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茶饮料中L-阿拉伯糖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唐和唐功能性“白糖”L-阿拉伯糖作者:杨志涛白福来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2年第03期随着人们饮食習惯的日益科学化,白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热量过剩、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害日益严重。
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白糖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营养学家推荐的白糖每日摄入量为30-40g。
如果不加注意,这个限量非常容易突破。
而且越来越多的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都会被添加大量的糖类甜味剂,使我们很容易就会摄入过多的糖分。
“与甜为友,与糖为敌”,成为白糖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悖论,也是寻求突破必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点。
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生产L-阿拉伯糖,产品品质在同行中是最好的,产品含量可以达到99.5%以上。
鉴于此,唐和唐公司自2008年以来先后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山东省糖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各大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专门针对L-阿拉伯糖在食品中的应用做了大量实验。
现就此次2012FIC展会之际,向各位展商展示我们的高纯度L-阿拉伯糖。
唐和唐L-阿拉伯糖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气味,分子量150.13,熔点159160℃,相对密度1.625,甜度为蔗糖的60%左右,易溶于水,但溶解度稍低于蔗糖,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高。
唐和唐L-阿拉伯糖特点1源头阻断糖分吸收饮食是人体血糖的唯来源。
人体摄入的食物,到达小肠后必须在糖苷酶的作用下,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而糖分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
可以说,血糖的高低,小肠内糖苷酶的强弱是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L-阿拉伯糖通过抑制小肠内糖苷酶的活性,使食物无法变为葡萄糖,也就无法转化为血糖,而是通过消化道经过大便排出体外,在源头上阻断血糖的生成,并且在降低动物内脏器官脂肪积累,减缓体重增长、降血压,抑制血压升高等方面也有良好的作用。
2修补骨骼肌,激活人体自身血糖调控系统骨骼肌是跨关节附着在骨骼上的横纹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可以说我们身体的每个活动都是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的。
关于L-阿拉伯糖的综述摘要:1、L-阿拉伯糖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其甜味是蔗糖的50%2、L-阿拉伯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之功效,而且效果明显,被日本国用做糖尿病和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3、L-阿拉伯糖还可以作为无糖的甜味剂,安全无副作用,比木糖醇强,在蔗糖中添加3.5%L-阿拉伯糖,能有效地阻止糖的吸收;4、结论:L-阿拉伯糖是无糖劲酒的最佳选择,比木糖醇有更多的优点,也是降脂、降糖保健品的功效成分;缺点是价格每公斤比木糖醇贵4-5倍。
一、基本信息L-阿拉伯糖广泛存在于粮食、水果等皮壳里,几千年来人们都食用L-阿拉伯糖,但是现代社会由于农药、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抛弃了粮食、水果的皮壳,导致了日常饮食中几乎摄入不到L-阿拉伯糖等功能性无热量糖,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三高一超”的富贵病。
人类食用的糖类,如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饮料所含糖类,大部份均是d-型,如 d-葡萄糖,d-果糖。
因为人体的酶系只能代谢d-型糖类,即使是摄人 d-型和 L-型混合的糖类,人体亦只消化吸收其d-型部分,而 L-型部分,则成为无能量物质被排泄掉。
之所以提出研究 L-型糖,是为适应社会上摄人热量过高,产生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特殊人群的需要。
近年来,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就L-阿拉伯糖在肠道内对糖类代谢的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临床试验表明L-阿拉伯糖对蔗糖的代谢转化有阻断作用,使得其在减肥、控制糖尿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
二、结构与功能(一)结构L-阿拉伯糖,原是一种从阿拉伯树分泌的胶体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右旋单糖,它广泛的存在于植物中,但是很少以游离的形式存在,通常与其他单糖结合,以杂多糖的形式存在于胶体、半纤维素、多糖及某些糖苷中。
