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代谢2012
- 格式:pdf
- 大小:560.10 KB
- 文档页数:41
2012公共营养师教辅:烧伤与营养烧伤是指热力导致的皮肤和其他组织的损伤。
烧伤不仅可使皮肤全层受到损害,而且还会伤及肌肉、骨骼和内脏,并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呼吸、排泄系统的一系列生理改变,大面积严重烧伤是引起全身性伤害的复杂疾病,对烧伤患者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物质,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的关键。
代谢特点大面积烧伤可引起机体代谢改变,通常烧伤后1~2天出现短时间的基础代谢降低,相当于休克期;然后出现代谢旺盛反应,也称超高代谢,此期可持续较长时间,相当于感染期;随后烧伤创面大部分愈合,机体合成代谢加强,相当于康复期。
超高代谢反应主要表现为分解代谢增强,耗氧量及产热增加,蛋白质过度分解,以及由于肌肉、脂肪、水分消耗所致的体重明显下降等一系列变化。
1、能量代谢大面积深度烧伤时,基础代谢率增加幅度可达50%~100%,明显高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感染和其他严重创伤时的增加程度。
患者同时伴有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严重烧伤者体温可达38~40℃,心率达120次/分。
代谢旺盛阶段的长短与烧伤的程度有关,严重烧伤患者可持续数月。
烧伤后代谢率随烧伤面积的增加而升高,烧伤面积分别为30%与60%时,基础代谢率分别增高70%与98%。
代谢率的增加一般在伤后6~10天达到高峰,以后随创面修复和感染的控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2、蛋白质代谢患者烧伤后第2天即表现为尿素氮排出量增加,可持续数日至数周,轻、中度烧伤每日丢失尿氮达10~20g,严重烧伤时达28~45g,在合并败血症时,每日可排出60~70g。
中度烧伤时分解代谢可持续30天,分解的蛋白质累积达12kg。
患者除了尿氮排出量增加外,从烧伤创面也可丢失一定数量的氮。
机体蛋白质的过度分解和氮的大量丢失,使患者很快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的每次手术切痂、植皮,以及并发败血症时,尿氮排出量也会显著增加。
3、脂类代谢大面积烧伤患者在早期可出现血浆内游离脂肪酸升高,且与烧伤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浆甘油三酯则相对无变化。
2012 12风尚志排毒1每个人都需要排毒吗?通常我们说的排毒的“毒”指的是什么?答:医学研究发现,每个人体内都有3-25公斤毒素,却只有20%可以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也就是说其他80%是无法正常排出的。
毒素会导致我们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更会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各种疾病,所以,排毒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毒素是一种可以干预正常生理活动并破坏机体功能的物质。
内在毒素如:自由基,宿便,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
外来毒素如:大气污染,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化学药品,辐射,食物中的防腐剂,化妆品中超标的重金属,垃圾食品等现代文明带来的毒副作用,病原微生物。
内生之毒: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代谢废物,生气时人体会产生一种酸毒,肠内宿便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素。
2最好的排毒手段是什么?每种方法适合的人群分别是?答水疗/刮痧/按摩痧排毒:运用水牛角刮痧工具在人体经络的循行部位及特定穴位上进行刮拭,通过反复刺激皮肤表面特定部位的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兴奋的与抑制反应,强其传导功能,促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同时增强局部血管功能,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从而达到解毒、排毒的功效。
断食排毒这里的断食并不是真的就是断食,而是有节制饮吃。
断食其实就是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是一种非常安全又有效的排毒方法。
皮肤排毒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使身体多汗的有氧运动。
每周最好还要洗一次蒸汽浴或桑拿浴,能加快新陈代谢、排毒养颜。
蒸桑拿时要注意饮水,浴前喝一杯水可帮助加速排毒,浴后喝一杯水能补充水分,同时排出剩下的毒素夏日调整身心4个活力排毒方案你需要对身体进行一次排毒大扫除,从紧张和压力中释放出来,让自己变的更漂亮。
运动排毒法每日至少散步30分钟,做些轻柔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运动的同时,要时刻补充水分,也可以喝绿茶,但绝不能喝碳酸饮料。
市场上的运动饮料,在排毒的几天里最好不要饮用。
泡澡排毒:泡澡绝对是帮助肌肤排毒的好方法,可将积存在皮下组织内的酸性废物冲洗掉,将滞留在身体的二氧化碳及不好的物质代谢出来,从而使肌肤变得健康有弹性。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5月刊86畜禽与水产工程日粮中纤维对猪群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取决于生猪的生长阶段。
生长阶段的猪群如果日粮中的纤维含量过高,将会影响能量获取;但对妊娠母猪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大大提高妊娠母猪的饱腹感,妊娠后期适量增加纤维能够有效解决母猪过肥的问题。
与年龄较小的仔猪相比,成年猪群发育状态良好,消化纤维和分解纤维的能力更强。
二、日粮纤维对猪生长的影响1、日粮纤维对生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日粮当中的纤维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胃肠道的蠕动能力,间接影响猪群的饲料消化利用率。
如果饲料配方中高纤维饲料种类较多或添加量超标,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日粮中的纤维在进入肠道后能够被大肠杆菌进一步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分解成多种脂肪酸被机体利用。
