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 - 今天比昨天冷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9
比”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比”字句的基本句式和特殊句式,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比”字句基本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从语法点的展示、讲解与练习三方面,针对教学方式、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比”字句简介“比”字句是由介词“比”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状语的一种比较句,用于比较两种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或者比较不同的行为、动作的程度。
"比"字句的基本形式包括:1.A (主语)+比B (状语)+C (谓语中心语),女口:今天比昨天暖和。
2.A (主语)+B1比B2(状语)+C(谓语中心语),如:这个学校的学生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一千名。
3.否定式:用“没有”替换“比”或用“不比”替换“比” ,前者是直接的否定,没有歧义,后者可能包含两种含义即“没有/ 不如”或“一样” 。
此外,有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在语言的表达中还有一些变化的形式,即不用单个介词“比”,而用一些固定的句式来表达,即“比” 字句的特殊句式。
如:A和/跟/与/同B相比/比起来,A怎么样;论D1, A不敢/能同/和/与/跟B相比;论D2, A比B怎么样。
本文主要探讨“比”字句基本形式的教学。
二、“比”字句的偏误李大忠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偏误作了细致的分析。
他指出“比”字句在习得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三类偏误:误用、误加、否定式偏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比”字句的使用多数是正确的, 但也有一部分存在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比” 字句在用法上的偏误具体有:1.误加:“比”字句中的形容词不能受“很” 、“非常”等副词修饰。
但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知识“很/ 非常+形容词”这一语法点的泛化,出现了误加。
如:大连的化妆品比衣服很贵。
2.搭配偏误:“比”字句常用形容词作谓语,但有些句子谓语形容词与比较项搭配不合适,学习者使用时造成偏误。
如:今天的温度比昨天热。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今天冷还是昨天冷?》一、教学对象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
“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本课共用三课时。
1.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
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l0。
C,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四、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
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
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的特点在于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真实的环境。
另外,同一语法项目根据讲解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五、教学过程(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词语表、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北京天气特点、陈述感冒的感觉。
1.通过提问导入新课:今天冷吗?大家习惯了北京的天气吗?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你在北京感冒过吗?边提问边板书本课关键词语:天气干燥刮风下雨疼嗓子舒服感冒早晨夜晚2.学生轮流试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3.教师带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4.辨析容易读错的字音。
如:刮风下雨舒服流好好儿5.辨析容易写错的汉字。
如:喝渴感冒请假油腻6.教师范读两遍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朗读,聆听后回答问题。
对外汉语初级语法点教案「A给B+n.]第一篇:对外汉语初级语法点教案「A给B+n.]道具:商务人士:合同、传真、文件、钢笔、发票、机票、信用卡、会员卡、笔衣服、咖啡、绿茶、日程表、钱、皮包、电脑、护照、车票、地址、主意、意见、时间、手机号码、电话号码、邮箱、工作、图片、音乐、电影、家、钥匙、密码食物:太太:蔬菜:黄瓜、西红柿、青菜、菜、孩子:教什么:A给B+n.给,V.,具有指向性,表示物品从A传递到B。
A是做动作的人,是施方;B是接受者。
怎么教:1)导入:动作导入:老师让学生将笔递过来。
老师将钢笔等道具放在学生面前,自己离得远一点。
please give me the pen.Thank you.在汉语,you give me the pen.可以说,你给我笔。
2)上例句1、板书「我给你笔。
」 3)解释意思:句子意思:I give you a pen.给,V.,具有指向性,表示物品从A 传递到B。
A是做动作的人,是施方;B是接受者。
给,it's a verb.means give.A give B sth.4)继续出道具,上例子2:「我给你传真。
」 5)继续出道具,例子3:「我给你咖啡。
」6)总结语法结构:「A给B+n.」A、B可以是人、或物。
