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血脂检测与肝功能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脂肪肝患者血脂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以及肝功能指标的水平变化。
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确诊的脂肪肝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无脂肪肝的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以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
结果对照组TC、TG、LDL-C、HDL-C、ALT、AST、AST/ALT比值以及GGT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均存在异常,检测上述两项指标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肝功能;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膳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的增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过多从而导致的病变。
病情轻的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者则病情凶险,甚至发生肝硬化,危及患者的生命[1]。
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可以使得脂肪肝恢复正常。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们通过检测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肝功能各项指标,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确诊的脂肪肝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9.7±13.4)岁。
选择同期体检的无脂肪肝的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0.2±11.4)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脂肪肝诊断标准(1)排除药物性肝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可导致肝脂肪变性的疾病;(2)患者无饮酒史或饮酒量符合标准;(3)肝脏超声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4)患者有超重或内脏性肥胖表现,肥胖采用体重指数(BMI)来进行判断:BMI(kg/m 2)= 体重(kg)/ 身高m2,BMI超过23 kg/m2 提示体重超标。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4.055肝功能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赵祥雷,江菊青,林立群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1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功能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80例设为研究组,按照脂肪肝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30)、中度组(n=30)、重度组(n=20),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设为对照组。
对各组受检者的肝功能、血脂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分析肝功能与血脂血清学指标与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67.33±5.82)U/L、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66.49±5.88)U/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32、68.903,P<0.05)。
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1、0.94、0.92、0.90,P<0.05)。
结论肝功能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其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脂肪肝;肝功能;血脂;血清学指标[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7(b)-0055-04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Lipid Sero⁃logical Index Level Testing in Fatty Liver DiseaseZHAO Xianglei, JIANG Juqing, LIN Liqun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Nanjing Lishui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1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lipid serological index levels in fatty liver diseas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from Sept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fatty liver,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group (n=30), moderate group (n=30), and severe group (n=20). 80 healthy subjec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lipid serological indicators of subjects in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ver function and serum lipid index and the severity of fatty liver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 67.33±5.82 ) U/L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 66.49±5.88 )U/L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68.032, 68.903, P<0.05 ). 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evels among severe group, moderate group and mild group ( P<0.05 ). 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作者简介] 赵祥雷(1984-),男,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为检验生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验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该疾病与糖代谢异常、肥胖、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等血脂异常有密切关系。
下面将从血脂、血糖和肝功能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血脂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常常伴有血脂异常,尤其是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
高胆固醇可能是由于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能力增强,以弥补脂肪代谢异常所导致的脂质积累。
高甘油三酯可能与肝脏对脂肪的摄取和合成增加有关,同时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导致脂肪酸在肝脏内的代谢紊乱。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说,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非常重要。
其次是血糖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往往伴有糖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
胰岛素抵抗是肝脏和骨骼肌对胰岛素作用的降低,进而导致胰岛素释放增加,最终引发高血糖。
高血糖也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加之肝脏对葡萄糖的处理异常,使得血糖水平升高。
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是肝功能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常常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
这主要是由于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导致肝脏发生脂肪变性,进一步损伤肝细胞功能。
肝功能检测项目包括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
正常情况下,这些指标的水平是较低的,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它们往往升高。
