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信息表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能力评价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这个话题,说实话,一听就让人有点儿紧张。
什么“防雷装置”,什么“检测”,总感觉是个很专业的事情,弄不好就像把一根火柴扔进了油桶,别说防雷,直接雷劈了自己都不一定能躲得开。
不过,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复杂,只要你稍微了解一些,倒真能发现其中的“门道”。
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的能力吧,看看他们是不是有那么一回事儿,靠不靠谱。
首先啊,作为防雷装置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要有点儿真本事。
这说起来简单,但干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
你想啊,雷电可不是闹着玩的,想当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电话时,还差点儿被雷电给劈了。
你说这雷是有多威风。
所以,防雷装置的检测人员,得有一双“火眼金睛”,不仅要能看清各种电器设备的运作,还得知道它们是怎么与大自然的雷电“斗智斗勇”的。
嗯,这可是个技术活,不是你随便摸一下就能知道到底能不能防住雷的。
咱们得聊聊他们的专业知识了。
防雷装置的检测,光是看个设备的外表,怎么可能能判断出它能不能顶得住一场大雷雨?这可得细致入微。
得知道地线、接地电阻、避雷针的安装位置、接线方法、接地电阻是不是达到标准等等。
你看这些,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些专业的名词,看似高大上,实则就是关系到能不能在雷雨来临时保护咱们家园的基础问题。
所以,防雷人员得有强大的专业知识支撑,不能随便糊弄了事。
然后呢,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可不光是有知识就行,他们还得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防雷装置好像就是上去瞧一瞧,转一转,敲一敲,啥事儿没有。
可细节决定成败,谁能想到有时候一条小小的接地线就能直接决定整个防雷系统能不能正常工作?再说了,雷雨天的风云变化,谁能保证不会一场暴风雨就把不合格的防雷装置“暴露无遗”?要是你碰上那种头脑不清醒,草草了事的检测人员,估计你家雷电来了都能“轻松入侵”——不怕不怕,绝对不能让这事发生。
你要说检测员的“能耐”,不仅要看知识储备,还得看实践经验。
《防雷装置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手册》填写及评定标准(1)桩基础防雷装置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项目01 内容利用系数立项依据检测栏填写方法及数据要求等级评定标准根据GB50057-94第3.3.5条、新建建筑物桩数利用系数a=用作接地体的桩数/建筑一级:利用系数为0.75<a≤1;第3.3.6条和第3.4.3条规定物总桩数二级:利用系数为0.5<a≤0.75;例如:新建建筑物总桩数共120条,若全部用作接地三级:利用系数为0.25<a≤0.50;体,则利用系数为120/120=1;而只用90条桩作接地四级:利用系数为a≤0.25。
体,则利用系数为90/120=0.75;以此类推。
填写时分四个档次:1、0.75、0.50、≤0.25。
同01项同01项同01项填写最深的桩和最浅的桩的深度,单位为米,取小数后一位。
例:深21.5米,浅14.0米。
按要求填写桩直径,单位:米,取小数后两位。
如:d=1.25m 参考项,用于对建筑物基础接地体的质量评价。
参考项,同02项。
02030405 桩深桩直径桩主筋直径利用主筋数填写桩主筋的直径,单位:毫米。
例:螺纹钢Φ20,参考项,同02项。
圆钢φ18。
同02项。
根据GB50057-94第3.3.5条第填写单桩实际被用作基础接地体的主筋数量。
四款及第3.3.6条第三款3.4.3一般为4条,最少不少于2条。
条第一款同05项检测与引下线相接各单桩的主筋接地电阻值,并计算其平衡度:接地电阻平衡度=单桩内各主钢筋中其一接地电阻最大值/另一接地电阻最小值,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要求平衡度为1,大于1时应加短路环。
06 单桩接地电阻平衡度一级:各桩平衡度均为1;二级:平衡度为1的桩占70%;三级:平衡度为1的桩占50%;四级:平衡度为1的桩少于5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项目07 内容立项依据检测栏填写方法及数据要求等级评定标准土壤电阻率Ω·m 根据GB50057-94第3.3.6条、按实测土壤电阻率的数值填写。
防雷检测收费标准防雷检测收费标准附件一:防雷检测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表序号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备注一防雷技术评价一、仅对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新建建(构)筑物平方米置进行专项防雷技术评价防雷装置设计方案(建筑面0.15元的,按防雷装置投资总额技术评价积)1%收费。
按主体建筑费的二雷击风险评估0.8‰二、雷击风险评估由业主三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双方协商委托,评估范围限于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四二类防雷新建建(构)筑检测物。
