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课件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43
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位把政治学从伦理学中分离出来的思想家是谁?马基雅弗利⏹美国政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见讲义)⏹在美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政治学理论、政治学研究方法、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等在美国,政治学理论主要包括制度主义、行为主义、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
⏹行为主义、理性选择主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有哪些,特别是不同的人性假设对制度设计的影响(★★★,见讲义)政治学围绕政治体系中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机制展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在对现实政治生活提供不同解释和多维评价标准的同时,也为安排和组织政治生活提供了不同的设计思路。
制度设计、机制设计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比如,性善论和性恶论是彼此相对立的两种不同的人性假设。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休谟命题:每一个从事政治的人都是无赖。
0性善论者一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对人性持乐观态度,其思想中应然的内容居多;性恶论者一半是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向善。
性善论和性恶论在方法上难以分出高下,很难说谁更正确一些。
但是,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往往是富有约束力和制裁力的惩戒,这往往比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任何道德劝诫更具有威慑力。
⏹第二章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概念、类型(★★★)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权力可以宽泛地定义为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或做某件事的达成力(power to)。
这种概念的权力包括了从个人维持生存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能力。
类型: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人格型权力⏹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第三章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概念、内容(★★★)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于政治制度具有滞后性。
第二篇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个体的政治心理、民族的政治文化,又包括集团的意识形态。
政治文化是整个民族整体政治心理的呈现,政治心理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而政治意识形态则直接影响着政治心理的形成。
政治心理、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则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
第三章政治文化关键词:政治文化社会资本本章重点: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影响深远,是解释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
本章应重点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基本功能,并重点了解近年来兴起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内涵一、政治文化的概念1.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
政治文化成为明确的研究对象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
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以此取代“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概念。
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推动:第一、战后民族独立国家借鉴西方民主制度,却并未因此走上政治稳定与发展的道路,这促使政治学家研究这些国家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二、政治学自身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资源,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被借鉴进来。
2.政治文化的涵义政治文化的三种理解:第一、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包括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
第二、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不仅包括心理层面,而且包括各种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第三、政治文化不仅包括前述观念性的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之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
我们认为,从政治学的发展进程和政治文化概念出现的背景来看,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理解政治文化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