L-阿拉伯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有玉米皮、玉米棒芯、稻子、麦子等谷类以及甜菜、苹果等植物细胞壁的办纤维素和果胶质中。
L-阿拉伯糖为白色晶体性粉末,无气味,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50%左右),熔点为159-160℃,溶于水和甘油,而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L-阿拉伯糖可在甲醇和乙醇中得到结晶,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高。
新资源食品“L-阿拉伯糖”摘要:本文综述了阿拉伯糖的特点及作用机理,以及阿拉伯糖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L-阿拉伯糖;“三高一超”;蔗糖酶;甜味剂是指能赋于食品甜味的一种调味剂,而功能性甜味剂(Functional Sweeteners)是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特殊用途的食品甜味剂,也可理解为可代替或者配合蔗糖应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甜味。
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最基本的,对健康无不良影响的,它解决了多吃蔗糖无益于身体健康的问题;二是更高层次的,对人体健康起有益的调节或促进的作用。
1.糖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蔗糖(又名白糖)的使用历史悠久,它因其所拥有的纯正甜味广受喜爱,而且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由此而形成对它特有味感的依赖性的确是难以撼动的。
蔗糖进入人体,途径漫长的消化道后,只有在小肠内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之后才能供人体吸收和利用。
淀粉类的食物(学名为碳水化合物,最后分解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是我国膳食结构组成中重要的主食,长久形成的饮食习惯更无法改变!然而,过多食用糖类或大米白面而造成能量过剩,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能够让蔗糖既不改变其优良的口感,即不改变现有人们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又能降低他们被人体吸收呢?怎样减少能量摄入已经成为目前营养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食品行业的一个亟待解决课题之一。
2.L-阿拉伯糖的最新进展近年来,科学家和营养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一种名为“L-阿拉伯糖”的糖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对蔗糖和麦芽糖的代谢转化具有调节作用!虽然名为“糖”,但L-阿拉伯糖被人体摄入后,基本不产生热量!作为一种无热量糖, L-阿拉伯糖在食品和药品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有两项,一是能抑制水解双糖的酶,因此抑制因摄入蔗糖(在小肠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被吸收)而导致的血糖升高;简称抑制双糖水解酶的降糖作用;二是L-阿拉伯糖对双糖水解酶抑制后,使在小肠里没被分解的蔗糖在大肠里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出大量的有机酸,这种有机酸对肝脏合成脂肪有抑制作用,再加上L-阿拉伯糖在小肠里对吸收蔗糖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体内新脂肪的产生。
L-阿拉伯糖的减肥功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何丽(研究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L-阿拉伯糖在营养学方面的研究很有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阿拉伯糖又重新受到重视,成为继功能性低聚糖后,单糖研发中又一个亮点:因为它是一种不产生热量的单糖。
减肥机制——减少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我们知道,只要过多摄入热量,就会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如今,琳琅满目的食品纷纷摆上我们的餐桌,其中不乏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精制米、面及含糖食品等。
过量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人体超重或肥胖。
要想维持正常体重,或正在向正常体重目标迈进的超重及肥胖人群,要维持自身热量的平衡,就要注意两点:一是迈开腿,二是管住嘴。
管住嘴,无外乎是减少食物的摄入量,确实有人通过少吃主食,或吃含精制碳水化合物较低的食物达到了减肥的目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甘饮食结构的改变,不愿选择“低碳水化合物”这种模式。
有人曾尝试用脂肪或蛋白质来替代碳水化合物,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害。
于是,科学家将焦点对准了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机制。
L-阿拉伯糖——抑制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理论上讲,人摄入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蔗糖等,若不经过消化降解,就不会在小肠中吸收,而是直接进入大肠被微生物发酵,产生包括有利于降低体重在内的很多生理效应。