综合性把控粗纤维日粮的添加量,不仅不会对育肥猪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而且能够大大提升瘦肉比率。
如果日粮中的纤维含量相对较多,通过适当延长饲料投喂时间能够保证猪群更好地适应饲料中的粗纤维。
进入育肥后期后,粗纤维能够阻碍体内脂肪的过量沉积,大大提升瘦肉率,减少饲料采食量,从而降低经济成本。
饲料的采食多少与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添加量密切相关,添加适量粗纤维日粮,能够有效稀释改善能量浓度,保证能量饲料更好地被消化和利用。
2、日粮纤维对猪营养代谢的影响日粮纤维会影响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以及矿物质代谢。
如果日粮中的纤维含量显著升高,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加速胃肠道蠕动,有助于养分吸收。
但是,日粮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添加过多会影响到机体的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
(1)影响蛋白质代谢生猪养殖不同阶段通过添加适量高纤维饲料,会对猪群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利用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高纤维饲料添加过多会导致肠道中的营养物质供给不足,猪群出现生长发育不良。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纤维饲料,会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正常繁殖,使细胞大量脱落。
添加量超过一定标准后,还会影响机体对氨基酸的消化利用,要严格控制添加量。
[6]徐引弟,王治方,朱文豪,等.河南省规模化猪场猪链球菌2型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 155-157.[7]魏静元,刘丽丽,张巧灵.猪Ⅱ型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105-109.[8]江甜,张万坡,胡智斌,等.湖北省高热病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和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3): 1061-1068.[9]李金海,张东,石谦,等.四川猪2型链球菌病的PCR检测[J].四川畜牧兽医,2005,(9):30-32.[10]Wisselink HJ,Joosten JJ,Smith HE.Multiplex PCR assays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ix major serotypes and two virulence-as-sociated phenotypes of Streptococcus suis in tonsillar specimens from pigs[J].Clin Microbiol,2002,408:2922-2929.[11]Marie J,Morvan H,Berthelot-Herault F,et al.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 of Streptococcus suis isolated from swine in France and from huma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etween1996and2000[J].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201-209.动物在健康时,体内的微量元素的水平处于一定的范围中,否则可致动物体代谢活动紊乱。
微量元素是一些酶或活性激素的结构成分,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超量将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营养代谢病的发生[1]。
我国男性成年人血清矿物质含量正常值范围的探讨国旭祺,徐彤,王锋,李辉,蒋与刚*(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男性成年人血清矿物质含量的正常值范围㊂方法选择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20个调查点㊁接受集中供膳的健康男性成年人1109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锌(Zn )㊁铁(Fe )㊁铜(Cu )㊁镁(Mg )㊁硒(Se )等5种矿物质的浓度㊂结果①男性成年人血清Zn ㊁Fe ㊁Cu ㊁Mg ㊁Se 含量及参考范围(mg/L )依次为:1.109(0.870,1.442),0.361~2.751;1.311(0.812,1.819),0.263~4.289;0.868(0.651,1.053),0.233~1.527;20.560(19.013,22.013),16.307~26.616;0.03814(0.01994,0.05779),0.003797~0.09346㊂②基于行业标准或按百分位数法不计上下限10%,筛选后的男性成年人血清Zn ㊁Fe ㊁Cu ㊁Mg ㊁Se 含量及参考范围(mg/L )依次为:1.109(0.929,1.359),0.638~1.815;1.320(1.013,1.624),0.654~1.975;0.868(0.700,1.006),0.493~1.244;20.806(19.517,21.874),18.355~24.474;0.0381(0.0227,0.0524),0.0125~0.0752㊂结论建议我国男性成年人血清Zn ㊁Fe ㊁Cu ㊁Mg ㊁Se 浓度的正常值范围(mg/L )暂定为0.64~1.82㊁0.65~1.98㊁0.49~1.24㊁18.36~24.47和0.013~0.075,应考虑膳食摄入量和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探讨㊂ 关键词: 矿物质; 正常值范围; 成年男性 中图分类号:R1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20)11-0004-03基金项目:全军后勤科研计划项目(No.BWS13B070;BWS18B026)作者简介:国旭祺(1987-),男,硕士研究生㊂从事公共卫生研究工作㊂*通信作者E-mail:jyg1967@ 