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19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50题)1、爵士乐起源于( )A.肯尼亚B.美国C.巴西D.印度【答案】 B2、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是()。
A.昆山腔B.海盐腔C.皮黄腔D.弋阳腔【答案】 C3、对此相应所采用的正确治法为查看材料A.阳病治阴B.损其有余C.寒者热之D.阴病治阳E.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答案】 D4、如果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在 e 小调上,则再现部时副部主题的调性可以是A.E 大调B.C 大调C.G 大调D.g 小调【答案】 A5、海顿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响曲B.弦乐四重奏C.清唱剧D.协奏曲【答案】 C6、下列关于复调音乐声部独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各声部通常可采用不同的节奏B.各声部主要采用正向或反向的旋律进行C.各声部可采用斜向的旋律进行D.各声部常常先后进入【答案】 B7、京剧诞生早期,程长庚、张二奎、()的贡献突出,被称为“老生三杰”。
A.梅兰芳B.程砚秋C.余三胜D.尚小云【答案】 C8、17世纪的序曲分为两种,“慢一快一慢”三个乐章属于()。
A.法国式序曲B.意大利式序曲C.英国式序曲D.美国式序曲【答案】 A9、《月亮颂》是歌剧《水仙女》中的唱段,其曲作者是音乐家()。
A.普契尼B.比才C.鲍罗丁D.德沃夏克【答案】 D10、音乐课上,教师关掉灯用投影仪播放黄河汹涌奔腾的视频,听黄河咆哮的声音,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黄河边的情景,并问学生“此时你们想到了什么歌曲?”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首在抗战时期起到鼓舞性作用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教师在开始导入时运用了()。
A.语言创设情境B.多媒体创设情境C.环境创设情境D.绘画创设情境【答案】 B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8-100题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 A12、下列哪个力度记号适合下雨天气忽降大雷的音乐?( )A.mfB.sfC.dimD.erese【答案】 B13、下列关于南方曲笛与北方梆笛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曲笛擅长使用舌的技巧,旋律多具跳跃的特点B.南方笛曲风格典雅、音色柔和、抒情性强C.北方梆笛擅长使用气的技巧,旋律多连贯、平衡D.北方梆笛曲风优美、柔和,多以抒情为主【答案】 B14、组曲《中国狂想曲》的作者是()。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
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
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
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作者:赵文雪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摘要】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之一,是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中心的合奏音乐,管弦乐器处于辅助地位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的分布地区广泛,并有其独特之处,同时又有相互借鉴的共同之处。
本文主要以甘美兰的分布地区、形成种类、特点及其之间的区别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分布地区;种类;特点;区别中图分类号:J6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051-01一、甘美兰的地区分布、种类及特点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它的传统音乐文化非常的丰富,并且存在着各种音乐形式。
甘美兰就是其中一种音乐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厘岛甘美兰和爪哇岛甘美兰。
(一)中爪哇甘美兰。
甘美兰是由中爪哇岛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度尼西亚民间古典乐器的合奏形式。
由于中爪哇是印度尼西亚自古以来的王家居住地,所以中爪哇甘美兰又称宫廷甘美兰。
它主要用于皇室宫廷礼仪和上流社会的歌舞之中。
中爪哇甘美兰在节奏上较为缓慢,加上人声的低吟浅唱更是具有歌唱性,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空灵感。
从体裁形式方面来看,中爪哇甘美兰主要以皮影戏为主。
中爪哇甘美兰有着秩序分明的节奏層,并且在音乐中混用斯连德罗和佩德罗两种音阶形式,为合奏增添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形成了一种丰富谐和的乐队支体。
(二)西爪哇甘美兰。
由于居住在西爪哇地区的大多数都是巽他人,所以西爪哇的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以万隆附近的巽他为中心。
西爪哇地区有专门以斯连德罗音阶和佩罗格音阶而构成的甘美兰乐队。
其中,斯连德罗这种调式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用于木偶戏瓦扬的伴奏中。
而西爪哇还有属于佩罗格音乐系统的甘美兰:德贡甘美兰和伦腾甘美兰。
它们所用的乐器基本相同,但风格技巧不同。
德贡甘美兰主要用在宫廷中,音色较柔和。
伦腾甘美兰主要用于农村,声音响亮,较为粗犷。
在乐队编制方面,西爪哇甘美兰的乐队简单朴素,强调其旋律性。
《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 总第317期51音乐研究浅析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甘美兰赵文雪(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一、甘美兰的地区分布、种类及特点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它的传统音乐文化非常的丰富,并且存在着各种音乐形式。
