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七章第五节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一)正常牙合六项标准1、磨牙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沟上;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尖的近中斜面上,上颌尖牙咬合于下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
2、牙齿近、远中倾斜(冠角、轴倾角)临床冠长轴的龈端向远中倾斜时冠角为正值,向近中倾斜时冠角为负值。
正常牙合的冠角大都为正值。
3、牙齿唇(颊)-舌向倾斜(冠倾斜、冠转矩)上切牙冠转矩为正,下切牙接近直立,从尖牙起,上、下后牙冠转矩为负。
4、旋转后牙旋转后占据较多的近远中间隙,前牙占据较少。
5、间隙正常牙合无牙间隙存在。
6、牙合曲线Spee曲线较深时,上牙弓间隙不足以容纳上牙;颠倒的Spee曲线,则上牙的间隙过多。
(一)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直丝弓矫治器各个牙齿托槽底部厚度不同并与牙齿近远中、龈向的曲度一致,托槽内预置有不同的轴倾角、转矩角,牙齿的定位由托槽完成,不用在弓丝上弯制三种序列弯曲就能完成弓内治疗。
1、消除第一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通过调节托槽底的厚度,自动完成这种牙齿移动,使牙齿再牙弓中保持正确的唇(颊)舌位置关系。
2、消除第二序列弯曲直丝矫治器的托槽,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在槽沟上加入了不同的近远中倾斜角度。
3、消除第三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用托槽槽沟转矩角。
(二)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1、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使用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时,首先要根据拔牙或不拔牙选择“标准式”或“拔牙式”;其次要根据患者ANB 角的大小区分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切牙托槽;最后对拔牙病例还要根据支抗的大小确定三种不同形式的尖牙与后牙托槽。
2、Roth直丝弓矫治器Roth改良的直丝弓托槽是一种拔牙托槽,其主要设计思想为:(1)一种托槽系列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2)托槽所包含的角度可以完成牙齿三方位的轻度过矫治。
(3)允许牙齿轻微倾斜移动,而不像Andrews托槽那样完全整体移动牙齿。
MBT直丝弓矫正技术简介2007-07-20 16:19 【大中小】【我要纠错】经典的直丝弓矫正器是美国正畸学家LawrenceAndrews干1970年推出的一种源于方丝弓矫正器的新型矫正器,严格地说,它是美国“A”公司生产的Andrews矫正器的商品名,而不是矫正器的一个分类,但由干这一矫正器明显的内在优势,吸引了美国众多正畸材料厂家竟相生产类似的矫正器,因为专利的限制,这些厂家不能完全复制“A”公司生产的直丝弓矫正器,而仅能模仿Andrews直丝弓矫正器上8个主要特征中的l-4个特征,被Andrews称之为部分程序化矫正器,但一些正畸医师并不去严格区分部分程序化矫正器还是全程序化矫正器,而是将所有槽沟中含三个序列弯曲的托槽统称为直丝弓矫正器。
表面上看,两者区别不大,以主要区别之一的槽沟转矩角为例,完全程序化直丝弓托槽的转矩角由托槽底的倾斜度来反映,而部分程序化直丝弓托槽的转矩角做在托槽体部,虽然对单个牙而言,两者都能将牙齿矫正至目标角度,但对全牙弓而言,如果部分程序化托槽以理想牙弓所有牙齿的临床冠唇颊面纵轴的中点定位,则槽沟的龈向高度依牙冠倾斜度的不同而改变,无法保证在同一直线水平上,采用直丝弓的优势也就无法充分体现。
直丝弓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Andrews的最佳自然六标准,由干六标准对全牙弓所有牙齿的近远中、颊舌向及龈向角度和位置都有明确的期望值作为矫治目标,使得所有非完全程序化的直丝弓矫正器需要更多的弓丝调整才能实现最佳六标准。
严格地说,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家公司生产的直丝弓矫正器可以称之为“完全程序化直丝弓矫正器”。
完全程序化的另一个含义是设计决定矫正器类型及使用方法,Andrews在推出经典直丝弓矫正器后不久,陆续推出依据不同牙移动类型及移动量设计的拔牙系列托槽,矫治前先根据患者的错类型、拥挤程度及支抗要求等选择适合具体患者的类型,对拔牙病例配合不同的弹性牵引,以实现滑动法整体移动牙齿的目标。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效果比较
随着牙齿正畸技术的不断进步,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相继问世,二者各有优缺点。
本文将就这两种矫治器的效果进行比较。
首先,直丝弓矫治器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调整性能,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直丝弓的材料及截面形态均已经被科学确定,种类繁多,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设计方面,简单易于掌握,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同时具有精度高、调整快等优点。
此外,直丝弓的永久化比较方便,修复模式简单,患者不必进行钳合治疗,大大降低了治疗过程的不适感。
相比之下,自锁托槽矫治器的优势在于具有更加精密的设计和制作。
托槽体积小巧、托槽形式多变,能够使电子设备更加密切的与牙齿接触,从而更准确地测量牙齿运动轨迹和应力分布等数据信息。
自锁托槽的自锁机制相对复杂,在治疗期间患者不必进行固定和拆卸,调整时也更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效果,减少了患者的困扰。
