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复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编号21【学习目标】1.知道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明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一部分课前延伸案1.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但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1)在20 ℃时,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2)下列物质,属于易溶物质的是,属于微溶物质的是,属于难溶物质的是。
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MgCO3、⑤CaSO4、⑥Ca(OH)2、⑦CaCO3、⑧BaSO4、⑨Mg(OH)22.固体物质的溶解是可逆过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1)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2)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3)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3.在一定温度下,当时,即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
如AgCl溶于水有AgCl(s) Ag+(aq)+Cl-(aq)。
4.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的特征(逆、等、动、定、变)(1)动态平衡v溶解=v沉淀≠0。
(2)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
(3)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达到新的平衡。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在装有少量难溶的PbI2黄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约3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
(1)若在上层清液中滴加浓的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PbI2溶于水的平衡方程式是。
2.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但改变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已知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外界条件改变对溶解平衡的影响(1)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2)加水稀释,浓度减小,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3)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的物质,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沉淀的形成、溶解与转化2.理解溶度积(K 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并运用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沉淀生成处理污水等)。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提出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判断问题;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沉淀转化等实验探究。
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学在课内]1.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速率和沉淀生成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1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
2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
3v(溶解)<v(沉淀),析出固体。
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决定因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1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2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3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溶解产生的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4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名师点拨]1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3)以AgCl(s)Ag+(aq)+Cl—(aq)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溶解平衡的影响。
外界条件移动方向平衡后c(Ag+)平衡后c(Cl—)K sp升高温度正向增大增大增大加水稀释正向不变不变不变加入少量AgNO3逆向增大减小不变通入HCl逆向减小增大不变通入H2S正向减小增大不变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1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3~4,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错误!。
第4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纲要求]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的本质。
考点一 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1.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
(2)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 溶解沉淀溶液中的溶质 ①v 溶解>v 沉淀,固体溶解; ②v 溶解=v 沉淀,溶解平衡; ③v 溶解<v 沉淀,析出晶体。
(3)溶解平衡的特点(4)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②外因以AgCl(s) Ag +(aq)+Cl -(aq) ΔH >0为例(5)20 ℃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①调节pH 法如除去NH 4Cl 溶液中的FeCl 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 至7~8,离子方程式为Fe 3++3NH 3·H 2O===Fe(OH)3↓+3NH +4。
②沉淀剂法如用H 2S 沉淀Cu 2+,离子方程式为H 2S +Cu 2+===CuS ↓+2H +。
(2)沉淀的溶解①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 +CO2↑。
②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4 ===Mg2++2NH3·H2O。
③氧化还原溶解法如不溶于盐酸的硫化物Ag2S溶于稀HNO3。
④配位溶解法如AgCl溶于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l-+2HO。
2(3)沉淀的转化①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②应用:锅炉除垢、矿物转化等。
深度思考1.(1)0.1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学习目标:1.知道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自学指导自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课本P77-78,完成右边相应的内容一.电解质在水中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度范围0~0.01 0.01~1 1~10 10~+∞二.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的速率和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难溶物质的溶解平衡。