一类防雷1.25新建建(构)筑物平方米元,二类防雷三、竣工验收检测包含防1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建筑面1.15元,三类防雷隐蔽工程分段跟踪检检测积) 雷1.05元测。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2 竣工验收检测四、新建建(构)筑物?15机房面积,20平方层的,超高部分另加收取(1) 个200元米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装置竣工验收检测费0.15元/机房面积20 -40平(2) 个 350元平方米。
方米机房面积41 -70平(3) 个 500元五、不能按面积计收费用方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构)机房面积71 -100(4) 个 800元筑物,按国家防雷技术规平方米范规定计测点收费。
机房面积101 -150(5) 个 1100元平方米六、检测单位接受委托到机房面积,150平与检测项目所在地相隔30(6) 个 1500元方米公里(含)以远开展检测(7) 无线市话基站个 150元业务的,其交通等差旅费由双方协商议定。
七、防雷类别认定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8) 移动通信基站个 600元 (GB50057-1994)等防雷技术规范执行。
防雷装置定期安全一、电梯接地电阻检测、五检测土壤电阻率测试、防雷电一类防雷建筑物检波侵入检测、SPD劣化检1 测点90元测测收费参照防雷电感应(静电)装置检测标准收二类防雷建筑物检2 测点 80元取。
测三类防雷建筑物检3 测点 70元二、接地网按面积(每平测方米)收费,参照新建建烟囱、水塔防雷检4 测点 100元 (构)筑物防雷装置竣工测验收检测收费。
资料明细表
申请单位需提供资料:
所: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或项目规模证明(建设单位盖章)
2、防雷设计图纸(总平面、防雷设计说明(含防感应雷SPD设计)、基础接地平面图、
天面防雷平面图、防雷大样图、高层均压环、立面图、SPD安装图、如
有群楼和塔楼的要标准层图纸、图纸电子版)3套
局:(以下复印件需加盖各自公司公章)
1、SPD准用证(省防雷减灾办备案证明)(复印件)(施工单位盖章)
2、SPD合格证(复印件)(施工单位盖章)
3、SPD检测报告(复印件)(施工单位盖章)
4、设计单位资质证(复印件)(设计单位盖章)
5、设计人员资格证(复印件)(设计单位盖章)
6、施工公司“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复印件)(施工单位盖章)
7、施工负责人“防雷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复印件)(施工单位盖章)
8、防雷工程承包合同(原件或复印件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盖章)
9、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书(原件若有)(雷击风险评估合同复印件建设单位盖章)
(所)需填写表格:
1、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检测服务委托书(建设单位盖章)
2、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信息表(建设单位盖章)
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信息表(若有)(建设单位盖章)(惠州市防雷所盖章)(一式两份)
4、服务质量客户反馈表(不需填日期)(建设单位盖章)
(局)需填写表格:
1、授权书(建设单位盖章,盖章盖两个,其中一个盖在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上)
2、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第1页和第3页建设单位盖章)
3、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表(建设单位盖章)
4、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受理回执
5、服务质量客户反馈表(不需填日期)(建设单位盖章)。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防雷和防静电是加油站安全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加油站涉及到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如果防雷和防静电工作不到位,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的事故。
本文将针对加油站的防雷和防静电措施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检查,以确保加油站安全运营。
一、防雷评估和检查1. 防雷设施评估和检查(1)检查加油站是否配备了专业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等,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2)检查防雷装置是否完好无损,并且正常运作;(3)检查防雷装置是否与地网相连,是否良好接地;(4)检查避雷针是否有保护罩,以防止人员误碰;(5)检查加油站是否有防雷警示标识,警示人员注意防雷。
2. 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评估和检查(1)检查加油站是否部署了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2)检查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能及时发出警报;(3)检查雷电预警系统是否与相关部门(如消防局、气象局等)的系统进行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和及时应对。
