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5牛顿第三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8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则乙物体一定同时受到甲物体的作用B.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一定是作用力,而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一定是反作用力C.若把甲、乙两物体看成质点,则甲、乙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在甲、乙两物体的连线上D.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也是一定竖直向上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就是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命名是任意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根据以上叙述可判定选项A、C正确,选项B、D错误。
答案:AC3.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测力计,甲、乙分别用100 N的两个力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读数应为()A.0B.100 NC.200 ND.400 N解析: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弹簧的弹力也为100 N,故测力计读数为100 N。
答案:B4.对于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是平衡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判断两个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是平衡力关系的依据,首先要看两力的作用对象是一个物体还是两个物体;其次看两力的大小、方向关系,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重力、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和摩擦力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两力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选项B对。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在水平冰面上,一辆质量为1×103kg的电动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发动机后,雪橇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B. 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C. 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D. 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30°50kg10m2.如图所示,某段滑雪场的雪道倾角为,质量为的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处的雪道上由3m/s2g=10m/s2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该运动员在雪道上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5000J3000J2000J1000JA. B. C. D.3.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
雨滴形成后从高空落下,最后匀速落向地面。
能反映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速度变化的是()A. B. C. D.4.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如图,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A. 火箭处于平衡状态B. 火箭处于失重状态C. 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空气推动火箭升空5.图为“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大仰角沿直线加速爬升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战机所受合力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荡秋千,A和B分别为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经过A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在B位置时,该同学受到的合力为零C. 由A到B过程中,该同学的机械能守恒D. 在A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踏板的压力大于秋千踏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7.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的处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时起受到如图所示水平外力F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12.5WB. 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JC. 前2秒的过程中,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为6W8.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 宇航员的加速度等于零D. 地球对宇航员没有引力9.某机动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等于车重的0.2倍,机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 。
牛顿第三定律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而后才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C.弹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A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不能求合力,B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C正确;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D错误.【答案】 C2.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小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解析】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始终等大反向,故A错误,B正确;由于拖车加速前进,故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C、D 错误.【答案】 B3.如图459所示,一黑板擦吸咐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不动,则该黑板擦受力个数为( )图459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对黑板擦受力分析可知,该黑板擦受到重力、磁性黑板的吸引力、磁性黑板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答案】 C4.马车在我国古代是主要交通工具,在现在还有一些地方还在使用.如图4510所示,已知拖车的质量为500 kg,马匹的质量为400 kg,拖车受到马的拉力为1 000 N、阻力为500 N,则马匹的加速度和拖车对马匹的拉力各为( )图4510A .1.25 m/s 2、1 000 NB .1.25 m/s 2、500 NC .1.00 m/s 2、1 000 ND .1.00 m/s 2、500 N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F -f m =1000-500500m/s 2=1 m/s 2 拖车对马匹的拉力与马对拖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大小相等,所以拖车对马匹的拉力为1000 N故选C.【答案】 C5.(多选)将一铁块A 放在水平放置的磁板B 上,A 被B 吸住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4511所示),关于铁块A 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4511A .铁块共受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磁板B .铁块所受的重力与铁块所受磁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磁板所受铁块的压力等于铁块的重力D .磁板对铁块的吸引力与铁块对磁板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 铁块A 受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B 对A 的吸引力,支持力与吸引力的施力物体都是磁板B ,故A 正确;铁块A 的重力与其所受磁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B 错误;磁板所受的压力等于A 所受的支持力,大于铁块的重力,C 错误;B 对A 的吸引力与A 对B 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正确.【答案】 AD6.我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将人类送上月球,其中用到火箭和载人航天飞船,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A .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作用力B .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 .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 .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 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B、C错误,A正确;综上,D错误.【答案】 A7.