个人喜好和音乐类型来进行调节和选择。
合理的位置摆放、适当的音量和频率调节,以及定期的清洁和维护,都是使用共振音响的重要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音质和听感体验。
摩托车喇叭原理
摩托车喇叭是一种电声装置,其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声学共振。
摩托车喇叭包括一个震荡器和一个共振腔。
当摩托车喇叭接通电源时,电流通过震荡器产生磁场。
震荡器上绕有线圈,磁场会使线圈产生电磁感应,导致震荡器振动产生声音。
震荡器振动的声音通过共振腔放大并传导到外部环境。
共振腔是一个封闭的腔体,内部空气的特定形状和空间使得声音发生共振放大。
喇叭的共振腔通常是圆锥形或扩张式设计,以达到最佳声音效果。
摩托车喇叭的音量和音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和震荡器的设计来控制。
增加电流会增加震荡器振动的幅度,从而增加音量。
调整震荡器的弹性和质量可以改变音调。
总之,摩托车喇叭利用电磁感应和声学共振原理,通过震荡器的振动和共振腔的放大,产生并放大声音,从而发出声音信号用于警示和通信。
共振音响的使用范围及细节共振音响的使用范围及细节共振音响的简介共振音响是一款新产品,没有喇叭的音响,市面上极为少见,共振音响的出现,其宗旨就是打破传统普通音响音效的局限性,因为普通音箱的传声是经过喇叭水平震荡空气传递达到音效效果的,且有一定的局限指向性;共振音响就不会这样,共振音响可以以360°周率传播。
广大音频爱好者对2.0、2.1、5.1等多媒体音箱系统早已司空见惯,但对这种“共振”音箱的概念可能闻所未闻。
它形体短小精悍,独处桌面一角,通体黝黑,头顶隐隐闪耀绿色光茫。
它沉默不语,却正暗中凝聚内力,引得桌面阵阵长啸……有人想,如此一来,它放置的地方不同,发出的声音应该有所区别。
完全正确,它的共振特性决定了它发声的音色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材质。
经过试听,在厚实的原木上,它产生的声音低音低沉,共鸣明显;放置在玻璃上,声音清脆而响亮,高音表现突出。
共振音响是让音频经过转换后以机械振动介质面(木质桌面、玻璃等),使介质整个物体产生共振,从而使物体播放出悠扬的乐曲。
共振音响是一种神奇的音频设备,它是运用共振发声原理设计出来的360度无阻碍音乐播放器,它能让任何平面(如木质桌面、玻璃、墙体、金属等)尽情放送悦耳的音乐,让你可以聆听到身边各种材质对音乐品质的不同诠释,尽情体会音乐自主的乐趣!什么是共振音箱呢?简单地说就是存在这样一种发声系统,它本身没有振膜,通过接触到介质——硬质物体就会发声。
共振音响的使用范围及细节使用范围介质共振混合音响使用范围也很广泛,可以与手机、MP3-5、笔记本、台式电脑、游戏机、移动DVD等个人设备搭配使用,家庭及个人扩音设备使用。
特别是配备了锂电池的,既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以拿到户外使用,像属于介质共振混合音响的鹏逸音响几乎都是配备了锂电池,单放时长更是达到惊人的10小时以上,这样即使我们在户外使用也不会损耗播放器的电量。
使用细节可别小看细小的东西哦,很有用的。
使用前,音响的保护膜要撕掉;音响放置桌面播放时,要轻压下音响,使音响与桌面紧紧贴合,音效更佳;音响底部硅胶垫要清理干净,不要留有杂物;(推荐清理方法:用湿布轻抹干净即可,再将硅胶垫水渍吹干。
共振音响原理
共振音响是一种利用共振现象工作的音响系统。
其原理主要涉及声波共振和谐振。
声波共振是指当声波与共振体的固有频率相符合时,共振体会因受到强迫力的作用而产生很大的振幅,进而放大声音。
而谐振是指在共振体的特定频率下,振动频率相对稳定,能够持续放大声音。
在共振音响系统中,通常采用共振腔或共振器作为共振体,通过调整共振腔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参数,使其具有特定的共振频率。
当音源发出的声波与共振腔的固有频率相符合时,声波在共振腔中反复反射和叠加,从而达到放大的效果。
此外,共振腔内的共振空气柱也可以通过谐振放大声音。
通过优化共振器的设计,能够使共振音响系统产生更加清晰、丰富和震撼的音效。
共振音响原理
首先,共振音响原理的实现离不开共振腔体。
共振腔体是指音响设备内部的一个空间,它可以使声音在内部反复地反射,形成共振效应。
这种共振效应会使声音的频率得到增强,从而让声音更加清晰、有力。
共振腔体的设计和布局对音响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共振腔体设计可以使声音的共振效应得到最大化,提升音响的音质。
其次,共振音响原理还涉及到振膜的工作。
振膜是音响设备中负责振动的部件,它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在共振音响原理中,振膜的振动频率和共振腔体的共振频率相匹配,使得声音得到了增强。
这种匹配使得音响设备的声音更加饱满、有力,给人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除此之外,共振音响原理还与声音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共振音响原理的作用下,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受到了增强,使得声音的覆盖范围更广,音质更好。
