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力竭性运动后日本黄姑鱼乳酸、糖原和葡萄糖水平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270.95 KB
- 文档页数:3
1.简答评定心泵功能的生理学指标?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与方法有:(1)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安静时心跳有力徐缓、运动时心率增加幅度小、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均是心脏功能较好的标志。
(2)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出量是指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二者均与心肌的收缩力量成正比心肌的收缩力量越大、心脏搏出量越多、射血分数越大、心脏泵血功能越强。
(3)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随着机体的代谢状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输出量增加。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身材高大和矮小的人,由于新陈代谢的总量不同,因此在进行不同个体之间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时,心指数较心输出量更准确。
(4)心力储备。
它是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这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储备能力的有效指标。
2.简述运动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善?长期运动训练后,运动员的心脏功能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三种不同的状态。
①在安静状态下,长期运动训练的人和普通人由于机体的代谢水平相同,心输出量并无太大差异。
但普通人的心率快,搏出量较小,而运动员则表现为心动徐缓,搏出量大。
②在定量负荷运动时,有训练者心率的增幅小,而心搏量的增幅大,心输出量的增幅亦较普通人小,表现出心泵功能的节省化现象。
这是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心肌工作的机械效率提高,在与普通人完成相同的运动量时,能耗少,更加轻松省力,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减小。
③在完成极限负荷运动时,运动员的心泵功能表现出较高的机能储备量。
虽然,有训练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心率与无训练者差别不大,但心搏量和心输出量却明显大于无训练者。
一般人心搏量最大可达 120mL,心输出量约为 20—25L·mn-1,而有训练者心搏量可高达 160mL左右(优秀运动甚至高达 180-200mL),心输出量最大可达 40L·min-,表现出很高的心脏机能储备量。
开题报告水产养殖学日本黄姑鱼对血糖耐受反应的研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提供能量,长期以来,人们研究鱼类适宜的饲料糖含量时多以生长速度等相关指标作为判据,并用陆生恒温动物的适宜饲料糖含量作为参照水平,得出的结论是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下[16]。
相对哺乳动物和鸟类,鱼类对对糖类的利用能力较低。
Phillips(1948)、佐藤(1967)、米糠夫(1969)以及早山等(1972)对鱼类的糖代谢机能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均表明鱼类的糖代谢能力低,吸收进入体内的糖类似乎不能有效地被利用[6]。
日本学者曾研究过糖类对鱼类血糖、肝脏脂肪、肝糖以及肝组织的影响,均证实鱼类对糖类代谢能力低,鱼体内被吸收的糖类不能有效地被利用[10]。
鱼类对CHO利用能力较低,但产生这种现象的糖代谢机制尚在争议之中[12]。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影响鱼类对糖利用低下的原因可分为:鱼类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
其中自身因素包括:胰岛素水平、酶活性、胰岛素分泌速度、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抗性,外界因素包括:糖水平、糖源、纤维素、饲料加工程度、铬及水温。
(二)选题的依据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俗称黑毛鲿,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日本黄姑鱼种[6-7]。
日本黄姑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和日本南部海域,是我国沿海黄姑鱼6个种之一[5]。
日本黄姑鱼是凶猛肉食性鱼类 [8],对盐度的变化适应性强,适宜生活水温6-32℃,最适18-28℃,适盐范围14-34,最适18-30[8]。
日本黄姑鱼生长速度极快,据相关研究[8,13],1年生日本黄姑鱼全长可达47cm,2年达68cm,3年可达80cm,4年可达87cm。
1995年以来,日本进行人工育苗,育苗量达数百万尾,主要用于人工放流。
1991年以来,韩国从日本引进日本黄姑鱼,1998年进行人工育苗,作为优良鱼种进行开发。
运动生物化学试题(Ⅰ)一、问答题(40分4×10分)1、何谓乳酸循环,它在体育运动中有何意义?并分析中低强度运动开始时产生乳酸的原因。
2、分析“蛋炒饭”中主要营养素在代谢中存在的相互转变关系。
3、计算糖原中的1分子葡萄糖单位彻底氧化产生的ATP数,并写出ATP生成的步骤。
4、分析400米跑的供能过程及供能特点,训练中通常采用何种训练方法发展其供能能力,如何利用血乳酸评价训练效果及供能能力二、名词解释(20分)1、支链氨基酸2、运动性贫血3、糖异生4、维生素5、血糖6、脂肪酸ß-氧化7、酶8、糖酵解9、兴奋剂10、生物氧化三、填空(20分)1、马拉松跑时肌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2、、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
3、糖异生的原料可以是、、。
4、1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可产生分子ATP。
5、NH3在体内主要代谢途径为在合成,由排出。
7、酮体包括。
在中形成,在中利用。
8、糖酵解的供能原料是产物是。
9、评价运动机能状态常用的生化指标为、、。
四、选择(10分)1、运动后测定血乳酸的采血时间一般是。
A、即刻B、运动后10分钟C、运动后3~5分钟D、时间不限2、糖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要提高肌糖原的贮备,必须采用以提高运动能力。