如图4512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是正确的( )图4512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C.后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有人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车之间的拉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有拉力后,两车同时受到拉力,同时开始运动,故B错误.两车之间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总质量大,加速度小,由x=12at2,相同时间内位移小,后到达中点.即后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有人,故C正确.无需称质量,可用C项办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故D错误.故选C.【答案】 C8.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10 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4513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取g=10 m/s2)图4513【解析】重物刚好要离开地面时,猴子有最大加速度,设此加速度为a.此时,对于重物有F T=mg,对于猴子有F T′-m1g=m1a,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T=F T′,所以a=m-m1g m1=5 m/s2.【答案】 5 m/s2[能力提升]9.如图4514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猫,抓住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的一根质量为M的竖直杆.当悬绳突然断裂时,小猫急速沿杆竖直向上爬,以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则杆下降的加速度为 ( )图4514A .gB.M +m M gC.m MgD.M -m M g 【解析】设猫急速上爬时,对杆的作用力为F f ,方向向下,则杆对猫的作用力的大小也为F f ,方向向上.绳断裂后,猫和杆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猫急速上爬,保持对地面的高度不变,意味着这个过程中,猫对地无加速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 f =mg .杆仅受两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f =F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杆的加速度大小为a M =Mg +F f ′M =M +m Mg ,其方向竖直向下.故B 正确. 【答案】 B10.(多选)如图4515所示,木块A 、B 在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木块A 的上表面和天花板接触,下面关于木块A 、B 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图4515A .木块A 可能受3个力,木块B 一定受3个力B .木块A 可能受3个力,木块B 一定受4个力C .木块A 可能受4个力,木块B 一定受3个力D .木块A 可能受4个力,木块B 一定受4个力【解析】 设A 的重力为G 2,B 的重力为G 1,对A 、B 系统整体受力分析,设天花板对A的弹力为N0,如图甲所示.则天花板对A无摩擦力.隔离A受力分析如图乙、丙所示,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2、B对A的弹力F2,A、B接触面的静摩擦力F f2,天花板对A的弹力N0.若F=G1+G2,则N0=0,则A受3个力的作用;如F足够大,则N0不为零,则A受4个力的作用.B 受重力G1,受A对B的弹力为F1,受A、B接触面的静摩擦力为F f1,因A、B接触且外力F通过接触面作用到A使得A处于平衡状态,故受A的弹力F1一定存在,假设A、B接触面的静摩擦力F f1不存在,则此时B受3个力,其合力不可能为零,故不可能平衡,故A、B接触面的静摩擦力F f1一定存在,此时B受4个力,如图丁、戊所示.综上分析可知,A可能受3个力,也可能受4个力的作用,B一定受4个力的作用,选项B、D正确.甲乙丙丁戊【答案】BD11.如图4516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均匀小球,放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若球被与斜面垂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求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g=10 m/s2,sin 37°=0.6,cos 37°=0.8)图4516【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挡板和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F N1=mg sin θ=12 NF N2=mg cos θ=16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挡板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F′N1=F N1=12 N,方向垂直于挡板向下,F′N2=F N2=16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答案】12 N,垂直于挡板向下16 N,垂直于斜面向下12.如图4517所示,圆环的质量为M,经过环心的竖直钢丝AB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让小球沿钢丝AB(质量不计)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运动,要使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小球的加速度和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设小球不会到达A点)图4517【解析】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地面对圆环无支持力,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和钢丝对小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f =ma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钢丝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 ′=F f .对圆环受力分析可知,圆环受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 ′作用,则:Mg =F f ′,由以上各式解得:a =M +m m g .小球沿钢丝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公式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x =v 202a=mv 202M +m g. 【答案】 M +m m g mv 202M +m g重点强化卷(二) 受力分析(建议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将吹足气的气球由静止释放 ,气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气球受到( )图1A .重力B .手的推力C .空气的浮力D .喷出气体对气球的作用力【解析】 气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时,气球对气体有向后的作用力,气体对气球有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气球向前运动,D 项正确.【答案】 D2.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AB 杆靠在平台的拐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拐角处光滑,则地面对杆A 端施加的作用力为( )图2A .支持力和摩擦力B .支持力C .摩擦力D .无法确定受几个力作用【解析】AB杆靠在平台的拐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拐角处光滑,则地面对杆A端施加的作用力为支持力和摩擦力,故A正确.【答案】 A3.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磁环A、B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3所示.设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为F1;B对A的排斥力为F2,关于这些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3A.F1>2GF2=G B.F1=2GF2=GC.F1>2GF2>G D.F1=2GF2>G【解析】对于磁环A,受到重力G和磁环B对磁环A的排斥力F2,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2=G;对于磁环B,受到重力G、磁环A对磁环B的排斥力F′2及木支架底座对磁环B的支持力F′1的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F′1=F′2+G,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知F1=F2+G,则有F1=2G,选项B正确.【答案】 B4.如图4所示为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为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图4A.(M+m)gB.(M+m)g-maC.(M+m)g+maD.(M-m)g【解析】竿上的人与竿的相互作用力为F f,则底下的人受到的压力为F N=Mg+F f,对质量为m的人有:mg-F f=ma.解得:F N=(m+M)g-ma.【答案】 B5.如图5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改变与水平面间的倾角,用以卸下车厢中的货物.假设货物相对于车厢匀加速下滑,则在下滑过程中( )图5A.地面对货车有向右的摩擦力B.货物对车厢的作用力水平向右C.地面对货车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货车和货物的总重力【解析】当货物相对于车厢加速下滑时,货物受重力、支持力及滑动摩擦力;因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则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向下两个方向;则在水平方向有向左的合外力;则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货物对车厢有向右的作用力,货车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A错误;货物对车厢有平行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压力,故滑动摩擦力与和压力的合力不是水平的,故B错误;在竖直方向进行分析,可知竖直方向整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故处于失重状态,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货车和货物的总重力;由于是匀加速,故支持力是保持不变的,故C错误,D正确.