不过,自锁托槽矫治器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托槽较小,插入快速较慢;插入后夹紧牙弓的力度不可控;短期内的治疗效果虽然显著,但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估。
此外,其制造技术要求较高,材料成本也较高,治疗费用相应较高,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综上所述,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患者中应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矫治器。
在治疗效果方面,两者实际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关键在于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矫治器,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A B
图 7-57 磨牙颊管
A、标准方丝弓矫治器
B、直丝弓矫治器
正畸治疗包括牙弓内(intra-arch)和牙弓之间(inter-arch)的治疗。
弓内治疗确定牙齿在
牙弓中的正确位置;弓间治疗协调上下牙弓之间及其与颅面之间的关系。
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各个牙齿的托槽相同,通过在弓丝上弯制三种序列弯曲定位牙齿、完成弓内治疗。
直丝弓矫治器各个牙齿的托槽底部厚度不同并与牙齿近远中、龈向的曲度一致,托槽内预置有不同的轴倾角、转矩角,牙齿定位由托槽完成,不用再弓丝上弯制三种序列弯曲就能完成弓内治疗。
这是Andrews直丝弓矫治器的要素,也是Andrews之后形形色色的直丝弓矫治器所共有的特征。
---hailin。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对比评价引言随着牙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被用于矫正不良牙齿。
其中,直丝弓和方丝弓矫治技术是两种常见的技术。
它们可以修正多种不同类型的错畸形,包括 II 类错畸形。
本文将讨论这两种技术在矫正 II 类错畸形的效果,并进行临床对比评价。
直丝弓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牙齿矫正方法。
它通过将一根贯通所有牙齿的钢丝放在牙齿的槽内,然后通过调整钢丝来移动牙齿,以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
直丝弓适合各种常见的错畸形,包括 II 类错畸形。
方丝弓矫治技术方丝弓矫治技术是另一种牙齿矫正方法。
与直丝弓不同,方丝弓需要在牙齿的槽内放置两根分别贯穿上下牙齿的钢丝,然后通过调整钢丝来移动牙齿。
方丝弓适合需要增加矫治力的情况,包括 II 类错畸形。
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对比分析直丝弓和方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正 II 类错畸形时的效果。
我们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招募 60 名患有 II 类错畸形的患者。
我们将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直丝弓组和方丝弓组。
矫治时间将持续两年,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
在每次随访之后,我们将用牙列模型、X 射线和临床照片评估每位患者的矫治进展。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1.牙齿移动范围;2.牙齿矫正时间;3.矫治后牙齿的保持能力。
结果经过两年的治疗,我们发现直丝弓组和方丝弓组的矫治效果都非常好。
在牙齿移动范围方面,方丝弓组的效果略好于直丝弓组。
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在矫治时间方面,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矫正后牙齿的保持能力方面,方丝弓组的效果比直丝弓组要好。
讨论本次研究显示,无论是直丝弓还是方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正 II 类错畸形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方丝弓组的矫治效果在牙齿移动范围和矫正后牙齿的保持能力方面略好于直丝弓组。
但是,两种方法的差异并不显著。
在选择使用哪种矫治技术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患者的口腔状况、治疗费用、矫治时间等。
直丝弓矫治技术全程式直丝弓矫治常用矫治技术简介直丝弓矫治技术起源于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原理基本相同~其差异在于托槽和颊管的设计。
直丝弓矫治技术根据正常骀六项标准~将正常骀自然牙列的平均数值~包括牙齿的唇(颊)舌向倾斜、近远中向轴倾角和在牙弓上内外侧的位置~均预置于托槽和颊管上~因而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大量的弓丝弯制。
既简化了临床操作~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也避免了弓丝弯制误差所造成的牙齿往返移动~使牙齿定位更精确、迅速。
MBT矫治技术是第三代矫治技术~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在方形弓丝上整体移动牙齿与Begg矫治技术细丝、轻力、组牙滑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节以矫治MBT技术为例说明直丝弓矫治器的治疗过程。
直丝弓矫治器用临床冠中心来确定托槽的位置。
临床冠中心是肉眼所见临床冠的长轴与牙冠水平线的交点。
磨牙临床冠长轴为颊面的主垂直沟~其余牙齿的临床冠长轴位于中发育嵴~是牙冠的最凸出部。
使用目测法确定各牙齿的临床冠中心~酸处理60秒使牙齿中心局部的釉质脱钙~将直丝弓托槽粘着于临床冠中心~托槽纵轴与牙齿临床冠长轴一致。
MBT技术有专用的临床冠中心高度值表~首先测量全口牙列的临床冠长度~计算出临床冠中心距离切缘或牙尖的高度~对照临床冠中心高度值表选择最接近的一组临床冠中心高度值~使用不同高度的托槽定位器核准托槽的位置~用光固化或自然固化黏结剂进行粘接。