矿物质具有构成人体组织㊁参与机体代谢等功能,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构成人体组织㊁参与机体代谢㊁维持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不同人群由于受饮食习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体内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取㊂但是,人体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理想的范围,低于或者超过这个范围,都会导致生理功能的异常,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㊂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男性成年人血清中锌(Zn)㊁铁(Fe)㊁铜(Cu)㊁镁(Mg)㊁硒(Se)等5种矿物质的含量水平,探讨这5种矿物质元素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今后开展矿物质代谢㊁矿物质与疾病关系以及矿物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人体血液营养生化评价标准修订提供科学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接受集中供膳的健康成年男性,共1109例,年龄18~30岁,分别居住于广东㊁北京㊁辽宁海城㊁新疆库尔勒等20个调查点,包括了我国内陆㊁沿海㊁高原及边疆等多个南北地区㊂1.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采集研究对象肘正中静脉血5ml,置于加入促凝剂和分离胶的真空负压采血管中,静置待血样凝固后,立即在4℃下离心10分钟(3000r /min),分离血清后置于-80℃冰箱避光保存待测㊂1.3 检测项目与方法 分批采集受试对象血清共1109例㊂剔除溶血的样本2例,共有合格样本1107例㊂血清样本由全军卫生监测中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仪器:日本岛津AA-7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本血清中Zn㊁Fe㊁Cu㊁Mg㊁Se 含量,并采用内标法定量㊂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㊁整理和统计分析㊂运用Kolmogorov -Smirnov(K-S)和Shapiro -Wilk 检验验证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㊂对于血清矿物质元素含量资料中,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中位数M(P 25,P 75)描述㊂2 结果2.1 血清矿物质元素含量水平 对所选男性18~30岁中筛选无矿物质元素缺乏症者确定为 正常人”,剔除溶血的样本2例,共有合格样本1107例,对其血清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上述分析,由于条件所限,大部分受试对象只测了5项矿物质元素中的3~4项㊂2.2 血清矿物质元素正常值范围 经统计学方法分析,5种血清矿物质元素含量资料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故采用中位数M(P25,P75)来描述其血清矿物质元素水平㊂由于矿物质元素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属于异常,因此计算双侧95%界值,即P2.5,P97.5为界值㊂据此,计算得出我国男性成年人血清中5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正常值范围(mg/L)为Zn:0.361~ 2.751;Fe:0.263~4.289;Cu:0.233~1.527;Mg: 16.307~26.616;Se:0.003797~0.09346(表1)㊂表1 我国男性成年人血清中5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及正常值范围(未筛选,mg/L)矿物质名称样本量(n)中位数(P25,P75)参考范围(P2.5,P97.5)Zn982 1.109(0.870,1.442)(0.361,2.751) Fe1087 1.311(0.812,1.819)(0.263,4.289) Cu8100.868(0.651,1.053)(0.233,1.527) Mg41220.560(19.013,22.013)(16.307,26.616) Se4120.03814(0.01994,0.05779)(0.003797,0.09346) 2.3 基于行业标准或按百分位数法,筛选后的正常范围 目前血清Fe㊁Mg有现行行业标准的参考区间;血清Zn㊁Cu㊁Se暂无行业标准,考虑到青年男性相对耐受性较强,为尽量避免因边缘缺乏或过多对正常值范围结果的影响,故按百分位数法剔除上下限10%的人员,以上述标准筛选后重新统计计算结果(表2)㊂依据现行行业标准WS/T404.6 2015:血清铁参考区间男性10.6~36.7μmol/L,即(0.592, 2.050)mg/L,依此范围重新筛选并统计分析,共有符合例数n=685,校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故以中位数M (P25,P75)计为1.320(1.013,1.624)mg/L,其参考范围(P2.5,P97.5)为(0.654,1.975)mg/L㊂依据现行行业标准WS/T404.6 2015:血清镁参考区间为0.75~1.02mmol/L,即(18.248,24.818)mg/L,依此范围重新筛选并统计分析,共有符合例数n= 320,校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故以M(P25,P75)计为20.806(19.517,21.874)mg/L,其参考范围(P2.5, P97.5)为(18.355,24.474)mg/L㊂因血清Zn㊁Cu㊁Se 暂无行业标准,故按百分位数法不计上下限10%的人员,剔除后重新统计计算结果为:锌Zn,n=786,M (P25,P75)为1.109(0.929,1.359)mg/L,参考范围(P2.5,P97.5)为(0.638,1.815)mg/L;铜Cu,n=648, M(P25,P75)为0.868(0.700,1.006)mg/L,参考范围(P2.5,P97.5)为(0.493,1.244)mg/L;硒Se, n=330,M(P25,P75)为0.0381(0.0227,0.0524)mg/L,参考范围(P2.5,P97.5)为(0.0125,0.0752)mg/L㊂表2 我国男性成年人血清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及正常参考范围(筛选后,mg/L)矿物质名称样本量(n)中位数(P25,P75)参考范围(P2.5,P97.5) Zn786 1.109(0.929,1.359)(0.638,1.815) Fe685 