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族民间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5
《亚洲民族民间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随乐学唱《阿里郎》《拉网小调》,感受东亚音乐的特点。
并能识别各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乐器和民歌。
2.能认真聆听菲律宾民间乐曲《鹦鹉》,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东南亚乐曲风格,探索其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3.了解亚洲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东亚、东南亚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探究其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不知道同学们爱不爱看日本的动漫,日本的动漫里面有很多面具人,比如《名侦探柯南》里面的凶手,《千与千寻》里面的无脸人等。
这些面具人的面孔都来源于日本的戏剧——能剧。
表达了编导、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能剧在日本的地位就像京剧在中国。
了解日本文化我们可以先感受一下日本的能剧。
二、日本音乐文化1.欣赏能剧——《大蛇》说到中国的京剧大家就会想到梅兰芳大师,日本的能剧也有一位大师——坂东玉三郎。
在日本被称作为"国宝级的大师",也被称为日本的"梅兰芳"。
我们先来看一段他的经典之作《大蛇》。
2.日本歌曲——《拉网小调》刚刚在能剧《大蛇》中,我们能感受到日本音乐的特性。
具体日本音乐的特性有怎样的特质呢?我们先来听一听日本的北海道民谣《拉网小调》。
民谣:大众化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歌曲(如劳动歌曲,礼仪歌曲,儿歌等)。
①介绍:《拉网小调》又称《索兰调》,是日本北海道渔民在捕捞鲱(fei)鱼时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
《拉网调》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民歌。
是余市一带渔民180年前在劳动中创作的,由于它与渔民劳动密切联系,词意质朴,节奏明朗,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②欣赏歌曲:③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歌曲的演唱特点:演唱时音色略带沙哑,采用音高摇动的技法。
(声乐的音高摇动叫摇声,就是由本音向上作振动,由于振动速度徐缓,所以感觉圆润。
亚洲的传统民谣欣赏印度的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江南曲调等传统音乐亚洲的传统民谣欣赏: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江南曲调等传统音乐在亚洲的广袤土地上,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谣音乐。
这些音乐不仅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欣赏并介绍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江南曲调等传统民谣。
一、印度的传统民谣音乐印度作为一个民族多元的国家,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民谣音乐。
其中,印度的民间曲调十分多样化,展现了该国丰富的音乐历史和文化。
印度的传统音乐以北印度和南印度的区别为主要分类。
北印度的传统民谣音乐以北印度古典音乐为基础,融入了民间流行曲调。
这种曲调通常由声乐、民间乐器如萨塔拉(一种弦乐器)和达芬(一种打击乐器)等构成,曲风激昂热情,颇具感染力。
南印度的传统民谣音乐则注重旋律的流畅和婉转,曲调起伏自如。
它常常以卡纳达语、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为演唱语言,以萨罗多等独立乐器和雷伊鼓等打击乐器为伴奏,给人以宁静舒缓的感觉。
二、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民谣音乐作为拥有多元文化的岛国,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民谣音乐受到了众多民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巴厘音乐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传统音乐之一。
巴厘音乐通常由金属罗(记音碟)和小锣等民族乐器构成。
音乐旋律多变,节奏精准,给人一种神秘而宏伟的感觉。
此外,爪哇音乐也是印度尼西亚传统民谣音乐中的重要一支。
爪哇音乐以吉大师二世时代的宫廷音乐为基础,通过锣鼓、弦乐和管乐器等多种乐器的合奏,创造出宏大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声音。
三、中国的江南曲调等传统音乐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丰富历史的国家,传统音乐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江南地区的传统音乐以江南民谣和江南小调最为著名。
江南民谣以其温婉、细腻的曲调而闻名。
江南小调则更加婉转柔情,常以琵琶、二胡等弹拨乐器为主要演奏乐器,表达出江南水乡的柔情与风情。
此外,中国西南地区的苗寨、侗寨等少数民族民谣音乐也具有独特的韵味。