【答案】 D6.在机场和港口,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的行李、货物.如图6所示,图甲为水平输送带,图乙为倾斜输送带,当一个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甲乙图6A.甲、乙两种情况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B.甲、乙两种情况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C.情况甲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况乙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D.情况甲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况乙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解析】以行李箱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作用,两种情况中,行李箱都只与输送带有联系,由于行李箱对输送带的压力作用,输送带对行李箱产生弹力,其方向垂直输送带向上.在图甲中,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输送带对行李箱不会产生摩擦力.因此,如图1所示,图甲中的行李箱仅受两个力作用.在图乙中,行李箱虽然同样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它时刻都有沿输送带下滑的趋势,只是由于输送带对行李箱的静摩擦力的阻碍作用才没有下滑.因此,如图2所示,行李箱受三个力作用,D正确.图1 图2【答案】 D7.(多选)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7A.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sin θC.拉力F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受到拉力F,重力G,摩擦力F f和支持力F N 四个力的作用,选项A正确;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合外力为0,则F f=F cos θ,F N+F sin θ=G,则选项B、D错误;由力的合成可知,F与F 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选项C正确.【答案】AC8.(多选)物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A、B由轻绳通过固定在C上的光滑定滑轮相连,C的上表面水平,连接B的轻绳水平,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B.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光滑的C.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D.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光滑的【解析】B受到C对它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故B、C之间一定是粗糙的,A对,B错;整体考虑,系统无运动趋势,C与地面间无摩擦力作用,故不能确定C与地面间粗糙与否,C 错,D对.【答案】AD9.(多选)如图9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块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图9A.μ1=0,μ2=0 B.μ1=0,μ2≠0C.μ1≠0,μ2=0 D.μ1≠0,μ2≠0【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A不受摩擦力,否则它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则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一定不为零,故选B、D.【答案】BD10.如图10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生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图10A.m g2-a2B.maC.m g2+a2D.m(g+a)【解析】西瓜与汽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对西瓜A受力分析如图,F表示周围西瓜对A的作用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2=ma,解得:F=m g2+a2,故C对,A、B、D错.【答案】 C二、计算题11.如图11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 A=10 kg,m B=20 kg,A与B、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用水平力F=80 N向右拉轻滑轮时,B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多大?(g取10 m/s2)word - 11 - / 11图11【解析】 A 与B 、B 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 m A =μm A g =30 NF m B =μ(m A g +m B g )=90 N由于绳子对物体A 的拉力F A =F 2=40 N>F m A 故B 对A 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 N ,方向向左.物体B 受到向右的拉力F2=40 N 和A 施加给它的大小为30 N 的摩擦力, F B =40 N +30 N<F m B故桌面对B 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 B =70 N ,方向向左.【答案】 30 N70 N12.如图12所示,物块的质量m =30 kg ,细绳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当人用100 N 的力斜向下拉绳子时,滑轮两侧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0°,物块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滑轮上端的悬绳竖直(取g =10 m/s 2).求:图12(1)地面对物体的弹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2)滑轮上方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解析】 (1)如图甲所示,对物体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有F sin 30°+F N =mg ①F cos 30°=F f ②由①②得F N =250 N ,F f =50 3 N.甲 乙(2)如图乙所示,对悬绳上一点受力分析有F T =2F cos 60°解得F T =100 N.【答案】 (1)250 N 50 3 N (2)100 N。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一、多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的物体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而本身不受力B. 牛顿第三定律对各种性质的力都适用C.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牛顿第三定律不适用D.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2.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存在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3.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D. 无论小车怎样运动,乙拉小车的力都等于小车拉乙的力4.手托一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则()A. 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对手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物体对手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D. 手对物体托力大于物体对手的压力二、选择题。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大小相等B.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方向相反D.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交通不便的地区,马车运输依然十分普遍,如图所示,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的拉力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如图所示,击球员用棒球棍回击飞过来的棒球时,球棒击棒球的力()A. 比球撞击球棒的力更早产生B. 与球撞击球棒的力同时产生C. 大于球撞击球棒的力D. 小于球撞击球棒的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对支持力的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作用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地球上B.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C.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物体上D.支持力没有反作用力人在沼泽地行走时容易下陷,下陷时()A.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B.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无法确定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狡辩说: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法官对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在哪里()A. 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B. 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所以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所以乙受伤而甲未受伤,且从主观上说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D.甲对乙的力在先,乙对甲的力在后,所以判决甲给乙付医药费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冬天的北方,人们常用狗拉雪橇,如图所示,一条狗用水平拉力拉着雪橇在雪面上加速前进.关于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B.狗拉雪橇加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C.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D.只有狗拉雪橇匀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才等于雪橇拉狗的力如图所示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关于相互作用力及平衡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平衡力就是相互作用力C. 任何时刻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三、解答题。
