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2日山东泰安二模生物】2020年5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12
2020年山东泰安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1、2、3所示为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的经典实验的分析及拓展过程(图1中叶片黄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图1所示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和光照B. 图2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C. 图3所示的实验中好氧细菌的分布与水绵产生的O2和ATP有关D. 图3所示的实验选择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与其叶绿体的形状有关2.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借助体液运输B.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C.作用特定的细胞、器官D.在代谢时发挥催化作用3.下列各项中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②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③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④研究是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⑤将科学理论-统计学运用于对结果的分析⑥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第一次运用杂交方法进行实验⑦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③④⑤⑦C. ①②④⑤⑦D. ①③④⑥4.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造血干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B. 分化方向不同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完全不同C. 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变化D. 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因此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5.如图1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图2表示Na+通道和K+通道的生理变化。
其中图2中的甲~丙可以对应图1中的①~⑥。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1③过程Na+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 图2中的乙和丙可分别对应图1中的③和⑤C. 由图可知,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 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中④峰值会有所增大6.一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生物二模试卷与详细解析一、单选题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O2并进行有氧呼吸D.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2.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酶试剂,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可能是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和作用条件,该小组成员给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A.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B.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C.若已确定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某些病毒可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C.细胞随分裂次数的增多面衰老是由端粒的延长导致D.胚胎时期人尾部细胞的调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某植物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的细胞形成单核花粉粒,每个单核花粉粒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二核花粉粒(内有两个细胞)。
科研人员分离出若干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并转移至含有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上继续发育成熟(不考虑交叉互换)。
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若观察花粉形成的过程,必须选择幼嫩的花药为实验材料B.减数第二次分裂与二核花粉粒形成过程可通过检测染色体的3H标记加以区分C.检测二核花粉粒中所有核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D.1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二核花粉粒,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来源可分为4种类型5.遗传工作者对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了调查,绘制系谱图如下所示。
2020年泰安市泰山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部分B. 植物吸收的无机盐PO43-是合成磷脂和纤维素等物质的原料C.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D.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器官的细胞中含水量可能不同2. 下列与细胞结构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壁作为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对细胞起支持与保护作用B.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C.高尔基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中心体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组成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在间期倍增3. 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过程有A.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B.某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C.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运输到肾小球D.各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到达突触后膜4.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对传入的信息起分析和综合作用的部分是A. 传出神经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D. 感受器5.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 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 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D. 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6. 下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为伴性遗传;正常肤色(A)对白化(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
若Ⅲ-10和Ⅲ-11婚配,所生的子女中患病概率为()A.2/3B.2/9C.1/2D.1/37. 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C.安静状态时,交感神经占据优势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8. 下列关于生物膜和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活细胞的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 大分子物质不能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C.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相当于一层生物膜D.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9. 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B. 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 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 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生活空间的位置状态或布局10. 能发挥拮抗作用的一组激素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11. A 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C. A 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D. A TP分子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1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一个大肠杆菌细胞是一个个体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差异性D.酵母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13. 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 若图甲表示雄果蝇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体细胞中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B. 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4C. 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DNA数均为8条D. 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14. 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葡萄糖、半乳糖都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纤维素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15. 如图是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的变化曲线,对图中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 Ⅲ底物Ⅲ酶Ⅲ产物B. Ⅲ底物Ⅲ酶-底物复合物Ⅲ产物C. Ⅲ酶-底物复合物Ⅲ酶Ⅲ底物D. Ⅲ产物Ⅲ底物Ⅲ酶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B.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O2并进行有氧呼吸D. 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内有很多基粒,基粒由类囊体垛叠而成,扩大了膜面积;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能消化内吞的病原微生物。
【详解】A、叶绿体扩大受光面积的结构是其类囊体薄膜,而非内膜和外膜,A错误;B、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的溶酶体因含有多种水解酶,故能消化内吞的病原微生物,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D错误。
故选B。
【点睛】对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2.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酶试剂,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可能是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和作用条件,该小组成员给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A. 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B. 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C. 若已确定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形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也属于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碘液遇淀粉变蓝。
2020届泰安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豌豆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雌雄配子数量相等B.F2中黄色圆粒豌豆有4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1/8C.F2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个体占5/8,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8D. 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过程中2. 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B.苏丹Ⅲ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3. 钠-钾A TP酶(Na+/K+-ATPase)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细胞膜上,能够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膜内外一定的电化学梯度。
