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第六章第二节共39页
- 格式:ppt
- 大小:11.28 MB
- 文档页数:39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提问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讲授新课】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没有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因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图片说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由于当时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简单排斥的做法,使生产关系超越了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这不但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气力多方面地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图片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理论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深刻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及其意义,掌握党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大体线路和大体纲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尽力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大体线路和大体纲领,坚持大体线路一百年不动摇;全面了解我国“三步走”的进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思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大体含义和特征;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长期性;党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大体线路;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进展战略。
难点: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低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长期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本章大体概念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大体线路;大体纲领;整体小康;全面小康四、课时安排6课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低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进展(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进展阶段的熟悉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未来社会区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二、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低级阶段,第二阶段称为高级阶段。
3、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急于过渡思想。
4、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过,“社会主义那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理论形成和进展的进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咱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熟悉2、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低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增强对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熟悉,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大体特征。
这表明咱们党对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熟悉进一步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