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脊柱侧凸的的治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
- 格式:ppt
- 大小:9.41 MB
- 文档页数:72
脊柱侧凸康复名人案例尼克·胡哲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
他一出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先天性没有四肢外,他还患有脊柱侧凸。
这就像是命运在他出生的时候就给他设置了重重障碍,一般人要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可能早就被击垮了。
但是尼克·胡哲可不一样。
他小的时候,因为身体的特殊情况,在学校里被同学们嘲笑、欺负。
你想啊,他连正常的行动都做不到,还得忍受脊柱侧凸带来的身体不适,那日子得多难熬。
可是他没有自暴自弃。
他开始努力学习用自己仅有的“小短腿”(他残肢的部分)来做很多事情。
就像他学会了用身体的这个小部分来打字,这个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可能很简单的事情,他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
而脊柱侧凸给他的身体平衡又增加了难度,但他就像一个不服输的战士。
随着年龄的增长,尼克·胡哲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去,他到处去演讲。
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坐在轮椅上,带着他那因为脊柱侧凸而有些弯曲的身体,站在台上是多么的不容易。
可是他一开口,那种充满活力和乐观的态度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告诉大家,不管生命给了你什么样的烂牌,你都要努力把它打好。
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在困境中的人,那些因为身体残疾或者是生活中遇到挫折就想放弃的人,在听到他的演讲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尼克·胡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让脊柱侧凸成为他人生的阻碍,反而让自己成为了一颗闪耀的星星。
廖智原来是一名舞蹈老师,生活过得还挺幸福的。
但是一场地震改变了一切。
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双腿,这对一个舞者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更糟糕的是,在后续的恢复过程中,由于身体的代偿等原因,她还出现了脊柱侧凸的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廖智也陷入了绝望。
她看着镜子里自己残缺的身体和开始弯曲的脊柱,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但是她心底对舞蹈的热爱就像一团燃烧的小火苗,怎么也灭不掉。
她开始重新学习走路,装上假肢的过程是痛苦的,每走一步,因为脊柱侧凸带来的身体不平衡就会让她更难受。
脊柱侧凸微创技术邱勇南京鼓楼医院骨科210008一、简介1. 历史胸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初Michael Mack 和John R egan 等最先在德克萨斯脊柱研究中心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几乎同时,Frank Eismont 进行了动物实验。
而Ronald Blackman 则进行了动物、尸体和临床实验。
1991 年9 月, 一篇文章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医学科学专栏上, 表示赞同胸腔镜技术是一种“进胸手术的新途径”。
这项技术代表了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因为通过内窥镜置入胸腔的外科手术器械, 而不必切断肋骨, 并可以使用 1 英寸长的切口而不必行8 ~10 英寸以上的切口。
内窥镜与一个电视摄像头相连并通过套管置入胸腔, 通过其他的鞘管可置入其它的手术操作器械。
摄像头的光源可以使图像得到必要的放大。
在1992 年 3 月23 日, 《时代》杂志把内镜外科定义为“所有手术中最温和的一刀” , 并惊呼: 巴掌大小的电视摄像头、小型化的手术器械以及微小切口将手术的痛苦一扫而光( 也就是使用微创技术来进行电视辅助下手术来去除外科疾病的痛苦) 。
1993 年, 这项技术出现在爱尔兰都柏林的脊柱侧凸研究协会会议上, 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北美脊柱协会(NASS) 会议上。
1993 年的11 月份的《今日美国》杂志总结了脊柱胸腔镜技术的特点:带有多重芯片的图像技术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外科医生通过小的切口或套管在胸腔内辨认结构的能力;电视内窥镜在器械上保证了脊柱外科医生能够进行脊柱畸形的内镜下前路松解手术;取自髂棘或肋骨的植骨块可通过一个狭窄的内镜套管置入椎间隙内;与开胸手术的9 ~ 1 2 英寸以上的切口相比, 胸腔镜治疗脊柱侧凸的美学效果也有巨大的提高。
Mack 等于1993 年最先开展了胸腔镜下脊柱畸形前路松解手术。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用胸壁锁孔代替长的手术切口,无须切断背阔肌、前锯肌和肋间肌,对肩关节的活动和呼吸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留疤痕。
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在冠状面内偏离枕骨中点至骶骨棘连线的三维脊柱畸形,常伴有椎体旋转、椎体楔形、生理弯曲改变或胸廓变形等畸形。
引起脊柱侧凸的原因很多,骨骼、肌肉、神经病变等可引起结构性脊柱侧凸,而疼痛、炎症等则可引起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如不适时治疗,可引起继发性脊柱病变以及脊髓神经受压,如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腰背痛等,患者体力较差,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丧失工作能力,严重者可因躯干严重畸形扭曲,挤压心肺等内脏器官,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对脊柱侧凸的诊断和评价应从病史、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多方面展开。
物理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躯体形态总体观察、代偿度检查、脊柱畸形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侧凸畸形的部位、大小,脊柱侧凸和旋转程度,以及骨成熟度等。
康复训练及治疗对于脊柱侧凸的患者而言,早期发现,及时康复矫治是防止和减少脊柱侧凸危害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使手术病例比例大大降低,也使手术患者侧凸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一般需根据患者年龄和侧凸程度选择矫治方案,并根据侧凸进展情况及时调整。
