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T-ACS处理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3
NSTE-ACS综合治疗策略新进展-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403-NSTE-ACS综合治疗策略新进展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NSTE-ACS治疗策略指南解读1、中国NSTE-ACS指南建议对具有至少1条极高危标准的患者选择紧急侵入治疗策略(<2h),如()A、心肌梗死相关的肌钙蛋白上升或下降B、ST段或T波的动态改变(有或无症状)C、糖尿病D、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正确答案]E、PCI史2、中国指南建议所有NSTE-ACS患者双抗疗程至少()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正确答案]D、18个月E、24个月3、中国NSTE-ACS指南建议对具有至少1条高危标准的患者选择早期侵入策略(<24h),如()A、血活动力学不不乱或心原性休克B、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复发作或延续性胸痛C、GRACE评分>140[正确答案]D、初期心肌梗死后心绞痛E、PCI史4、根据XXX指南,如果入院时hs-cTn水平(),此后1小时内显著升高,提示NSTEMI可能性极大A、≥5ng/LB、≥12ng/LC、≥32ng/LD、≥50ng/LE、≥52ng/L[正确答案]5、中国NSTE-ACS指南建议进行高敏肌钙蛋白的检测并在()内获得结果A、30minB、60min[精确谜底]C、2hD、3hE、6h6、中国NSTE-ACS指南推荐对心律失常风险低危的NSTEMI患者,心电监测()或直至PCIA、6hB、12hC、24h[正确答案]D、36hE、48h7、中国NSTE-ACS指南中替格瑞洛的负荷剂量为()A、75mgB、90mgC、180mg[精确谜底]D、300mgE、600mg8、多半NSTE-ACS患者心律变态变乱产生在症状发作()以内A、6hB、12h[正确答案]C、24hD、36hE、48h9、中国指南发起NSTE-ACS归并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舒张压的方针值为()A、<80mmHgB、<85mmHg[精确谜底]C、<90mmHgD、<95mmHgE、<100mmHg10、NSTE-ACS最敏锐和最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是()A、心肌肌钙卵白[精确谜底]B、肌红卵白C、CK-MBD、CKE、LD1二)NSTE-ACS抗凝治疗战略1、以下关于UFH与XXX有误的是()A、UFH的平均分子量为B、XXX难监测C、UFH的生物利费用>90%[精确谜底]D、LMWH的清除以肾脏为主E、UFH的抗Xa/抗IIa为1:12、比伐芦定对已经结合的凝血酶抑制率可达到()A、0.5B、0.6C、0.8D、0.9E、1[精确谜底]3、磺达肝癸钠的半衰期为()A、11小时B、13小时C、15小时D、17小时[正确答案]E、19小时4、在PCI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比伐芦定滴注时间可延长至术后()A、2小时B、4小时[正确答案]C、6小时D、8小时E、10小时5、以下关于磺达肝癸钠有误的是()A、单一化学实体成份B、靶位高度选择性C、经肝脏代谢肃清[精确谜底]D、高度特异结合抗凝血酶E、无药物间相互作用6、中国NSTE-ACS指南建议,无论采用何种治疗策略,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的药效和安全性最好A、1.0mg/dB、1.5mg/dC、2.0mg/dD、2.5mg/d[正确答案]E、3.0mg/d7、以下关于比伐芦定特点的特点有误的是()A、是凝血酶的直接、特异抑制剂B、与游离和结合的凝血酶均能直接结合C、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是可逆的D、抗凝结果可展望,且耐受性好E、会激活血小板[精确谜底]8、磺达肝癸钠抑制凝血酶的作用靶点为()A、凝血酶ⅠB、凝血酶ⅡC、凝血酶ⅡaD、凝血酶XE、凝血酶Xa[正确答案]9、比伐芦定的半衰期约为()A、5分钟B、15分钟C、25分钟[正确答案]D、35分钟E、45分钟10、华法林属于()A、间接凝血酶抑制剂B、间接凝血酶抑制剂C、凝血酶受体拮抗剂D、维生素K依赖性抗凝剂[正确答案]E、去纤维蛋白原制剂三)NSTE-ACS抗血小板治疗进展1、根据2017ESCDAPT指南,推荐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替格瑞洛;推荐替格瑞洛()用于高缺血风险心梗史患者延长期治疗A、30mgB、60mg[正确答案]C、90mgD、120mgE、180mg2、根据2016中国PCI指南对NSTE-ACS患者的推荐,所有无禁忌证、缺血中-高危风险的患者,建议首选()A、XXXB、氯吡格雷C、XXXD、替格XXX[正确答案]E、依诺格雷3、NSTE-ACS患者口服阿司匹林首剂负荷量为()A、50~100mgB、75~150mgC、100~200mgD、150~300mg[精确谜底]E、200~400mg4、NSTE-ACS抗血小板治疗中,P2Y12受体抑制剂除非有极横跨血风险等忌讳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结合使用1种P2Y12受体抑制剂,并维持最少()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正确答案]D、18个月E、24个月5、以下必需静脉给药的是()A、XXXB、氯吡格雷C、XXX[精确谜底]D、XXXE、依诺格雷6、NSTE-ACS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是(),如无禁忌证,无论采用何种治疗策略,所有患者均应口服A、阿司匹林[正确答案]B、氯吡格雷C、XXXD、替XXXE、XXX7、以下属于可逆性非噻吩并吡啶类P2Y12受体抑制剂的是()A、噻氯匹定B、氯吡格雷C、XXXD、替格XXX[正确答案]E、替XXX8、替XXX的失活工夫为()A、30-60minB、6-12hC、1-3天D、3-5天[精确谜底]E、5-7天9、XXX禁止与()联合用药A、XXXB、头孢克肟C、XXXD、克拉霉素[精确谜底]E、阿奇霉素10、以部属于噻吩并吡啶类P2Y12受体抑制剂的是()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精确谜底]C、XXXD、XXX。
NSTEACS介入治疗策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CS)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类型,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常伴有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升高等特征。
在NSTEACS的治疗过程中,既要缓解症状,又要预防心肌梗死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采取合适的介入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一、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2.非诺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曲美他嗪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心肌的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3.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等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氧耗,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4.ACEI/AR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冠脉血流,减少心肌损伤和心肌重构的发生。
