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理数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644.50 KB
- 文档页数:36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梳理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 有理数重点:有理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数意义的量难点:按不同的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解题技巧在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正”和“负”是相对而言的,用“正”来表示其中的一个量,就用“负”来表示另一个与之意义相反的量,但我们一般把“增加”“上涨”“盈利”“高于”等记为“正”,把与它们有相反意义的量记为“负”此外,在用正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不要少了后面的单位。
知识点拨。
③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要相反;二是它们都是数量。
④意义相反的量中的两个量必须是同类量,如节约汽油3t与浪费1t水就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2 数轴重点:用数轴表示有理数难点: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大小解题方法1.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方法:在数轴上,对于不为零的有理数,可以先由这个数的符号确定它在数轴上原点的哪一边,再在相应的方向上确定它与原点相距几个单位长度,然后标上相应的点。
2.找出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有理数的步骤:(1)确定点与原点的位置关系(负左正右);(2)确定点与原点的距离。
知识方法要点: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是比左边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3 绝对值重点: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利用绝对值的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a (a>0)|a| 0 (a=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等于0a (a<0)解题方法1.利用数轴确定一个数的绝对值时,首先确定这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然后确定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可。
2.对于绝对值的计算,首先要判断这个数是正数、零,还是负数.如果绝对值里面的数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它本身;如果绝对值里面的数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它的相反数。
知识点拨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以运用绝对值法,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比较大小;也可以运用数轴法,把要比较大小的两个负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来判断。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一、有理数加法→知识点回顾:→要点点拨: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二、有理数减法→知识点回顾:三、有理数乘法→知识点回顾:→要点点拨:有理数的乘法满足的运算律: ①乘法交换律:ab ba =; ②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③乘法分配律:()a b c ab ac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出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四、有理数除法→知识点回顾: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设,则,.因此,.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积为正;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零,积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五、倒数→知识点回顾:→要点点拨: ①零没有倒数②求分数的倒数,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一个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
③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六、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回顾:→要点点拨:特别地,11n=,00n=(n 为正整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和,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七、科学记数法→知识点回顾:八、近似数用和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合的数来表示某一个量,这样的数叫做准确数。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研究必备,欢迎下载七年级上册期中知识点。
第二章有理数2.1 比小的数1.正数和负数正数表示比大的数,负数表示比小的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称为零。
注意: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零时,-a仍是零。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那么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没有”,例如教室里有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定义: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2.2 数轴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1)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例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⑴最小的自然数是零,无最大的自然数。
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
⑶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