矫治方法包括日常活动中的姿势训练、矫正体操、侧方体表电刺激、牵引、矫形器和手术治疗等。
Cobb角是评定脊柱侧凸程度最常用的标准方法,根据脊柱侧凸Cobb角的大小选择治疗方法。
(1)Cobb角<>(2)Cobb角10°-20°的脊柱侧凸,除上述方法外,加用侧方电刺激。
(3)Cobb角20°-45°的脊柱侧凸,佩戴侧凸矫形器是主要治疗方法,同时行矫正体操或侧方电刺激。
(4)Cobb角>45°的脊柱侧凸,或曲度稍小但旋转畸形严重的患者,应手术矫正,术后再佩戴矫形器。
1姿势训练有效减少腰椎和颈椎的前凸来伸长脊柱。
包括骨盆倾斜训练、腹肌等长训练、移位训练等。
1、骨盆倾斜训练(1)卧位训练:屈曲髋和膝关节,下腰部紧贴地面,维持上述姿势,利用腹肌、腘绳肌和臀肌,提起骨盆以减少腰椎前凸。
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利用头盆环缓慢牵引的作用,将难以治疗的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变成容易治疗的轻中度脊柱侧凸,再根据具体情况,行矫形加内固定术。
方法以髂前上棘上2~4 cm为进针点,以髂后上棘稍偏内约0.5 cm为出针点,在骨盆上穿2根4 mm的骨园针,连接盆环,用4根螺丝钉将头环固定在颅骨板外层,接上4条力柱作为支撑棍,平均每天撑高0.2~0.3 cm。
结果通过30~65 d的缓慢牵引,43例重度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除1例神经纤维瘤病牵引无明显效果外,其余42例均增高4~9 cm,平均每例增高6.1 cm,脊柱畸形明显改善。
结论应用头盆环持续缓慢地撑开牵引,既可避免脊髓不可逆损伤,又能取得单纯内固定矫形所无法取得的疗效。
【关键词】头盆环;大龄;僵硬;脊柱侧凸对于大龄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内固定矫形系统,都无法取得满意疗效,且一次性矫正角度过大,有发生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的可能。
我们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设计出头盆环牵引治疗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方法。
头盆环牵引的原理是将安装在头部的头环及安装在骨盆的盆环作为两端着力点,利用四根带螺纹的支撑棍来进行缓慢牵开,逐渐将弯曲的脊柱牵直,然后轻松地进行内支撑内固定手术,这种方法能化大手术为小手术,大大简化了手术程序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自1996年以来,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43例,通过头盆环持续、缓慢地撑开牵引,既避免了脊髓不可逆损伤,又取得了单纯内固定矫形所无法取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43例,其中男38例,女5例;年龄21~35岁,平均28.5岁;头盆环牵引后采用单纯哈氏分离棒11例,采用分叉棍24例,采用钩钉棒系统内固定7例,因牵引无效而放弃治疗1例。
胸弯最大108°Cobbs,平均79.4°Cobbs;腰弯最大103°Cobbs,平均77.3°Cobbs。
2 方法施行头盆环牵引治疗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手术,首先要进行垂直悬吊。
脊椎突出最佳治疗方法一基本病因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
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脊椎突出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5.腰骶先天异常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
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二诱发因素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1.非手术疗法脊椎突出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
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
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
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导读: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是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
患者的最明显的表现为肩部或者背部不对称,我们也将它称为脊柱侧弯。
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那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是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
患者的最明显的表现为肩部或者背部不对称,我们也将它称为脊柱侧弯。
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那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的两侧是对称的,如果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双肩不等高或者后背明显左右不平衡的话,就要高度警惕是否是脊柱侧凸了。
这个时候应该尽早去医院拍全脊柱X光线片,如果X线片是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的话,就可以诊断为脊柱侧凸。
治疗脊柱侧凸需要根据每位患者脊柱的弯曲程度来决定进行哪一种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是目前临床上用的最多还是支具治疗,如果侧弯不超过20度的患者可以先不给予治疗,进行严密观察之后,如果发现还有每年加重的情况,再进行支具治疗,如果侧方弯曲超过30度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支具治疗,因为这种病人很大部分都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是发现弯曲程度已经发育四十度,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神经压迫症状明显的话应该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最佳年龄是在3岁至5岁期间。
主要是为了防止患儿的畸形进展,恢复患者的脊柱平衡,尽可能的帮助患儿矫正畸形。
手术的风险比较大,如果发生过分矫正会使内固定物失败,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有可能导致神经损坏和瘫痪。
所以应该尽早发现病情,尽早治疗。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发展下去是会造成孩子严重畸形的,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严重的还有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导致瘫痪。