甘美兰就是其中一种音乐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厘岛甘美兰和爪哇岛甘美兰。
(一)中爪哇甘美兰。
甘美兰是由中爪哇岛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度尼西亚民间古典乐器的合奏形式。
由于中爪哇是印度尼西亚自古以来的王家居住地,所以中爪哇甘美兰又称宫廷甘美兰。
它主要用于皇室宫廷礼仪和上流社会的歌舞之中。
中爪哇甘美兰在节奏上较为缓慢,加上人声的低吟浅唱更是具有歌唱性,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空灵感。
从体裁形式方面来看,中爪哇甘美兰主要以皮影戏为主。
中爪哇甘美兰有着秩序分明的节奏层,并且在音乐中混用斯连德罗和佩德罗两种音阶形式,为合奏增添了丰富的音响效果,形成了一种丰富谐和的乐队支体。
(二)西爪哇甘美兰。
由于居住在西爪哇地区的大多数都是巽他人,所以西爪哇的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以万隆附近的巽他为中心。
西爪哇地区有专门以斯连德罗音阶和佩罗格音阶而构成的甘美兰乐队。
其中,斯连德罗这种调式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用于木偶戏瓦扬的伴奏中。
而西爪哇还有属于佩罗格音乐系统的甘美兰:德贡甘美兰和伦腾甘美兰。
它们所用的乐器基本相同,但风格技巧不同。
德贡甘美兰主要用在宫廷中,音色较柔和。
伦腾甘美兰主要用于农村,声音响亮,较为粗犷。
在乐队编制方面,西爪哇甘美兰的乐队简单朴素,强调其旋律性。
(三)东爪哇甘美兰。
虽然西部的高雅甘美兰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爪哇典型甘美兰音乐的影响,但它与中爪哇甘美兰的音乐风格有明显的不同,如:西部的高雅甘美兰比中爪哇甘美兰活泼,并且在节奏、速度和力度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对比和变化。
而东部的甘美兰主要指具有民间风格的甘美兰,民间甘美兰可进一步分为唢呐甘美兰、瑞优甘美兰、甘庄甘美兰以及安格龙甘美兰。
浅谈印度甘美兰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一甘美兰音乐的历史背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
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Gamelan-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
到了13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备齐,并分为室内、室外两种乐器组合的形式。
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则用于戏剧、舞蹈、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
在爪哇和巴厘岛上甘美兰乐队颇多,特别是民间群众自发的甘美兰乐队随处可见,如今它不仅成为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乐的一个窗口。
人们就往往会想到《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等歌曲。
这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它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形式演绎,也有人声甘美兰,并常伴有古典舞蹈。
其音乐神圣、空灵,音响效果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可以带给人释放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蕴涵。
二甘美兰的音乐形式甘美兰乐队中最早的乐器是锣,其数目由单个逐渐发展为多个,现在乐队的乐器有以下四类,第一类:锣属乐器,包括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大釜锣、排锣。
第二类:排琴属乐器,包括木琴、共鸣筒、金属排琴。
第三类:管弦乐器,包括列巴布(甘美兰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切连朋(拨弦乐器)、竖笛(吹管乐器)。
第四类:鼓类乐器,甘美兰乐队中使用的是双面长鼓,大乐队中通常为大小两个鼓,小鼓的声音重于大鼓,而大鼓为雄性,担任主奏,小鼓为雌性,担任助奏。
《星星索》的赏析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经典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以下是关于《星星索》的赏析:
1. 文化背景:《星星索》是一首划船时随着船桨起落节奏而发出的歌曲,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
每句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其旋律委婉、抒情、感情深厚、真挚,表达了一个出海打鱼的年青人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
2. 音乐风格:《星星索》采用了印度尼西亚传统的甘美兰音乐元素,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和节奏,营造出了独特的音乐氛围。
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变化丰富,使得整首歌曲既动感又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歌词内涵:《星星索》的歌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印度尼西亚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4. 艺术价值:总的来说,《星星索》是一首充满魅力和感染力的歌曲,它不仅展现了印度尼西亚音乐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1. 背景介绍甘美兰音乐是印度尼西亚传统乐器之一,也是印尼国家管弦乐团的重要乐器之一。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13世纪的爪哇。
甘美兰音乐是一种弹拨类乐器,其使用的琴弦有四根或六根不等,通常使用覆面手指弹奏。
甘美兰音乐有着铿锵有力的音色,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情感。
