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 五年级《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35 KB
- 文档页数:3
体育五年级下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小学五年级体育课程中的一项技能训练内容。
通过学习正面双手垫球,学生可以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对于新的体育技能接受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掌握。
2.教学难点:动作要领的领会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示范。
2.演练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比赛法:分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排球场地一块。
2.器材准备:排球若干个,标志物若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排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正面双手垫球的完整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关键部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正面双手垫球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继续进行分组练习,加强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掌握。
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正面双手垫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鼓励进步学生。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移动垫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
2. 移动垫球技术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及移动垫球的技术要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
2. 演练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比赛法:学生进行垫球比赛,提高技术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运动状态。
2. 技术教学:(1)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教师讲解并示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移动垫球技术教学:教师讲解并示范移动垫球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学生进行垫球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技术水平。
六、教学评价:1. 技能评价:通过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正面双手垫球和移动垫球技术的掌握程度。
2. 体能评价:通过学生在练习中的运动强度,评价其体能状况。
3. 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及竞技道德。
七、教学资源:1. 排球场地一套。
2. 排球若干个。
3. 标志物若干个。
4.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八、教学安全: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2. 学生要遵守运动规则,听从教师指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 邀请专业排球教练进行授课,提高教学效果。
3. 组织学生参观排球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看排球教学视频,加深对正面双手垫球和移动垫球技术的学习。
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水平三)【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目标统领内容”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本课除了教授学生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教材分析】“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是水平三五年级学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反应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因为“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的内容相对比较单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小学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特点是:好胜心强、求知欲望强烈。
但学生的身体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并进行区别对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中,将综合运用讲解示范法、练习法、竞赛法、帮助与纠错法等。
2.学法:学生采用对应的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等。
目的是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排球双手正面垫球课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授课对象五年级3班学习目标1、了解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垫球技术的要求、方法和要领。
2、通过学和练,在垫球时能保持正确的垫球手型,注意手腕下压两臂伸直,知道击球部位和击球点。
3、学会与同伴合作,有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正确的垫球手型,击球部位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师指导策略与要求学生学法指导组织形式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强度开始部分5-8分钟一、课堂常规二、准备活动1、慢跑热身2、球操1.组织学生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强调安全事项。
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五年级水平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三排球模块,具体为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技术。
教材章节为第五章“球类运动”,第三节“气排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球类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运动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排球、教学视频、示范图板。
2. 学具:气排球、运动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球游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排球运动中的基本动作。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动作模仿。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典型的例题,分析动作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技术细节。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经验。
5. 比赛与评价(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比赛,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拉伸运动。
六、板书设计1. 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动作要领站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跟微抬。
手型:双手并拢,掌心向上。
动作:向下、向前、向上击球,身体协调跟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每人完成50次,要求动作规范、稳定。
2. 答案:参照板书中的动作要领,自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排球活动,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团队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排球双手正面下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比赛与评价。
水平三(五年级)《排球正面下手双手移动垫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育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以学定教,学科育人。
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将教学重难点转化为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练环节中,从单一技术教学、组合技能练习,课堂比赛,穿插评价活动的开展,做到学、练、赛、评系统化组织,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排球意识和运动能力,实现能力外化于形,品格内化于心,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垫球在排球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
自抛自垫、正面双手垫球、移动垫球、对垫球、垫球过网是大单元垫球板块主要教学内容,掌握垫球的手型、触球的部位、击球时机、全身协调用力是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重点。
垫球动作技术比较枯燥,通过创设分层的学练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技能,在学和练中体会排球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排球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水平三五年级学生,该学段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排球意识和对比赛的理解较差,垫球动作看似简单易学,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将技能教学渗透在游戏、比赛中,通过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体验,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运动能力:在本次课中基本掌握移动双手垫球动作、基本完成移动到位后的垫球。