高中物理专题4.5牛顿第三定律测基础版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4、5 牛顿第三定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一对平衡力B、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比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D、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并且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C【名师点晴】相互作用力是指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如果只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的物体上,则它们不一定是相互作用力。
2、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虽然马能将车拉动,但是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所以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答案】B【解析】作用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选项A错误;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大小相等,选项B 正确;鸡蛋碰石头时,因为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互为作用与反作用力,故鸡蛋对石头的力等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选项C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能合成,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可以相互抵消,选项D错误;故选B。
3、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答案】C【解析】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A错误;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不是共点力,不能合成,故B错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C正确;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而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D错误;【名师点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与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分别作用在各自的物体上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B、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C、甲乙两队拔河比赛,若不计绳子的质量,甲队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D、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答案】D【名师点睛】惯性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大小只与质量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是发生力的作用时具有的特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重要区别是作用的物体,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牛顿第三定律(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1.关于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四两拨千斤”说明四两的作用力可以有千斤的反作用力C.“主动出击”说明物体间可以先有作用力,然后才有反作用力D.“以卵击石”说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可以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解析】选A。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性质相同,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2.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解析】选C。
人在走路时,人与地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支持力和压力,脚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人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共三对,故选项C正确。
3.《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众泼皮嫌一株绿杨树上的乌鸦叫。
鲁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拨往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对这段话中描述的力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鲁智深对绿杨树施加了力,而绿杨树对鲁智深没有力的作用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出鲁智深对绿杨树的力与绿杨树对鲁智深的力之间的关系【解析】选C。
鲁智深对绿杨树施加的力与绿杨树对鲁智深施加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变式训练】一物体受水平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又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在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是相等【解析】选D。
绳与物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绳与物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与相互作用的性质、物体的运动状态均无关系,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5 牛顿第三定律(讲)(基础版,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5 牛顿第三定律(讲)(基础版,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5 牛顿第三定律(讲)(基础版,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4.5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一、牛顿第三定律1.适用范围:牛顿第三定律是个普遍定律。
所阐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性质、物体质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触还是不接触)、物体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四同、三异、三无关”。
特别提醒(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