还有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它们的异常水平也反映了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验结果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通过降低血脂、控制血糖、改善肝功能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分析苏锦良【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为临床辅助诊断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10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研究组ALT及AST水平分别为(81.9±8.1)、(61.4±7.9)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5±4.3)、(24.4±5.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TG、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DL-C与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升高,提示患者脂肪肝损害肝细胞功能,血脂代谢指标TC及TG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存在脂肪代谢异常.临床上检测肝功能指标及血脂代谢指标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03【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脂肪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者】苏锦良【作者单位】523451 广东东莞市东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脂肪肝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过多而导致的病变。
病情轻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则病情凶险,甚至发生肝硬化[1]。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够恢复正常。
目前临床上脂肪肝主要依靠超声进行诊断,但在早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漏诊。
当脂肪堆积在肝细胞内时,可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相关的肝功能指标会出现异常[2,3]。
另外出现脂肪肝时常常提示脂代谢异常,因此脂肪肝患者的脂代谢指标也会发生改变[4]。
本研究分析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指标以及脂代谢指标的变化,分析其辅助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探讨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
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组,并随机抽取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100例未患脂肪肝的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
对两组受检者先后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检测。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受检结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肝功酶学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脂肪肝和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能够为预后的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转氨酶检验;B超;脂肪肝;诊断脂肪肝是临床上一种由于疾病或者药物的因素致使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的现象,有研究显示,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逐渐显示出年轻化。
患者在病情危重期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肝脏肿大,脂肪肝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都会引起患者肝功能出现问题[1]。
所以,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早期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的检测则显得至关重要。
本院就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即墨市南泉卫生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组。
100例患者的临床病症、体征、病理学检查结果都符合医学上对于脂肪肝的诊断指标,且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胆囊炎、胆结石和胰腺疾病、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同时排除由于疾病原因(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妊娠等)引起脂肪肝的患者,所有患者都为自愿接受治疗研究。
脂肪肝诊断中生化指标检验的应用研究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其定义是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多,严重时可导致炎症反应、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及分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
文将就生化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肝酶检测:肝酶(AST,ALT)是常用的肝功能指标之一,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
在脂肪肝患者中,肝酶通常会升高,但是升高幅度一般轻至中度。
肝酶 AST/ALT比值(AAR)也是反应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AAR≥1提示肝细胞坏死,随着病情的恶化其值会继续升高。
2. 血脂检测:脂肪肝患者常常存在血脂异常,包括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血脂异常提示脂肪肝疾病的严重性及
预后。
3. 血糖检测:脂肪肝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脂肪肝发展
的重要诱因。
血糖水平的升高提示脂肪肝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了异常。
4. 营养素检测:血清维生素E和C等营养素的水平,在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E缺乏是导致脂肪肝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时其补充可以改善脂肪肝状态。
维生素C缺乏则会降低肝脂代谢的效率。
除以上指标外,肝功能试验的其他指标,如白蛋白、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在肝
细胞损伤和肝炎分级上也具有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脂肪肝的生化指标检验在诊断和分级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在临床
实践中,医生可以依据不同指标来推断病患的脂肪肝状态,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很多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都会的要一份检查报告,对于脂肪肝患者的检查一样,但是当患者拿到检查报告之后对上面的医学数据真实一头的雾水,根本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代表了什么,今天就向大家介绍有关脂肪肝的检查报告上的相关数据都是代表了什么: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一看化验单肝功能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st,旧称谷草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lt,旧称谷丙转移酶)均升高。
谷氨酰基转移酶,(gt)也可升高,约30%严重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碱性磷酸酶(简写alp)升高。
约30%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
血脂检查,脂肪肝患者常有血脂含量增多,表现为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b(apo b)和总游离脂肪酸的升高,约50%高血脂症者可有肝脏脂肪浸润。
二看b超结果由于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少特异性,b超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应列为本病的首要检查方法。
肝组织脂肪化达到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
肝脏呈弥漫性肿大,轮廓较整齐,表面平滑。
肝边缘膨胀变钝。
肝脏切面前半部光点细而密,回声增强,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减弱。
如肝超声强度明显大于肾脏和脾脏的回声强度,应多考虑为脂肪肝。
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诊断率达95%。
体检查出脂肪肝应该怎么办1.先查清病情,有无肝炎和其他并发症。
一般来说,体检中主要与脂肪肝相关的检查是B超、肝功能,但B超结果只显示脂肪肝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无法指导治疗,需要进一步进行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筛查。
其次,要查清楚是肥胖性、酒精性、快速减肥性、糖尿病性还是药物性脂肪肝,从根源上指导治疗。
此外,观察血糖、血脂、血压、尿酸这些与代谢功能相关的指标。
这些代谢指标,与脂肪肝有一定的关联性。
2.绝对禁酒。
血脂在脂肪肝患者检测分析目的:分析血脂的检测在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例经彩超确诊的脂肪肝患者进行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并与2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上诉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脂肪肝组患者的CHOL、TG、LDL水平高于体检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 水平低于体检健康组(P<0.05)。
