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4号线投融资模式
- 格式:ppt
- 大小:4.52 MB
- 文档页数:26
地铁经济中的公私合作_北京地铁4号线项⽬的运营_经验和意义_赵先⽴司(以下简称建管公司)和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京投公司主要承担地铁的投融资和资本运营,前期规划及线⽹管理等任务,它作为北京轨道交通的业主,委托建管公司建设轨道交通新线项⽬,建成后委托运营公司进⾏线路的运营。
这⼀系列举措实现了北京地铁“⼀体化”经营模式向“三分开”模式的转变,并且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区共建、多元化运作、多渠道筹资”的原则筹集轨道交通建设资⾦的新模式。
鉴于上述背景,本⽂选取北京地铁4号线的“公私合作”投融资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建设和运营探寻可⾏性路径和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地铁经济中的公私合作——北京地铁4号线项⽬的运营、经验和意义◎赵先⽴李⼦君⼀、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推动了⼈⼝、产业等资源和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带来了新产业发展和沿线⼟地的开发,使城市布局合理,市民⽣活便利,进⼀步促进基础设施降低单位服务成本,提⾼其利⽤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发展轨道交通,明确了新建200公⾥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达600亿元的投资任务,2003年11⽉,原北京地铁集团公司改组成⽴了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摘要:北京地铁4号线项⽬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先采⽤公私合作投融资模式建设并获得成功的基础设施项⽬,该项⽬降低了政府投资风险,引⼊了市场竞争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重点分析了北京地铁4号线公私合作项⽬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思路、程序、成本收益、创新性以及存在问题,以求为未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运作提供⼀定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北京地铁4号线投融资模式公私合作【中图分类号】:F283 doi: 0.3969/j.issn. 674-7 78.20 2.05.007⼆、公私合作项⽬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公私合作模式的定义公私合作的英⽂简称为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融资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交通状况越来越紧张,因此,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深圳市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
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是深圳市政府为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而实施的一个重要交通工程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市区区域内的交通压力,提高出行效率,提高市民的出行质量生活,方便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此外,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融资模式研究与深圳市发展经济、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层面关系密切,因此,对于该项目融资模式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也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融资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深圳市的发展和提升市民出行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对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的融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项目的融资来源及投资渠道,分析各种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建立科学的融资模式选择体系,提出可行的融资方案。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的背景和现状,剖析其发展动因和必要性。
2.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模式,制定相应的研究框架和方案。
3.对比和分析不同的融资方式,包括政府债务、商业贷款、企业债券等常用融资渠道。
4.分析深圳市政府的财政状况、开源节流情况,以此为基础,对不同融资模式进行风险评估和效益评价。
5.综合评价各种融资模式,提出可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方案,为深圳市政府制定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的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系统分析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的融资模式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深圳市政府的融资模式和方案。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收集资料本研究将对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进行梳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进行整理和归纳,理清相关概念和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北京地铁四号线(京港地铁)PPP案例分析一、积极意义: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正式批复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运用PPP模式、引入市场部门运作的地铁项目。
4号线项目运用PPP模式进行融资,有效缓解了当时北京市政府的资金压力,实现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引入市场部门的参与,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提升。
北京4号线项目在研究PPP模式上具有典型意义,集中体现了PPP模式在打破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困境的创新价值,使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对于在现有预算框架下缓解地方债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乃至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项目基本情况北京地铁4号线南起丰台区南四环公益西桥,途经宣武区和西城区,北至海淀区安河桥北,是贯穿北京城区南北的轨道交通主干线之一。
线路全长28.2公里,含车站24座,换乘站10座,全程运行时间48分钟,最小运行间隔时间为3分钟。
4号线工程概算总投资153亿元,于2004年8月正式开工,2009年9月28日通车并开始试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达到70万人次。
根据北京地铁4号线的项目设计概算,工程投资建设总体划分为A、B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其中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投资额约为107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70%。
A部分由已成立的4号线公司负责投资建设;B部分主要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投资额约为46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30%,由通过市场化方法组建的特许经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实施特许经营。
三、北京地铁四号线PPP模式结构图。
投资建设无偿移交结构分析:(一)PPP公司(特许经营公司)股东及组织结构:1、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BIIC京投公司):北京市国有独资公司,代表北京市政府承担北京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和资本运营,拥有或通过控股公司拥有北京市全部地铁运营线路,目前总里程为228公里,2015年将达到561公里。
北京地铁4号线融资案例PPP试点项目——北京地铁4号线一、项目简介地铁4号线的线路自马草河北岸起偏向东,之后线路向西转向北,经由北京南站后,偏西北方向行进,逐步转向北,进入菜市口大街至陶然亭站,向北沿菜市口大街、宣武门外大街、宣武门内大街、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至新街口;转向西,沿西直门内大街、西直门外大街至首都体育馆后转向北,沿中关村大街至清华西门,向西经圆明园、颐和园、北宫门后向北至龙背村。
正线长度28.65公里,共设地铁车站24座,线路穿越丰台、宣武、西城、海淀4个行政区。
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和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项目总投资约153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已于2003年底开工,于2009年正式通车运营。
二、融资结构PPP即政府、社会、公司共同投资模式。