1.320(1.013,1.624)(0.54,1.975) Cu6480.868(0.700,1.006)(0.493,1.244) Mg32020.806(19.517,21.874)(18.355,24.474) Se3300.0381(0.0227,0.0524)(0.0125,0.0752) 3 讨论 目前现行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中的血清矿物质元素参考区间(mg/L):Zn(0.76,1.5);Fe(0.59,2.05);Cu (0.7,1.4);Mg(18.25,24.82)㊂本次调查结果与之相比,锌和铁的下限更低而上限更高,锌的下限调查值是参考值的47%而上限调查值比参考值多83%,铁的下限调查值是参考值的45%而上限调查值比参考值多109%;铜的调查值下限比参考值低很多而上限则较接近,铜的下限调查值仅是参考值的33%而上限调查值只比参考值多9%;镁Mg的调查值与参考值较相近,镁的下限调查值是参考值的89%而上限调查值只比参考值多7%㊂与其他临床检验标准〔2〕中的血清矿物质元素参考区间(mg/L):Zn(0.5,1.5);Fe(0.6, 1.5);Cu(0.7,1.4);Mg(20,30);Se0.12相比,亦有不同㊂说明人体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范围波动较大㊁影响因素较复杂㊂3.1 与国内外成年居民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比较 张宏群〔3〕对山东省济南市890名健康居民血清样品Zn㊁Mg含量进行检测,其中男性325例,结果为(mg/L)1.46±0.64㊁19.81±3.62㊂苏冠民〔4〕选取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6个自然村4210人扣除离群值及患有疾病人群后,共有男性759人,测定其血清中Zn㊁Fe㊁Cu㊁Mg的含量(mg/L)分别为0.34~ 3.76㊁0.82~4.11㊁0.39~1.59㊁8.42~34.3㊂李琳〔5〕选取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3768名调查对象构成目标人群,测定采集的3768份血清样本得出血清中Zn㊁Fe㊁Cu㊁Mg的参考值范围(mg/L)分别0.34~3.04㊁0.62~ 6.12㊁0.59~1.83㊁16.9~38.7㊂上述三项研究与本次研究结果大体一致㊂Hamideh〔6〕根据健康饮食指数,将35~65岁的5313名参与者(男性2162名和女性3151名)分为三组,测定其血清锌和铜浓度,结果1组(n=1733)㊁2组(n=1924)㊁3组(n=1661)的血清锌和铜含量(mg/L)分别为Zn0.8451±0.1826㊁0.8498±0.1805㊁0.85.44±0.1927;Cu1.0951±0.3715㊁1.0613±0.3828㊁1.0493±0.3757㊂与本次研究结果大体一致㊂吴健全〔7〕对174名身体健康(年龄17~29岁,平均21.4±2.6岁)接受相同伙食标准集体就餐的男性志愿者进行血清锌㊁铁㊁铜㊁镁㊁硒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其结果(mg/L)分别为1.28±0.95㊁1.93±1.44㊁0.51±0.23㊁20.24±2.53㊁0.47±0.27㊂除Se外,其他元素的血清含量与本次研究结果大体一致㊂3.2 与近年来我军营养调查中的部分相关研究结果(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比较 蒋与刚〔8〕对100名青年战士(年龄18~29岁)进行血清锌㊁铁㊁铜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其结果(mg/L)分别为1.0±0.2㊁1.0±0.4㊁1.0±0.2㊂沈嘉敏对12名海军某部男性飞行员(平均年龄27.7±3.3岁)进行血清锌㊁铁㊁铜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9〕,其结果(mg/L)分别为1.0±0. 2㊁1.5±0.4㊁0.9±0.3;对24名某水面舰艇部队男性舰员(年龄19~41岁)进行血清锌㊁铁㊁铜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10〕,其结果(mg/L)分别为1.1±0.2㊁1.3±0.3㊁0.85±0.19㊂徐彤〔11〕对82名海军某潜艇部队男性艇员(平均年龄30.11±6.15岁)进行血清锌㊁铁㊁铜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其结果(mg/L)依次为:1.67±0.35㊁1.72±0.43㊁1.32±0.24㊂上述四项研究结果均与本次研究结果大体一致㊂庞伟〔12〕对410名青年战士(年龄17~29岁,平均227±2.8岁)进行血清锌㊁铁㊁铜㊁镁㊁硒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其结果(mg/L)依次为1.28±0.95㊁1.93±1.44㊁0.51±0.23㊁20.24±2.53㊁0.47±0.27㊂郭长江〔13〕对19名西藏某高原雷达站工作的健康男性青年(23.6±2.9岁)进行血清铁㊁镁㊁硒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其结果(mg/L)依次为1.3±0.5㊁22.1±2.4㊁0.35±0.11㊂上述两项研究结果除Se外,其他元素的血清含量与本次研究结果均大体一致㊂由于青年男性相对耐受性较好,所以部分处于矿物质元素边缘缺乏水平的个例并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矿物质缺乏症状,但在大强度任务或长时间矿物质得不到合理补充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出来;同时,过量摄入矿物质元素也对健康有害,如过量的铜可引起急性㊁慢性中毒㊂因此矿物质元素的平衡稳定对健康至关重要㊂同时本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异常结果的产生可能与抽取的样本数量较少㊁检测前的营养状况以及膳食的改变有关㊂制定人体血清矿物质含量标准非常必要和急需,但目前我国只有血清铁和镁有相关的行业标准,而Zn㊁Cu㊁Se等其它矿物质元素的正常范围以及军人㊁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参考范围等尚属空白㊂因此,应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㊂参考文献:〔1〕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62-274.〔2〕 胡立之,杨生芳.临床检验检查正常值手册〔M〕.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3〕 张宏群.济南健康成人血清锌㊁镁含量和锌铜比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D〕.山东大学,2009.