结论:血脂水平代谢异常是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脂检测对预防脂肪肝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脂肪肝,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彩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SH)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SH是指一种或多种因素引发的,以肝脏脂类物质堆积为病理变化的肝脏疾病,也是可逆转的一种病症。
从分子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说,肝脏对脂类物质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失去平衡,而诱发SH。
SH 的具体诊断标准是脂肪的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以上,或从组织学上讲,肝细胞脂肪化高达50%[1]。
其虽然不是一个独立性的疾病,但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可并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2]。
本文就SH患者血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 2013 年6月行健康体检彩超检出200例SH患者和20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SH患者200例,男110 例,女90例,年龄20-69岁,平均42±4岁。
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男99例,女101例,年龄18-71岁,平均46±3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比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1.2.1 彩超检查:采用CE公司生产的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中SH的诊断标准[2]:肝脏体积均匀性增大,包膜光滑,前场实质回声增强;后场回声不同程度的衰减;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或管径变细及管壁模糊。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患者关于其血脂生化指标和肝功能的变化,为相关病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检测出患有脂肪肝的患者37例(①组),对该组脂肪肝患者的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另再随机抽选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并无患有肝脏、肾等方面疾病的患者37例(②组),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
结果:患有脂肪肝疾病的37例患者的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的脂肪肝相关指标数明显高于②组。
结论: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其血脂生化指标以及肝功能的变化具有紊乱性,同时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伤害。
关键词:脂肪肝患者;血脂生化指标;肝功能;变化情况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逐渐得到了提高,随之带来的是患有脂肪肝的人口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脂肪肝疾病是医学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脂肪肝患者体内肝细胞的TG(甘油三酯)超过正常的数值,从而导致了患者患上脂肪肝[1]。
本次研究是为了探究与分析脂肪肝患者的血脂生化指标和其肝功能的具体变化与没有患有脂肪肝的人有哪些不同,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随机抽选我院检测出来患有脂肪肝的3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①组,其脂肪肝患者的检测时间大约为2016年1月-2019年11月之间,其中37例脂肪肝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7:20,年龄大小主要集中在27-42岁之间,平均为(34.3±2.1)岁;并另外随机抽选前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并没有患上脂肪肝的人37例,将之称为对照②组,体检时间大约为2016年2月-2019年10月之间,其中②组男女比例为20:17,年龄大小主要集中在25-46岁之间,平均(33.1±1.7)岁。
关于此次研究脂肪肝患者血脂生化指标和肝功能变化随机抽选的①、②两组之间的相关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 关于脂肪肝测试仪器以及相关器械的采用:用来研究此次脂肪肝相关指数变化的测试仪器是一款能够进行自动生化分析的仪器,其型号为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脂肪肝的仪器为西门子彩超ACUSONSC2000B超仪[2]。
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等疾病密切相关。
脂肪肝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还与遗传、代谢、免疫等方面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及肝功检测,可以很好地辅助脂肪肝诊断。
肝功检测是在临床诊疗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主要通过测量血清中肝功能标志物的水平,评估肝脏的代谢、解毒、合成、排泄功能,同时也能反映肝脏受损程度。
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是通过检测人体中血液成分、代谢产物及酶等物质浓度来判断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常用的指标包括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糖代谢、电解质平衡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往往都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血清学指标中,血脂属于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
脂肪肝患者往往具有血脂异常的表现,比如说胆固醇水平升高,三酰甘油水平增加等。
三酰甘油水平增加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而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脂代谢异常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通过检测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脂代谢情况,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并为脂肪肝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肝功能指标在脂肪肝的评估和治疗过程中也是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
肝功能指标主要指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LT)和谷丙转氨酶(AST)的水平。
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的水平会升高。
脂肪肝的诊断可以通过检测ALT和AST水平,以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进行判断。
当ALT和AST水平升高时,往往标志着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比较重,这时需要引起医生重视,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除了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外,其他指标如肾功能、糖代谢等也是脂肪肝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指标。
肾功能异常和糖代谢不良,常常与脂肪肝相关。
对于肝肾联合疾病患者而言,更应该重视其他指标水平的变化,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总之,在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肝功检测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起到重要作用。
脂肪肝的血脂检测与肝功能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sh)与血三脂、肝功能的临床分析和相关变化。
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酒精性脂肪肝(ash)、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及健康体检者各40例患者于清晨空腹采取样本检测血三脂及肝功能,并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酒精性脂肪肝(ash)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在肝功能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l)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的趋势(p<0.01)。
结论:sh患者的病情与体重和身高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其血三脂及肝功能的异常指标直接相关。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