A、高糖膳食与运动相结合B、高糖膳食C、高脂、高糖膳食D、运动中补充高渗含糖饮料3、ß—阻断剂是违禁药物,在——项目中常被采用。
A、射击 B 、健美C、长跑D、游泳4、碱盐的摄取可提高项目的运动能力。
A、100米跑B、马拉松C、400米跑D、举重5、1~2分钟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A、CP减少B、肌糖原消耗C、肌肉PH下降D、血糖降低6、评定一个耐力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高低通常用。
A、乳酸阈跑速B、尿肌酐C、血尿素值D、尿中蛋白总量7、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对提高——运动能力最重要。
A、速度B、速度耐力C、耐力D、爆发力7、维生素D可A、促进肠道钙、磷吸收B、维持生殖机能C、维持正常视力8、糖酵解发生在——A、线粒体B、核糖体C、细胞浆D、内质网9、催化CP分解,生成A TP的酶是A、CKB、肌激酶C、A TP酶D、磷酸化酶10、甘油分解代谢发生在——A、肾脏B、肝脏C、大脑D、骨骼肌五、判断(10分)1、生物氧化的部位在细胞浆内()。
鱼类糖代谢指标鱼类糖代谢指标是研究鱼类身体内糖类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
糖类是生物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鱼类糖代谢指标不仅可以了解鱼类的生理状态,还可以为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鱼类糖代谢指标主要包括血糖、糖原和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
血糖是指鱼类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衡量鱼类糖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血糖水平越高,说明鱼类体内糖代谢越活跃。
而糖原是指鱼类体内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多聚醣,是鱼类糖代谢的储存形式。
糖原水平的变化反映了鱼类体内糖代谢的动态变化。
此外,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也是研究鱼类糖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
糖酵解相关酶可以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和利用,通过测定其活性可以了解鱼类体内糖代谢的程度。
研究鱼类糖代谢指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可以通过采集鱼类血液样本,运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血糖含量。
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并测定鱼类肝脏和肌肉中糖原的含量。
最后,可以通过测定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来了解鱼类糖代谢的水平。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从而全面了解鱼类糖代谢的情况。
鱼类糖代谢指标的研究对于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鱼类糖代谢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饲养环境的异常和鱼类的健康问题。
例如,当血糖水平异常升高时,可能提示鱼类处于应激状态或发生了疾病。
此时,应及时调整饲养条件,保证鱼类的健康。
此外,研究鱼类糖代谢指标还可以为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饲养方式和饲料组成来影响鱼类糖代谢水平,以提高鱼类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
鱼类糖代谢指标是研究鱼类身体内糖类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
研究鱼类糖代谢指标不仅可以了解鱼类的生理状态,还可以为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血糖、糖原和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可以全面了解鱼类糖代谢的情况。
这对于保证鱼类健康和提高饲养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力竭游泳后小鼠血液成分变化的动态观察邵邻相【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28)002【摘要】为了观察急性力竭游泳对小鼠血液成分的影响,分别于小鼠力竭游泳停止后0(即刻)、1、4、8和24 h时进行尾静脉取血,测定了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白细胞的数量在小鼠力竭游泳后0 h为(8.46±3.20)×109/L,与对照组的(10.65±2.29)×109/L比较明显减少(P<0.05);在4 h时为(17.67±3.41)×109/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1);在8 h以后恢复正常.红细胞的数量在小鼠力竭游泳后4 h时为(9.99±0.95)×1012/L,与对照组的(10.87±0.79)×1012/L比较明显减少(P<0.05);在8h以后恢复正常.血小板的数量在小鼠力竭游泳后1、4、8和24 h时分别为(856.5±129.0)×109、(859.5±67.9)×109、(874.1±96.5)×109和(875.7±124.8)×109/L,与对照组的(721.5±115.7)×109/L比较均明显增多(P<0.05).说明急性力竭游泳对小鼠血液中不同成分的作用存在差异,在一定时间内导致红细胞数减少、血小板增多和白细胞数先降后升的现象.【总页数】5页(P192-196)【作者】邵邻相【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23【相关文献】1.急性脑外伤后性激素含量变化的动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J], 张新庆;程爱国;梁永平2.硒及维生素E对力竭游泳后小鼠肺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J], 解黎明;李沛南;端礼荣3.动态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J], 刘建民;周竹娟;郑健4.小鼠急性肾损伤后细胞再生的动态观察 [J], 唐帆;彭超;郑楠;褚建新5.急性脑卒中后血压变化的动态观察 [J], 高丽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运动中和运动后葡萄糖和糖原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综述作者:徐意坤余洲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09期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中和运动后葡萄糖和糖原代谢调节机制的近50篇外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肌糖原)也逐渐增加为重要的能量物质。
