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2号线BT投融资模式案例分析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1
第28卷第2期工程管理学报V ol. 28 No. 2 2014年04月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pr. 2014 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BT模式研究吴胜权1,王贵国1,常胜利1,张智慧2,张剑寒2,3,王聪颖2(1.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 063055,E-mail:jackhanm2002@;2.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北京 100084;3.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北京 100068)摘要: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量日益增长,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部分城市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方财政来源比较少,发展新型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实践,BOT、BT以及“轨道+土地”融资模式存在各自的优点和问题,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大、外部效益高的特点,将BT模式与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相结合,形成“BT+土地储备”融资模式,作为可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土地储备中图分类号:T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59(2014)02-041-05Research on Urban Rail Transit BT Mode Using Land Reserve WU Sheng-quan1,WANG Gui-guo1,CHANG Sheng-li1,ZHANG Zhi-hui2,ZHANG Jian-han2,3,WANG Cong-ying2(1. CNR Tangshan Railway Vehicle Co.,Ltd.,Tangshan 063055,China,E-mail:jackhanm2002@;2.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3. Air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PLA,Beijing 100068,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the scale of investment is expanding rapidly. As a result,the shortage of fund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some citi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financial sources,the development of new financing modes,attracting social capital,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in China,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of BOT,BT,“Railway + Property” financing mode are analyzed. Based on high investment and high external benefit in urban rail transit,the paper combined the “BT + land reserve” financing mode constituted by the BT mode and the mode of project financing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land reserve. It will be a new financing mode of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 in China.Keywords:urban rail transit;financing mode;land reserve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大城市普遍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迎来了优先发展的机遇[1,2]。
基于土地收益增值,南京地铁建设资金的筹资方法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有着显著的社会效应和外部效益,轨道交通建设促进沿线土地增值的机理,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
将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土地增值通过市场和政策的手段更多地成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筹资的有效办法。
南京地铁通过运作沿线的土地开发,为这一思路提供了成功案例。
关键词:土地收益;城市轨道交通;筹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大运量的地下铁道系统和城市快速铁路,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座城市建造了城市轨道交通,累计线路总长度超过8000km,年客运总量约为260亿人次。
我国大陆城市轨道交通现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4个城市投入运营,共计约250km。
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深圳、大连、武汉、重庆、长春等,共计约300km。
沈阳、成都、杭州、苏州、西安、哈尔滨等也在积极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发展大运量、快速度、高效率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出路,是建立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的关键,也是调整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
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升值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后,改变了沿线土地利用模式,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繁荣,给沿线土地价值带来显著的增值效应。
城市轨道交通之所以能对沿线土地价值产生增值影响,主要有下列原因:一是城市轨道交通为沿线土地提供了高通达性,使沿线土地的交通大大改善,促进沿线土地的集约开发与经济繁荣、生活便利;二是城市轨道交通为沿线土地提供了调整规划、改变用地性质的机会,通过交通引导规划,规划改变用地属性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带来沿线土地的增值;三是城市轨道交通缩短了沿线土地与城市中心区域的空间距离,节省了进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时间和费用,改善了沿线土地相对区位条件,提升了土地价值;四是城市轨道交通加强了沿线土地的相互联系,提高了土地的互补效应,使沿线土地成为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相邻地块的价值联动上升范围扩大。
4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BT模式的风险分析项目融资被认为是有较大风险的融资安排之一,其无效的风险管理是造成项目融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资金规模大、建设期长、参与方众多且融资结构复杂的公共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成为项目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4.1BT项目融资风险的阶段性划分根据盯项目发展的时间顺序,其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项目前期、项目建设期、项目回购期三部分组成。
在盯项目的每个阶段,项目的风险都有所不同,存在各自的特点。
项目前期风险BT项目的前期:从BT项目立项开始到通过工程招投标确定项目的建设方。
这期间主要包括提出应用BT模式的项目建议、进行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研究、工程招投标等步骤。
在这一阶段主要风险表现为:1.对项目立项的正确与否,是否超出了政府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项目的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研究是否正确;3.公共工程的工程招投标是否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的,政府官员是否在招投标过程中有寻租等违规行为;4.投标单位是否提出一个理性的投标价,对项目的建安成本、融资成本和预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BT模式的风险分析期的投资收益有正确的评估;5.在特许权协议中是否明确中标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业主地位。
4.1.2项目建设期风险BT项目的建设期:从BT项目特许权合同签订至项目移交结束的时间。
这期间主要包括项目融资、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等工作。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是从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开始计算的。
项目动工建设之后,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购买工程设备、支付工程施工费用当中。
从工程项目建设的角度看,在这一阶段随着自有资金和贷款资金的不断投入,项目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项目建设完工时项目建设期的风险也达到或接近最高点。
在这一阶段主要风险表现为:1.二次招标型BT模式中,体现为项目中标人的融资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在工程总承包模式和施工承包模式中,体现为项目管理能力和施工水平;2.订约当局在特许权合同签订时对项目的某些优惠政策或承诺是否能够兑现;3.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产生的风险;4.建材价格和承包市场波动产生的风险;5.自然条件的不可抗力产生的风险;6.建设期间的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
浅谈轨道交通BT投资建设模式摘要:近年来,国内各地轨道交通事业迅猛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8座城市89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在建设,总里程达2172.78公里,投资9794.92亿元。
到2011年,全国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成都、沈阳等12座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48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1502公里。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城市地铁、轻轨规划线路建设里程将达到2600公里,建设投资规划额将达1.27万亿元。
在各地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在采用传统的政府出资政府建设的模式外,也开始探索轨道交通BT、BOT、PPP等引进社会资本的投资建设模式。
如北京地铁奥运支线、亦庄线采用BT投资建设模式,深圳地铁5号线采用BT投资建设模式,昆明地铁3号西延、4号、1号北延、安宁线采和BT投资建设模式。
本文将结合笔者参与有关BT项目实践对轨道交通采用BT投资建设模式、运作流程、运作重点、难点及建议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轨道交通,BT,投资建设一、轨道交通BT投资建设模式所谓BT投资建设模式,即建设-移交(Build-Transfer)模式,具体运作思路是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按照招投标法要求,通过法定程序选择项目承建主体,由项目承建主体组建BT项目公司,BT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移交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按照约定支付BT项目公司(或承建主体)项目回购款,承建主体收回投资及融资费用并获取回报。
典型BT项目结构图如下:目前,BT项目尚无明确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在BT投资建设项目运作实践中,可能会因双方约定不同,项目结构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选择有由政府(或其授权主体)选择或由BT承建主体选择两种方式。
2、BT承建主体在实施项目时,有成立法人或非法人两种方式。
3、工程施工有直接由BT承建主体实施或由BT承建主体进行二次招标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