(2)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反映了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合力一定为零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有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思路点拨】大人、小孩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小孩被拉过来,小孩受合力向前.如图所示.【答案】B【名师点睛】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的含义“总是”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都成立.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不管物体的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大物体与小物体之间,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2)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静止与运动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 两者中若有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针对训练】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B.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答案】C※知识点二、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内容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不同点作用对象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依然可存在不同点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相同点大小、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特别提醒(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异体、共线、反向、等大、同性同存”,而平衡力是“同体、共线、反向、等大”。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某次游戏中,两位同学对面站立、手掌相对并用力推对方,关于这两个人的推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力气大的一方给对方的推力大于对方给他的推力B.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所以谁也推不动对方C.两人的推力同时出现,同时增大,同时消失D.两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两位同学对面站立、手掌相对并用力推对方,这两个人的推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同时变化的,A、D错误,C正确;每个人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无法判定谁能够推动谁,B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三定律。
2.甲、乙两队参加拔河比赛,甲队胜,若不计绳子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答案】BD【解析】甲通过绳子拉乙和乙通过绳子拉甲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D对;甲队胜的原因是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B对,C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3.某同学用水平力推静放在水平面上的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该同学对桌子的推力A.大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B.小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C.小于桌子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小于桌子所受的静摩擦力【答案】C【解析】人推桌子和桌子推人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B错;桌子静止,人的推力和桌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D错;推不动的原因是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本题选择C。
【考点】摩擦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下列情景中,关于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跳高运动员起跳,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的压力B.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C.鸡蛋撞击石头,鸡蛋破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钢丝绳吊起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答案】B【解析】地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的压力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互换,为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选项A错。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受到一恒力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B、物体的速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C、物体的位移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D、物体的位移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合力为零,但可能存在加速度D、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3、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的作用,该物体沿直线做加速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与力F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B、物体的加速度与力F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无关C、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力F成反比D、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与力F成正比4、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成30°的恒力F的作用。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与力F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B、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因为没有垂直方向上的力作用C、物体在斜方向上的合加速度小于30°方向上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D、物体在斜方向上的合加速度等于30°方向上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5、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D、物体的速度为零6、一辆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B、汽车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小C、汽车的速度越大,其功率越小D、汽车的功率与速度无关7、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大小为8N的恒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A) 1m/s²•B) 2m/s²•C) 4m/s²•D) 8m/s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5 牛顿第三定律
课后巩固作业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
A.小于受到的弹力
B.大于受到的弹力
C.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3.下列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
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
一定相同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4.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拉力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拖车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
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拖车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是
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牵引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5.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
跳并越过杆,从而使运动员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方通过,假设运动员和滑板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运作,最终仍能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要
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有( )
A.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B.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
D.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方向向上偏前
二、多项选择题
6.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生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生鸡
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D.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
以所受合力较小
7.狗拉着雪橇从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狗对雪橇的拉力和雪橇对狗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狗对雪橇的拉力先产生,运动后雪橇才对狗产生拉力
C.当狗拉着雪橇加速前进时,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
D.狗对雪橇的拉力和雪橇对狗的拉力不能合成
8.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 )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