同方丝弓矫治技术一样~使用分牙圈或分牙簧分牙3,7天后粘接磨牙带环[目前广泛使用颊面管]。
MBT矫治技术推荐除第一恒磨牙粘接带环外~应尽早粘接第二恒磨牙带环。
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相同~遵循“从软到硬、从细到粗、从圆到方的原则。
(1)o(01 4英寸、o(01 6英寸、0(01 8英寸镍钛圆丝顺序排齐牙列~摇椅形弓打开咬合。
(2)o(0 1 6英寸、o(0 1 8英寸不锈钢圆丝继续排齐整平牙弓。
(3)o(0 1 8英寸x0(02 5英寸、0(01 9英寸x0(025英寸镍钛方丝进一步排齐整平牙弓。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错牙合畸形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双侧前牙反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学外观。
寻找有效的矫治方法成为口腔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作为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常用器械,其效果备受关注。
直丝弓矫治器采用高强度金属丝弓,通过对牙齿施加力量来实现牙齿移动,具有矫治过程短、舒适度高等优点;而Begg矫治器则主要依靠活动板和弹簧来实现牙齿移动,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目前对于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疗效比较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这两种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在治疗该类错牙合畸形中的表现及疗效差异,为临床医生在选择矫治器时提供科学依据。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牙齿错颌畸形,患者常伴有咬合不齐、面容不对称等问题,对患者的外貌和功能造成影响。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是常用的矫治器之一,但它们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方面的效果尚未明确。
本研究旨在比较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疗效和优劣,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促进患者的口腔健康与美观。
2. 正文2.1 直丝弓矫治器的特点和应用直丝弓矫治器是一种常用的牙齿矫正器具,其主要特点包括结构简单、佩戴舒适以及调节方便。
直丝弓矫治器采用直线弹簧的原理,通过施加合适的力量来对牙齿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矫正的效果。
直丝弓矫治器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定制,提高了矫治效果的个性化。
关于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思考[摘要]直丝弓矫治器是最近50年来口腔正畸领域的三个突破性进展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直丝弓矫治器经过30年的发展,以诸多的优势逐渐被临床广大正畸医生所接受。
直丝弓矫治技术正在成为21世纪正畸领域使用最多的矫治技术。
有些人认为方丝弓矫治器的时代已经过去,方丝弓矫治技术已经被淘汰。
殊不知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建立在方丝弓矫治技术基础上的。
要掌握好直丝弓矫治技术,必须有坚实的方丝弓矫治技术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技术;方丝弓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是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一种改良,其主要特点是在矫治器的托槽上,根据不同牙齿的解剖位置,预置了一定的角度,因而简化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在弓丝上弯制第一,第二,第三序列弯曲,一根有基本弓形的平直弓丝插入托槽,就可以完成牙齿的三维及控根移动。
因此,使正畸医师在临床操作中省时,省力,特别是在较少弯制弓丝,有效控制牙齿和矫治程序上有明显优势。
1989年曾祥龙教授将该技术引入我国,并得到普及和发展。
由于对直丝弓矫治技术原理,矫治器的设计,选择,安装及弓丝的使用等基本知识理解的不同,许多正畸医师常把方丝弓矫治技术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相混淆,认为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取代方丝弓矫治技术。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矫治技术都有其优缺点,要掌握好直丝弓矫治技术,必须有坚实的方丝弓矫治技术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
对于以前从未经历口腔正畸专业训练的一般口腔医师,误认为直丝弓矫治器是一种“极为简捷的正压技术”,只须在牙弓上安放好直丝弓矫治器的各个部件,牙齿即会在一根平直弓丝的作用下自动排齐。
特别是使用直丝弓托槽,仅靠一根有基本弓形的镍钛方丝就想完成矫治的行为,是完全违背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原则错误。
直丝弓矫治器问世至今经历了30年的发展,不断改进换代,更新,出现多个种类,多种技术。
目前仅国内教科书和临床上见到的就有Andrews直丝弓技术,Roth 直丝弓技术,滑动直丝弓技术,MBT直丝弓技术,自锁托槽直丝弓技术,Alexander直丝弓技术,OPA-K直丝弓技术,Tip-Edge滑动直丝弓技术等等,这反映了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