这种增强效应使得音响设备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清晰、有力的声音,为人们的听觉体验带来更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共振音响原理是音响设备中的重要工作原理,它通
过共振腔体、振膜的振动以及声音的传播等方面的作用,使得音响
设备的声音更加清晰、有力。
合理的共振音响原理的运用可以使得
音响设备的音质得到提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因此,在音响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中,充分考虑共振音响原理的作用
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提高音响设备的品质,满足人们对高品
质声音的需求。
共振音响原理
共振音响原理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外界振动时,如果其固有频率与外界振动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振现象,使得物体产生更大的振幅和声音。
这个原理在音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音箱、乐器等。
在音箱中,共振音响原理被用来增强声音的音量和质量。
音箱中的振膜和空气形成了一个共振腔,当音频信号通过振膜时,振膜开始振动,使得空气在共振腔中产生共振现象,从而放大声音。
此外,音箱的设计也要考虑共振频率,以确保音箱的共振频率与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从而达到最佳的音质效果。
在乐器中,共振音响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钢琴的琴弦和共鸣箱之间形成了一个共振系统,当琴弦被弹奏时,共鸣箱中的空气开始共振,从而放大声音。
同样,管乐器中的共振腔也是通过共振现象来放大声音的。
除了音箱和乐器,共振音响原理还被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汽车引擎和建筑物结构的设计。
在汽车引擎中,共振现象可以增加引擎的输出功率,提高燃油效率。
在建筑物结构中,共振现象可以导致结构的破坏,因此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和抗震措施。
共振音响原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原理,它在音响领域和其他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共振音响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从而更好地设计和使用音响设备。
喇叭发声原理是共振喇叭是一种声学设备,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并增强声音的响度和扩散范围。
喇叭的发声原理主要基于共振效应。
共振是指在一个物体受到外界激励后,当激励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共振,能量得到增强。
在喇叭中,共振效应通过声波的传播来实现。
喇叭的主要部分包括振膜、振荡器和围堵器。
振膜是喇叭发声的核心部分,通常使用聚酰亚胺等材料制成,其特点是轻薄、柔软且有高频率响应。
振膜随着电流的通过而产生振动,从而使空气颤动,形成声波。
振膜在发声过程中与空气之间的振动传递是共振产生的关键。
振膜的振动是由振荡器产生的电信号引起的。
振荡器一般由电磁线圈和磁铁组成。
当电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会在磁铁的作用下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一个固定在振膜上的永久磁铁产生互相排斥的力或互相吸引的力。
这个力会使得振膜产生振动。
振荡器的作用类似于音箱中的扬声器单元,它将电信号转换为振动信号。
为了使得振膜能够以最佳方式振动,并将振动声音传递到外部空气中,喇叭中通常还会设置一个围堵器。
围堵器通常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将振动的空气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
这样,振荡器产生的振动能够以相对集中的方式传递到振膜上,并在围堵器中形成较为高强度的声波。
围堵器的设计结构和形状对喇叭的音质和响度有一定影响。
喇叭的发声原理还与共振腔有关。
共振腔是指喇叭内部的空腔,它通过振动的方式增强声音的响度。
共振腔的大小和形状会对发声效果产生影响。
常见的喇叭类型包括抛物面喇叭、圆锥喇叭和角锥喇叭等,它们的共振腔形状和设计都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喇叭的发声原理是基于共振效应的。
振膜的振动产生声音信号,通过振荡器和围堵器的作用,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空气中的声波。
共振腔的设计能够增强声音的响度和扩散范围。
喇叭广泛应用于音响设备、扩音设备、汽车音响系统和电视等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音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