3. 雷电防护措施评估和检查(1)检查加油站的建筑物是否符合防雷要求,如是否有金属屋顶、金属网等;(2)检查加油站内部是否存在雷电防护死角,如高大金属构筑物、大型油罐等;(3)检查加油站是否有合理的避雷通道和避雷设施,如避雷板、避雷网等;(4)检查加油站内部是否存在弱电系统,如防爆电话、防爆对讲机等,确保人员在雷电天气下能及时沟通和疏散。
二、防静电评估和检查1. 静电防护区域评估和检查(1)检查加油站是否设有专门的静电防护区域,如静电防护室、静电防护区域等;(2)检查静电防护区域是否符合防静电要求,如是否有静电导地板、静电导带等;(3)检查静电防护区域是否有明确的入口和出口,且能够保证人员流线顺畅;(4)检查静电防护区域是否有强制性防静电装置,如静电接地装置、静电释放装置等。
2. 静电消除设备评估和检查(1)检查加油站是否配备了静电消除设备,如静电消除枪、静电消除机等;(2)检查静电消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能有效地消除静电;(3)检查静电消除设备是否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表格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表格是用于记录和评估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过程及质量验收情况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一份相关参考内容,供参考:1. 建筑物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验收日期:- 防雷工程负责人:2. 工程施工情况:- 防雷设备安装情况:- 避雷针/避雷网安装位置及数量:- 接地装置布置情况:- 避雷装置与外墙和屋顶的连接情况:- 避雷引线安装情况:- 引线种类:- 引线路线及布置方式:- 引线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情况:- 放电装置安装情况:- 放电体设备种类:- 放电装置设置位置及数量:- 防雷装置接地测试情况:- 接地电阻测量结果:- 接地网与接地体连接质量:- 防雷设备标志和警示标志:- 避雷针标志的设置情况:- 避雷装置警示标志:3. 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工程图纸审核情况:- 防雷工程图纸审核记录:- 防雷施工现场验收:- 避雷装置施工过程的检查记录:- 防雷施工技术要求的验证记录:- 防雷设备性能及测试验证:- 避雷装置性能和技术指标检测记录:- 防雷装置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防雷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防雷装置维护保养手册及竣工验收证书:- 避雷针检测报告及相关证明文件:4. 结论与评价:- 防雷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合格/不合格:- 防雷设备性能评价:- 合格/不合格:- 防雷工程验收意见:以上是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表格的一些参考内容,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表格的填写应细致、准确,以确保防雷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样表)XXXX公司目录1、检测质量管理制度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3、技术标准目录4、现场检测内容及程序5、雷电防护装置安全检测操作指引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7、检测报告管理制度8、工作文件管理制度9、合同管理制度10、申诉和投诉处理制度11、保密制度12、档案管理制度13、检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14、检测人员职业道德准则15、人员培训制度16、量化考核及奖惩办法检测质量管理制度1 总则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制定一整套管理体系文件,对检测工作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各项质量活动开展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符合行为公正、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服务规范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管理体系是质量方针贯彻落实的保证,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前提。
2 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的质量方针是“规范、科学、公正、准确”。
评定防雷装置的质量主要是对防雷装置及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有关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取得科学、准确、可靠的数据。
贯彻落实质量方针,从而对防雷装置、防雷工程做出公正、科学、准确的评价,确保防雷设施及防雷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尽量减少因防雷装置及防雷工程质量或检测质量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 范围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活动贯穿于检测全过程。