如:AgCl(s)Ag+(aq)+Cl-(aq)①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②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③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2.特点:①逆——可逆过程②等——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③动——动态平衡④定——平衡状态时,固体质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⑤变——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离子的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此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符号为。
2.表达式:对于A m B n(s)m A n+(aq)+n B m-(aq),K sp=。
(浓度均为平衡浓度)例如:AgCl(s)Ag+(aq)+Cl-(aq) K sp=。
3.影响ksp因素:只与有关,与沉淀量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无关。
4.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①温度:溶解平衡一般是的,温度升高平衡,K sp,但Ca(OH)2相反。
②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的方向移动(溶解的溶解质增多),但K SP ,溶解度S 不变③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与体系中相同的离子,平衡向的方向移动,但K SP,溶解度S 减小;如:AgCl 中加入KCl(S),则c(Ag+)减小、c(Cl—)增大,此时c(Ag+)≠c(Cl—)④向体系中加入能与体系中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电解质或气体的离子,则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前复习】1.如何配制氯化铁溶液?2.向煮沸的热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变红褐色。
写出反应方程式。
3.在1mol/L FeCI3溶液中滴加1 mol/L NaOH溶液后,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及存在的主要化学平衡。
4.石灰乳中Ca(OH) 2的溶解平衡、电离方程式。
5.规范地写出Fe(OH)3溶度积的表达式。
【例题】题1:某温度时(1)a点的K sp是多少?其含义是?(2)c点的K sp是多少?其含义是?(3) d点有无沉淀?为什么?如何改变条件使得d点处溶液析出沉淀呢?(4)能否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为什么?(5)b点是否有固体析出?为什么?(6)加入Na2SO4固体能否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题2:⑴ 25℃时,K sp[Mg(OH)2]=1.0×10 -12,向浓度为0.01 mol/L的MgCl2溶液中通入氨气。
①当pH约为时有沉淀生成;②当pH约为时Mg2+沉淀完全。
(已知: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可认为沉淀已经完全)⑵ 25℃时,K sp[Cu(OH)2]=1.0×10 -20,向浓度为 0.01 mol/L的CuCl2溶液中通入氨气。
①当pH约为时,有沉淀生成;②当pH约为时,Cu2+沉淀完全。
⑶ 25℃时,向浓度均为0.01 mol/L的MgCl2和 CuCl2混合溶液中通入氨气,先析出的沉淀是什么?能否实现Mg2+和Cu2+有效分离?题3:⑴如何除去二氧化硅中的杂质碳酸钙?并尝试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加以解释。
⑵向少量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结果固体完全溶解。
试解释之。
题4:⑴AgCl AgI Ag2S为什么能实现图中实验所示转化?试用理论解释。
⑵向BaC1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2种沉淀共存时, = 。
[已知:K sp(AgBr)=5.4×10-13, K sp(AgCl)=2.0×10 -10。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3、了解溶度积常数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和特征。
(2)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条件及应用。
2、难点(1)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及应用。
(2)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三、知识链接1、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学习过程(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1、实验探究向饱和 NaCl 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思考:为什么会有白色沉淀生成?2、概念形成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以 AgCl 为例,其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AgCl(s) ⇌ Ag+(aq) +Cl(aq)3、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开始时,溶解速率大于沉淀速率,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随着溶解的进行,溶解速率逐渐减小,沉淀速率逐渐增大。
当溶解速率等于沉淀速率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态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溶解和沉淀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
2、等:沉淀溶解速率和沉淀生成速率相等。
3、定: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4、动:溶解和沉淀仍在进行。
5、变: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三)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
2、外因(1)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2)温度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少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放热的,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教案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学习重点:①盐类水解的本质;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③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学习难点:①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学习过程:一、溶解平衡[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P59-60,思考: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在20℃时电解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如下: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2、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此溶液是否为AgCl的饱和溶液?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仔细阅读、思考理解,并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4、溶解平衡的特征:二、沉淀反应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①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达到分离或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废水处理化学沉淀法工艺流程示意图(见教材P61)③沉淀的方法a调节PH法:b加沉淀剂法:写出使用Na2S、H2S作沉淀剂使Cu2+、Hg2+形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思考与交流] 1、在生活中,水资源是很宝贵的,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Ag+,理论上,你会选择加入什么试剂?2、粗盐提纯时,NaCl溶液中含有SO42- 离子,选择含Ca2+还是Ba2+离子的试剂除去?(2)沉淀的溶解①沉淀溶解的原理:②沉淀溶解的实验探究(实验3-3)[讨论] a、为什么加入1ml盐酸沉淀溶解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为什么加入过量的氯化铵溶液,沉淀也可以溶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在20℃时电解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如下:一些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_____。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_____________。
