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号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
45号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作者:范蕙萍孙倩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06期摘要:45号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动载荷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极易出现疲劳失效甚至断裂。
因此,研究45号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综合目前各研究领域,总结出对45号钢疲劳寿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应力性质、表面状态等,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45号钢疲劳失效疲劳寿命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H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091-02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自身硬度不高,切削加工性能较好,经过相应的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在此种载荷性质下工作的零部件、结构极其容易出现疲劳失效甚至断裂。
故国内众多高校、企业关于45号钢疲劳极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现结合有关资料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
1 45号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1.1 化学成分45号钢属于中碳钢。
除主加元素碳之外,还含有Mn、Si等合金元素,具体成分如表1所示。
1.2 力学性能45号钢通常在调质或正火状态下使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若调质成索氏体时又有一定程度上的韧性。
具体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
2 45号钢疲劳寿命测定方法及研究疲劳试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单点疲劳试验法、升降法疲劳试验、高频振动疲劳试验法、超声波法疲劳试验、红外热像技术疲劳试验等方法。
围绕45号钢疲劳寿命测试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郭廷良教授,利用旋转疲劳试验机针对4种不同热处理规范的45号钢试件分别为低温回火(830℃水淬+400℃回火),亚温处理(770℃水淬+400℃回火),调质处理(830℃水淬+600℃回火),等温淬火(880℃加热+300℃盐浴淬火),做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结果发现其抗疲劳性能有很大的差异。
45号钢正常调质硬度范围45号钢是一种常用的工程结构钢材,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和构件。
调质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使材料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45号钢正常调质的硬度范围。
在进行正常调质处理时,45号钢的硬度范围通常为190~240HB。
这个范围是通过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得到的。
正常调质处理的目的是使材料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以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正常调质的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首先,将45号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范围,一般在860~900摄氏度之间。
然后,保持材料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保温一段时间,通常为1小时/25毫米。
最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材料,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油和空气。
调质处理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保持一定的韧性。
在45号钢中,主要的强化相是马氏体。
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控制马氏体的形成和分布,从而影响材料的硬度。
在正常调质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使45号钢达到硬度范围为190~240HB的要求。
正常调质处理对于提高45号钢的机械性能至关重要。
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钢材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以抵抗外部载荷和磨损。
同时,钢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韧性,以避免因脆性断裂而引起的事故。
正常调质处理可以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同时,保持适当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
除了硬度范围,正常调质处理还会对45号钢的组织和性能产生其他影响。
例如,调质处理可以消除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
此外,调质处理还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蚀性和疲劳寿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45号钢的正常调质硬度范围为190~240HB。