包括检测列出具体报告书及申诉处理等全部质量活动。
4 责任和义务XX公司按照《气象法》、《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外独立行使防雷装置的检测职能。
4.1 按照国家《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建筑物防雷防雷检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 等有关防雷技术规范对全区防雷装置施工过程监督指导和分段检测。
4.2 负责全区新建、改建、扩建防雷装置竣工检测。
4.3 负责全区防雷装置定期检测。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前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6)4 雷电电流参数 (13)4.1 雷击电流的组成 (13)4.2 一般建设项目雷击电流的选择 (14)4.3重点建设项目、大型建设项目和爆炸危险环境项目雷击电流 (15)5 防雷区 (15)5.1 防雷区的划分 (15)5.2 防雷区等电位 (15)5.3 防雷分区实例 (16)6 建筑物防雷类别 (16)6.1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原则 (17)6.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为: (17)6.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7)6.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7)7 电子系统防护等级 (17)7.1 电子系统防护等级划分原则 (17)7.2 依据系统雷击风险评估值确定防护等级 (17)7.3 依据系统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防护等级 (18)8 接地装置 (18)8.1接地装置的一般规定 (18)8.2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18)8.3自然接地装置 (18)8.4接地装置电阻测试端子 (20)8.5接地装置安全距离 (21)8.6接地装置安全距离 (21)8.7人工接地装置 (21)8.8接地装置连接 (23)8.9高层建筑核心筒防雷 (23)9引下线 (23)10均压环 (24)11接闪器 (26)11.1接闪器的一般规定 (26)11.2 接闪器的要求 (28)12玻璃幕墙 (30)13等电位连接 (30)13.1防雷区等电位连接 (30)13.2总等电位及辅助等电位的连接 (31)13.3电子系统等电位连接 (42)14电涌保护器(SPD ) (44)14.1电源SPD的一般要求 (44)14.2 信号SPD (51)15 电子系统 (53)15.1 电子系统机房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53)15.2 电子系统及其管线安全距离 (53)15.3 电子系统管线敷设 (54)15.4 电子系统的接地形式 (55)15.5 电子系统静电及磁场干扰 (55)16 综合布线系统 (55)17 路灯 (56)18 汽车加油(气)站(库) (56)19移动基站 (58)19.1移动通信基站供电系统 (58)19.2铁塔的防雷与接地 (58)19.3天馈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58)19.4移动通信基站的联合接地系统 (58)19.5接地线系统 (59)19.6接地电阻 (59)20桥梁 (59)20.1桥梁直击雷防护 (59)20.2桥梁等电位连接和防雷电感应 (59)20.3大桥附属设施(收费站)防雷 (60)21轨道交通 (60)21.1轨道交通系统建筑物的直击雷 (60)21.2通信设备接地 (60)21.3地下交通系统防雷装置 (60)21.4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 (61)22变电站 (61)附录A(资料性附录) 冲击接地电阻(Ri)与工频接地电阻(R—)换算系数(A)的查算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壤电阻率(ρ}与接地极有效长度(L e)对照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建筑物内磁场强度的计算···············································附录D(资料性附录)格栅形磁场屏蔽体内部磁场强度·······································附录F(资料性附录)建筑物内环路中的感应电压及电流的计算····························附录C1(资料性附录)网格材料、宽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曲线·····························附录H(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前言本标准主要采用了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18802.12—2006/IEC 61643—12: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GB/T 21714.1—2009/IEC 62305—1:2006《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GB/T 21714.2—2008/IEC 62305—2:2006《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3—2008/IEC 62305—3:2006《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21714.4—2008/IEC 62305—4:2006《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标准内容。
