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语文第6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学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4.37 KB
- 文档页数:6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答题技巧2021-07-23 11:57:40环境描写在一篇文章里有这比较重要的作用,有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表明时间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表现人物、表达主题等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答题技巧1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1. 对环境本身的作用:(1)点明时间,季节,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
(2)交代……背景;渲染……气氛(3)奠定……感情基调2. 对情节:(1)为下文某某情节做铺垫(2)推动情节的发展(3)暗示情节的发展3. 对人物:(1)突出人物怎样的处境,烘托人物怎样的心情(2)揭示人物怎样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暗示人物怎样的命运。
4. 对主题:(1)表现怎样的主题(2)深化怎样的主题2环境描写的句子1. 我仰望深蓝色的天空,稀落的残星疲倦地眨着眼睛。
周围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
我凝视着东方,东方渐渐有些发白了。
过了一会儿,星星全都不见了。
渐渐地,东方有些微红,并越来越浓,不断地向上扩展着。
终于。
太阳公公露出半个火红的笑脸,染红了天边。
2. 记忆里秋是成熟的象征,是收获的季节,你看那果子,那满坡的金黄的色彩,硕果累累。
可是,收获过后呢,叶黄了、草枯了、地荒了,连雨都吝啬地不想出来,风却好似没有了草的牵绊,在裸露的黄土地里,吹动片片黄叶打转。
这个时候,树的枝丫是光秃秃的,硕大的鸟窝孤零零地挂在那里,鸟儿应该飞走了,飞到阳光明媚的地方。
然而,总有飞不走的鸟,搬不走的家啊!如我们面对这样的季节,萧瑟的发慌,却还是要让秋从发梢掠过。
3. 早晨,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
不坐车,也不邀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欣赏大自然的交响曲。
你听,“哗哗哗--”那是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第一份色彩。
“哗哗哗……”小溪欢快的唱着,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我看到小溪这么真挚的邀请,也跟着小溪唱和了起来。
4. 眼前的雾谷,如同一条溢满奶浆的河流,舒适温柔地躺在山的怀抱里。
第6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都主要有两种写法: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
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做“寄情于景”。
重点:1.在文中准确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具体作用。
难点: 1.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绿孔雀寨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阵叫声:“到橄榄坝去,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
四年级语文教案: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绿孔雀寨是一个位于山脚下的小村庄,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碧绿的草地。
在这里,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
春天,村庄周围的山坡上开满了五彩斑斓的鲜花,让人眼前一亮;夏天,绿树成荫,凉风,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满山的红叶金黄,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冬天,村庄被白雪覆盖,宛如童话世界。
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而幸福,他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种植着各种蔬菜水果,捕鱼打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人们的生活节奏慢而宁静。
每当夜幕降临,村庄里的篝火点亮,人们围坐在一起讲故事、唱歌、跳舞,温馨而欢乐。
绿孔雀寨的环境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小村庄的美丽和人们幸福的生活。
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还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同时,通过客观描写和主观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独具特色的景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续写:夜幕渐渐降临,绿孔雀寨的村庄里弥漫着烤肉的香味。
篝火旁,一位老人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让人们沉浸在神奇的故事中。
不远处,一群孩子在玩耍,他们追逐着萤火虫,欢声笑语不断。
在这个美丽的夜晚,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美好,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在这个小镇上,每天清晨,都会有一位老爷爷推着一辆小车在街头巷尾卖菜。
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和蔼可亲。
他的菜虽然不是最新鲜的,但价格实惠,深受居民们的欢迎。
有时候,他还会送上一颗红萝卜或者一把新鲜的香菜,让人倍感温暖。
1.文段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答案:属于人物描写,作用是描写了老爷爷的形象和行为,突出了他善良友好的品质,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文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个文段主要描写了一位老爷爷在小镇上卖菜的情景,以及他善良友好的品质。
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等景物的描写,如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具体背景、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如建筑、场所、陈设、民风民俗,分析环境描写,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主旨。
答题方法:
(一)明确自然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 营造、渲染某种氛围或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2. 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
3. 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提供合理依据;
4. 衬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
(二)熟悉答题方法(公式解答法)
1. 这句话写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地域风格;
2. 通过写……景物的特点,交代了……的时间(季节);
3. 通过写……(特点)的景物,营造(渲染)了……氛围(气氛);
4. 这句话通过写……景物,点出了……的时间、地点(背景);
5. 描写……景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提供合理依据(为后文的……做铺垫);
6. 这句话描写……景物,表现了人物……性格(烘托了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具有什么作用是由文章的内容决定的。
只有某种作用,就按照上面的模式作答;如果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我们就将多种作用整合作答,如:这段话通过描写……景物,渲染(营造了)……气氛(氛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还烘托了人物形象,使……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标题:小学语文环境描写教学的作用与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教育的关键基础,它不仅仅是教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描写教学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环境描写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教学的作用首先,环境描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环境,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理解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环境描写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以及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这种美。
其次,环境描写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述,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环境描写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环境描写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生活的美好。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环境描写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描述环境中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可以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习惯和责任感。
二、环境描写教学的方法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环境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环境的特点和变化。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引导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环境,如公园、校园等地方,引导他们发现环境中的细节和变化。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3.指导写作: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范文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环境描写作用6个口诀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六个:1.营造氛围,增强情感共鸣:环境描写可以通过精细的文字描绘,打造出各种氛围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环境,从而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描写一个古老废弃的教堂时,可以用阴暗昏黄的灯光、潮湿阴冷的空气来刻画,从而给人一种神秘沉寂的感觉,让读者产生无声的敬畏。
2.烘托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揭示人物所处的环境,进一步烘托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活动。
例如,如果一个人物正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行走,可以通过描写陡峭的山路、山风凛冽的情景,来突显这个人物的坚毅和勇敢。