通过适当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使材料达到要求的硬度和韧性。
正常调质处理是提高45号钢机械性能的常用方法,可以使材料具备一定的硬度、强度和韧性,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选择适当的调质处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材料性能。
45号钢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数据原标题:45号钢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数据分析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指导意义近日,我们针对45号钢金属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拉伸试验,并取得了丰富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结论,这对于我们在工程实践中的材料选择、设计和性能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试验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参数。
我们采用了一台400kN的拉伸试验机,以恒定的变形速率进行拉伸,测量载荷和位移数据。
同时,我们还对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许多试样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45号钢材的抗拉强度为X MPa,屈服强度为Y MPa,伸长率为Z%。
这些数据表明,45号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承载重荷和需要较高抗冲击性能的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脆性断裂的试样。
进一步的显微结构分析显示,这些试样的断口形貌出现了明显的晶粒疏松区域。
这提示我们,在工程应用中,特别是在低温和高应力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加注意45号钢的脆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增强措施,如对钢材进行热处理或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
除了强度和韧性,我们还对45号钢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
从曲线的形状可以看出,45号钢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和断裂点,这证明了材料的延展性。
这对于设计强度和结构的可靠性评估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涉及到应力集中或疲劳寿命的工程应用中。
此外,在显微结构分析中,我们还观察到45号钢的颗粒尺寸和晶界清晰度。
这些观察结果揭示了45号钢的晶粒细化和界面改善的潜力。
因此,在钢材的生产和加工中,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控制冷变形温度和时间,以及优化热处理工艺,来进一步提高45号钢的性能和材料利用率。
总结起来,通过对45号钢金属材料进行拉伸试验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这些结论为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做出合理的材料选择、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了指导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45号钢的脆性问题,并在应用中采取相应的增强措施。
45号钢的数据45号钢是一种常见的钢材,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
它的数据是对该钢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以下是45号钢的一些重要数据:1. 化学成分:45号钢的化学成分涵盖了多种元素,主要包括碳、硅、锰、磷、硫和少量的其他合金元素。
其中,碳的含量通常在0.42%-0.50%之间,硅的含量在0.17%-0.37%之间,锰的含量在0.50%-0.80%之间,磷和硫的含量分别控制在0.035%以下。
2. 机械性能:45号钢的机械性能是评估其强度和韧性的关键指标。
它的抗拉强度通常在600MPa-800MPa之间,屈服强度在355MPa-450MPa之间,延伸率达到16%-20%。
这些机械性能使45号钢在承受较大力量和变形时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3. 热处理性能:45号钢在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正火、淬火和回火。
通过正火处理,可以增加45号钢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淬火后,45号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时的残余应力,同时提高45号钢的韧性。
4. 加工性能:45号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能。
它可以通过常规的冷加工工艺进行钣金、锻造和铰剪等加工。
此外,在适当的焊接条件下,45号钢可以与其他钢材和金属进行焊接,实现不同构件的联接。
5. 耐蚀性:45号钢在常规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然而,在强酸、强碱和高温环境下,它的耐蚀性较差。
为了提高45号钢的耐蚀性,可以采取涂层、镀锌和表面处理等措施。
总的来说,45号钢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可靠性能的钢材。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然而,在使用45号钢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和防腐措施,以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定量研究
姜菊生;张伟根;郭乙木;叶笃毅
【期刊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0(018)001