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必须依靠一系列消化酶的作用,如淀粉酶,蔗糖酶,淀粉葡萄糖苷酶等,若能找到一些物质来抑制这些酶的活性,就可能降低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快速吸收。
这种理论看似简单,但必须得到科学实验的证明。
经过长期的探索,科学家们发现,一些自然界的天然产物确实具有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作用,L-阿拉伯糖就是其中的一种。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是蔗糖消化酶的抑制剂,人体直接食用后,可抑制小肠内蔗糖酶的功能,使摄入的蔗糖不被人体吸收,进而影响餐后血糖升高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对超重、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有益,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L—阿拉伯糖的功效和市场潜力论述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5年第11期众所周知,L一阿拉伯糖最显著的特性是能有效抑制人体小肠黏膜蔗糖酶的活性,进而阻止人体对蔗糖的分解吸收。
从根本上起到控制血糖和减少脂肪堆积的作用,能够起到预防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的作用。
L一阿拉伯糖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化学结构,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抗癌抗病毒药物,以及生化试剂中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等领域。
L一阿拉伯糖概述L一阿拉伯糖属于五碳醛糖,无热量,其特性与蔗糖相似。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生理学家和营养学家就L一阿拉伯糖在肠道内对糖类代谢的作用做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结果发现L一阿拉伯糖能抑制人体对蔗糖的分解吸收,对传统蔗糖的代谢转化具有显著阻断作用,使其在控制肥胖、预防糖尿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被看好。
据研究显示,只要在普通蔗糖中添加3%~5%的L 一阿拉伯糖,就可以抑制60%蔗糖的吸收,同时也会抑制血糖的升高。
蔗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之一。
蔗糖的使用由来已久,儿童对蔗糖特有的甜味更加难以抗拒。
在满足人们习以为常的蔗糖味觉的同时,如何能避免因嗜糖过量而导致肥胖、高血糖等疾病,成为困惑食品行业的一大难题。
在美国,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困惑整个社会的难题,有50%的肥胖青少年出现血压、血糖和胆固醇等不正常的问题。
据统计,大约33%的纽约人每天要喝1瓶以上的加糖饮料,因此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早些时候提出,禁止餐厅、电影院、剧院、体育场馆和街头的快餐车销售超过1盎司(即454g)的含糖碳酸饮料。
这个提案已经获得纽约市卫生委员会的批准,并于2013年3月开始实施。
随着L一阿拉伯糖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关于L一阿拉伯糖的认证在美国,L-阿拉伯糖已经被FDA列入仅有的39中功能产品之一。
在日本,L-阿拉伯糖已经被厚生省列入调节血糖的特定保健用食品和健康食品添加剂。
在中国,L-阿拉伯糖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现名称为新食品原料)。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阿拉伯糖在食品上的应用姓名: 依布拉音学院: 食药学院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级: 食安102学号: 1040332362011年11 月14 日新疆农业大学摘要:L-阿拉伯糖在抑制蔗糖的代谢与吸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肠道微生态、增殖肠道有益菌,改变骨骼肌比例、改善胰岛素抵抗,稳定血压,减少脂肪堆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特点。
介绍了 L-阿拉伯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对其研究开发进行展望。
关键词:L-阿拉伯糖;血压;血糖;双岐杆菌;胰岛素:前言作为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的糖主要是六碳糖( 蔗糖、淀粉等多糖与果糖、葡萄糖等单糖和糖醇类) ,几千年来为人类提供主要的热量能源。
特别是近 200 多年来,随着人类发展进入工业社会阶段,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糖的摄入量大大提高,而且大量的糖以液体形式被摄食。
在人类人体生理学状态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糖的过多摄入导致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人体健康问题; 在一项对1 ~13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调查中发现,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糖的摄入量过高。