它在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印尼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 教学目标•了解甘美兰音乐在印度尼西亚文化中的重要性;•学习甘美兰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学习赏析甘美兰音乐在印度尼西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印度尼西亚文化的兴趣。
3. 音乐鉴赏教案3.1 介绍印度尼西亚文化在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印度尼西亚的文化。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其文化融合了印度、中东、中国等国家的元素。
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中有许多有趣的元素,例如手工艺、舞蹈、食物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甘美兰音乐也是印度尼西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介绍甘美兰音乐甘美兰音乐是印尼传统音乐中的重要部分,它使用的是甘美兰琴。
甘美兰琴是一种弹拨类乐器,拥有四根或六根琴弦。
甘美兰琴使用的是覆面手指弹奏的方法,产生的音色有力而铿锵。
甘美兰音乐在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常被用于祭典和文化活动中。
3.3 学习演奏甘美兰音乐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演奏甘美兰音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甘美兰琴的构造,它有四根或六根琴弦。
甘美兰琴有音柱、琴弦和琴面这三个部分。
我们需要使用覆面手指的方法来演奏甘美兰琴。
学习演奏甘美兰琴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多次练习。
我们应该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一次就做到完美,而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又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学习甘美兰音乐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我们一定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取得进步。
3.4 赏析甘美兰音乐甘美兰音乐在印度尼西亚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经常被用于祭典和文化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甘美兰音乐的音色铿锵有力,在听觉层面上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世界⾳乐简介外国民族⾳乐第⼀章亚洲第⼀节东亚⼀、⽇本⽇本的传统⾳乐系统称为邦乐。
它的种类和体裁繁多,在这⾥我仅讲述其中影响范围较⼤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前两类属古典⾳乐,后⼀类属民间⾳乐。
(⼀)都市传统⾳乐我们在观看⽇本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会听到⼀种具有独特东洋韵味的⾳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本都市的传统⾳乐,⽽都节(市)⾳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本味⼉旋律的基础:谱例①都节⾳阶它虽然也是⼀种5 声⾳阶,但与中国和东⽅许多民族常⽤的⽆半⾳5 声⾳阶不同,包含了两个⼩2 度(半⾳)⾳程,这种特殊的5声⾳阶便成为构成通常⼈们所熟悉的⽇本⾳乐风格的最基本要素。
都市传统⾳乐主要包括各种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长歌、短歌,以三味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多种说唱⾳乐(统称为净琉璃)和筝独奏、重奏和它与其他乐器(三味线、尺⼋或胡⼸)的合奏曲。
代表歌曲《樱花》(⼆)宫廷雅乐风格典雅庄重、内容⽞奥深邃、仅限于宫廷和⼀些庙宇中演出的雅乐。
被视为国宝。
雅乐是现存⽇本传统⾳乐中最古⽼的乐种。
公元7~8 世纪从中国、朝鲜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传⼊,雅乐所⽤的⾳阶是在⽇本古代⽆半⾳的“律⾳阶”基础上扩展⽽形成的。
律⾳阶相当于中国的徵调式⾳阶,即:雅乐⼤致分为两种:1)管弦由雅乐管弦乐队合奏的纯器乐曲叫作管弦8 种乐器组成:2)舞乐带有舞蹈表演的雅乐称作舞乐。
代表性曲⽬是从中国传去的《兰陵王》《纳曾利》除了管弦和舞乐之外,雅乐尚有声乐曲催马乐、朗咏等(三)民谣它是⽇本传统⾳乐中最为⼤众化、最富有⽣活⽓息的品种,它直接反映了⼴⼤民众的劳动、⽣活和各种习俗,表达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1、民谣的类型按照民谣的表现内容和演唱场合可划分为4⼤类。
第⼀类是劳动歌曲,它是⽇本民谣的主体,《拉⽹⼩调》就属于此类;第⼆类是祭典歌最为著名的是在祭⿁的盂兰盆节唱的歌曲。
第三类是祝仪歌第四类是娱乐歌我国⼈民熟悉的《五⽊摇篮曲》就是其中著名的⼀⾸。
2、⾳乐特点1)⾳阶古⽼的⽇本民谣⼤多数使⽤⽻调式的民谣⾳阶,即:《拉⽹⼩调》就是⽤这种民谣⾳阶。
印尼民族音乐珍品——甘美兰音乐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东盟博览》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一谈到印尼音乐,人们往往会想到《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等歌曲,它们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但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
甘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
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仅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总页数】1页(P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34.2