A.to B 7)课堂活动:老师说「我要+n.」学生递物品,同时说「我给你+n.」(用实物道具)8)练习道具:商务人士:办公室物品(合同、传真、文件、钢笔、发票、机票、信用卡、会员卡、笔日程表、电脑、地址、主意、意见、时间、手机号码、电话号码、邮箱、工作、图片、密码)食物饮料:咖啡、绿茶、水、服饰:衣服、外套、领带、手表、手机、钱包、护照、车票、机票、信用卡、钥匙、行李箱太太:蔬菜:黄瓜、西红柿、青菜、菜、饮料:服饰:孩子:1)接龙游戏:说「给你」适合班课 2)玩玩具:说「给我」孩子向老师要小玩具,必须说「给我+n」,否则老师不给。
第二篇:对外汉语初级语法点教案「A请B+vn」道具:1)动作图片(导入用):打合同、发传真、发邮件、洗衣服、洗碗2)名词图片:食品饮料(中餐、西餐、咖啡、酒、果汁、小笼包、四川菜、)3)兴趣爱好:看电影、唱歌、旅游、打网球、游泳、打羽毛球、打篮球、打高尔夫、4)动词:吃、喝、看电影、听音乐会、去旅游、去pl.玩、做美容、做头发、做SPA、教什么:A请B+vn.请,动词,表示邀请&招待。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第九课这里的夏天比我老家热教学目标:1.功能:能够比较人和事物。
2.语言点:比较句。
教学重点:1.词语:费、互相、要求、结果、付、特别、把2.语言点:比较句中副词的使用。
教学时间: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热身(10分钟)师生或生生之间问答,复习旧知识,唤起对新知识的学习动机,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使用中文或英文提问。
(1)How is the weather here? Do you like it? Why or why not?(2)Where is your hometown? Is the summer there hot? Is it hotter in your hometown or here?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课件中给出关键语句:天气、喜欢、热、冷、老家、夏天二、词语教学(20分钟)参考处理方式:1.教师领读两遍。
2.教师讲练生词。
3.学生认读生词,教师纠音。
4.学生完成书上选词填空练习,教师扼要讲评。
参考生词扩展:(1)天气好天气,天气不错。
(2)一样我们的书一样,我的书跟你的书一样。
(3)差不多他们差不多一样高。
(4)夏天、春天、秋天、冬天我很喜欢夏天,你呢?(5)热教室里很热,夏天很热。
(6)冷外面太冷了,你冷吗?冬天很冷。
(7)暖和春天很暖和,越来越暖和了。
(8)凉快秋天很凉快,这里很凉快。
(9)下雪、雪下雪了,大雪,小雪。
(10)比我比你高。
(11)温度温度很高,你看一下明天的温度。
(12)低温度很低。
(13)真的这是真的吗?真的很冷。
(14)预报天气预报。
你看天气预报了吗?(15)更明天更热,他更高。
(16)刮、台风明天有台风,刮台风。
(17)下雨、雨外面下雨了,大雨,小雨。
选词填空练习参考答案:(1)天气(2)温度(3)台风(4)比三、语言点教学1(15分钟)1.教师领读例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并理解其意义。
2.教师在此基础上,介绍比较两个事物性质或特点的句子叫比较句,常见的比较句结构有:(1)X + 比 + Y + A(2)X + 比 + Y + Result of comparison + Difference(3)疑问形式:X + 比 + Y + A + 吗(4)否定形式:X + 没有 + Y + A(5)副词情况:X + 比 + Y + 更/还 + Result of comparison第2课时一、语言点教学2(15分钟)1.语言点操练。
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初级二册教材)谈论天气课文马克:你还睡着呢,我跑步都回来了,快起来吧!山本:这么早,我正在做梦呢!马克: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
山本: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马克:咱们去香山吧,听说香山的红叶全红了。
山本: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昨天一样冷吗?马克: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山本:可我听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晴转多云,有小雨。
马克:我看不会下的,要不咱们早点去,早去早回!山本:万一下起雨来,在山上躲都没处躲。
马克:那就带上雨伞吧!山本:咱们还得多穿上点儿衣服,山上风大,肯定冷。
马克:你怎么这么怕冷?好,那就多穿点儿吧!山本:还是春天好哇,不冷也不热。
一教学目标:1、掌握谈论天气状况的词的运用。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3、重点讲解汉语基本的语法功能及语言点的运用。
4、通过组词练习及情景对话,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谈论。
二教学重点: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
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
三教学难点:通过课文讲解及对话练习,让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状况的谈论。
四教学过程:(1)导入大家都在知道在英国人见面寒暄聊天的开场白中,十之八九是从天气开始谈起,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一天下午在街上散步,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对他说:“Good afternoon, Mr. Shaw! It's such a lovely day, isn't it﹖(下午好!萧先生,天气很好不是么?)”萧伯纳幽默地回答:“Oh, yes.But twenty people have told me about it in past two hours. Thank you.(哦,是啊,但是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已经有20个人告诉过我了。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例析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 ,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 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
它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是就笔者直接接触到的真实的偏误材料进行偏误分析。
一、偏误例句及来源 :1. 我书包里词典有。
2. 我买了新书两本。
