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大学通信原理 第一章

天津大学通信原理 第一章

天津大学2018年《814通信原理》考研大纲

天津大学2018年《814通信原理》考研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通信原理属于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因此要求考生必须较好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的分析方法;并应了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通信系统中各种调制、解调原理,掌握有关编码和解码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对各系统进行抗噪声性能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目前通信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性能指标较高的适用的通信系统。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主要考核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在通信领域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通信的基本概念:定义,系统模型,信息的度量、性能分析指标。(占5%) 2、信道特性:恒参和变参信道,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信道中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公式应用。(占10%) 3、模拟通信系统:调制的概念和分类、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调制和解调方法,带宽和功率的计算,噪声性能分析。频分复用。(占15%) 4、信源编码:抽样定理;PCM和ΔM的编译码原理,噪声性能分析;PCM和ΔM的改进型;时分复用基本概念。(占15%) 5、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常用码型,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基带传输特性设计,基带传输带宽计算,奈奎斯特准则,眼图和均衡,部分响应技术。(占10%) 6、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二进制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法。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产生和解调方法。各种数字调制的带宽计算。二进制和四进制数字调相的波形分析。最佳接收基本概念、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和匹配滤波器的概念,二进制调制系统最佳接收机性能分析。 (占10%) 7、现代数字调制技术;MSK、QAM、π/4-QPSK、OQPSK,扩频通信等的基本原理,调制和解调方法。码分多址的基本概念。(占5%) 8、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及网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占10%)9、信道编码: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最小码距与检错、纠错的关系,差错控制技术,几种常用的检错码,掌握线性

最新天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

天津大学2014-2015学年期末考试试题(自动化学院) 一(15分)、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试求传递函数()()C s R s ,()()C s N s ,)()(s R s E ,) () (s N s E 。 解: 121L G H =-,2122L G G H =-,211221G H G G H ?=++。 求) ()(s R s C 时,112P G G =,11?=;232P G G =,21?=,故 12321122 21122 ()()1G G G G P P C s R s G H G G H +?+?==?++ 求) ()(s N s C 时,21G P =,11?=,故 11 221122 ()()1P G C s N s G H G G H ?==?++ 求) ()(s R s E 时,11=P ,1211G H ?=+;2322P G G H =-,12=?,故 213221122 211221()()1G H G G H P P E s R s G H G G H +-?+?==?++ 求()() E s N s 时,122P G H =-,11?=,故 11 2221122()()1P G H E s N s G H G G H ?-==?++ 二(15分)、某功率回路的电流反馈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图中功率放大环节的放大倍数30K =,功率回路的电阻0.1R =Ω,功率回路的电感3110L H -=?,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系数0.01/V A α=-(负号表示负反馈) 。 L C 1、试给出调节器和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绘制系统的方框图,求系统的闭环传

(完整版)通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具有( B )。 A.占用频带小B.抗干扰能力强C.传输容量大D.易于频分复用 2.以下属于模拟信号是( A )。 A.PAM信号B.PCM信号C.⊿M信号D.DPCM信号 3.以下信号属于模拟信号的是( B )。 A.PCM信号B.PAM信号C.⊿M信号D.DPCM信号 4.以下属于数字信号是( D )。 A.PAM信号B.PDM信号C.PPM信号D.PCM信号 5.对于M进制的离散消息源消息源,其平均信息量最大时的概率分布为( A )。 A.均匀分布B.正态分布C.瑞利分布D.指数分布 6.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C )。 A.PAM传输方式B.PCM传输方式C.PSK传输方式D.⊿M传输方式 7.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基带传输方式的是( B )。 A.PSK传输方式B.PCM传输方式 C.QAM传输方式 D.SSB传输方式 8.按信号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以下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是( D )。 A.采用PAM方式的通信系统B.采用SSB方式的通信系统 C.采用VSB方式的通信系统D.采用PCM方式的通信系统 9.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属于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 A )。 A.有效性B.可靠性C.适应性D.标准性 10.以下属于码元速率单位的是( A )。 A.波特B.比特C.波特/s D.比特/s 11.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带宽属于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 B )。 A.可靠性B.有效性 C.适应性 D.标准性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是( C )。 A.幅频畸变B.相频畸变C.多径传播D.瑞利衰落 13.若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抗选择性衰落较差合并方式为(A )。 A.最佳选择方式B.最大功率合并方式C.最小色散合并方式D.最大信噪比合并方式14.以下属于恒参信道的是( D )。 A.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B.超短波电离层散射信道 C.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D.微波中继信道 15.改善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措施是(C )。 A.采用分集技术B.提高信噪比C.采用均衡技术D.降低信息速率 16.随参信道所具有的特点是( D )。 A.多经传播、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衰落 B.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多经传播、衰落 C.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衰落 D.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传输延时不随时间变化、多经传播 17.根据信道的传输参数的特性可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恒参信道的正确定义是(B )。A.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B.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 C.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变化D.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快速变化 18.以下信道属于随参信道的是( B )。 A.电缆信道B.短波信道C.光纤信道D.微波中继信道 19.调制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好将对编码信道产生影响,其结果是对数字信号带来(B )。 A.噪声干扰B.码间干扰C.突发干扰D.噪声干扰和突发干扰

