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十年后的礼物
- 格式:ppt
- 大小:689.00 KB
- 文档页数:12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4课十年后的礼物》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比一比,再组词。
2. 选词填空。
沉浸沉静沉寂(1)在夜幕的笼罩下,整个城市渐渐________下来。
(2)虽然音乐会早已结束,可我还________在美妙的乐曲中。
3. 判断句子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________(2)“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这不是排比句。
________(3)那位音乐家是守林人的好朋友,因此他要送一件礼物给守林人的女儿。
________(4)音乐会结束,守林人的女儿面对大海说:“生活啊,我爱你﹣﹣”是因为她觉得人间的真情是多么的美好,音乐家送给了她“诚信”这一最珍贵的礼物。
________4. 联系《十年后的礼物》课文内容回答。
“十年后的礼物”是指什么?为什么这件礼物能使达格妮如此激动?________5. 老师的用意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
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上。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地欢呼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以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
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大海________的山峰________的琴师________的松涛声(2)给第2节加上标点符号。
3笋芽儿最后三节:笋芽儿终于钻出地面来了。
她睁开眼睛一看,哎呀,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好像永远也看不够似的。
在笋芽儿的脚边,有一棵小草在摇动身子。
笋芽儿问:“小草弟弟,你在做什么呀?”小草向笋芽儿看了一眼,回答说:“我要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快长大!”笋芽儿听得心里暖烘烘的,对自己说:“我也要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快长大!”可是,竹妈妈怕她冷,用衣服把她裹得紧紧的。
笋芽儿急得大叫:“我不怕冷,我要赶快长大!”她勇敢地脱下裹在自己身上的小衣服。
春雨姐姐笑了,用细细的雨丝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笑了,用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她,温暖着她。
终于,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
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4勤读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6祖先的摇篮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哪,一望无边,那浓绿的树阴遮住了蓝天。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但愿地久天长永远永远不被污染,那是人类文明的起点,那是神圣的天然博物馆!8拥抱大树最后一节:当记者采访这一新闻时,丹尼尔说:“树木是人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爱护它。
我拥抱大树,是真心诚意的,希望通过这样做来表达我的歉意,表示我爱护树木的决心。
”他还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每个人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恩惠,我们要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插叙这一写作手法;能根据课文内容学习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示课题:24、十年后的礼物(齐读)2、整整十年,历经三千多个日夜才收到的礼物,跟其他礼物有什么不同?会让你感受到这份礼物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珍贵/特别)。
3、请把你的这种感觉融入,再读课题。
二、带着疑问,整体感知1、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时,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预测问题:(1)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通过预习生可自问自答:一首乐曲)(2)谁送的礼物,送给谁?【①随机板书爱德华葛利格达格妮名字,指名生读准确音译名②出示葛利格简介:爱德华·葛利格是挪威的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把挪威的民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推崇。
】(3)为什么要送礼物?(带着问题学习)2、默读全文,注意正音。
(出示阅读要求)3、我们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十年前的诺言,十年后把一首乐曲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作为礼物。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过渡:达格妮收到礼物心情是怎样的呢?(一)学习,朗读课文1—3节1、默读1-3节,划出能表达达格尼心情的句子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惊讶)指导朗读(2)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疑惑感情朗读重点词怎么(3)由于心情激动她无法静听音乐。
激动(4)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①(师引读)②指导再次朗读。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第1单元
1 燕子
2 小溪流的歌
3 笋芽儿
4 勤读
5 爸爸和书
第2单元
6 祖先的摇篮
7 鸟语
8 拥抱大树
9 神奇的机器人
10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3单元
11 揭开雷电之谜
12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13 晏子使楚
14 哥伦布竖立鸡蛋
15 东郭先生和狼
第4单元
16 颐和园
17 秦陵兵马俑
18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19 音乐之都维也纳
20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第5单元
21 父亲的谜语
22 看不见的爱
23 我们家的男子汉
24 十年后的礼物
25 猎人海力布
第6单元
26 大仓老师
27 小珊迪
28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9 真正的愤怒
30 孙叔敖杀两头蛇
第7单元
31 一幅名画的诞生
32 推敲
33 苏武牧羊
34 笛声
35 将相和
第8单元
36 尊严
37 共同的秘密
38 中彩那天
39 狼和鹿
40 天才之路作文
词语表。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古南二小:彭美美【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是根据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改写而成的。
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言积累,以朗读为主,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得到启迪。
【教学目标】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哗、咆、哮、珍、颊、曙”。
能正确读写“白桦树、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陶醉、沉浸、期待”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培养信守诺言的美德。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时间】两课时【设计流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要提出来吗?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4.同桌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5.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你认为要写好这些生字,哪些地方必须特别注意。
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喧、哗、咆、哮”这些字左低右高。
“桦”的第四笔和“颊”的第六笔都是点,不要写成捺。
3.学生自由练习写字。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找出描述达格妮不同心情的语句读一读,读后交流:①达格妮的心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②达格妮的心情前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汇报反馈,师生交流。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十年后的礼物》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真诚的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由曾卓根据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改写而成,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通过本文的学习,带领孩子研读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进而感受礼物之珍贵,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并由礼物激发学生感恩之心,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深入体会达格妮收到礼物前后的心情,感悟她内心的变化。
2、品读语言,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3、感受音乐大师信守诺言的美德,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感受达格妮心理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大师信守诺言的美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出示图片)读词语,听写词语,同桌互判。
2、读书签礼物导入:我相信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这些诚信名言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年后的礼物>> 板书课题.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回想一下本课讲的是谁送给谁的礼物?什么礼物?什么时候送的?指名回答,适时板书(音乐大师达格妮乐曲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深入巩固。
带领学生掌握学法,为新课的学习领路,为营造课题氛围进行充分的预热】二.精读细品1、十年的时间如此漫长!音乐大师爱德华为什么要送她礼物呢?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文 4、5自然段。
出示图片(1)读要求(2)自读课文(3)老师引导,学生汇报(4)出示句子:他承诺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说说破折号的作用,前后可以调换吗?为什么?2、一份礼物要等十年后才能得到,如果是你,你怎么想?达格妮又是怎样想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5自然段,画一画有关达格妮心理描写的句子。
24、十年后的礼物(四年级第二学期)联合民办小学胡进献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能自主认识生字,联系文本理解、积累“陶醉、曙光”词语。
⒉品读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语句,感受她内心的激动,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⒊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音乐家信守十年前的诺言,把一首乐曲作为礼物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事,背诵课文3、4、5节。
⒋感受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理解礼物的珍贵,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十分感人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⒉整整十年,历经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才收到的礼物,让你猛然间感受到这份礼物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
⒊请把你的这种感觉融入再读课题。
说明:本文课题《十年后的礼物》乍一读来就会令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初步读一读,谈一谈,说一说,自然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情感基调。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⒈预习了课文,我们对课文内容应该有了大概地了解,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啊?谁送给谁的呢?请根据提示说一说,出示:十年后,送给一份的礼物——。
⒉各自准备,交流。
说明: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练习既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验,使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是贯穿课堂教学的领契,进而指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研读文本,品析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三、研读文本,品析语言,体会情感对于这份礼物,我们体会不一,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你的感受。
▲令人吃惊(大师力作影响深远)⒈出示: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⒉教师补充资料介绍:爱德华.葛利格。
⒊达格妮收到这份礼物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①出示: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