在低强度运动时,葡萄糖的净分解较少,强度增加,分解增加,变成主要的能源物质。
葡萄糖转运可能受到大量分子信号调节,包括钙、牵拉和能量应激信号通路等。
肌糖原的利用作为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一个功能性的能力。
肌糖原受到酶(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和底物(葡萄糖和无机盐)浓度所控制。
在运动后的恢复时期,肌糖摄取表现出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并通过这一方式增加饭后骨骼肌葡萄糖的摄取,并重新储备运动中消耗的肌糖原(糖原超量补偿)。
涉及到运动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的分子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到运动后,一个GLUT4募集池—GLUT4重新分配。
关键词:运动;葡萄糖;糖原;糖原超量补偿;葡萄糖转运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4 )09-0080-05Research Overview of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Glucose and Glycogen Metabolism During and After Physical Exercise in Foreign CountryXU Yi-kun1, YU Zhou2(1.Department of Sports,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 Jiangsu China;2.College of Basic Education for Commanding Officer,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1101, Jiangsu China)Abstract:Adopting method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this thesis analyzes nearly 50 foreign literature about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glucose and glycogen metabolism during and after physical exercise, and reveals that carbohydrate (glucose and intramuscular glycogen) gradually becomes important energy substance with rising of exercise intensity. While very little net glycogen breakdown is observed at low-intensity exercise. Glycogen-breakdown increases with rising of intensity, which becomes predominant energy substance. Glucose transportation is regulated by a plethora of molecular signal, including calcium, stretch and energy stress signaling. Intramuscular glycogen is utilized as a function of exercis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and is controlled by activity of enzyme (glycogen phosphorylase) as well as concentration of substrates (glycogen and inorganic phosphate). In the post-exercise recovery period, intramuscular glucose uptake displays an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insulin, in this way increasing glucose uptake after a meal in muscle thathave performed exercise and therefore are in need of rebuilding their glycogen stores(glycogen super-compensation). Whereas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post-exercise increased insulin sensitivity are not fully clear, they could involve repackaging of GLUT4 vesicles in post-exercise.Key words: physical exercise; glucose; glycogen; glycogen super-compensation;glucose transportation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碳水化合物(葡糖糖和肌糖原)也逐渐增加为重要的能量物质[1]。
不同游泳时间和次数对大鼠血乳酸、肌乳酸、肌糖元、肝糖元的影响刘钦龙;殷劲【摘要】模拟水球比赛参数研究不同负重条件下,不同游泳时间、不同训练次数对SD大鼠BHL、MHL、肌糖元、肝糖元变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在SD大鼠12%负重游泳1-2分钟的运动训练中,递增负荷运动后A、B、C组血清BHL含量与前一组相比上升明显,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该运动的能量代谢以乳酸增加为代表,并随着运动次数的不断增加,血乳酸与肌乳酸值不断增加.(2)在SD大鼠6%负重游泳16分钟的运动训练中,随着运动次数的增加,血乳酸逐步上升(p<0.05),肌糖原逐步减少(p<0.01),肝糖原没有明显变化,血糖呈下降趋势.表明该运动的能量代谢以糖有氧供能为主,并随着运动次数的不断增加,能量代谢逐步转化为以有氧为基础,糖酵解逐步增加的过程.【期刊名称】《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8)005【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大鼠;游泳;时间;次数;能量代谢;特点【作者】刘钦龙;殷劲【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23在游泳比赛的项目中,水球运动属体能类同场对抗性项目群,其体能的运动生理学基础之一是有独特的能量代谢特点。