814电力电子技术-电子科技大学2015硕士入学考试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
201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及代码汇总
?111 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241 法语(二外) ?242 德语(二外) ?243 日语(二外) ?244 英语(二外仅日语方向) ?288 单独考试英语 ?601 数学分析 ?602 高等数学 ?613 分子生物学 ?615 日语水平测试 ?616 公共管理综合 ?621 英语水平测试 ?622 心理学综合 ?623 新闻传播理论 ?625 宪法学 ?688 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689 西方行政史 ?690 中国近现代史 ?691 政治学原理 ?692 数学物理基础 ?694 生物学综合 ?694 生物学综合 ?695 口腔综合 ?80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805 新闻传播实务 ?806 行政管理综合 ?808 金融学基础 ?809 管理学原理 ?811 大学物理 ?81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813 电磁场与电磁波 ?814 电力电子技术 ?815 电路分析基础 ?818 固体物理 ?820 计算机专业基础 ?821 经济学基础 ?824 理论力学 ?825 密码学基础与网络安全 ?830 数字图像处理 ?831 通信与信号系统 ?832 微电子器件 ?834 物理化学 ?835 线性代数 ?836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 ?839 自动控制原理 ?840 物理光学 ?845 英美文学基础知识及运用 ?846 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及运用 ?847 日语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 ?852 近代物理基础 ?853 细胞生物学 ?854 国际政治学 ?85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 ?856 测控通信原理 ?85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58 信号与系统 ?859 测控通信基础 ?860 软件工程学科基础综合

(NEW)天津大学《814通信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 2004年天津大学834通信原理考研真题2005年天津大学834通信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天津大学814通信原理考研真题 2010年天津大学814通信原理考研真题(不完整) 2012年天津大学814通信原理考研真题(手写版答案)(仅供参考) 2012年天津大学814通信原理考研真题 2013年天津大学814通信原理考研试题(回忆版)(不完整)

2004年天津大学834通信原理考研真题 一、计算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某八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在5min共传送个码元,其码元速率为______,信息速率为______。 2.有一平稳随机过程,其功率谱密度为,通过一个特性为 的网络,该系统输出的功率谱密度为______。 3.已知一理想低通信道,其最大无串扰的信息传输速率为,信道中加入高斯白噪声,其双边功率谱密度为,此时系统中的信号平均功率为______。 4.已知某单音调频波的振幅为10V,其瞬时频率为 ,此调频波的表达式为______。 5.若信号,将其均匀量化为56个电平,采用PCM方式传输,其抽样频率为______,传码率为______。 6.对信号进行编码,若取增量,其不发生斜率过载的抽样频率最低为______。 7.已知信息代码为1100101,若基带系统采用第Ⅰ类部分响应信号传送,当参考码用为1时,其预测编码为______,相关编码为 ______。 8.一个频带宽度为4kHz的信道,要传送信息速率为16000b/s的数字信号,若基带传输,可采用______方式;若频带传输,可采用______方式。 9.写出长度为7的巴克码组______,其局部自相关函数为______。