【摘要】通过对45号钢材料在三种不同应力水平下纯弯疲劳试样的拉伸测试,研究了能量耗散随疲劳损伤的变化规律,发现能量耗散这一参量随损伤表现较为敏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损伤参量,且该参量能简单、有效地进行损伤完全分析,预计有工程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姜菊生;张伟根;郭乙木;叶笃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13.255;TG115.57
【相关文献】
1.金属材料热疲劳寿命的定量研究方法 [J], 宋志坤;刘伟
2.金属材料疲劳损伤位置的电阻法检测研究 [J], 孙亮;向民奇;黄杨;何潇
3.基于临界面损伤参量的金属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J], 赵而年;瞿伟廉;周强
4.金属材料疲劳损伤检测的非线性声学方法 [J], 吕文瀚;吴先梅;陈家熠
5.金属材料疲劳损伤位置的电阻法检测研究 [J], 黄欣宇[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变疲劳性能S-N 曲线通常用于描述长寿命疲劳性能,即应力循环水平低,循环周次高的情况。
但许多工程构件在整个使用期间所经受的载荷循环数却并不多,而构件中的应力和应变水平却相对较高。
如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相对于它在高空稳定飞行时(承受比较均匀的载荷),其载荷幅度的变化是很大的;压力容器也是这样,也有周期的升压和降压,这种运行状态虽然相对于整个机件的工作寿命是较短的,但因承受的负荷较大,即使在设计时的名义应力规定得只允许发生弹性变形,但在缺口处甚至在有微裂纹处,会因局部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最终导致疲劳破坏。
这种在大应力低周次下的破坏,即谓之低周疲劳。
1.应变-疲劳寿命曲线和表达式表征低周疲劳裂纹形成阶段的疲劳性能的有应变-疲劳寿命曲线(即ε—N 曲线)和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它们都是由恒应变幅试验测定的,所以低周疲劳也就叫做应变疲劳。
应变-疲劳寿命曲线通常由一系列应变疲劳试验确定。
在进行疲劳试验时,保持总应变幅值2ε∆不变。
对各个试件用不同的应变幅值进行试验,直到试件破坏,记录各次试验的疲劳寿命f N ,以应变幅2εε∆=a 为纵坐标,以f N 2为横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画出)2log()2log(f N -∆ε曲线,即得到应变-疲劳寿命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总应变幅值与疲劳寿命的关系示意图 f N 为恒应变幅作用下循环至破坏的循环次数,f N 2则为循环至破坏的应变反向次数,每循环有二次应变反向。
在总应变幅2ε∆中,包括弹性应变分量2e ε∆和塑性应变分量2p ε∆。
Manson 和Coffin 分析总结了应变疲劳的实验结果,给出了下列应变-疲劳寿命公式: 'f εE f 'σ 222p e εεε∆+∆=∆ 2eε∆c2p ε∆b t N 2 )(2对数f Nc f f b f f p e N N E)2()2(222'+'=∆+∆=∆εσεεε 式中,'f σ是疲劳强度系数,其值约等于静态拉伸断裂强度f σ;b 是疲劳强度指数;'f ε是疲劳塑性系数;c 是疲劳塑性指数。
机电设备评估基础-机器设备寿命估算(总分116,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某零件设计使用寿命10年,设计时考虑两种交变载荷P1和P2,对应的疲劳极限分别为103和105,P1出现的频度为30%,P2出现的频度为70%。
而实际使用时,P1出现的频度为70%,P2出现的频度为30%。
若每天总使用次数不变,估计零件的实际使用寿命为( )年。
A. 1.42B. 3.25C. 4.37D. 6.502. 下列因素中,肯定不会影响设备自然寿命的因素是( )。
A. 第Ⅰ种有形磨损B. 第Ⅱ种有形磨损C. 第Ⅰ种无形磨损D. 腐蚀3. 45号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300MPa,强度极限为450MPa,断裂极限为380MPa,比例极限为280MPa,设计安全系数为4,用该材料设计圆杆,其直径至少达到( )mm才可以满足承受拉伸载荷Q=5×104N的要求。
A. 32.8B. 29.2C. 28.2D. 35.74. 对于大多数结构钢,其疲劳极限( )它的静强度极限。
A. 略小于B. 远小于C. 略大于D. 远大于5. 下面( )阶段磨损速度最慢。
A. 初期磨损B. 正常磨损C. 急剧磨损D. 正常和急剧磨损6.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大于疲劳极限时,所进行的疲劳强度计算称为有限寿命计算B. 材料的疲劳极限除与材料本身有关以外,还与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有关C. 有限寿命疲劳极限小于疲劳极限D. S—N曲线的斜直线部分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表示σmN=C7. 裂纹扩展速度与( )成反比例关系。
A. 应力强度因子B. 循环应力C. 温度D. 加载频率8. 设备的技术寿命缩短是因为( )。
A. 第Ⅰ种有形磨损B. 第Ⅱ种有形磨损C. 第Ⅰ种无形磨损D. 第Ⅱ种无形磨损9. 设备的正常磨损寿命应该是( )。
A. 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之和B. 正常磨损阶段与急剧磨损阶段之和C. 初期磨损阶段与急剧磨损阶段之和D. 初期、正常、急剧磨损阶段之和10. 如果σm=0,σn=100Mpa,r=( )。
1强度强度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1)抗拉强度ób 金属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与试样原横截面面积之比称为抗拉强度ób=Pb/Fo式中Pb——试样拉断前的最大负荷(N)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2)抗弯强度óbb MPa 试样在位于两支承中间的集中负荷作用下,使其折断时,折断截面所承受的最大正压力对圆试样:óbb=8PL/Лd³;对矩形试样:óbb=3PL/2bh²式中P——试样所受最大集中载荷(N)L——两支承点间的跨距(mm)d——圆试样截面之外径(mm)b——矩形截面试样之宽度(mm)h——矩形截面试样之高度(mm)3)抗压强度óbc MPa 材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碎、裂所能承受的最大正压力,称为抗压强度óbc=Pbc/Fo式中Pbc—试样所受最大集中载荷(N)Fo—试样原截面积(mm²)4)抗剪强度てMPa 试样剪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下的受剪截面具有的平均剪应力双剪:óて=P/2F;单剪:óて=P/Fo式中P—剪切时的最大负荷(N)Fo—受检部位的原横截面积(mm²)5)抗扭强度MPa 指外力是扭转力的强度极限てb≈3Mb/4Wp(适用于钢材)てb≈Mb/Wp(适用于铸铁)式中Mb—扭转力矩(N•mm)Wp—扭转时试样截面的极断面系数(mm²)6)屈服点ós MPa 金属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负荷不再增加,而试样仍继续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为“屈服”。