3. 我见到了 Mary 等去年见的朋友很多。
4. 我要练习跟你。
5. 我想见面你。
6. 我的汉语会话是不好,他们听不懂 . 。
7. 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
8. 我和三个同学穿韩服唱了韩国传统歌,很精彩了。
9. 学生都善良,还有很好学生。
10. 我们班的男人、女人都很好学生。
11. 我们千佛山了。
12. 我们一起大润发吧。
13. 我们运动会了。
14. 泰山,早上很冷,日出,我喜欢。
15. 朋友,天冷,保重身体。
16. 他明天没和我们一起去。
17. A :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
B :真的吗?你奶奶几岁了?18. 你不高兴,我没考好。
19. 今天比昨天很冷。
20. 意识到这一点很是让我非常难过。
以上例句中例 1到例 7来自以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日常用语,例 8、例 9、例10来自留学生办的教室板报,例 11到例 18来自非洲留学生平时的交际用语,例 19、例 20来自留学生的校内日志。
其中韩国留学生和非洲留学生是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学习的汉语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教室板报和校内日志,涉及到的留学生水平从初级到高级不等。
二、偏误的来源及例句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还有不少偏误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
下面结合例句作具体分析说明:1、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常常是依赖母语知识,同一母语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错误。
HSK ( 三级 )样卷听力材料第一部分 一共 10 个题,每题听两次。
例如:男:喂,请问张经理在吗? 女:他正在开会,您半个小时以后再打,好吗?现在开始第 1 到 5 题:1.女:我记得那个医院就在附近,怎么找不到了呢? 男:别着急,我们再看看地图。
2.男:你的筷子用得真好,是谁教你的? 女:没人教我,我自己学的。
3.女:我的天!七层,你一直爬上来?为什么不坐电梯? 男:你真可爱,当然是因为电梯坏了。
4.男:你每天都骑自行车上下班? 女:是啊,很方便,还可以锻炼身体。
5. 女:怎么突然感冒了?我看看,发烧没? 女:昨天晚上睡觉时忘了关空调了,我要吃药吗?现在开始第 6 到 10 题: 在城市里时间长了,真应该出来走走。
是啊,这儿的环境真好,有草地,有小鸟。
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好不好? 知道了,我就看看今天天气怎么样。
明天是第一天去公司上班,我穿这件衬衫怎么样? 这件颜色不太好,还是穿我去年给你买的那件吧。
小心点儿,你一个人可以吗? 你放心吧。
我们的厨房又不是第一次出问题。
这样可以吗?女:左边低了,再高一点儿。
第二部分 一共 10 个题,每题听两次。
例如:为了让我自己更健康,他每天都花一个小时去锻炼身体。
★他希望自己很健康。
今天我想早点儿回家。
看了看手表,才五点。
过了一会儿再看表,还是五点,我这才发现我的手表不走了。
★那块儿手表不是他的。
现在开始第 11 题:11. 我现在在去机场的路上,但我忘记带护照了。
应该在家里的桌子上,你找一下,然后打个车给我送来,我在机场 等你。
★ 他把护照放在办公室了。
12.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觉得什么都很新鲜,也有些不习惯的地方。
六年过去了,我已经很习惯了这儿了。
★ 他来北京六年了。
13. 下个月准备休息一星期,我打算去旅游,所以想请邻居帮我照顾我的小狗。
★ 他打算带小狗儿去外地玩儿。
14. 今天的雪下得真大,树上、地上都白了,真漂亮。
你带相机了吗?★ 他不喜欢下雪。
对外汉语教案辨析天气与气温对外汉语教案辨析天气与气温一、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二、课时安排:共2课时,一课时为45分钟三、教学目标:1、掌握谈论天气状况的词的运用。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3.能够通过拼音认读汉字。
4.能够认读汉字。
5、重点讲解汉语基本的语法功能及语言点的运用。
6、通过组词练习及情景对话,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谈论。
三、教学重点: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
3、进行一个星期的天气的描述。
四、教学难点:通过课文讲解及对话练习,让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状况的谈论。
五、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候,师生交谈,向学生传递上课信息。
、复习1、检查作业,听写上节课生词。
互相纠错。
2、请同学就上节课的情景进行现场情景再现的练习,巩固上节课的对话3、就上节课的语法点进行造句。
、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大家都在知道在英国人见面寒暄聊天的开场白中,十之八九是从天气开始谈起,萧伯纳一天下午在街上散步,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对他说:“Good afternoon, Mr. Shaw! It's such a lovely day, isn't it﹖”萧伯纳幽默地回答:“Oh, yes.But twenty people have told me about it in past two hours. Thank you.”可见在英国人们是多么的喜欢谈论天气。
虽然在中国见面寒暄聊天中,大家不会去谈论天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天气的谈论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今天我要教大家一些关于天气状况的日常交流。
课文马克:你还睡着呢,我跑步都回来了,快起来吧!山本:这么早,我正在做梦呢!马克: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
山本: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马克:咱们去香山吧,听说香山的红叶全红了。
山本: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昨天一样冷吗?马克: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