〔4〕 苏冠民.莒南县人群血清矿物质与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及生活行为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5〕 李琳.梁山县人群血清七种元素含量与糖尿病及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6〕 HAMIDEH G,MAHDIYEH YK,SUSAN D,et al.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healthy eating indexand the level of serum and dietary intake of copper andzinc〔J〕.Obesity Medicine,2020,19:100277.〔7〕 吴健全,郭长江,高蔚娜,等.174名青年男子血清矿物元素与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营养与老年代谢病 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2011:3.〔8〕 蒋与刚,洪燕,高蔚娜,等.某部装甲步兵营养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1):1.〔9〕 沈嘉敏,李红霞,沈志雷,等.海军某部航空兵膳食营养及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军事医学,2019,43(8):582.〔10〕 沈嘉敏,李红霞,沈志雷,等.海军某水面舰艇舰员膳食营养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44.〔11〕 徐彤,徐红,何云凌,等.某潜艇部队艇员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评价〔J〕.军事医学,2018,42(8):574.〔12〕 庞伟,郭长江,金宏,等.410名青年战士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5):672.〔13〕 郭长江,韦京豫,杨继军,等.高原某雷达站营养调查与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8(1):153.(收稿日期:2020-07-09;修回日期:2020-10-01)。
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的骨与矿物质代谢异常孟彦;张豪;贺宁;石东英;李青南;赵建荣;左力【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biochemical markers of mineral metabolism, vascular calcification, and renal osteodystrophy in an adenine-induced rat model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Methods A total of 20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normal group fed with a diet without adenine, and the CKD group fed with an adenine-containing diet (7. 5 g/kg) for the first 4 weeks and then a diet without adenine for the following 2 weeks. At the end of the 2nd week, serum biochemical markers were detected. At the end of the 6th week, the SD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serum biochemical markers were detected once again. The aortas were collected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detection of vascular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Femurs and the fifth lumbar vertebrae were taken for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measurement and bone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2nd and 6th week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creatinine, urea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in the CK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 05 or P< 0. 01), and the level of serum calcium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 05 or P< 0. 01). Medial layer vascular calcification of the aorta occurred in 50% of the rats in the CKD group, but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Vascular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KD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 0. 05). The BMD of total femur, cortical and trabecular bone tissues of the femur, and the fifth lumbar vertebra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CKD group (P< 0. 05 or P< 0. 01). The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both bone resorption and bone formation of the trabecular bone in the CKD group were increased, indicating a high bone turnover status. The volumes of both trabecular and cortical bones of rats in the CK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P < 0. 