由于我国水球项目起步晚、发展快,基础研究薄弱。
目前鲜有按照水球项目比赛节数、比赛时间进行的动物能量代谢的基础研究的报道。
为此,本研究拟在规定的游泳次数(模拟比赛节数),用负重调节大鼠的运动时间(模拟每节比赛时间等)研究该运动条件下大鼠BHL、MHL、肌糖元、肝糖元变化规律,以期为水球项目特殊的能量供应特点的研究提供运动生理学实验依据,为水球队的科学化训练提供技术支持。
依据1:水球项目在运动中以有氧代谢为主,但有时比赛强度非常大,属于无氧强度的运动,在射门时球速极快,需要ATP-CP参与供能,属于3种供能方式相混合的代谢类型[1-3]。
鱼类糖代谢指标
鱼类糖代谢指标是衡量鱼类糖代谢水平的指标,常见的指标有:
1.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是衡量鱼类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指标,可以反映鱼类的糖代谢水平。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应该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示糖代谢异常。
2.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后形成的产物,可以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状态。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说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
3. 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是参与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鱼类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水平。
4. 糖原含量:糖原是鱼类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可以反映鱼类体内糖代谢与能量储存的状况。
糖原含量高,表示鱼类体内能量储备充足。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或非侵入性生物传感技术来进行测量,帮助了解鱼类的糖代谢状态,进而评估其健康状况。
力竭运动后恢复期的吸氧量血乳酸变化的探讨血乳酸是力竭运动后的一个重要代谢产物。
当人体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肌肉无氧代谢增强,产生大量乳酸。
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肌肉酸痛和疲劳感。
在力竭运动终止后,身体会通过呼吸和代谢清除乳酸。
研究发现,乳酸的清除速度与恢复期的吸氧量密切相关。
恢复期的吸氧量增加,能够加快乳酸的清除,从而减轻肌肉的疼痛和疲劳感。
此外,恢复期的血液循环和肌肉代谢也会影响乳酸的清除速度。
因此,合理安排恢复期的锻炼和饮食可以帮助加速恢复血乳酸水平。
在力竭运动后的恢复期,为了促进乳酸的清除和吸氧量的恢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轻度活动:在力竭运动终止后,适当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或骑自行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代谢,有助于乳酸的清除和吸氧量的恢复。
2.营养补充: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和修复肌肉。
碳水化合物可以恢复肝糖原水平,而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和修复。
3.充足休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可以让身体充分恢复和修复。
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代谢的恢复和吸氧量的增加。
4.深呼吸:通过深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氧气的吸收。
在力竭运动终止后,进行几次深呼吸可以帮助加速吸氧量的恢复。
综上所述,力竭运动后的恢复期的吸氧量和血乳酸变化是评价身体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
恢复期的吸氧量和血乳酸的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运动强度、训练水平等。
在力竭运动后的恢复期,通过适当的活动、营养补充、充足休息和深呼吸等措施可以促进吸氧量的恢复和乳酸的清除,加速身体的恢复过程。
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6种元素含量的影响
赵光;肖德生
【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
【年(卷),期】2003(025)004
【摘要】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PES)测定了小鼠一次
性力竭游泳运动后 ,骨骼肌内铁 (Fe)、锌(Zn)、铜(Cu)、硒 (Se)、钙 (Ca) 、镁(Mg) 6种元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力竭运动后可使小鼠骨骼肌内Ca、Se含量明显上升 ,Cu元素含量基本不变,Fe、Zn、Mg含量则明显下降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员大
运动量训练后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的依据 .
【总页数】3页(P10-11,27)
【作者】赵光;肖德生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体育部,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镇
江,21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7
【相关文献】
1.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影响 [J], 苏美华;陈平;孙剑
2.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相关调节机制研究 [J], 祖靓;朱荣
3.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6种元素含量的影响 [J], 赵光;肖德生
4.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鼠骨骼肌AMPK活性变化对自噬水平的影响 [J], 于亮;周越;
陈晓萍;王瑞元
5.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J], 刘紫荆;熊静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