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
- 格式:ppt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2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相同,物体的冷热程度就相同;例如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2.符号:t2.单位:摄氏度,单位符号:℃;(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符号:K)。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换算关系T=t + 273K【例题1】以下是常见的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教室里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变式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B.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约为﹣20℃【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冰的温度是0℃C.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今年上海的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0度【变式2】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例题3】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20℃”,读作()A.20摄氏度 B.负20度C.零下20度 D.零下20摄氏度【变式3】在25℃房间里,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一杯正在沸腾的水温度时,当温度计中的水银上升经过“52℃”这一刻度时,“52℃”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例题4】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这种温度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1章《温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摄氏度与开尔文温度单位的换算,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联系,温度计的使用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热水和冷水混合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温度变化,提出问题:“什么是温度?温度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摄氏度(°C)与开尔文(K)的换算关系为:0°C = 273.15K,每增加1°C,温度增加1K。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计算题:将20°C转换为开尔文温度。
(2)实验题: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2. 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3. 例题解答步骤4. 随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下列温度值从摄氏度转换为开尔文温度:0°C、100°C、37°C。
(2)简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答案(1)273.15K、373.15K、310.15K(2)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掌握程度,温度计的使用技巧是否熟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温度》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温度的测量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温度测量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这一温度单位,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理解、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冰块、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现象,如热水、冷水、冰块等,引出温度这一概念。
2. 新课讲解:(1) 温度的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摄氏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单位,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3) 温度计的使用:讲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水混合物、热水、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进行计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温度定义: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摄氏度(℃)测量工具:温度计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将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中,待示数稳定后读取温度注意事项:避免碰触容器底部和壁面,避免快速移动温度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温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简述摄氏度的规定,并说明其意义。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答案:(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如热水比冷水温度高。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2022年版课标要求】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明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日常温度计的种类、温度计工作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理解不同角度的读数结果有何差异。
【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用多媒体投影要点,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实际使用温度计,加强实践应用。
学法:观察实验,阅读课本,积极参与活动。
【课前准备】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若干)、家庭用寒暑表(若干)、体温计(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利用PPT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提出问题: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如何知道温度是多少?怎么测量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二、进行新课温度计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我们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相同吗?学生活动: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再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
教师总结:感觉是不可靠的,那么如何得到准确的温度高低呢?我们需要用温度计来判断。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说明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学生回答:测量温度,加以比较。
引出问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教师出示实验室用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温度定义及计量单位;2.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关系;3. 温度在热传递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温度概念,掌握温度计量单位;2. 学会使用温度计,并解其工作原理;3. 解温度与热传递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概念及其与热传递关系。
教学重点:温度计量、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热水和冷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温度对物体性质影响。
2. 例题讲解:(1)温度概念及计量单位;(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关系;(3)温度在热传递中作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温度现象;(2)让学生计算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转换。
4. 讲解与讨论:(1)温度计工作原理;(2)温度对物体性质影响;(3)温度在热传递中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温度定义、计量单位及转换;2. 温度计工作原理;3. 温度与热传递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温度概念,并说明其计量单位;A. 0℃B. 100℃答案:(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物理量,计量单位为摄氏度(℃);(2)A. 273.15K;B. 373.15K。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温度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温度概念、计量及其与热传递关系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温度对物体性质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注意到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特别关注温度定义、计量以及温度与热传递关系这三个方面。
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核心,对于学生理解温度概念至关重要。
对于温度定义,我将进一步详细解释,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平均动能宏观表现,这是物理学对温度本质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