通信原理试题集及答案全

一、是非题 1、在单边带信号中插入强载波,可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出基带信号。(对) 2、对于调频信号,也可以用其上边带或下边带传输信息。(错) 3、不管m(t)是什么信号,在m(t)cosωct的频谱中都没有离散谱fc.(错) 4、在数字通信中,若无码间串扰,则误码率为0。(错) 5、若宽带调频信号的基带信号最高频率增大一倍,则调频信号带宽也增大一倍。(错) 6、单极性数字信号的连0码时间越长,要求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也越长。(对) 7、只要无误码,则PCM接收机输出模拟信号中就无噪声(错)‘ 8、数字基带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不可能大于2bit/(s.Hz)(错) 9、在频带利用率方面QPSK通信系统优于2PSK通信系统(对) 二、填空题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2、在FM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3、时分复用的话路数越多,信息速率(越大)。 4、在2ASK、2FSK、2PSK、2DPSK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 5、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位数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增大6dB),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式9.4.10) 信号量噪比:(S/N)dB=20lg M=20lg2N (N为编码位数) 编码位数增加一位,(S/N)dB=20lg M=20lg2(N+1)-20lg2N=20lg2=6dB 6、改善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有效措施是(采用预加重技术和去加重技术) 7、若信息速率为Wbit/s,则2PSK、4PSK信号的谱零点带宽分别为()和()Hz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8、设基带系统使用了五抽头的预置式自动均衡器,则此系统冲激响应的抽样值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4),不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1) 8、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大小 9、调频信号20cos(2*108π+8cos400πt)的最大频偏为(1600)Hz,带宽为(3600)Hz P1 05:m f为最大相位偏移,由调频信号可知其最大相位偏移为8,m f=8, 调制信号的频率:f m=400π/2π=200 所以最在频偏Δf=m f×f m=8200=1600. B=2(m f+1)f m=3600Hz 10、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存在),乘性噪声是否还存在?(不存在) 11、设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kHz的语音信号,则AM信号带宽为(6.8kHz),SSB信号带宽为(3.4kHz),DSB信号带宽为(6.8kHz)。 12、设信息速率为1.2kbit/s,则2ASK信号和4DPSK信号的频谱过零点带宽分别为()和()。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4通信原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81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涉及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计算及设计等方面,主要分为模拟通信原理和数字通信原理两方面,侧重于数字通信原理部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绪论(5~15%) 1)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2)理解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其计算。 3)理解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并要求计算传码率、传信率、系统频带利用率、误码率和误信率。 2. 确知信号分析(5~10%) 1)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2)了解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的概念,卷积的定义和性质。 3) 掌握相关函数的计算。 3. 随机信号分析(5~15%) 1)了解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高斯过程的定义。掌握随机信号的均值、方差、协方差以及相关函数的计算。 2)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灵活运用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3)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各种参数的计算。 4. 信道(5~10%) 1)了解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掌握无失真传输信道模型。 2)了解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 5. 模拟调制系统(5~15%) 1)了解调制的概念和调制的分类。 2)掌握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掌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计算。 3)理解调频波和调相波的调制与解调原理,掌握调频波的各种参数、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带宽和功率的计算。 6. 模拟信号数字化(10~30%)

1)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PCM编码、译码的方法及带宽、传输速率的计算。 3)掌握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7.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10~15%) 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波形和码型。 2)了解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3)灵活运用系统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带宽的计算 5)了解眼图、均衡和部分响应技术。 8. 数字调制系统(10~30%) 1)掌握ASK、FSK、PSK、D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方框图及其各点波形,并比较上述调制的性能。 2)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原理。 3)了解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9.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0~15%) 1)了解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及三个最佳接收准则。 2)掌握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计算。 10. 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5~10%) 1) 掌握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2)了解码分复用。 11. 同步原理(5~15%) 1)了解常用同步的分类。 2)理解并掌握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12. 差错控制编码(10~30%) 1)理解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掌握线性分组码和循环码的编译码原理及监督矩阵、生成矩阵等的计算。 3)了解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基本知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占40%) 2.基本技能:计算题、画图题、设计和证明(占6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题目: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届别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华侨大学教务处印制 2013年4月21号