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多加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多运动。
1例马凡综合症合并主动脉畸形及重度脊柱侧凸患者行矫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何实楠; 夏涛; 毛赛虎【期刊名称】《《现代临床护理》》【年(卷),期】2019(018)007【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马凡综合症; 主动脉畸形; 重度脊柱侧凸; 围手术期护理【作者】何实楠; 夏涛; 毛赛虎【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10A病区江苏南京 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累及全身结缔组织,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常包括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和眼部畸形[1]等,其心血管改变具有潜在致死性,表现为升主动脉瘤和二尖瓣脱垂,其中马凡综合症合并主动脉畸形发生率为15%~44%[2],此类患者也常合并胸腰段脊柱侧凸伴漏斗胸畸形,其脊柱畸形出现较早(30%~100%),易进展为胸腰双主弯甚至三弯(10.2°/年),支具治疗多效果不佳,有效控制率仅为17%,发展为严重僵硬型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多需矫形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侧凸(Cobb 角>90°)或较僵硬的侧凸,采用前路松解联合后路截骨矫形融合术,或者在术前行Halo 颅环重力牵引或颅骨-股骨髁双向牵引能获得更加满意的矫正效果。
由于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其椎弓由于硬脊膜扩张多发育不良,置钉困难,围手术期内固定失败和脑脊液漏的发生率高,此外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有发生自发性气胸的风险,部分患者因矫形后躯干拉伸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科室于2018年3月16日收治1例马凡综合症合并主动脉畸形的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在Halo 颅环轮椅重力牵引3 个月成功后实施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围手术期加强预见性管理及风险管理,患者恢复顺利,术后17d 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7 岁,以“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6年余”门诊收治入院。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年6月第12卷第6期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Vol.12,No.6,Jun..2019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李远强朱勇**欧云生赵增辉罗伟何彬(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需手术干预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患者逐年增多。
一个良好的分型不仅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还能促进学术交流,但由于ADS病情复杂,其分型至今尚未统一。
截止目前,已有几种分型方法包括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分型、Schwab分型、Simmons分型、Faldini分型、Lenke-Silva分型和Berjano分型等,上述分型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但每种分型仍不够完善,各有优缺点。
为达到对ADS病情评估、手术方案选择以及学术交流的目的,有必要对现有分型做一综述。
【关键词】脊柱侧凸;退变;分型;手术方案Research progress in classification of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LI Yuanqiang,ZHU Yong**,OU Yunsheng,ZHAO Zenghui,LUO Wei,HE Bi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derly in the society,the patients with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requiring surgi⁃cal treatment increased more year by year.A perfect classification method will not only help choose the surgical program,but also help promote academic communication,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uniform standar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DS.Up to now, there are several classification methods such as SRS system,Schwab system,Simmons system,Faldini system,Lenke-Silva system and Berjano system.The abov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re all still incomplete,but each of them ha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ADS assessment,operation selection and academic exchange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 more reliable and effective classification method.【Key words】Scoliosis;Degeneration;Classification;Operation Plan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指在骨骼发育成熟后冠状位X线片(站立位)的Cobb角>10°的原发性脊柱畸形[1,2]。
2022.05祝守护“内忧外患”的脊柱——访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杨惠林、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邱勇教授◎ 车 翀杨惠林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苏州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微创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骨科分会名誉主委等。
