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
- 格式:pdf
- 大小:622.93 KB
- 文档页数: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资产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以及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宽松与紧缩直接影响资产价格的波动。
宽松货币政策通常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贷款供应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下,市场上的货币供应相对充裕,流动性增加,投资者可以通过贷款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这将导致资金流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
相反,紧缩货币政策会收紧流动性,限制贷款供应,使得市场上的资金相对匮乏。
投资者面临借款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增加的局面,资产价格可能受到抑制。
因此,货币政策的紧宽将直接影响资产价格的涨跌。
二、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除货币政策外,资产价格受到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
1. 经济基本面因素:经济增长、就业状况、产业结构等经济基本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资产价格。
当经济增长、就业率高、产业结构良好时,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则更愿意投资资产,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2. 预期因素: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走势与政策走向的预期也会对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投资者看好未来经济发展,预期未来收益较高,则更倾向于购买资产,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相反,悲观预期往往导致资产价格下跌。
3. 政策因素:除了货币政策外,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也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一国政府推出激励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将直接促进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4. 国际因素:国际环境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例如,跨国投资、外汇市场波动、国际互联网金融资本流动等因素会传导至资产市场,引起资产价格的变动。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货币政策的松紧决定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者的贷款成本,从而直接影响资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
然而,资产价格的变动不仅仅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基本面、预期、政策与国际因素的综合作用。
论人民币与人民币资产的定价价值观决定资产定价,计算模型只是价值观的量化而已国人现在很困惑,为什么外资一夜之间变了脸,像有人指挥的合唱团一样齐声高唱“我们看空中国,我们看空H股,我们尤其不看好中国的银行股,我们理由是什么呢?真正的理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能说出来的理由肯定跟估值有关,言下之意,中国的银行股不值现在这么多钱,所以银行股还要跌。
中国的银行股为什么忽然之间不值那么多钱了呢?因为美国和英国的银行估值又被下调了!中国人会争辩说,美国英国日本的经济进入衰退,而中国还要继续增长8%,怎么能把你们企业的估值作为标杆来评估中国同行的价值呢?欧美日走下坡,中国走上坡,此消彼长,不是应当卖掉欧美的银行股买中资的银行股吗?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赞同中国人的看法。
可是,掌管欧美日基金的不是中国人,他们有他们的看法,并且他们的看法马上会变成市场行为。
所以,大家看见中资银行股在香港跌啊跌啊。
至于要跌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外资当然不会告诉你,让我告诉你吧:英国基金心目中的价位是,工行建行中行的PB应当低于汇丰,法国基金心目中的价位是应当低于法国银行,日本基金心目中的价位是低于日本银行,德国基金心目中的价位是低于德意志银行,瑞士基金心目中的价位是低于瑞士银行,澳大利亚基金的心理价位是低于麦格理银行。
因为,欧美银行现在的PB(PE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亏损)很多低于1,而中资银行的PB有的还高于2,所以,在外资的心目中,中资银行还要跌一半!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外资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十几年前我在XX华尔街大行工作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觉得奇怪,为什么公司的研究报告中总是假定人民币每年贬值(不是升值)5%。
当时在华尔街工作的大陆人不是很多,碰巧,公司的中国经济学家是清华毕业的,我们两人都觉得人民币未来应该是升值而不是贬值,因为贸易帐户和资本帐户都是顺差,双顺差下货币怎么会长期贬值呢?当时的研究部主管是英国人,我相信我们两人的经济学训练都比她好,对中国经济的理解当然更不用说了。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货币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被理解为货币市场利率变动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过程。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货币市场阶段: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调整货币市场利率。
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增加货币市场利率,降低市场流动性,从而抑制信贷扩张。
相反,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降低货币市场利率,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信贷扩张。
2. 资产价格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二个阶段是资产价格阶段。
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债券市场的利率,进而影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提高市场利率,债券价格下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也相应下跌。
相反,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降低市场利率,债券价格上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也相应上涨。
3. 实体经济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三个阶段是实体经济阶段。
资产价格的波动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决策,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增长和通胀水平。
当资产价格上涨时,企业和个人的净资产增值,增加了消费和投资的意愿,推动实体经济增长。
相反,当资产价格下跌时,企业和个人的净资产减值,减少了消费和投资的意愿,抑制实体经济增长。
二、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是指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机制带来的影响结果。
货币政策的效应通常包括对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1. 对通胀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进而影响通胀水平。
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降低市场流动性,抑制信贷扩张,缩小经济总需求,进而对通胀起到抑制作用。
相反,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信贷扩张,扩大经济总需求,进而对通胀起到刺激作用。
《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一、货币政策的定义与目标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其主要目标一般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物价稳定意味着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或急剧的波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过高的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扰乱经济秩序,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充分就业意味着将失业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经济活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决策,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也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汇率和资本流动等方式,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工具1.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
当中央银行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向市场投放货币;当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它可以卖出有价证券,从市场回笼货币。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活性、主动性和可逆性等优点,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2.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需要向中央银行缴存更多的存款准备金,从而减少了可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货币供应量减少;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3. 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需要资金时,可以将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
《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篇一一、引言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等,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的总称。
金融资产价格则反映了市场对各种金融产品的供需关系,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
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金融资产价格,以及金融资产价格如何反作用于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1. 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目标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等手段实施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2. 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1)利率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