目录 第1章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负荷计算与负荷等级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变压器选择及主接线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短路电流计算 . (10) 第5章电气设备选择 (17) 第6章课设体会及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第1章概述 通过这个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能对工厂供电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对书中的很多理论知识能更深入了解,能将书中的知识都系统化。本次课程设计是对南阳防爆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负荷计算与负荷等级确定; (2)变压器选择与主接线设计; (3)短路电流计算; (4)电气设备选择; 后有此次课程设计的体会及总结和参考文献. 由于设计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很多知识都只能参考网上知识,所以本设计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任务如下: (一)设计题目 南阳防爆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一次回路方案,最后定出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0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10h。该厂除铸造车间、锻压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35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12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电站)距离本厂约20km,该干线首端所装高压断路器300MV 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其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5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达100km,电缆线路总长度达80km。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7 ℃,年平均气温为24℃,年最低气温为-8℃,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处平均温度为25℃。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是数为20。 5.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2。 主要参考资料 1 刘介才主编供配电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张华主编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王荣藩编著工厂供电设计与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试题A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 1:调制信道根据信道传输函数的时变特性不同,可分为()和()两类。 2:信道容量是指() 3: 扩频的主要方式有()和()。 4: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主要有:(),()和()。 5: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与其功率谱密度是()变换关系。 6: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与()有关。 7: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分别为()、()和()。8:消息中所含信息量I与出现该消息的概率P(X)的关系式为(),常用的单位为()。 9:卷积码的译码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0:模拟信号是利用()、()和()来实现其数字传输的。 二简答题(每题5 分,共25 分) 1、抗衰落技术有哪些。 2、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3、随参信道对所传信号有何影响?如何改善? 4、什么是复用技术?主要类型有哪些?复用与多址技术二者有何异同? 5、在模拟信号数字传输中,为什么要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 三画图题(每题5 分,共5 分) 已知信息代码为:1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0 0 0 0 1 0,请就AMI码、HDB3码、Manchester码三种情形, (1)给出编码结果; (2)画出编码后的波形; 四计算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现有一振幅调制信号,其中调制信号的频率f m=5KHz,载频f c=100KHz,常数A=15。 (1)请问此已调信号能否用包络检波器解调,说明其理由; (2)请画出它的解调框图; (3)请画出从该接收信号提取载波分量的框图。 2、下图中示出了一些基带传输系统的总体传输特性,若要以2000波特的码元速率传输,请问哪个满足抽样点无码间干扰的条件?

天津大学通信原理总结

第一章绪论 1.信号的时频表现:任何信号都可分解为一系列正弦波,对于周期信号一般用 傅立叶级数分解的方法,而对于非周期有限能量信号,它们的时间频率关系可用傅里叶变换来分析。 2.通信系统是指完成信息传输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 3.通信系统基本模型(会补充框图,了解每个过程的实现方式和目的) 信源:首先产生消息,并将消息变换成电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产生的携带信息的电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信道中传递的形式。调制目的:提高频率,便于辐射;实现信道复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信道:传输媒介或途径。(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信道特性)噪声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的干扰。 接收设备:是对发送信号的反变换。将接收信号转换为信息信号。 收信者:把信息信号还原为相应的消息。 4.模拟通信系统: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注意调制器和解调器) 5.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是数字信息,侧重点是编解码。 信源编码:包括A/D转换和数据压缩,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增加系统的冗余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6.信息的度量(一定要会计算) 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即消息发生的概率越小,则消息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常用的是a=2,单位为比特。 信源熵:某信源可能发出多个消息符号,每一条消息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掌握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的计算,掌握进制的换算 7.衡量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有效性可靠性 模拟 有效带宽输出信噪比数字传输速率(传码率,传信率)差错率(传码率,传信率) 本章内容为基本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框图;信息量的相关计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信道 1.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广义信道除了包括传输媒质外, 还包括通信系统有关的变换装置。广义信道按照它包括的功能,可以分为调制信道、编码信道等。 2.信道模型 信道的数学模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t) i e 是输入的已调信号;0(t)e 是信道输出;(t)n 是加性噪声(与(t)i e 无关)。 恒参信道:信道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即信道参数是固定的或变化极为缓慢的。

数字通信原理题库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A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D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 9.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500sμ D.1ms 10.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D ) 【P183. CMI码也含有直流分量】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AMI码 D.单极性归零码 11.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12.对SDH网络同步而言,在SDH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 ) A.伪同步方式 B.准同步方式 C.同步方式 D.异步方式 13.样值为513?,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D ) P36