因此近些年开发不含或者低热量的代糖甜味剂是食品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中,L-阿拉伯糖作为一种新型的糖类甜味剂,因具有和蔗糖非常相似的甜味,在人肠道中不产生热量,而受到广泛关注。
L-阿拉伯糖具有很强的非竞争性抑制蔗糖吸收的功能,能够抑制吸收蔗糖引起的血清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因此可以作代糖甜味剂为糖尿病人、肥胖者、高血压患者所食用。
此外,L-阿拉伯糖还可以作为合成某些药物的前体,比如治疗肝病的某些类核苷药物,在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阿拉伯糖介绍及来源1.1介绍阿拉伯糖是一种戊醛糖,含有 5 个碳原子并且带有醛基的单糖,常见的有β-D-阿拉伯糖(CAS 号:10323-20-3,比旋光度:-175°→-108°)和β-L-阿拉伯糖(CAS 号:87-72-9,比旋光度:+190.5°→+104.5°)2种立体异构体。
控糖、润肠、益生阿拉伯糖的三大功效唐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容摘要L-阿拉伯糖(L-arabinose)是一种五碳天然稀有糖,纯品呈白色结晶、味甜似蔗糖,因在阿拉伯胶首先发现,故名。
现多从植物半纤维素中提取,。
业已证实,阿糖不仅本身不为人类胃肠道消化吸收,而且还通过强烈抑制小肠蔗糖酶活性而阻止蔗糖的消化吸收。
结肠生理细菌可以利用阿糖。
有鉴于此,阿糖具有如下三大功能:1. 控制糖的摄入量。
在以蔗糖为甜味剂的食品中加入阿糖或服食阿糖后再进食含蔗糖食物,机体能量的摄取显然因蔗糖不吸收而减少。
2. 润肠通便。
阿糖不消化吸收而致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水电解质吸收而起润肠通便作用。
3. 作为益生元调整肠道微生态。
抑制蔗糖消化吸收蔗糖是一种双糖,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用糖。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含有丰富的蔗糖酶,紧接着胃的十二指肠尤高。
蔗糖酶可特异地将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和果糖最终被吸收利用。
阿拉伯糖具有特异性抑制蔗糖酶的作用。
因此,在出现阿拉伯糖的情况下,蔗糖的分解吸收将会受阻。
最后排入大肠的蔗糖会被肠道细菌利用。
蔗糖是人类的最喜欢甜味,但糖尿病、肥胖等情形并不适合用糖。
虽然有各种无糖甜味剂,但没有一种口感能胜过蔗糖。
因此,将阿拉伯糖与蔗糖混合使用,将起致既保留蔗糖甜味又避免高糖的风险。
附:三大营养物质消化酶抑制剂碳水化合物拜糖平(阿卡波糖,Acarbos)抑制淀粉酶活性;阿拉伯糖抑制蔗糖酶活性。
脂肪赛尼可(奥利司他,Orlistat)是长效和强效的特异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
蛋白质还没适合口服的蛋白水解酶抑制剂。
润肠通便泻药分类便秘是胃肠道的常见症状,其中部分是由于胃肠道的器质性疾病所致而需对因治疗,但很多情况下是肠动力减弱、饮食习惯不良等非明显的病因所致,即所谓的功能性便秘,则需泻药对症外理。
此外,泻药还用于结肠镜检查等术前准备。
泻药是一类能增加肠内水分、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加速排便的药物。
L-阿拉伯糖在减肥茶中的应用
L-阿拉伯糖最具代表性的生理作用是有选择性地影响小肠中的蔗糖酶,从而抑制蔗糖的吸收。
2005年日本的一项研究证明了L-阿拉伯糖对能量消耗和肌纤维成分的影响,通过对肥胖大鼠分别喂饲含20%的蔗糖膳食(C组)和添加1.5%L-阿拉伯糖的20%的蔗糖膳食(A组)21星期。
C组大鼠的腹部脂肪组织重量和细胞大小显著增长,而A组大鼠的脂肪重量和细胞大小明显受到抑制。
L-阿拉伯糖明显抑制给予葡萄糖2小时后的血糖上升。
用呼吸商来评估时,A组大鼠脂肪消耗的能量百分比上升了12.8%。
腹直肌的Ⅰ型纤维数量明显增加。
像其他骨骼肌一样,腹直肌也是由I型和II型肌纤维组成。
这些结果提示L-阿拉伯糖有改变骨骼肌纤维成分的功效,通过支配糖酵解到糖氧化来影响腹部脂肪组织的增长。
这种肌纤维比例的改变可能有改善2型糖尿病的作用。
L-阿拉伯糖作为一种低热量的糖,抑制因摄入蔗糖而导致的血糖升高,因此可以抑制肥胖,预防并治疗与高血糖相关的疾病。
L-阿拉伯糖对双糖水解酶的抑制作用,使在小肠里没被分解的蔗糖在大肠里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出大量的有机酸,这种有机酸对肝脏合成脂肪有抑制作用,再加上L-阿拉伯糖在小肠里对吸收蔗糖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体内新脂肪的产生。
L-阿拉伯糖在减肥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通过上述日本实验可以看出,其在减少腹部脂肪方面更加明显,广大爱美人士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大腹便便,最不容易减肥的部位就是腹部,它不容易锻炼得到,阿拉伯糖在这方面就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了。
接下来介绍一款自制的减肥茶的配方:
原料:决明子10g,山楂9g,荷叶15g,麦芽9g,碧螺春3g,罗汉果15g,L-阿拉伯糖15g。
制作方法:决明子山楂荷叶切碎,先煮12分钟-20分钟,然后把麦芽和碧螺春放进去煮10分钟,闻到集中材料的香味就可以了,一天700-1000ml,煮好后分三次喝完,在喝的时候加入L阿拉伯糖,每次加5g。
此款茶主要是从中药的角度来起到减肥的效果,与市面上的含有泻药的成分不同。
决明子,能起到润肠通便,除痰湿,对高血压眩晕也有功效。
山楂有消食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
麦芽有消食的功效,助消化的作用也很好。
碧螺春能把药效引到脾胃经和心经,能化痰湿、降血脂。
罗汉果具有很强的化痰作用。
L-阿
拉伯糖抑制蔗糖吸收,在大肠内产生有机酸抑制脂肪的吸收,降糖,减肥的效果。
常喝此茶第一主要是起到减肥作用,令人口气清新,还有美容养颜,其中的中药成分能够起到降血脂,降低胆固醇,改善肠胃消化功能的作用。
(解法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