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运入细胞内,然后由膜上的转运载体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完成对葡萄糖的吸收。
下图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Na+的方式依次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B. 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葡萄糖的方式均属于主动运输C. 图示中的Na+/K+-ATPase对于维持细胞渗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 图示细胞的膜蛋白有催化、运输的功能4.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产生顶端优势的植株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cB. 用A、B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则生根效果基本相同C. 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cD. 若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2m5. 科学家通过“重新编程”小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δ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使其能够持续产生胰岛素,并将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从而实现血糖的正常调控。
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 鉴定细胞内脂肪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使底物由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提高了反应的活化能B. 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分子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C. 人体内ATP的合成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关联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合成快,含量很高3.关于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艾滋病病毒的脂类膜的成分都来自宿主细胞B. HIV进入机体细胞后会发生逆转录C. HIV的宿主细胞一定是T淋巴细胞D. 蚊虫叮咬会传播HIV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B. 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激素、氨基酸等C. 有3种以上的系统参与维持人体的内环境稳态D.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5.科研人员研究不同pH对大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B. 2~3d内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均呈“J”型增长C. 后期大草履虫数量下降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D. 大草履虫适于生活在中性及弱碱性水体中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9.0分)7.骑行单车出行不仅可以减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为倡导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出了贡献。
2020年山东泰安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仔细斟酌,你会发现很多广告语经不起推敲,下列广告语符合生物学道理的是()A.某品牌饼干——无糖饼干,没有甜味,糖尿病患者的福音B.某品牌花卉营养液——富含N、P、K等微量元素C.某品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D.某品牌有机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2. 溶酶体具单层膜,形状多种多样,是0.025~0.8微米的泡状结构,内含许多水解酶。
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
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起源上来看,溶酶体最可能来源于高尔基体的囊泡B.在细胞的生活期间,溶酶体中的酶不会破坏细胞内部的结构C.细胞衰老后,溶酶体使其裂解的过程为细胞凋亡D.溶酶体的功能是细胞自噬现象的生理基础3.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很重要。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中的()A. 萌发种子烘干燃烧后的灰烬为无机盐,是种子萌发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B. 植物液泡中含有无机盐,无机盐浓度大小决定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C. 农民有计划地更换种植的作物种类,有利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有效利用D. 动物细胞外液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Na+、K+,其有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4. 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切断e,刺激外周神经(远离中枢的位置),能引起收缩反射B. 在缩手反射中,兴奋在e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C. 突触小体是由上一个神经元树突或轴突膨大形成D. d部位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是因为它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成亚硝酸或硝酸B.剧烈运动时,人的骨骼肌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C.无氧条件下,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是唯一合成ATP的场所D.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6.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1平方米草地上有8棵蒲公英B.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7. A 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B.1分子C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C.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8. 如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处b.非典病毒的②有8种,②有2种c.若②为胸腺嘧啶,则②一定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若②为核糖,则②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e.若②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②这种化合物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9. 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且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均有肾上腺素受体,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多数又被突触前膜摄取。
2020届山东泰安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血糖水平上升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C.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2. 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造孢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其中①~①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细胞。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细胞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B.细胞Z与过程①产生的精子中所含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C.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①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不同D.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同参与3. 下列关于几种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的合成B.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抑制乙烯的合成C.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花、果实脱落D.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4. 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A.做尿检时,没有尿意也能排尿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D.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5. 如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若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B. 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8种,①与①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C. 图乙所产生的①上有起始密码子,①中胞嘧啶的个数有()D. 图甲所示反映出了中心法则的所有内容,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有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6. 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生物体(2n=4)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局部示意图。
2020届泰安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只能让细胞需要的物质能进入,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B.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保持细胞形态C. 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2.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会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B.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C.人胚胎发育时期不存在细胞凋亡D.细胞凋亡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 下列四图代表生物体内的四种化合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为某种氨基酸,X、Y中可能同时含有—NH2B.图丁为磷脂分子,在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头部朝向外侧,尾与尾相对C.若图丙所示分子为二糖,动物和植物体内均可能含有二糖D.图乙所示物质一定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4. 下图表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IV病毒中①有1种,①有2种B. 人体细胞内①有2种,①有8种C.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点只在①方面D. 乳酸菌的核酸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为2种和8种5. 通过突触和神经递质可以实现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在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B.突触后膜通常为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轴突膜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D.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精子和卵细胞间的识别方式不同6. 在生物体内作为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遗传物质的分别是()A. 糖类、脂肪、核酸B. 核酸、糖类、蛋白质C. 脂肪、核酸、糖类D. 糖类、脂肪、蛋白质7. 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
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