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理论考研真题资料含答案解析

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理论考研真题资料含答案解析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理论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在所有的专业课资料当中,真题的重要性无疑是第一位。分析历年真题,我们可以找到报考学校的命题规律、题型考点、分值分布、难易程度、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等,从而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真题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你更直观地接触到考研,让你亲身体验考研的过程,让你在做题过程中慢慢对考研试题形成大致的轮廓,这样一来,你对考研的"畏惧感"便会小很多。 天津的985/211,我也就知道天大南开了,作为工科,我选择考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理论,我之所以选择天津大学,我承认,很大部分因为我的学长在天大,另一个原因也还是天大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好一点,也就是我考的专业,所以我当时的考试科目就成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2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也就成了我的考试专业课,后来我发现天大好多专业都考自动控制理论,不仅我们学院,还有其他学院也是,所以我怀着感恩学长、帮助研友之心写下这篇推荐文章,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当时备考天大,一点头绪也没有,参考书也是问的学长,还好学长给我推荐了,嘻嘻: 1、科学出版社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教材 2、程鹏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 3、哈工大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360题》 我看了看不错,更加坚定了我要考天大决心,后来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真题资料也让他给我找,哈哈哈。可是如意算盘没打响,他那一段也挺忙,就给我也没找,只是推荐我去天津考研网去买,还说他也是用的那里的资料,还不错,后来就给了我《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理论考研全套复习资料-高分学长全程版》的链接,就这样,我与天津考研网结缘。冲着学长对我的态度,估计资料也是他随手推荐的,一般般吧,开始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后来拿到资料,看到资料很详细,不仅仅有真题,还包含了很多价值不亚于真题对东西,比如,讲义啊,笔记

通信原理实验 思考题

通信原理实验思考题 第三章数字调制技术 实验一F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后思考题: 1.FSK正交调制方式与传统的FSK调制方式有什么区别?有哪些特点? 答:传统的FSK调制方式采用一个模拟开关在两个独立振荡器中间切换,这样产生的波形在码元切换点的相位是不连续的。而且在不同的频率下还需采用不同的滤波器,在应用上非常不方便。采用正交调制的优点在于在不同的频率下可以自适应的将一个边带抑制掉,不需要设计专门的滤波器,而且产生的波形相位也是连续的,从而具有良好的频谱特性。 2.TPi03 和TPi04 两信号具有何关系? 答:正交关系 实验中分析: P28 2. 产生两个正交信号去调制的目的。 答:在FSK 正交调制方式中,必须采用FSK 的同相支路与正交支路信号;不然如果只采一路同相FSK 信号进行调制,会产生两个FSK 频谱信号,这需在后面采用较复杂的中频窄带滤波器。用两个正交信号去调制,可以提高频带利用率,减少干扰。 4.(1)非连续相位 FSK 调制在码元切换点的相位是如何的。 答:不连续的,当包含 N(N 为整数)个载波周期时,初始相位相同的相邻码元的波形(为整数)个载波周期时,和瞬时相位是连续的,当不是整数时,波形和瞬时相位 也是可能不连续的。 P29 1.(2)解调端的基带信号与发送端基带波形(TPi03)不同的原因? 答:这是由于解调端与发送端的本振源存在频差,实验时可根据以下方法调整:将调模块中的跳线KL01置于右端,然后调节电位器WL01,可以看到解调端基带信号与发送端趋于一致。 2.(2)思考接收端为何与发送端李沙育波形不同的原因? 答:李沙育图形的形状与两个输入信号的相位和频率都有关。 3. 为什么在全0或全1码下观察不到位定时的抖动? 答:因为在全0或全1码下接收数据没有跳变沿,译码器无论从任何时刻开始译码均能正确译码,因此译码器无须进行调整,当然就看不到位定时的抖动了。 实验二BP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后思考题: 1.写出眼图正确观察的方法。 答:眼图是指利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一种图形。 观察眼图的方法是:用一个示波器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像人的眼睛,故称为“眼图”。从“眼图”上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估计

工厂供电第9章

第9章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本章首先介绍过电压和雷电的有关概念以及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然后介绍接地的有关概念及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然后讲述接地装置的装设、计算以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和等电位联接,最后讲述电气安全和触电急救的有关知识。