05 or P <0. 01). However, the trabecular bone mineraliz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The adenine-induced rat model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shows reduced serum calcium and increased serum phosphorus and PTH, and medial layer vascular calcification of the aorta. With respect to renal osteodystrophy, this model shows a high trabecular bone turnover, normal trabecular bone mineralization, and low bone volume of cortical and trabecular bone, which mee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steitis fibrosa. This model may become a useful tool for future stud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目的观察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 (CKD) 大鼠模型矿物质代谢生化标志物、血管钙化和肾性骨病改变的特点.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和CKD组.第2周末,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主动脉血管病理学检查和血管钙磷含量测定,取股骨和第五腰椎做骨密度 (BMD)检查、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在第2和第6周末,CKD 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血钙明显下降.CKD组有50%的大鼠发生中膜血管钙化,正常对照组无血管钙化发生.CKD组的血管钙、磷含量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BMD 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组的全股骨、股骨皮质骨、股骨小梁骨和第五腰椎BMD均明显降低.骨形态计量学方面,CKD组大鼠的小梁骨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处于高水平,处于高转换状态; CKD组大鼠小梁骨和皮质骨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 CKD组大鼠小梁骨骨矿化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腺嘌呤诱导的CKD大鼠模型表现为低血钙、高血磷和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血管钙化表现为中膜钙化; 肾性骨病表现为小梁骨高转换、正常矿化和低皮质骨和小梁骨骨量,也符合纤维性骨炎的特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可以作为未来开展慢性肾脏病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研究的良好载体.【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1【总页数】8页(P8-15)【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肾性骨病;血管钙化;纤维性骨炎;大鼠【作者】孟彦;张豪;贺宁;石东英;李青南;赵建荣;左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呼和浩特 010050;湖北医药学院口腔医学部,湖北十堰 44200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呼和浩特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呼和浩特 010050;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实验动物监测所,广州 51066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呼和浩特 01005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北京 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超过三个月的肾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具有高患病率、持续存在和缓慢进展的特点。
2012年公共营养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1、胆固醇的生理作用有(ABDE)A.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是体内许多重要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C.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D.可转变为维生素D3E.可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胆固醇的作用功能(1)形成胆酸:胆汁产于肝脏而储存于胆囊内,经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合。
胆汁的功能是将大颗粒的脂肪变成小颗粒,使其易于与小肠中的酶作用。
在小肠尾部,85%~95%的胆汁被重新吸收入血,肝脏重新吸收胆酸使之不断循环,剩余的胆汁(5%~15%)随粪便排出体外。
肝脏需产生新的胆酸来弥补这5%~15%的损失,此时就需要胆固醇。
(2)构成细胞膜: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胆固醇为它的基本组成成分。
(3)合成激素:激素是协调多细胞机体中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矿物质等的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
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