【相关文献】
1.当代乐坛“椰岛之歌”--从民族音乐学视域看甘美兰音乐 [J], 胡歆钰
2.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即兴性特色研究——以印度拉格、印尼甘美兰和伊朗达斯特加赫为例 [J], 田果
3.乐音妙舞皆传神——佳美兰舞蹈工作坊与印尼佳美兰音乐专场演出纪实 [J], 周末
4.印尼韵味"甘美兰"r——浅析印度尼西亚传统民族音乐"甘美兰" [J], 时佳
5.甘美兰的音乐体验与文化表达
——跨文化视野中的印尼甘美兰学习体会 [J], 陈伟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邢洁山西师范大学摘要:东南亚民族音乐被有些学者称为“以敲击乐器为中心的大型乐队合奏”或“锣群音乐”,甘美兰音乐同样 有着这些特点。
本文对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进行了概述,对于甘美兰音乐所使用的乐器以及音乐特点和风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旨在更好的了解东南亚音乐的分支。
关键词:甘美兰音乐风格特点中图分类号J 6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印度尼西亚简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Indonesia ),位于亚洲东南部, 地跨赤道,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90.44万平方 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人口 2.12亿(2002 年),有爪哇、巽他、马都拉和米南加保等民族,讲印尼 语,89%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首都雅加达。
二、 甘美兰音乐印尼音乐最受欢迎和著名的形式可能印尼甘美 兰,是一个打击乐器,包括组合形式,鼓、锣和斯派克 小提琴随着竹笛合奏,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类似 的合奏中普遍存在,然而甘美兰是起源于爪哇、巴厘 和龙目岛。
甘美兰(gamel ),作为印度尼西亚最独特的乐种, 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是指以打击乐为 主的合奏音乐,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乐器。
最初 意为一种敲打的槌,就像工匠用的工具,同时也包含 着一种击奏的演奏方式,正如全部的甘美兰乐器几乎 都是击奏乐器一样。
在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可以 直接体现印度尼西亚传统文化的特征,极具特色,在 世界上甘美兰音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甘美兰音乐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54-03的历史,从公元8世纪的佛教寺庙的浮雕上,就可以 看到刻在墙上的甘美兰乐队在表演中使用到的一些 乐器。
到了 13世纪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 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完善。
到了 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慢慢结合起 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可以 使用于为戏剧、舞蹈、影戏伴奏,同时也可以使用于各 种宗教仪式。
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印度尼西亚音乐作者:孙波来源:《音乐生活》2019年第07期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地处亚洲东南部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群岛国家,简称印尼。
其领土由一万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及伊里安岛西部等地面积较大,素有“千岛之国”之称。
提起印尼音乐,人们很快就会自然联想到优美动听的《梭罗河》歌曲,音乐中那抒情的旋律无不充满南洋风光情调,不禁使人置音乐声中碰触出许多美好的遐想,阳光、沙滩、帆船、椰林、梯田、庙宇、欢歌舞蹈的人群……事实上,印尼的音乐种类有很多,笔者曾跟随印尼音乐老师学习演奏甘美兰音乐,实践中对印尼音乐感受颇深,以下通过本文的探讨从而使读者对印尼音乐可见一斑。
一、体现印尼音乐标志的甘美兰音乐在印尼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音乐种类莫过于甘美兰音乐,它是印尼音乐中最具标志性典型的音乐品种。
那么,什么是甘美兰?《东方音乐文化》对甘美兰这样定义:“甘美兰(Gamelan)这个词是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可以用来泛指一切合奏音乐,此外还指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1]为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甘美兰音乐,甘美兰在印尼首先是指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其次,甘美兰在印尼也指其他的合奏音乐,再次,以两者形式演奏音乐的乐队在印尼均认为是甘美兰。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归根结底获得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也就是说甘美兰音乐在印尼主要是指由多人参与演奏的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
关于甘美兰音乐的形成,文献史料相当缺乏,而在印尼民间则有着一些神话传说的流传。
其中,甘美兰音乐中的铜锣乐器被认为是古老的神明所创,后来为人们用来举行庆祝演奏,由此甘美兰音乐逐渐盛行起来。
从印尼遗存至当代的一些古代庙宇建筑绘雕中,人们可以看到甘美兰音乐中的乐器图样如锣、鼓、铜排琴和木琴等,尽管这些乐器在绘雕中是以单件形态存在的,但足以说明甘美兰音乐中使用的很多乐器具有古老久远的传统。
关于甘美兰乐器与神性的关系,这在演奏甘美兰音乐的礼仪中即可以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