第9章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9.1 过电压与防雷 ?9.2 电气设备的接地 ?9.3 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9.1 过电压与防雷 过电压是指在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上出现的超过正常工作要求的电压。可分为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大类。 9.1.1 过电压及雷电的有关概念 1、大气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内的设备或建筑物遭受来自大气中的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雷电过电压产生的雷电冲击波,其电压幅值可高达1亿伏,其电流幅值可高达几十万安,供电系统的危害极大。 (1)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带有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之间产生急剧放电的一种自 然现象。据观测,在地面上产生雷击的雷云多为负雷云。 当空中的雷云靠近大地时,雷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很大的雷电场。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出现雷云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当两者在某一方位的电 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雷云就会开始向这一方位放电,形成一个导电的空气通道,称为雷电先导。先导相通道中的正、负电荷强烈吸引中和而产生强 大的雷电流,并伴有强烈的雷鸣电闪。这就是直击雷的主放电阶段,时间一般 约50~100μs。

(2)直接雷击 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或线路,其过电压引起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这些物体 放电入地,产生破坏性极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还有电磁脉冲和闪络放电。 (3)间接雷击 雷电未直接击中电力系统中的任何部分而是由雷对设备、线或其他物体的 静电感应所产生的过电压。 (4)雷电波侵入 雷电过电压还有一种是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遭受直接或间接雷击而引 起的过电压波,沿线路或管道侵入变配电所,这称为雷电波侵入或高电位侵入。据统计,其事故占整个雷害事故的50%~70%,因此对雷电波侵入的防护应予 以足够的重视。 架空线路在附近出现对地雷击时极易产生感应过电压。当雷云出现在架空线路上方时,线路上由于静电感应而积聚大量异性的束缚电荷,当雷云对地或其他雷云放电后,线路上的束缚电荷被释放而形成自由电荷,向线路两端泄放,形成电位很高的过电压波,对供电系统危害也很大。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频带利用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7、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频域表达式为。 8、对最高频率为f H的调制信号m(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2f H、 f H。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 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 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6分) 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序列表示。 3、简单叙述眼图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6分) 最佳抽样时刻对应眼睛张开最大时刻;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有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幅度畸变范围;图中央横轴位置对应判决门限电平;抽样时刻上,上下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 4、简述低通抽样定理。(3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的时间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m(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2、设信息序列为100000000001100001,试编为AMI 码和HDB3码(第一个非零码编为+1),并画出相应波形。(6分) 1、已知调制信号载波为,分别画出AM、DSB、SSB(下边带)信号的频谱。(6分) 3、设发送数字信息为110010101100,试分别画出OOK、2FSK、2PSK及2DPSK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对2FSK信号,“0”对应T s=2T c,“1”对应T s=T c;其余信号T s=T c,其中T s为码元周期,T c为载波周期;对2DPSK信号,代表“0”、代表“1”,参考相位为0;对2PSK信号,代表“0”、代表“1”。)(8分) 四、(总分12分)现有一个由8个等概符号组成的信源消息符号集,各符号间相互独立,每个符号的宽度为0.1ms。计算: (1)平均信息量;(2)码元速率和平均信息速率;(3)该信源工作2小时后所获得的信息量;(4)若把各符号编成二进制比特后再进行传输,在工作2小时后发现了27个差错比特(若每符号至多出错1位),求传输的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 解:解:(1)——(2分) (2)T s=0.1ms ,所以 ——(2分)(3)——(3分) (4)误比特率——(2分) 2小时传送的码元数为 误码率为:——(3分) 五、(总分12分)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在该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单边带(上边带)信号,并设调制信号m(t)的频带限制在5K H Z,而载波为100 K H Z,已调信号的功率为10KW。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试问: (1)该理想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多大?(2)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3)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2020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经验