邱 勇 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院士。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国际脊柱侧凸研究会(SRS)会员。
擅长脊柱畸形、颈椎病、椎间盘病、脊椎脊髓创伤及炎症的诊断与治疗,尤擅长各种脊柱侧凸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下午(著名专家会诊中心),每月第一个周三上午(江北院区著名专家门诊)专家介绍专家介绍6您健康2022.057祝您健康特别策划本刊视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所有组织都会被时光烙下印记——衰老。
这种衰老是发生在微观层面的,但却会造成所有组织器官功能的衰退、下降,我们的运动系统也不例外。
不仅仅是衰老本身带来的运动系统组织修复、防御能力下降,我们的骨骼、关节也在多年的活动中承受了长期的负荷与损伤,这使得运动系统病变几乎是中老年人的“标配”,腰腿痛、关节炎、行动能力下降是那么的稀松平常。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骼关节健康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在自身病变与外力消耗这二重打击下,人体的脊梁也会不堪重负。
对此,笔者有幸采访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苏州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杨惠林教授,与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医师,知名脊柱矫形专家邱勇教授。
成人脊柱侧凸分型方法与手术治疗策略摘要]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有许多中外学者及研究人员致力于成人脊柱侧凸的分型与手术治疗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应用于规范临床上成人脊柱侧凸的分型方法,为成人脊柱侧凸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提供了具体依据。
本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临床上认可与应用较多的成人脊柱侧凸的分型方法进行阐述,其中包括有Faldni分型、Schwab分型、SRS分型、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chwab分型及退变型的腰椎侧凸冠面失衡分型系统等等,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临床中的手术治疗策略。
关键字:成人脊柱侧凸;分型方法;手术治疗策略成人脊柱侧凸指的是骨骼已发育成熟的患者(一般为20岁以上)其冠状面存在Cobb角在10°以上的脊柱畸形。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在骨骼发育成熟前既已出现畸形,并且随着生长发育畸形进行性加重,包括有先天性脊柱侧凸、早发性的脊柱侧凸以及青少年特发性的脊柱侧凸等至成人仍存在的脊柱畸形;二是在骨骺成熟后再发生畸形,包括有成人退变性的脊柱侧凸及特发性的脊柱侧凸等[1]。
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成人中脊柱侧凸的发病率为2%以上。
发病后,患者除了存在外观畸形,还会为患者带来各种功能畸形与疼痛,为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与负担[2]。
临床上对于成人脊柱侧凸的分型有很多种,这为成人脊柱侧凸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就成人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进行如下阐。
1、Faldni分型系统根据发生侧凸的脊柱节段的稳定性,将脊柱侧凸分为稳定型的侧凸与非稳定型的侧凸,即A、B型[3-4]。
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A型又分为A1~A4型:(1)A1型:椎间孔狭窄、小关节面有增生,手术:①椎间孔双侧切开减压、全椎板切除联合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或后外侧单纯融合术;②椎间孔单侧切开减压、半椎板切除。
(2)A2型:中央管狭窄、小关节面有增生,手术:①即A1①、②;②半椎板切除减压。
《如果我有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完全指南和解决方案》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脊柱侧凸概述 (3)1.2 脊柱侧凸的影响 (4)二、脊柱侧凸的分类与诊断 (5)2.1 什么是脊柱侧凸 (7)2.2 脊柱侧凸的分类 (7)2.2.1 病理性脊柱侧凸 (8)2.2.2 特发性脊柱侧凸 (9)2.3 诊断方法 (10)2.3.1 体格检查 (11)2.3.2 影像学检查 (12)2.3.3 实验室检查 (13)3.1 治疗方法选择 (15)3.1.1 药物治疗 (16)3.1.2 物理治疗 (16)3.1.3 手术治疗 (18)3.2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9)3.2.1 心理支持 (20)3.2.2 生活习惯调整 (22)3.2.3 长期随访 (23)四、脊柱侧凸的预防与康复 (23)4.1 预防脊柱侧凸的方法 (25)4.1.1 健康饮食 (26)4.1.2 充足睡眠 (26)4.1.3 规律运动 (27)4.2 康复锻炼方法 (29)5.1 案例一 (31)5.2 案例二 (31)5.3 案例三 (32)六、结论 (33)6.1 脊柱侧凸的综合治理 (34)6.2 提高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 (35)一、内容概括《如果我有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完全指南和解决方案》此部分主要概括了书籍的核心内容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关键理解。
引言:简要介绍脊柱侧凸及其对生活的影响,阐述本书的目的和重要性,帮助读者建立对脊柱侧凸的基本认识。
脊柱侧凸概述:详细介绍脊柱侧凸的定义、类型、症状和表现,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脊柱侧凸的特点。
概述部分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脊柱侧凸的基本知识。
诊断与评估:描述如何诊断脊柱侧凸,包括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评估脊柱侧凸严重程度的标准和依据。
本部分内容使读者了解自己的检查过程和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详细介绍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如物理治疗、运动康复等)和手术治疗(如矫形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