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
- 格式:pdf
- 大小:721.06 KB
- 文档页数:71
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振动特性与寿命预测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是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重要的组件,其机械振动特性和寿命预测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振动特性及其寿命预测的相关问题。
1. 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振动特性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在正常运行时受到各种机械振动的作用,如风载、线路震动等。
这些振动会对绝缘子的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振动特性是必要的。
首先,机械振动会对绝缘子的应力分布产生影响。
绝缘子处于机械振动作用下时,其内部应力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应力不均匀分布。
这会增加绝缘子的应力集中程度,进而影响其承载能力和寿命。
其次,机械振动还会引起绝缘子的振动损耗。
当绝缘子受到机械振动作用时,能量会以振动的形式转化为热能,导致振动能量损耗。
这种能量损耗会使绝缘子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其绝缘性能和寿命。
另外,机械振动还会导致绝缘子发生疲劳破坏。
绝缘子在长期受到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会产生疲劳应力,从而导致裂纹的产生和扩展。
随着裂纹的扩展,绝缘子的强度和可靠性将逐渐降低,最终导致绝缘子的破裂和失效。
2. 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寿命预测方法为了准确预测低压线路复合绝缘子的寿命,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模型来评估其机械振动特性和破裂风险。
首先,可以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绝缘子的机械振动响应。
有限元分析可以考虑绝缘子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加载条件等因素,从而得到绝缘子的应力和变形分布。
通过分析绝缘子的应力集中区域和变形情况,可以评估绝缘子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其次,可以采用振动试验来获取绝缘子的振动特性数据。
通过在实验室中对绝缘子进行振动试验,可以得到其固有频率、振动幅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绝缘子的抗振能力和耐久性。
另外,可以利用概率统计模型来预测绝缘子的寿命。
通过收集大量绝缘子的振动和破裂数据,可以建立寿命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新绝缘子的寿命。
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Weibull分布模型和可靠性增长模型等。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什么是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一种把光纤和电缆合在一起的电缆,具有双重优势。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可以传输电信号和光信号,因此在很多应用场合具有广泛的用途。
该电缆结构复杂,是目前一种高端的电缆产品。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结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结构可以分为光纤、护套和电缆三个部分。
1.光纤部分:由多个光纤组成的光纤束,可以传输信号,成为通讯部分。
2.护套部分:在光纤部分外面套上各种材质的护套,这个部分主要是保护光纤部分不受外力损伤,也可以提高耐火性。
3.电缆部分: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中的电缆部分有多种类型,可根据需要选择。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应用由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具有双重优势,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讯行业: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可以传输光信号,成为通讯部分,在通讯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防火方面:由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护套部分可以提高耐火性,因此在防火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电力行业: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通过电缆部分传送电力,成为低电压电缆,应用范围很广。
4.监控领域:在监控领域,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可以同时传输视频信号和电力信号,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监控设备。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优缺点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具有以下优点:1.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可以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具有双重优势。
2.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强。
3.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在防火和安全方面比传统电缆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也存在以下缺点:1.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制造成本较高。
2.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安装和维护难度相对较大。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一种高端的电缆产品,具有双重优势,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应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规格。
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及应用□葛树国【摘要】目前,我国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的通信系统电缆网路是各自独立的,新建小区到住户三网线缆的安装、及运营是各自独立的,小区到住户的低压供电系统采用0.4/0.22kV普通电力电缆,为了整合网络资源,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多个运营商所属的多种运营管理,节约金属、塑料管道等资源,节省国家建设投资,随着国家电网发展智能电网的实施,利用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可将小区到住户的低压电力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有机融合成“四网融合”。
【关键词】技术应用;四网融合;网络共建;资源整合【作者简介】葛树国,男,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一、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结构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见图1),是将光纤复合在低压(0.4kV)电缆中,使电缆在进行电力传输的同时兼具光纤通信的功能。
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电力特种光缆的一种,主要适用于0.6/1kV及以下电压等级,是解决低压配网、用户网所需要的先进、可靠通信介质。
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与用电线路通用廊道等优点,作为电力光纤到户的主要传输质,将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二、OPLC技术应用(一)在住宅小区的电力、通信系统的连接应用(图2)。
对于新建小区将直接使用OPLC。
利用OPLC可以免去其它电信、电视线缆的安装,小区的OPLC电缆连接,从安装区域3.下卧层受到的压力为:p z +pcz=74.2+67.2=141.4kPa4.垫层底面处土层(第②、③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修正:f az =fak+ηd*γm(d-1.5)式中:faz-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05kPa;ηd-深度修正系数,1.0;γm-垫层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厚度,19.2kN/m3;d-下卧层顶面埋深,3.5m。
代入上式,计算结果faz=143.4kPa第②、③层土经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43.4 kPa,大于141.4kPa,故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00伏低压电缆绝缘标准
400伏低压电缆通常采用的绝缘材料主要有PVC、交联聚乙烯(XLPE)和交联聚氯乙烯等。
不同的绝缘材料有不同的绝缘标准。
以下是三种常用绝缘材料的400伏低压电缆绝缘标准:
1. PVC绝缘电缆:根据国家标准GB/T 5023.3-2008,400伏PVC绝缘电缆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km;介电强度应不小于
2.5kV/5min;耐电压应不小于2.0kV/5min。
2. XLPE绝缘电缆:根据国家标准GB/T12706.1-2008,400伏XLPE绝缘电缆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km;介电强度应不小于
3.5kV/5min;耐电压应不小于3.0kV/5min。