能做到与同伴默契配合练习移动和垫球技术。
2.健康行为: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项目的乐趣,能与同伴一起参与学练,适应新的合作环境,和同伴互爱互助,发扬团队精神。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的相互信任和协同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表现出克服困难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移动后击球部位准确教学难点:击球时上下肢协调发力六、教学方式:学练赛内容分布表七、教学特色与亮点1、围绕本课重难点,巧妙设计多种移动步伐和动态球性练习活动进行铺垫,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目的做到,针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进行的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效提高练习的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排球大单元教学计划1 . 通过学习,了解直臂垫球的技术方法并能用简单描述该动作,在脚步移动配合下找准触球位置,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能移动去直臂垫球,小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直臂垫球,从而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反应能力以及球性2. 通过垫球跟移动的学习,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能在学练中与同伴一起参与,互爱互助3 . 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并在比赛中及时调整心态的良好品质1 . 通过学习,了解正面双1 . 通过学习,能够说出垫球动作要领,了解基本比赛规则,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运用各种步伐移动去垫球、反应快速。
小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用各种移动步伐去接球,从而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反应能力以及球性。
2 .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练让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能在学练中与同伴一起参与,互爱互助3 . 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并在比赛中及时调整心态,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比赛1 . 在学练中能够分辨正面双手垫球动作的优劣,并描述出正确的技术动作过程,说出简单的基本规则。
2 . 通过教学比赛,学生能将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灵活运用到比赛中。
3 .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比赛中及时调整心态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1 . 组合练习1 .2 复习移动接垫球动作1 . 3 复习垫传组合2 . 3VS3 实战比赛设计意图:实战出真知,在实战中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技能,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裁判意识,团结协作,不抱怨不埋怨同伴,尊重对手,尊重规则,尊重裁判排球一正面下手双手垫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中提到“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在课中运用“学、练、赛、评”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开展不同形式的排球活动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并围绕核心素养在教学上有针对性的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进行设计。
水平三五年级《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对、学会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素养为目标。
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趣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注重问题的启发与引导,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以体健身、以体育人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一书,水平三,五年级“小排球与游戏单元第3课时。
垫球在排球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础的一项,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更好的学习各种技战术的基础。
本课主要是在准备姿势、移动与自抛自垫球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综合体验,提高学生的灵敏、身体协调性和重心的控制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进步提高学生的击球部位、手型与身体协调能力,也为后继的跨步垫球、对垫球等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但不专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自觉性还不稳定;有较强的自信心,但容易高估自己的实力;学习技术急于求成,易凭兴趣出发,对于刚刚接触的排球运动,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兴趣保持时间较短。
所以应根据该水平段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排球运动对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正是身体平衡能力、灵敏、协调发展的敏感期,是开展排球教学最好的时机,在该阶段实施排球教学,要充分考虑如何在学生接触排球的初始阶段,通过各种球性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球感,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及平衡能力。
四、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知道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及技术要领。
2、技能目标:约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两臂伸直,手腕下压,插、夹、提的动作;约20%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动作连贯协调。
3、情感目标:能在活动中与同伴友好合作,帮助同伴指出不足,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水平三五年级《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对、学会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素养为目标。
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趣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注重问题的启发与引导,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以体健身、以体育人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一书,水平三,五年级“小排球与游戏单元第3课时。
垫球在排球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础的一项,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更好的学习各种技战术的基础。
本课主要是在准备姿势、移动与自抛自垫球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综合体验,提高学生的灵敏、身体协调性和重心的控制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进步提高学生的击球部位、手型与身体协调能力,也为后继的跨步垫球、对垫球等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但不专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自觉性还不稳定;有较强的自信心,但容易高估自己的实力;学习技术急于求成,易凭兴趣出发,对于刚刚接触的排球运动,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兴趣保持时间较短。
所以应根据该水平段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排球运动对协调性等身
体素质要求极高,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正是身体平衡能力、灵敏、协调发展的敏感期,是开展排球教学最好的时机,在该阶段实施排球教学,要充分考虑如何在学生接触排球的初始阶段,通过各种球性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球感,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及平衡能力。
四、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知道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及技术要领。
2、技能目标:约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两臂伸直,手腕下压,插、夹、提的动作;约20%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动作连贯协调。
3、情感目标:能在活动中与同伴友好合作,帮助同伴指出不足,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的击球部位与手臂动作
难点:插、夹、提协调配合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帮助学生树立直观的动作表象,明确技术要点。
(2)纠正错误动作,集体纠错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质量。
(3)分组和集体展示练习成果,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勇于自我表现的能力。
(4)优秀学生展示动作,发挥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
与自信。
2.教学手段
教师采用分组练习和集体练习相结合、集体纠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分组展示和集体展示相结合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学生动作质量让学生能在练习中体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