3.增强故事情节的紧张感和悬念: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写情景的细节和气氛,增强作品的紧张感和悬念,让读者一览内心的悬念和好奇。
例如,在一个黑暗阴郁的森林中,通过描写树叶沙沙的声音、禽兽的叫声来营造紧张的气氛,让读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
4.增强主题表达和寓意深度:环境描写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来加深作品的主题表达和寓意。
例如,在描写一个丰收的农田时,可以通过描写农田金黄的麦浪、飘起的粮食的香气,来表达对丰收的庆贺,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劳动成果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致敬。
5.增添戏剧冲突与情节发展:环境描写可以通过复杂多变的环境来增添戏剧冲突和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描写一个黑暗密闭的空间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对环境的恐惧和希望的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展开,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够营造氛围,增强情感共鸣,烘托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增强故事情节的紧张感和悬念,增加主题表达和寓意深度,增添戏剧冲突与情节发展,丰富文学写作的层次与技巧。
这些作用都为文学作品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使读者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而有趣。
环境描写的方法及作用1.通过使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分类及作用。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分类及作用的有效记忆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25分钟)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
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参加完毕业典礼回到家后的一段环境描写:“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解析:生活环境描写很好的渲染了爸爸去世时的悲凉气氛,有力地烘托了“我”沉重、悲哀的心情。
自我总结定义: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分类: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场景2、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烘托心情4、反映人物性格和品质5、承上启下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时代背景2、社会习俗、思想观念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社会环境描写还是自然环境描写,最终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
答题策略:先从环境描写的直接作用上答题,然后再从对人物性格的衬托或烘托作用以及对文章中心的作用等方面解答。
(15分钟)例1.爱如茉莉学生的记录空间①那是一个飘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待事情发生时的环境,此类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般在事情发生之前或将要发生时出现,此类环境描写尽量写详细。
如四年级下册课文《小英雄雨来》中写小雨来同日本侵略者斗争时所处的环境: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置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个村子就叫芦花村。
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二烘托人物心情人的喜怒哀乐会影响当时的心情,所以在作文中根据人物不同的心情选择不同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此类环境描写也应该写详细些。
如下文中的环境描写就烘托了小明不开心的心情:在放学路上,小明脑海里还浮现着老师批评的话语,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无趣地四下张望,一棵老杨树有气无力地杵在路边,叶子灰蒙蒙的,没有半点生机,老杨树下几蓬枯黄的草软软地趴在地上,小明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三表现人物个性和品质这种环境描写主要是指生活场景的描写,如房间内环境的描写,此类环境描写也应详写。
如下文中为了表现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写了一段总理办公室非常简陋的环境描写: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四暗示事情结果或人物命运。
作文中的事情结果或人物命运可以不直接交待,而是含蓄地蕴藏在结尾中的环境描写中,让读者产生无穷的回味。
如小说中皇帝指着殿下一位大臣说要杀了这位大臣,可是结尾没有说明大臣有没有被杀,而是将大臣的命运蕴藏中作文结尾的环境描写中:一阵诡异的闪电划过长空后,只见殿外一株粗壮的杨树倒在水洼里…….。
第6讲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方法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
....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
....和自然环境
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都主要有两种写法:
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
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做“寄情于景”。
重点:1.在文中准确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具体作用。
难点: 1.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绿孔雀寨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阵叫声:“到
橄榄坝去,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
人们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人们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到了大坝子。
但是,那里到处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
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好多人受不了这里的环境,都纷纷离开了,继续过他们的流浪生活去了。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了下来,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累累果实,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人们为纪念绿孔雀,就把这个建好的寨子重新起名为“绿孔雀寨”。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2.文中划曲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二、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1.文段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A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1.文段中划线句子通过对____________描写,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之情。
B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
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
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
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C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采药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药,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贪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师徒两人焦急起来,突然他们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破庙。
他们轻轻推开门,见里面到处是灰尘,神像上也蒙上了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暮色苍茫,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搬来些树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取来了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他的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老师是快五十的人,能挺得住,我二十多岁的人还叫苦吗?”庞宪说。
李时珍动情地说:“成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是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纲目》造福万民,熬点苦是值得的。
”
月亮出来了,月亮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屋子里,李时珍看着皎洁的月色说:“庞宪,现在睡觉还早,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采访所得记下来吧。
”
庞宪从行装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搭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笔,边回忆边写:“忍冬花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清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鸡肠草……”
“庞宪,你先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便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味酸;鹅肠草,生嚼味涩。
”……
庙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深了,李时珍还在桌边写着,写着……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描写了破庙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说明了什么?
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当时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说明了什么?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
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一下车,我立即奔向山脚下,仰望香山,山上一片红色,好像熊熊的烈火在燃烧,又像天边飘落下来的一片红霞罩住整个山林。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二、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二、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一九四七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
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
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社会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