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资金成本降低,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推高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格。
反之,当利率上升时,资金成本增加,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减少,金融资产价格可能下跌。
(2)货币供应量与金融资产价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会影响金融资产价格。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市场流动性增强,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而推高金融资产价格。
反之,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市场流动性减弱,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下跌。
三、金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1. 金融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当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中央银行可能会调整货币政策以维护市场稳定。
例如,当股市出现暴跌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降息等措施以提振市场信心。
2. 预期与货币政策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会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的信息和预期。
例如,当债券收益率持续上升时,市场可能预期中央银行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种预期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四、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互动关系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手段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另一方面,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货币政策,影响其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建议【摘要】国家通过发布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实现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
那么就要弄清楚货币政策是如何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的,它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本文首先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利率、汇率和信贷对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的。
然后,笔者根据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缺陷,从优化金融市场,加强金融资产改革和监督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一、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一)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1.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央行对利率的变动通常意味着货币当局希望对当前的宏观经济进行调节,体现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普通的投资者会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对利率调整存在心理预期,当利率的调整幅度符合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那么股票价格保持稳定。
但如果与投资者预期存在差异,股价就会出现巨大变动。
当央行下调利率,意味着货币当局将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于是人们买入股票。
但当利率调整幅度大于投资者心理预期时,投资者认为当前利率较低,预期利率在将来会回调,致使未来股价下跌,因此投资者会大量的抛售现在所持有的股票,希望未来股价处于低位时再买入,这就造成了现在的股票价格下跌。
2.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1)利率影响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当利率上调时,房贷的利息增加,购房者贷款成本上升,还款压力增大,影响购房者的生活质量。
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供大于求,房地产的价格可能下降,避免了房地产过热产生泡沫。
利率上升一购房成本上升一房产供大于求一房地产价格下降(2)利率影响房地产商的开发成本房地产行业投入的资金量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并且负债率高,不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致使资金链断裂。
如果利率上升,则房地产商的融资成本上升,资金链趋于紧张状态。
一些企业为了尽快回笼资金而采取降价促销,而另一些企业则可能提高房产价格转嫁成本,从而保证自己的收益。
或者减少地产项目的开发,减少供给,推高价格。
关于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思考作者:贾雷赵洪进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30期【摘要】伴随着资产市场的发展,以股价和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
本文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供给结构、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关注资产价格波动、灵活微调货币政策、有效释放预期的政策建议,并指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资产价格货币政策股价房价一、研究背景资产市场在为经济增长提供杠杆推动作用的同时,出现了资产市场不稳定而导致宏观经济大起大落,尤其是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膨胀和破灭,正成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的重要原因。
此次因美国次贷危机便是一次深刻教训。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十多年来,居民资产结构中有价证券份额持续增加,2009年股票市值总额达243939亿元,占GDP的比值攀升至72%。
我国房地产自1998房改开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相伴随的是我国房价的连年高涨,持续高位运行。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都为资产价格影响货币政策提供了基础。
资产存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资产价格的波动,既体现了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资产存量与货币供应量M2之比),又意味着货币供应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稳定性的弱化。
因此研究资产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1.资产价格改变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资产价格变化之所以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是因为它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一,资产价格变化会改变人们的货币需求偏好;二,在资产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情况下,较高的收益率使大量的存款转化为资产而产生转移效应,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三,资产存量的增加使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增强;四,在资产存量不断膨胀、资产价格迅速上扬的情况下,货币的预防需求会下降,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异,宏观调控中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有所减弱。
《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篇一一、引言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
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以及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
而金融资产价格是市场参与者关心的重点,不仅与他们的资产组合收益有关,更在宏观层面体现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并尝试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与影响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和再贴现等手段来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
当中央银行希望刺激经济增长时,通常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上调利率。
这种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金融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
一方面,它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影响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它也会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和信心,进而影响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
三、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机制1. 利率渠道: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水平。
当利率下降时,贷款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资金,这将推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推高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
反之亦然。
2. 预期渠道: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预期。
当市场预感到中央银行将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乐观情绪,进而推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
反之,当预感到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市场可能会进入谨慎状态,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下跌。
3. 信贷渠道: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影响银行的信贷规模和信贷条件。
当货币政策宽松时,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这可能会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进而推高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
四、案例分析以某国为例,当该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中央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利率并增加了市场流动性。
这一政策调整使得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推动了股票市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