附录A附录B (规范性附录)附录C接闪器、引下线材料规格C. 1接闪器、引下线材料规格见表A.1。
表A.1接闪器、引下线材料规格附录D附录E (资料性附录)附录F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表格样式F.1表B. 1〜B. 11给出了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表格的样式。
F. 2填写表B. 1〜B. 11的注意事项F.2. 1项目信息及综合结论表(表B. 1)F. 2.1.1评价依据F. 2.1.1.1 "图纸介质类别":填写‘'蓝图”或“电子文档”F. 2.1.1.2 "规范/标准”:填写设计评价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名称及编号。
F. 2.1.2单体评价结论F. 2. 1.2.1 “单体名称”:填写本项目各单体的名称,例如:1#楼F. 2. 1.2. 2 “评价结论”:所有项目合格的填写“合格”;不合格的填写具体不合格项编号,格式“不合格项:×× (编号)",例如:不合格项:3.1.1、3. 2. 1F. 2.1.3设计修改意见填写内容包括两部分:总体评价概述和防雷设计修改意见。
格式如下:”本项目X单体按第X类防雷建筑物设计,X单体按第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其XXXXXXX防雷设计符合XXXX (标准)要求,但XXXXXxXX设计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具体修改建议如下:……” F. 2.1.4评价人和审核人不能为同一人。
F.2.2设计依据及防雷类别评价表(表B. 2)F. 2. 2. 1设计依据F. 2. 2. 1.1 “引用规范/标准”:填写设计单位进行防雷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名称及编号。
F. 2. 2.1.2 “1. 1评价结论”:填写“合格”、“设计依据不全”、“非现行有效”、“设计依据错误”等F. 2. 2. 2防雷分类F. 2. 2. 2.1 “使用性质”:可分为民用住宅、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易燃易爆场所。
防雷性能安全评估表
防雷性能安全评估表是用于对电力设备、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防雷性能进行评估和检测的工具。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防雷性能安全评估表的示例:
1. 设备/设施信息
- 设备/设施名称:
- 所在地点:
- 设施类型:
- 负责人/联系人:
2. 防雷保护等级
- 设备/设施的防雷保护等级:
- 设备/设施的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3. 雷击风险评估
- 设备/设施的雷击风险等级:
- 设备/设施的雷击风险原因:
- 是否已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雷击风险:
4. 防雷装置检测
- 防雷装置的种类和数量:
- 防雷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 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和布局是否合理:
5. 接地系统检测
-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 接地系统的材料和维护情况是否良好:
- 接地系统的连接是否正常:
6. 监测系统检测
- 监测系统是否已安装并正常运行:
- 监测系统是否能够实时监测雷击情况:
- 监测系统是否与报警系统联动并能及时发出警报:
7. 预防措施和维护
- 是否有明确的防雷预防措施和维护计划:
- 预防措施和维护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是否有定期检测防雷安全性能的计划:
8. 结论和建议
- 对设备/设施的防雷安全性能的评估结果:
- 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的改进建议:
备注:以上仅为示例,实际的防雷性能安全评估表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信息表
编号:填表日期:年月日建设单位
名称(盖章)
经办人联系电话
建(构)筑物地址
设计单位
建设项目
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
建筑物
高度(m)
防雷类别
幢数
总建筑面
积(m2)
总占地
面积(m2)
备注
(此表一式二份)
需提交的相关资料: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1份)或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规模证明材料(1份)(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2.总规划平面图或建筑总平面图等平面布局类图纸(1份);
3.建筑设计说明(1份);
4.配电系统图(1份)
5.电气说明(5份);
5.防雷说明(5份);
7.防雷装置设计相关图纸(基础防雷图、天面防雷图、均压环设计图(若有)、防雷大样图、立面图等)(5份);
8.电涌保护器(SPD)设计图(5份);
9.其它涉及防雷设计要求的图纸资料,如化工企业还应提供工艺流程图和管线布置平面图;
10.防雷装置技术评价委托书(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