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
- 格式:ppt
- 大小:352.00 KB
- 文档页数:35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单项选择题1、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实行()A、生产资料公有制B、多种所有制形式C、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形式D、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正确答案是】:A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是】: D3、按照马克思主义设想,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正确答案是】: D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博爱平等D、实现平均分配【正确答案是】: B5、我国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博爱平等【正确答案是】: A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是】:A7、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社会【正确答案是】: B8、()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A、封建主义B、资本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正确答案是】:D9、()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对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断。
A、“两个必然”B、“两个决不会”C、“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D、《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是】:C1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最高纲领是()A、实现小康社会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确答案是】:D11、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正确答案是】:D1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有()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D.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正确答案是】:A13、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就可以消灭“三大差别”,下列不属于“三大差别”的是()。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共同富裕 C.和谐 D.物质极大丰富2.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指的是()的发展。
A.个别人 B.大部分人C.杰出人物 D.全体社会成员3.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所决定的。
A.领袖意志 B.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所有人的愿望 D.人民群众的意志4.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剥削D.消除贫困5.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7.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选题1.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把这两个阶段分别称为()。
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资本主义D.原始主义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个必然是()。
A.社会主义必然灭亡B.共产主义必然胜利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D.社会主义必然胜利4.共产主义的实现是()。
A.必然的B.不可能的C.乌托邦式的理想D.长期的5.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
A.体力的发展B.智力的发展C.各种才能的发展D.各种工作能力的发展辨析题1.共产主义社会,虽然阶级和剥削都消亡了,但国家还是存在的。
2.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3.资本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本章共分三节,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认识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和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要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本章重要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4.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6.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本节逻辑结构]本节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并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做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3.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本节重要知识点]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消费资料分配方式。
3.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和“三大差别”的消除。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当代大学生应该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思想家热切地关注着社会的未来,并作出自己的预见。
特别是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
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学时安排:2课时教学导入:2009年3月13-15日,英伦三岛最热销的不是歌星或足球赛的门票,而是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召开的"共产主义观念"会议的门票。
本来该会议计划安排在能容纳200人的学术厅,但是听众太多,不得已三次改换场地,最后在一个能容纳千人的报告厅召开。
会议涉及的不是"如何分析最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形势,或如何组织新的政治运动这样的实践-政治问题"。
因为今天更为迫切的不是行动,而是理解共产主义观念的哲学意义。
他认为,"从柏拉图以降,共产主义是哲学家唯一值得思考的政治概念。
"会议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大会结束时齐泽克领唱《国际歌》。
本章中,我们会集中给大家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ª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ª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恩格斯也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
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
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阶级将会消亡,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战争也不复存在。
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