高胆固醇,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导致死亡。
低胆固醇者可引起免疫力降低,患病率增高。
2、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人脂肪适宜摄入量,以下正确的是(ABCD.)A.饱和脂肪酸(SFA.)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是<10%B.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占总能量的10%C.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能量的10%D.胆固醇<300mg3、抗生酮作用( ACE)A.酮体是一种酸性物质,如在体内积存过多即引起酮血症。
B.食用脂肪过多,其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不能完全氧化,即产生酮体。
C.由于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可生成草酰乙酸,脂肪在体内代谢生成乙酰基必须要同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即抗生酮作用。
一. 名词解释(5×2`)1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总和。
2代谢:代谢能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理想蛋白: 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为100%。
3配合饲料: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和,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营养标准。
4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合成,或合成的速度慢、数量少,不能满足动物需要而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5.过瘤胃蛋白:饲料中蛋白质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完整的进入真胃和小肠,这部分蛋白质称过瘤胃蛋白。
6.常量矿物元素:占体重0.01%以上的矿物元素。
如Ca、P、K、Na、Mg、S、Cl 等7.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
或者消化率(%)8.氧化酸败:9.添加剂:指在饲料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10.青饲料:是供给畜禽饲用的幼嫩青绿的植株、茎叶或叶片等,富含叶绿素,其自然水分含量在45%以及其以上。
11.代谢能:12.能量饲料:指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饲料。
1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吸收氮转化为体组织(或畜产品)氮的效率,即存留氮量与吸收氮量之比。
即存留氮/吸收氮×10014.必需脂肪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脂肪酸。
如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酸等。
15.佝偻病:是幼年生长家畜骨骼病变。
表现出骨端粗大,关节肿大,骨质疏松,骨骼变形。
产生原因是缺钙、磷、维生素D以及钙磷比例失调。
16.氮素循环:17.析因法: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然后相加构成总需要量。
代谢不畅是肥胖的种子作者:香香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2年第11期“为什么别人怎么吃都不胖,而我却怎么节食都不瘦呢?”针对很多肥胖者的这一疑问,专家的答案是:胖瘦不仅与吃多吃少有关,还受新陈代谢快慢的影响。
如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导致脂肪摄取过剩,而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摄取严重不足,脂肪代谢不了。
其次,蛋白质摄取不足,人体就会本能地牢牢抓住脂肪不放松,不让脂肪“燃烧”,导致脂肪长时间在体内堆积,而引发肥胖。
肥胖“错”在脂肪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一定量的脂肪,人体就像仓库一样把吸收的营养转化为能量后,一部分被机体利用,多余部分,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身体不时之需。
当“脂肪仓库”只进不出,或长期进多出少,仓库就会积压大批的囤货(脂肪)。
要想彻底消灭长期积压的囤货(脂肪),一是严格控制脂肪继续积压,二是加快代谢长期积压的库存(脂肪)。
一般人都知道“少吃”是减肥的必修课,却忽视了促进“代谢”这一关键环节。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肥胖不仅可以影响寿命,而且,男性肥胖严重影响性功能,女性肥胖严重影响育后产乳。
据统计,男性肥胖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女性肥胖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47倍。
而且,肥胖患者多死于并发症。
肥胖引发哪些并发症?高血脂:肥胖者的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减少,血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积累,血脂容量就容易升高。
高血压:肥胖的人食量大,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多食和胰岛素血症能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从而,增大了血管的外周阻力,造成血压升高。
糖尿病:由于肥胖者体内脂肪多,需要胰脏分泌大量的胰岛素。
胰脏不胜负荷时,血液中的糖分就会增加,从而导致糖尿病。
皮肤病:肥胖者末梢循环微弱,皮肤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较慢,抵抗能力也很低。
因此,极易患皮炎、湿疹、冻疮等皮肤疾病。
癌症:肥胖会使男性患直肠癌、前列腺癌的机率升高;使女性患胆囊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机率增高。