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或屈服极限Ós=Ps/Fo式中Ps——屈服载荷(N)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7)屈服强度ó0.2 MPa 对某些屈服现象不明显的金属材料,测定屈服点比较困难,常把产生O.2%永久变形的应力定为屈服点,称为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极限ó0.2=P0.2/Fo式中P0. 2——试样产生永久变形为0.2%时的载荷(N)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8)持久强度ób/时间(h)MPa 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
工 业 技 术91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6.09145号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①范蕙萍 孙倩(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6)摘 要:45号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动载荷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极易出现疲劳失效甚至断裂。
因此,研究45号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综合目前各研究领域,总结出对45号钢疲劳寿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应力性质、表面状态等,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45号钢 疲劳失效 疲劳寿命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H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091-02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自身硬度不高,切削加工性能较好,经过相应的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在此种载荷性质下工作的零部件、结构极其容易出现疲劳失效甚至断裂。
故国内众多高校、企业关于45号钢疲劳极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现结合有关资料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
1 45号钢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1.1 化学成分45号钢属于中碳钢。
除主加元素碳之外,还含有Mn、Si 等合金元素,具体成分如表1所示。
1.2 力学性能45号钢通常在调质或正火状态下使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若调质成索氏体时又有一定程度上的韧性。
具体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
2 45号钢疲劳寿命测定方法及研究疲劳试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单点疲劳试验法、升降法疲劳试验、高频振动疲劳试验法、超声波法疲劳试验、红外热像技术疲劳试验等方法。
围绕45号钢疲劳寿命测试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郭廷良教授,利用旋转疲劳试验机针对4种不同热处理规范的45号钢试件分别为低温回火(830℃水淬+400℃回火),亚温处理(770℃水淬+400℃回火),调质处理(830℃水淬+600℃回火),等温淬火(880℃加热+300℃盐浴淬火),做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结果发现其抗疲劳性能有很大的差异。
实际服役中的零构件大多要承受变幅载荷,西安交通大学的魏建锋等人进行了调质45钢变幅载荷下疲劳寿命的研究,给出了恒幅载荷下疲劳寿命及变幅疲劳寿命预测;同样西北工业大学鄢君辉等人也进行了拉-拉变幅载荷下45钢切口件疲劳寿命的模拟及小规模的实验验证。
云南工业大学的王时越、迟珊等人,利用M T S Te s t s t a r810材料试验系统,应用Te s t wa r e试验软件,进行了45钢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的试验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高、低周循环应力比、高周循环次数和高周循环频率对复合疲劳寿命的影响。
江苏理工大学的戴希敏等人利用激光对45号钢进行表面冲击强化,在I NS T RON1341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低频疲劳试验。
激光冲击45钢后其表面硬度提高了大约①作者简介:范蕙萍(1983,1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焊接专业教学及课题研究。
(下转94页)表1 45号钢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C Si Mn Cr Ni Cu P S 0.42~0.50.17~0.370.5~0.8≤0.25≤0.3≤0.25≤0.04≤0.04表2 45号钢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屈服强度σs(MPa)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冲击功αk(J)硬度HBS ≥600≥355164039229(未热处理)197(退火处理)工 业 技 术9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图2(b)为垂直焊缝方向的节点温度变化。