2.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其基本特征为:3.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__ __ __,简称____ __。
请写出以下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与溶度积K SP表达式Pb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度积K SP的意义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 ______ ___,K 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__ ______ 有关。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2、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3、理解溶度积KSP的概念,能应用KSP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梳理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一些常见知识(1)溶解度小于的电解质称难溶电解质。
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为完全反应,用“=”。
(2)反应后离子浓度降至以下的反应为完全反应,用“=”。
如酸碱中和时[H+]降至10-7mol/L<10-5mol/L,故为完全反应,用“=”,常见的难溶物在水中的离子浓度均远低于10-5mol/L,故均用“=”。
(3)难溶并非不溶,任何难溶物在水中均存在。
(4)掌握三种微溶物质:(5)溶解平衡常为吸热,但Ca(OH)2为放热,升温其溶解度减少。
(6)溶解平衡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存在沉淀,否则不存在平衡。
2、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在沉淀后用(s)标明状态,并用“”。
如:Ag2S(s) 2Ag+ + S2-3、沉淀生成的两种主要方式(1)加沉淀剂法:越小(即沉淀越),沉淀越完全;沉淀剂过量能使沉淀更完全。
(2)调pH值除某些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常加入难溶性的MO、M(OH)2、MCO3等除M2+溶液中易水解的阳离子。
如加等除去MgCl2溶液中FeCl3。
4、沉淀的溶解:沉淀的溶解就是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常采用的方法有:①;②;③。
使沉淀溶解的方法一般为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对于难溶物加水和加热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并不大。
5、沉淀的转化:溶液中的沉淀反应向着的方向容易进行,简而言之,即溶解度大的生成溶解度小的,溶解度小的生成溶解度更小的。
如:AgNO3 AgCl(白色沉淀) AgBr(淡黄色) AgI (黄色) Ag2S(黑色)讨论1,反应平衡常数K表达式是?此反应K值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2、对反应任意时刻都有Qc=[c(M n+)]m·[c(A m—)]n当Qc>Ksp时,溶液中有无沉淀?3、对比表3-4,3-5中同类型盐BaSO4和CaSO4,Ag2SO4和Ag2S相关数据,你能得到溶解度和Ksp的关系?4、书写硫化银、氢氧化镁溶解平衡的表达式及平衡常数K表达式。
高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人教版选修4)[学习目标]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了解溶度积的意义。
3.知道沉淀生成、沉淀溶解、沉淀转化的本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重点•难点]重点:溶度积的意义,沉淀生成、溶解及转化的本质。
难点:溶度积的应用。
1.沉淀溶解平衡(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__和________的速率相等时,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以AgCl溶解平衡为例,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4)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①25℃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②沉淀完全的标志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来说,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沉淀就达完全。
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生成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2.沉淀的生成(1)调节pH法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
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加沉淀剂法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
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物质的溶解性1、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大小的关系 20℃时,溶解度:大于10g () 1g~10g () 0.01g~1g ()小于0.01g()2、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影响因素(1)物质本身性质(2)温度:一般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例如: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例如:(3)溶剂: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举例:二、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2、概念:注意:只存在于溶液3、表示方法:(以AgCl为例)【基础练习1】分别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和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BaSO4CaCO3Al(OH)34.溶解平衡的特征:【基础练习2】将一棱角分明质量为m g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硫酸铜饱和溶解,较长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的PHC、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D溶液中铜离子的数目E、固体的质量F、固体的形状如果继续将m g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上述溶液,上述各项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5、影响因素(1)内因(决定因素):(2)外因 A、温度:一般规律是:B、浓度:【基础练习3】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 Ca2+(aq) + 20H-(aq)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B.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液的PH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固体增多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增多三、溶度积1、概念: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____ __,简称____ __。
请写出PbI2 Cu(OH)2 BaSO4 CaCO3 Al(OH)3 CuS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 SP表达式2、影响因素: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与___ __有关。
【基础练习5】向饱和BaSO4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aSO4的溶解度不变,Ksp不变。
B. BaSO4的溶解度减小,Ksp增大。
C.BaSO4的溶解度不变,Ksp增大。