家禽代谢试验方法研究进展:(二)试验处理重复数、内源养分与粪便收集及单—原料养分代谢率的测定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科技要闻-国内网页发布日期:2012-5-9 点击次数:922家禽代谢试验是了解饲料原料及饲粮养分生物学效价的重要试验方法,对合理配制家禽饲粮、最大限度利用饲料养分、减少粪便排泄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然纵观各国学者近年来开展的研究,所采用的家禽代谢试验方法迥异,至今未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方法出台。
为了能够使国内学界同仁更方便快速地了解这方面的工作现状,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结果可比较性的科学试验,本文特筛选近10年来国际主要学术刊物上各国学者发表的有关家禽代谢试验方法的文献,分别就试验重复数与每重复试验动物数的设计,内源养分与粪便收集方法,以及单一原料养分代谢率测定方法行综述,为今后国内开展相关试验提供可供比较的方法学参考。
1试验重复数及每重复试验动物只数设计有关试验重复数及每重复试验动物只数的设计,从发表的文章看很不一致。
Song等使用35周龄海兰公鸡与7周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测定不同品种玉米的氨基酸真可利用率(TAAA)时,采用的是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只试鸡;Sales等用成年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测定玉米或豌豆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及氮存留等饲料养分代谢率时,采用的是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只试鸽;Adedokun等用北京白鸭测定肉骨粉表观代谢能(AME)的试验中重复数为8,每重复1只鸭,单笼饲喂;Cowieson等在利用14日龄罗斯肉母雏鸡开展的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大肠杆菌源植酸酶对矿物质与能量代谢率影响的研究中,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重复4只试鸡;Singh等在采用Hubbard肉鸡开展的代谢试验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只试鸡;Mustafa等用7周龄番鸭(Mascovy duck)测定棕榈仁粕的真代谢能(TME)与TAAA时,采用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重复1只试鸭;Selle等利用科宝肉鸡评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其生产性能与蛋白质效率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试鸡;Chiang等利用AA肉鸡评价小麦饲粮添加木质素酶对其生产性能与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4个重复,因生长阶段鸡小排粪少,每重复2只试鸡,育肥阶段粪多每重复1只试鸡;Chae等用罗斯肉鸡评价增加饲粮α-生育酚水平对其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只试鸡;Lohakare等采用Hubbard肉鸡评价lacquer(Rhus verniciflua)对饲粮养分代谢率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只试鸡;Yao 等用艾维茵(Avian)肉鸡评价选饲方式(choice feeding)对鸡生产性能、胃肠道发育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1个重复,每重复12只试鸡;Sadeghi等用来航成年公鸡评价不同处理的野豌豆代谢能值时,采用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只试鸡;Tirrez-Alamo等用罗斯308肉鸡评价不同品种小麦以及添加酶制剂对其代谢能值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重复1只试鸡;Ravindran等用罗斯308肉鸡评价饲粮电解质平衡值与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对饲粮代谢能值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8只试鸡;Dei等利用罗斯308肉鸡评价酪脂树种子的TME时,采用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只试鸡;Qiao等利用Peterson 与Hubbard杂交的公鸡评价芥子酸水平对其饲粮AME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6只试鸡;Adeola等用8~9周龄的北京白鸭评价在雏鸭与生长鸭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其养分消化代谢率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只试鸭;Amerah等利用罗斯308肉公雏鸡评价饲粮原料颗粒大小与饲粮形态对其饲粮AME等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8只试鸡;Lopez等利用Peterson与Hubard杂交的公鸡与来航公鸡评价49日龄前饲粮的AME与AMEn时,采用每个处理8个重复,在肉鸡上每重复分别6(开食期)、3(生长期)、1只试鸡(育肥期),在成年蛋公鸡上每重复1只试鸡;Pirgoliev等利用21日龄罗斯308肉母雏鸡评价饲粮添加外源植酸酶对其饲粮AME的影响时,采用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3只试鸡。
夏养牛羊谨防低血镁症
朱广凯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低血镁症,又称缺镁痉挛症,俗称青草搐搦,是牛羊等反刍家畜一种常见的矿物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高温多雨时节,尤以产后处于泌乳盛期的母畜多见。
【总页数】1页(P31-31)
【作者】朱广凯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6.5
【相关文献】
1.夏养牛羊谨防低血镁症
2.夏养牛羊预防低血镁症的主要策略分析
3.夏秋谨防牛羊片形吸虫病
4.夏季牛羊低血镁症预防措施
5.夏养牛羊谨防低血镁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