3.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根据国家标准GB/T 19666-2005,400伏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km;介电强度应不小于2.5kV/5min;耐电压应不小于2.0kV/5min。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领域、不同用途的电缆对绝缘性能的要求不同,因此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估。
阐述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制造技术1 概述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ticalFiberCompositeLow-VoltageCable,简称OPLC)是一种同时具有电能传输与光通信传输的复合电缆,通过电缆绝缘单线与光单元的不同组合,实现了智能电表到户,配合无源光网络技术,承载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双向交互、多网融合等业务。
随着国家电网“三网融合”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
将通过实施电力光纤等智能电网工程,使电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进行有机融合。
2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主要特性和用途2.1 产品特点OPLC是将电力电缆和光缆通过工艺的手段结合在一起,其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光纤通信和电力传输的功能,速度快、传输容量大、衰减小,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OPLC是在通信接入网中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进行集成敷设,融合了光纤通信与电力传输的功能,集光纤和电力输配电缆于一身,避免二次布线,节约大量的金属、管道、塑料等资源,可有效降低施工、网络建设等费用,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方案。
OPLC产品具有多路光纤,除了电网光通信自身需求外,还能分别为电信和广电运营商提供用户通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其衰减系数在使用波长为1310nm时,衰减系数不大于0.36dB/km;使用波长为1550nm时,衰减系数不大于0.22dB/km。
2.2 主要用途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线路中,供输配电能与光通信之用,可以广泛应用在智能社区、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家庭等各个领域。
3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结构与设计OPLC是将光单元和电力电缆绝缘线芯通过工艺的手段绞合成缆在一起的过程,电缆的导体和绝缘的优劣等对性能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而光单元的传输特性主要是衰减特性,它直接影响光单元的中继距离和传输容量,光单元的使用寿命与其机械性能密切相关。
光单元的衰减包括弯曲损耗,微弯损耗和吸收损耗所产生的衰减。
oplc电缆标准
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一种由绝缘线芯和光传输单元复合而成的具有输送电能和光通信能力的线缆。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OPLC电缆标准:
额定电压U0/U:/1kV。
正常运行时电缆导体的最高额定温度:70℃。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60℃。
电缆的敷设温度:应不低于0℃。
敷设时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不下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电缆的使用寿命:在正确安装使用和不受超负荷外力及化学侵蚀状况下能正常运行25年以上。
电缆的应用场合:适用于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线路中,供输配电能和通信之用。
这些标准规定了OPLC电缆的基本特性、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为OPLC 电缆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或查询专业网站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Q/Q/EPRI EPRI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企业标准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2010-07-26发布2010-07-26实施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Optical fiber Composite Insulated power Cable for Low voltages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I目次前言..........................................................................II 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定义..........................................................................54额定电压......................................................................55型式与规格....................................................................56OPIC 结构.....................................................................87材料..........................................................................88技术要求. (9)9.标志 (16)10.交货长度 (17)11.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试验要求 (17)12.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试验方法 (29)13.检验规则 (63)14.包装 (64)15.运输和贮存................................................................64附录A . (66)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II前言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Optical fiber composite insulated power cable for low voltages,以下简称OPIC)是一种用于低压电力线路的新型光电复合缆,具有普通低压电缆和通信光缆的功能。
为了完善OPIC 产品标准,保障产品和工程应用的质量,特制订本标准,作为OPIC 统一的产品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的中国电力科学院企业标准。
本标准自2010年07月26日起实施,从实施之日起所有报批的与本标准有关的标准,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晔、陈希、赵大平、安慧蓉、赵丙镇、戚力彦、王树岭、王鹏、马军、周春东、张建民、冯祝华、郎子君、李震、许高雄、侯继勇、辛鹏、冯学斌。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1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1kV 及以下电网中的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
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Optical fiber composite insulated power cable for low voltages,以下简称OPIC)是一种用于低压电力线路的新型光电复合缆,具有普通低压电缆和通信光缆的功能。
本标准规定了OPIC的产品型号、结构尺寸、材料、技术要求、试验要求、试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2007标准电压GB/T 6995.1-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 6995.2-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 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6995.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5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GB/T 7424.1-2003光缆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 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GB/T 15972.1-1998光纤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 15972.2-1998光纤总规范第2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GB/T 15972.3-1998光纤总规范第3部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 15972.4-1998光纤总规范第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GB/T 15972.5-1998光纤总规范第5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GB/T 9771.1-2008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B/T 9771.3-2008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B/T 9771.5-2008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B/T 18900-2002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T 