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温度计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14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从全球变暖谈起1、温度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1)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中乙正确、甲和丙错误。
注: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温度,再选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4、温度计读数:如图所示中甲的示数为18℃;乙的示数为-16℃。
5、体温计: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37℃;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③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⑥如图所示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8℃。
习题演练一、选择题1.估测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下列数据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深圳全年平均气温为23℃B.教室中普通标准日光灯管长度约12dmC.中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9sD.成年人正常行走的速度为5km/h2.以下是小明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B.一个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为0℃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D.冬天,江阴市最低气温可达-30℃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阿甘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在使用前都必须要将液体甩回玻璃泡B.量液体温度时,读数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C.体温计在使用后,应该在沸水中高温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所以去南极考察可以用酒精温度计4.温度计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温度计”教学设湾里二中朱荣保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生实验器材每4人一组。
每组: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林两个,自制温度计1个,实验用温度计一个。
教学过程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师: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学生提问:例如,它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景?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四章《物态变化》.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温度有关,我们的探究就从温度开始。
师:关于温度,你了解哪些?(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可以说出温度的定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温度值,如沸水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一步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写法。
请学生观察教材第71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值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表中的空白,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温度值处于这个温度的范围,对于具体的数值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再填上。
师: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出大致的温度值即可)师:你是凭什么知道今天的气温的?(凭感觉)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但这种判断每次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哪位同学有过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准确的经历?(学生举例说明,感觉不一定可靠。
)师: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请每组同学观察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每组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第一节温度计1、观察与思考观察一:深井水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冬天和夏天相差不多,可是当我们用手去感觉刚提来的井水时,冬天和夏天是不一样的,冬天觉得热,夏天觉得冷,这说明了什么呢?观察二:秋天草上有露,冬天地上有霜,夏天冰棒冒“气”,冬天人呼“白气”。
这些现象跟什么有关?2、动手做一做实验一:如图所示,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浸一会儿,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体验一下两手对温水的感觉。
实验二: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自制温度计。
如图,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
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这时带色的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一部分,这样就做成了一支测气温的温度计。
3、动脑想一想a.实验一中两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它说明了什么问题?b.实验二中如果在玻璃上刻出表示温度的刻度,温度高的刻度是在温度低的刻度下方还是上方?看看它跟真实的温度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水银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3、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_____________;黑龙江某次测的气温是“-21.5℃”,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__和认清它的______________,如右图所示,甲的示数是_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___。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它能准确到_____℃,使用体温计读数时可以________(填“离开”或“不离开”)人体读数。
6、如图所示是体温计的一部分,其示数应为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1温度计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第1节温度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重点: 摄氏温度的规定。
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三、学习过程:(一)我们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想想做做”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冰箱冷冻室温度,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的;而放入冷水中的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的(填“冷”或“热”)。
因此,单凭手的感觉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二)阅读“温度计”部分,然后进行试验:自制温度计。
试验完成后,回答: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____(选填大或小),这就是____现象。
3、把手捂到温度计的液泡上,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小组讨论后总结:(1)温度计的构造:(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3)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采用。
(4)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4、思考并讨论:如果要给我们自制的温度计刻上刻度,如何刻呢?(三)温度计的使用:1、温度计的使用前:首先要认清它的和,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过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会出现现象。
如果所测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所测的最低温度,会出现现象。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1)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温度计的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相平。
3、体温计的量程是到,分度值是;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被设计成细管,可以防止水银玻璃泡;使用体温计前要,将玻璃泡内的水银甩回玻璃泡。
第4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计1.要给体温计消毒,应 ( )A.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 B.用自来水冲洗C.在沸水中煮 D.在酒精灯火焰上烧2.-6°C的雪糕和-6°C的包装袋,两者的关系是 ( )A.-6°C的雪糕冷 B.-6°C的包装袋冷C.冷热程度相同 D.不是同种物质、无法比较3.如图4-ll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4.-20 °C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5.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5°C,若没有甩过就用它来测体温,它能准确地测出下列哪位同学的体温, ( )A.小红的体温是36.7°C B.小明的体温是37.5°CC.小刚的体温是39°C D.小华的体温是36.9°C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C的冰比0°C的水冷B.在没有常用温度计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体温计测开水的温度C.寒暑表可以达到的准确程度为1°CD.用体温计也可以测出35°C以下的温度7.有三支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C~42℃;乙:-20°C~50°C;丙:-10°C~110°C.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 .8.以下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实验步骤,请将合理的序号填入空白处.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正确读出温度汁的示数,做好记录.正确排列上述实验过程为.9.“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谚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明发生了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同样都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明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的观点,请你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实验器材:;实验方法:.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10.小宇同学学了温度计的知识后,知道体温计的分度值比实验室用温度汁分度值小,即精确些,为了弄清原因,他做了如下探究:(1)自制两个玻璃泡容积相等,但管内径不同的两支温度计,把它们同时放在一盆热水中,发现管内径细些的温度计液柱上升得高些.(2)换两个管内径相同,但玻璃泡容积不等的自制温度计,也同时放入一盆热水中,发现玻璃泡容积大些温度计液柱上升得高.通过以上探究,小宇分析后得出:温度计的灵敏程度同容积和的大小有关,体温计的分度值小,即灵敏度高,是由于它管相对于玻璃泡容积 (填“大”或“小”).参考答案1.A2.C3.C4.D5.C6.C7.乙丙甲8.BACED9.小明温度计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挂在伞下和树下,过几分钟,读出温度计示数即可要重视观察和实验10.玻璃泡管内径内径小。
《温度计》教案【教学内容】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难点: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温度计、烧杯、冷水、热水、口服液小瓶、吸管。
教师演示实验:投影仪、演示温度计、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走进物理世界冬天的东北,冰天雪地,尤其是吉林市地区低洼潮湿,常常能有雾凇景观出现。
大家一定想目睹这一奇特的景观吧?好,看大屏幕。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物质有几种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如何转化。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章物态变化。
水会结成冰,冰可化成水,这同学们都不陌生。
想一想:1.在什么情况下水结成冰? 2.在什么情况下冰化成水?可见,冰水之间相互转化都与温度变化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温度和温度计。
二.新课教学铁钉烧红了,谁敢用手拿,举手?没人敢拿,为什么?(因为它太烫了!)冰天雪地,哪位同学愿意光着脚来上学,举手?没人愿意,因为这时太冷。
这种太冷太热,都是物体冷热程度的表现。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三个烧杯中的热水、温水、冷水做一个小实验:先把两只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把左手插入温水中,说出你左手的感觉;然后,再把右手插入温水中,说出你右手的感觉。
现在动手,体验一下!学生实验,师巡回指导。
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你的感觉?(左手感觉比较冷,右手感觉比较热。
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
3、通过对比观察了解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在结构和使用上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设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分析法、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热水、冷水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第一节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具:演示用温度计,烧杯3个,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主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请一位同学操作图4-1实验,并说明感觉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二.温度计1.构造和原理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
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
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
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
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
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 ℃。
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 ℃,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
请大家看课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