5.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二、侵入性治疗侵入性治疗是NSTEACS患者中的高危患者(例如心电图异常、心肌酶明显升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常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
1.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插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指导后续的治疗。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将导管通过血管插入到冠状动脉,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手段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通畅,改善心肌供血。
3.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该手术通过取患者的其他血管作为搭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
三、其他治疗措施1.心电监测与监护:NSTEACS患者需要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及时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医脉通2013-08-07 分享侯爱洁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疗指南更新很快,为方便大家掌握指南的要点,在锦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基层心血管病大会上,辽宁省人民医院的侯爱洁教授对最新ACS诊治指南进行了解读。
详细内容如下:1、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近几年,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更新较快,2007年ACCF 和AHA联合发布了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病人的管理指南,2011年对该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2012年再次修订了该指南。
2011年,ESC发布了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防指南。
2012年5月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也发布了中国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
1)新指南强调早期NST-ACS的风险评估低危险分层个体化评估,NST-ACS是连续的过程,随着干预手段的介入,其缺血/出血的风险不断变化。
新指南推荐应用缺血积分系统(TIMI评分和GRACE)。
炎症因子(hs-CRP)、神经体液激活因素(BNP、NT-proBNP)等对早期风险评估的价值有待确定。
2)NST-ACS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除有禁忌证外,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通过RAS系统发挥显著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硝酸酯类远期疗效尚缺乏随机双盲试验证据;CCB目前缺乏改善长期预后的证据。
抗栓治疗入院后尽早开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出血风险低或CABG可能性小的患者,也可以给予普拉格雷60mg;出血风险小,可以考虑上游静脉给予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磺达肝葵钠因其高选择性的抑制Xa因子,抑制凝血酶的产生,从而发挥其优异的抗凝作用,因此,20112011ESC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防指南推荐磺达肝葵钠作为NST-ACS的首选用药(Ⅰ类推荐,B级证据)。
对于行PCI治疗的患者,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至少维持12个月,不主张常规基于血小板功能测定,增加氯吡格雷维持量,少数患者考虑行血小板功能测定或CYP2c19功能丧失变异的基因测定,以评估血小板抑制剂反应。
NSTE-ACS治疗热点探讨-欧美指南的异同和进展美国指南采用新的术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替代了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
采用NSTE-ACS这个术语,是因为UA和NSTEMI在病理生理学上是连续的,而且二者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
近几年,欧美先后发布了NSTE-ACS 指南,由于其纳入最新的研究证据,为广大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决策指导。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指南,应了解指南的异同和进展。
一.强调早期危险分层美国新指南更新要点之一是强调早期危险分层,该做法的意义在于针对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治疗,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1. 疑似患者10min内记录十二导联ECG;如不能确诊,则最初1h内15~30min重复(I,C);中危患者记录V7~V9导联(Ⅱa,B);高危患者连续12导联ECG监测(Ⅱb,B);2. 所有ACS患者入院后和症状出现3~6h内测定cTnI或cTnIT(Ⅰ,A);3. 用危险积分/风险分层模型估价预后(Ⅰ,A)。
目前欧美指南推荐应用TIMI、PURSUIT或GRACE危险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三种评分模型各有特点,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但预测价值存在不同。
GRACE 评分可以准确预测患者院内及6个月死亡风险,甚至能预测5年死亡风险并辅助决定早期介入干预策略,因此在临床中更适用。
二.重视早期肌钙蛋白的检测,更推荐超敏肌钙蛋白的检测2007 ACC/AHA NSTE-ACS指南推荐,所有以ACS症状入院的患者应检测心肌标记物,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是首选标记物,如果可行,所有以ACS症状入院的患者应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并作为ⅠB级推荐。
而2014年美国新指南则推荐,所有以ACS症状入院的患者,均应在入院即刻和症状出现3~6小时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或T,以判断心肌标志物升高和/或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作为ⅠA级推荐。
可以看出,新指南更加重视早期肌钙蛋白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