D.BaSO4的溶解度增大,Ksp不变。
四、有关溶度积的计算 1、基本类型【基础练习6】已知难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例如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为: AgCl (s )Ag +(aq) + Cl -(aq) 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银离子(Ag +)和氯离子(-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可用K sp 表示:K sp = [Ag +]·[-Cl ] = 1.8 × 10-10 mol 2·L -2现把氯化银(足量)分别放人:①100mL蒸馏水中;②100mL 0.1mol·L -1的盐酸溶液中;③1000mL 0.1mol·L -l 的氯化铝溶液中;④100mL0.1 mol·L -1的氯化镁溶液中。
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回答) 。
在0.1mol·L -l氯化铝溶液中,银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 mol·L -1。
2、溶度积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典型例题1】298K ,AgCl 的溶解度为1.79×10-3g·L -1,试求该温度下AgCl 的溶度积。
【典型例题2】298K 时,Ag 2CrO 4的K SP θ为9.0×10-12,求算Ag 2CrO 4的溶解度。
【总结】溶度积K SP 的意义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 ______ ___,从上二例可知:AgCl 的K SP θ比Ag 2CrO 4 的K SP θ大,但AgCl 的溶解度反而比Ag 2CrO 4的小,这是由于两者的溶度积表示式类型不同。
由此得出结论:虽然K SP θ也可表示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大小,但只能用来比较相同类型的电解质,即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总数要相同。
【典型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 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欲使溶液中某离子沉淀完全,加入的沉淀剂应该是越多越好;C.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除净;D.欲使Ca 2+离子沉淀最完全,选择Na 2C 2O 4作沉淀剂效果比Na 2CO 3好。
3、沉淀的生成(1)Q c >Ksp 时, (2)Q c =Ksp 时, (3)Q c <Ksp 时,【典型例题4】下列情况下,有无CaCO 3沉淀生成?Ksp,CaCO 3=4.96 ⨯10-9(1)往盛有1.0 L 纯水中加入0.1 mL 浓度为0.01 mol /L 的CaCl 2和Na 2CO 3;(2)改变CaCl 2和Na 2CO 3的浓度为1.0 mol /L 呢?【变式训练1】向1.0 × 10-3 mol ⋅1dm -3的K 2CrO 4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求开始有Ag 2CrO 4沉淀生成时的C (Ag +) = CrO 42-沉淀完全时, C(Ag +)=【变式练习2】已知常温时:Mg(OH)2的Ksp :5.6×10 -12 mol 3· L -3,Fe(OH)3的Ksp :2.6×10 -39 mol 4 ·L -4Mg 2+ 、Fe 3+ 浓度均为0.01mol/L 则让Mg 2+ 、Fe 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分别为多少?欲除去Fe 3+而不影响Mg 2+需控制溶液的PH 在何范围?【变式练习3】为了除去MgCl 2溶液中的FeCl 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A. NaOHB.Na 2CO 3C. 氨水D. MgO【提高练习2】在0.20L 的0.50mol/LMgCl 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0mol/L 的氨水溶液,问有无Mg(OH)2沉淀生成?为了不使Mg(OH)2沉淀析出,至少应加入多少克NH 4Cl (s )?(设加入NH 4Cl (s )后体积不变,Kb (NH 3)=1.8×10-5,Ksp[Mg (OH )2]=1.8×10-11)4、.沉淀的溶解对于在水中难溶的,如果能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就可以使沉淀溶解。
5、沉淀的转化实验步骤NaCl和AgNO3溶液混合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KI溶液向新得固液混合物中Na2S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题组一1.有关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同时在不断进行,且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只要向含有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向含有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固体,AgCl沉淀不变化2.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Ca(OH)2(s)Ca2+(aq)+2OH-(aq)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能增大钙离子浓度③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钙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④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⑤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⑥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⑦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A.①⑥B.①⑥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题组二溶度积的有关计算及应用1.在25 ℃时,FeS的K sp=6.3×10-18,CuS的K sp=1.3×10-36,ZnS的K sp=1.3×10-24。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25 ℃时,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B.25 ℃时,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 mol·L-1C.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D.除去某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2.(1)已知K sp(AgCl)=1.8×10-10,则将AgCl放在蒸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溶液中的c(Ag+)是多少?(2)已知K sp[Mg(OH)2]=1.8×10-11,则将Mg(OH)2放入蒸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溶液的pH为多少?(3)在0.01 mol·L-1的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刚好出现沉淀时,溶液的pH是多少?当Mg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多少?题组三溶度积与溶解平衡曲线1.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t℃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时,AgBr的K sp为4.9×10-13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2.(2010·山东理综,15)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K sp[Fe(OH)3]<K 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3、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gCl>AgI>Ag2CrO4B.AgCl>Ag2CrO4>AgI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4、[2009·山东理综,28(3)]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时K sp[Mg(OH)2]=1.8×10-11,K sp[Cu(OH)2]=2.2×10-20。
5.(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B.H2O2C.Cl2D.HNO3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3.6,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