8815-2008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T 18899-2002全介质自承式光缆GB/T 12706-2008额定电压1kV(=1.2kV)到35kV(=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m U m U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2及附件GB/T 12527-2008额定电压1kV 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3993.3-2001通信光缆系列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GB/T 13993.4-2002通信光缆系列第4部分:接入网用室外光缆GB/T 3956-2008/IEC 60228:2004电缆的导体GB/T 4909.2-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 5013.1-2008/IEC 60245-1:2003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048.1-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GB/T 3048.2-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 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3048.5-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GB/T 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 3048.9-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GB/T 3048.10-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GB/T 3048.12-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GB/T 3048.16-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6部分:表面电阻试验GB/T 2952.1-2008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52.2-2008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2008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GB/T 2951.11-2008/IEC 60811-1-1:200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 2951.12-2008/IEC 60811-1-2:1985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GB/T 2951.13-2008/IEC 60811-1-3:200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GB/T 2951.14-2008/IEC 60811-1-4:198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B/T 2951.21-2008/IEC 60811-2-1:200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GB/T 2951.31-2008/IEC 60811-3-1:1985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3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GB/T 2951.32-2008/IEC 60811-3-2:1985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GB/T 2951.41-2008/IEC 60811-4-1:2004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18380.11/IEC 60332-1-1:2004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GB/T 18380.12/IEC 60332-1-2:2004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 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GB/T 18380.13/IEC 60332-1-3:2004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3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测定燃烧的滴落(物)/微粒的试验方法GB/T 18380.31/IEC 60332-1-10:2000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1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GB/T 18380.35/IEC 60332-1-24:2000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 类GB/T 17650.1-1998Idt IEC 60754-1:1994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GB/T 17650.2-1998Idt IEC 60754-2:1991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 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GB/T 17651.1-1998Idt IEC 61034-1:1997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1部分:试验装置GB/T 17651.2-1998Idt IEC 61034-2:1997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DL/T 788-2001全介质自承式光缆DL/T 832-2003光纤复合架空地线YD/T 1954-2009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第3部分冷应用型填充复合物YD/T 629.1-1993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传输功率监测法YD/T 629.2-1993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后向散射监测法YD/T 837.3-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4物理性能试验方法YD/T 837.4-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YD/T 1954-2009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YD/T 769-2003核心网用光缆---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YD/T 901-2001核心网用光缆——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YD/T 839-2000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YD/T 1115-2001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YD/T 1118-2001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YD/T 1258.1-2003室内光缆系列第1部分:总则YD/T 1258.2-2009室内光缆系列第2部分:终端光缆组件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1258.3-2009室内光缆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1258.4-2005室内光缆系列第5部分:多芯光缆YD/T 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YD/T 908-2000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T 981-2009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YD/T 979-2009光纤带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YD/T 1881-2009不同运营商软交换网络之间互通的协议技术要求JB/T 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YB/T 024-2008铠装电缆用钢带ITU-T G.650(10/00)有关单模光纤的参数定义与试验方法ITU-T G.652(11/09)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TU-T G.655(11/09)非零色散单模光缆的特性ITU-T G.657(11/09)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EC 61395(1998-03)高架电线-绞合电线的蔓延测试程序IEC 60793-2(1998-12)光纤纤维第2部分产品规范IEC 60794-1-1(2001-07)光缆第1-1部分通用规范总则IEC 60794-1-2(1999-03)光缆第1-2部分总规范基本光缆试验过程IEC 60060-1(1989-11)高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和试验要求IEC 60724(2008-11)额定电压为1kV (Um =1.2kV)和3kV (Um = 3.6kV)的电缆短路温度限制IEEE std 1138-2009用于共用电力线路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IEEE 标准IEEE std 1222-2004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全介质自承式光缆IEEE 标准Q/Q/EPRI EPRI 038038--2020101053定义3.1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Optical fiber composite insulated power cable for low voltages (OPIC )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是一种具有电力和光通信传输能力的绝缘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