这些音乐往往以民间故事为题材,歌词质朴生动,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亚洲民族民间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感受、体验三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感受此地域民间音乐的风格。
2.结合图片和视频,了解代表性乐器的外形特点与演奏方式,南亚、中亚音乐风格的来源于西亚音乐体系的特征。
3.初步了解南亚、西亚、中亚地区音乐的形成原因,理解该地区成为世界音乐源流之一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体会南亚、西亚、中亚地区音乐的形成原因,认识该地区身为世界音乐源流之一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是歌手”是一档很好的音乐节目,不仅仅因为歌手实力强,还有他的音乐团队都很牛,在这个舞台上出现过古老的三弦,唱过京韵十足的京韵大鼓,响起过蒙古特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看段韩磊的《遥远的地方》,这里有一件乐器你们是否熟悉?播放视频。
二、印度音乐(南亚音乐)《在哪遥远的地方》——引出西塔尔琴刚刚视频里的乐器是印度的西塔尔。
1.介绍西塔尔印度拨弦乐器,为木质长颈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及最流行的传统乐器。
西塔尔琴音色柔美、珠圆玉润,表现印度音乐中如怨如诉、婉转曲折的旋律,最具神韵魔力,主要流行于印度北方和巴基斯塔等地。
2.介绍西塔尔演奏大师——拉维·香卡拉维·香卡(1920—2012)是印度传统音乐作曲家和西塔尔演奏家,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音乐文化的交融做出重要的贡献,被誉为“印度古典音乐之父”。
3.聆听《晚上的拉格》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介绍《晚上的拉格》这是一首印度的民间乐曲,采用印度传统乐器西塔尔琴独奏,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
乐曲开始以西塔尔琴连续拨奏空弦C及简单的带有装饰性的下行音,渲染了空灵静谧的情景,能感受到仿若夕阳西下时晚霞满天的画卷。
中段音乐渐渐由强加快,节奏轻快的旋律展开,使人宛如置身异国夜晚初临的美景中。
尾声音乐渐渐收拢,恢复平静,暗示人们进入静谧的梦境。
5.拓展印度的传统音乐A.欣赏视频B.印度音乐的特点三、格鲁吉亚音乐(中亚音乐)1.聆听歌曲《苏丽珂》2.思考:演唱形式是怎样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合唱:忧伤学唱歌曲高声部老师弹钢琴,学生跟唱。
亚非音乐神韵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一、作品: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印度民间音乐《欢迎》、阿塞拜疆民间乐曲《巴雅提木卡姆》二、知识点:1、亚洲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2、呼麦:“呼麦”是又一个人同时唱出高、低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
“呼麦”蒙古语原意是“喉”,所以也称喉音唱法。
3、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融合的产物。
《星星索》歌曲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4、萨朗吉: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是印度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
5、印度音乐特点:有很多滑音和装饰音;波浪型和曲线式的旋律;多变的即兴演唱、演奏;器乐曲中多持续音;歌声略带有鼻音色彩。
6、卡曼贾是流行于阿拉伯地区及伊朗、土耳其和高加索等国的民间弓弦乐器,在埃及、土耳其和中亚地区也有流传。
非洲歌舞音乐一、作品:加纳民歌《非洲赞歌》卡拉巴罗比演唱、布隆迪民间舞曲《鼓舞》、坦桑尼亚民间乐曲《门库尔雅》马林巴琴二重奏、塞内加尔民间乐曲《男孩之舞》二、知识点:1、非洲音乐: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
2、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第一,舞蹈伴随着歌唱。
第二,节奏鲜明而强烈。
第三,伴奏乐器是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
第四,歌舞中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3、非洲音乐的特征:第一,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二,非洲人偏爱敲鼓乐器,鼓和马林巴是非洲使用得最多的乐器。
第三,非洲的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即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或轮唱重叠。
第四,非洲有多种特殊类型的音阶,一般采用七声音阶,偶有五声音阶。
第五,在多数情况下非洲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4、非洲民族乐器:马林巴、姆比拉5、现代非洲音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音乐的影响在非洲形成两种潮流。
一方面是为教堂、学校和音乐厅而作的专业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