2020天津大学812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经验 为期一年的考研已经结束,看到官网上公布的拟录取名单里有自己之后,才敢坐下来写写自己的想法。考前看了很多经验帖,对自己的备考很有帮助,因此写一篇经验分享给依然奋战在考研一线的学弟学妹们,望有所裨益。 首先和同学分享一下专业课812自动控制原理的复习时间规划,天大812考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原理两部分,现控部分出题很局限,题型就那几种,一个题型解题都是一个套路,所以不用担心没有学过现控。刚刚开始复习专业课应该是从5月份,5月到6月对自控现控课本逐章学习一遍,增强记忆。即使学过的也应该踏踏实实在这个阶段捋一下课本,按照天大812的初试大纲对应课本学习一遍,7到8月份这个阶段基本对课本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结合课本课后题把握课本的重难点,经常会在课后题出考研原题。总而言之考研初试题目是离不开课后题和课本的,同学一遍一遍得复习是为了熟悉知识,掌握阶梯套路,了解天大出题习惯。 考研专业课考试的要求和本科期末考试时候的要求不一样,在范围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方面都会提升。天大出题分两种考点,第一种考点年年出的高频考点,第二种是冷门考点,每年必有一到从01到18从未考过的冷门考点。对于常见高频考点自控就是校正,根轨迹,频域,时域等,现控是能控能观,状态方程,状态观测器,零极限配置等。这些考点只要认真真复习都能应对,而应对冷门考点不但要勤总结考点,而且要熟记解题步骤。我在复习的时候,在复习过三四边课本后将所有常见和冷门考点及解题步骤全部总结出来,将01到17年的真题全部刷了几遍,把真题出现过的考点在笔记上做好标记,出现得年份次数,这样就很直观的看出那些考点高频那些还没有考过!尤其要注意的就是冷门考点,一个考点基本是一到大题,出卷时一般7道或8道大题,一题就是20分左右,冷门考点比占一题,所以自然同学也意识到冷门考点的重要性,这是专业课考高分的必做题。当复习到9月可以开始练习天大的期末试卷,里面的题目很多是考研真题的变形题。做完期末题开始做考研的真题,真题要多做即便,做的时候要注意解题格式,专业课解题老师判分是按点采分,所以关键步骤和答案一定要清晰醒目。我之前并不了解这一块,也专门报名参加了爱考宝典的一对一线上专业课培训。老师从头开始给我讲课,渐渐也摸透了其中的规律。爱考宝典安排的老师有前一年刚刚考完的学长学姐,于是在复习这一块的时候,学姐给了我一份笔记,做真题的时慢慢就能发现,用好学姐的笔记真是能给自己省时省力,提高效率。我复习的时候,仔细看了爱考宝典的学姐提供的笔记,今年考试的时候考了一到总结李亚普诺夫稳当稳定判定规则,我直接把学姐笔记总结好的那段写上去,那题应该是能拿满分了。当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自己总结的印象会更深刻,学姐笔记作为一个引导,自己总结不好的看看学姐笔记,如果不会自己总结的,强烈建议把学姐笔记全部背默熟练!真的特别有用!到了11月12月就建议大家按照之前总结过的来看,做做错题,这个时候专业课应该能稳定在120+了。最后的时间背背冷门解题步骤,也要巩固常见的基础题的解题步骤和知识点。 总之,能早下手复习就早下手,能多获取信息就多获取信息。报个好班,找一个好的辅导老师很重要,爱考宝典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都是时刻留意最新最全的资料,信息提供给我,每天固定时间给我安排复习计划,答疑解惑,真的很感谢他们。暂时给大家做这样一个经验分享,后续想的注意事项会再更新!希望学弟学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自己的似锦前程!

通信原理大作业

通信原理大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2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分析: 调制: 随机产生一段码元,设:码元个数为60,载波频率采用8KHz,每个周期8个采样点,信号波特率为1000,所以每个码元内有64数据,对这60*64个数据,得出2PSK信号。对原始信号和2PSK信号画图比较。 解调: 采用相干解调,通过混频器后可以得到带有载波的信号,通过滤波器后就可以得到基带信号。对原始信号和解调后的基带信号画图比较。 程序: clc close all clear all codn=60; % 仿真的码元个数 fc=8e+3; % 载波频率 fs=fc*8; %数据采样率 bode=1000; %信号波特率 code=round(rand(1,codn)); %产生随机信码 code_len=round(1/bode/(1/fs)); %得到一个码元周期的数据长度 for i=1:codn %产生双极性数字基带信号 x0((i-1)*code_len+1:code_len*i)=code(i); end x=2*x0-1; %x中有code_len(一个码元中的数据个数)*codn(码元个数) car=cos(2*pi*fc/fs*(0:length(x0)-1)); %产生载波 y=x.*car; %2PSK信号等于双极性数字基带信号乘以载波figure subplot(2,1,1) plot(x) axis([0 length(x0) -1.5 1.5]) grid on zoom on title('原始基带信号') subplot(2,1,2) plot(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