根据京港地铁和北京市政府协议,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按投资建设责任主体,将全部建设内容划分为A、B两部分: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投资额约为10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由已成立的北京地铁四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号线公司”)负责投资建设;B部分主要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投资额约为46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由“港铁-首创联合体”拟组建的北京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公司(以下简称“特许公司”)负责投资建设。
2005年2月,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创集团公司和香港地铁公司签署了北京市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项目三方合作经营协议,共同出资组建PPP模式的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期限30年)。
京港地铁公司总投资为46亿元,注册资本15亿元,其中香港地铁公司和北京首创集团公司各占49%股份,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占2%股份。
4号线项目竣工验收后,特许公司根据与4号线公司签订的《资产租赁协议》,取得A部分资产的使用权。
特许公司负责地铁4号线的运营管理、全部设施(包括A和B两部分)的维护和除洞体外的资产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回收投资。
北京地铁四号线PPP模式案例分析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正式批复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运用PPP模式、引入市场部门运作的地铁项目。
4号线项目运用PPP模式进行融资,有效缓解了当时北京市政府的资金压力,实现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引入市场部门的参与,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提升。
北京4号线项目在研究PPP模式上具有典型意义,集中体现了PPP模式在打破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困境的创新价值,使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对于在现有预算框架下缓解地方债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乃至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项目概况北京地铁4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主干道之一,南起丰台区公益西桥,北至海淀区安河桥北,全长28.2公里。
4号线工程概算总投资153亿元,于2004年8月正式开工,2009年9月28日通车并开始试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达到70万人次。
根据北京地铁4号线的项目设计概算,工程投资建设总体划分为A、B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其中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投资额约为107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70%。
A部分由已成立的4号线公司负责投资建设;B部分主要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投资额约为46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30%,由通过市场化方法组建的特许经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实施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公司是在PPP项目中通过审批取得特许经营权、实施特许经营的公司。
在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中的PPP特许经营公司是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京投公司、香港地铁公司和首创集团公司按照2:49:49的出资比例组建。
京投公司作为业主单位和项目的实际运作人,负责项目方案的设计、招商、谈判等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在特许经营公司的组建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案的要求。
如果特许公司是内资企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的规定,资本金比例应不低于总投资的35%,而北京市的标准是资本金比例应不低于总投资的40%,这是因为地方性法规的要求一般都要高一些。
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运用—以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摘要:PPP融资模式是建设现代工程项目的融资新渠道,即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按照合理分配原则双方签订协议完成项目工程建设。
PPP模式目前正热潮发展的模式,那么如何规避PPP模式所带来的风险,如何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了PPP模式在融资、资源建设分配、风险和利益分配,并总结PPP模式所带来的益处。
关键字:PPP模式;融资;项目工程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之间为了共同完成一项项目工程建设,政府将特殊权益赋予给社会资本组织,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共同完成项目建设的合作关系[1]。
同时,合作的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之间签订关于项目合作的一系列合同与协议,共同促使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一起按约定完成项目工程建设,最终使合作双方达到双赢且比之前利益更多的结果。
1.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及其融资、运作模式简述北京地铁4号线是北京交通轨道中一条主干路线。
2004年8月,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开始建设北京地铁4号线,共投资153.8亿元;2004年12月,香港地铁公司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北京地铁4号线“特许经营协议和项目管理协议”,通过协议合作方进行各自项目建设共同达成最终目标[2]。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所有建设项目被划分成了A部分和B部分。
在建设北京地铁4号线的过程中,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政府的投资方,负责北京地铁4号线工程A部分项目工程建设的融资与建设,实际的操作由市政府组合成立的北京地铁4号线公司负责。
B部分交给了特许经营公司进行项目工程管理、建成后的实施运营。
2.北京地铁4号线的经济特征城市交通轨道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社会产品,具有以上两项产品分别具有的部分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轨道交通的投融资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一方面,建设轨道交通需要巨额投资,资金来源不易;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后,长期维护和运营成本也相当高。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对于良性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投融资模式,希望通过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投融资模式,并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1. 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背景和建设过程,分析其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融资需求。
2. 探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投资来源及投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国外资本投资等方式,并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
3. 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收益模式,包括票价收入、土地收益、商业开发等各方面的收益,探究如何最大化收益,缓解运营成本的压力。
4. 对比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分析优劣,并为后续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为可行的融资模式。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各种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2. 实证分析法:对北京地铁4号线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对投融资模式进行定量研究。
3. 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获取专业、前沿的知识和信息。
四、研究意义1.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2. 通过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投融资模式,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3. 为政府、银行、企业等投资者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计划1. 研究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
2. 研究步骤:①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和信息,分析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和投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