可以当出激光热源移动到截面上时温度迅速上升,当热源向前移动,焊件材料处于冷却凝固状态,故温度迅速降低,沿温度方向上,温度峰值渐渐降低,最后各节点的温度趋于一致。
2.2 应力场分析由图3(a)可以看出,第一个节点在冷却的过程中在X轴向呈现压应力,最后一个点在X轴向应力几乎为零。
可以解释为激光热源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焊件的温度迅速升高而膨胀,由于受到周围冷态材料的制约,形成压应力。
当焊件材料的温度达到熔点时,焊件会熔化形成熔池,热应力会迅速降为零。
位于热源后方的材料,其温度迅速降低而冷却凝固,焊缝收缩会受到周围金属的制约产生拉应力,但在第一个节点恰恰相反。
由图3(b)可以看到,在深度方向离热源越近的节点压应力越大,可以解释为在热源到达节点时,该点迅速产生压缩变形,受到下方节点拉力而形成拉应力。
当t=30s 时,焊件基本冷却,残留在焊件内部的残余应力趋于不变。
3 结论(1)TC4焊接残余应力计算结果表明,焊缝大部分区域的残余应力为拉应力,其最大值接近或者超过屈服应力。
(2)运用ABAQUS软件,通过DFLUX程序实现激光焊接时双椭球热源的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双椭球热源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焊接实际,可以为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残余应力的调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 L i t t l e ,G.H.,K a m t e k a r,A.G.T h e e f f e c t o ft her m a l pr op er t ie s a nd we ld ef f ic ie nc y on t r a n s i e nt t e m p e r at u r e s d u r i n g w e l d i n g [J].Computers and Structures,1998(68):157-165.[2] Ha n Sa n g-Woo,Cho Won-I k,Na Suck-Joo,et al.In f luenc e of dr iv i ng forc e s on weld pool dy nam ic s i n GTA and las er weld i ng[J].Weld World,2013(57):257-264.[3] S.G. Wang.Numerical Simu lation on Electron B e a m We l d i n g Te m p e r a t u r e F i e l d o f A l-L i A l loy [J].Ad v a n c e d M at e r i a l s Re s e a r c h, 2012(418-420):1640-1646.[4] S a n a B a n n o u r,K a m e l A b d e r r a z a k,H a t e m Mhiri,et 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dependent m at e r i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s h i e l d i n g g a s o n m o l t e n p o o l f o r m a t i o n d u r i n g c o n t i n u o u s l as er weld i n g of AZ91 m ag ne s iu m a l loy [J].Optics&Laser Technology,2012(44):2459-2468.[5] 姚君山,王国庆,刘欣,等.钛合金T型接头激光深熔焊温度场数值模拟[J].航天制造技术,2004(2):5.[6] D e n g D,K i y o s h i m a S.F E M a n a l y s i s o f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near weld star t/end location in thick plates[M].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2011.[7] Joh n Gold a k.A new f i n it e ele me nt ele me nt model for welding heat source[J].Metall Trans B,1984,15(2):299.32%,硬化层深度约为l00μm,试验表征材料平均疲劳寿命提高了60%左右。
金属构件经高频淬火后按照惯例都要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云南机床的张世琼等人对45钢进行感应热处理工艺(高频淬火后不回火)代替传统的表面热处理工艺,保留了工件表层的残余压应力。
试验表征残余压应力有提高工件疲劳强度的作用。
3 结语综合45号钢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学术研究,可以总结出影响45号钢疲劳寿命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材料的热处理状态会对其疲劳性能产生影响。
热处理制度不同,获得的组织有差异,从而决定了性能的不同。
(2)载荷的性质、应力特性、循环次数及频率不同其疲劳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异。
(3)表面状况。
表面硬化层及表面层中的残余应力可以提高疲劳寿命。
参考文献[1] 孟成.45号钢的概况及热处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125-126.[2] 魏建锋,郑修麟.调质45钢变幅载荷下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3):447-448.[3] 鄢君辉,赵康,王泓,等.拉-拉变幅载荷下45钢切口件疲劳寿命的分布及其模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3):472-475.[4] 王时越,迟珊,邵剑飞,等.45钢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的试验研究[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1):65-67,87.[5] 戴希敏,任乃飞,张永康,等.激光冲击提高45钢疲劳寿命的研究[J].应用激光,1998(6):268-270,244.[6] 张世琼,陈君才,谭亚君.残余应力对表面淬火后45钢疲劳寿命的影响[J].昆明工学院学报,1986(3):72-81.(上接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