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24课
- 格式:ppt
- 大小:435.51 KB
- 文档页数:20
五年级语文下册24课《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五年级语文下册24课《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熟读课文内容,能说出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
3、学习作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链接: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马克·吐温是其笔名。
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
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比较成功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法指导: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
学习时要注意:一是要抓住人物言行的前后变化来体会。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句、段,重点体会。
学习内容——自学成才我最棒:★ 1、自立自强——下面的词语我能正确地写它们的读音,并牢记下去。
()()()()()()蹩脚刻薄通融通融凭空胆怯挑剔()()()()()()兴致勃勃窘况钞票撵跑熔岩阔佬★★ 2、合作愉快——结合词语的意思,写出近义词。
兴致勃勃()阔佬()雅致()考究()窘况()刻薄()通融()十全十美()★★★3、探究金钱的魔力——边读边思考,并在课文中找到具体的词句,批注自已的体会、理解后再讨论。
总结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表现有什么不同?说明了托德是个什么样的人?《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24课金钱的魔力》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拼音乐园1. 给加点的字找拼音朋友。
2.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选字组词。
写出近义词。
标点家族在标点家族中,破折号的作用可不小。
一般来说,破折号有五种作用,看看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a、解释说明b、话题的转移c、语意的跃进d、时间或声音的延续e、统领下文(1)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类事情。
________(2)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讲究,又雅致,简直就像个公爵穿得那么讲究。
________(3)他只好把这套衣服放在我们这儿,另外做一套丧服去﹣﹣可是后来他母亲并没有死。
________(4)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第一个破折号:________第二个破折号:________)课内阅读(《金钱的魔力》)(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段话描写的是托德的________和语言。
读了这段话,我想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________。
(2)老板________一眼,________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________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在横线填上词语。
这一段话主要描写的是老板的________。
看见老板这副模样,我想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24课金钱的魔力》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拼音乐园1.【答案】biē,qū,jiǒng【考点】拼音【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解答】biē qū jiǒng2.【答案】báo 薄片,sàng 丧失,è恶劣,bó轻薄,sāng 丧事,ě 恶心【考点】组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多音字的要求是:首先,知道这个字是否是多音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教版(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材分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大诗人苏轼所作,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
3.感受诗人苏轼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古诗的理解,表达出诗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趣揭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声音真好听,我再请几个人读一下题目,读的时候,其他人思考,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六月二十七日是事情发生的时间)哦,你知道了时间。
(望湖楼是地点)哦,你了解了地点。
你知道望湖楼在哪里吗(杭州西湖)那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对于醉书你有什么了解(醉:似醉非醉的情况下)是的,为什么会醉(喝了酒)也许(沉醉)到底怎么理解呢相信大家学完课文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书:写诗)是的,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代的书是写字。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望湖楼在哪里吗(杭州市西湖边)过渡:那六月二十七日那天,诗人究竟写了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坐时光机来到那一天。
二、初读诗句,扫清字词1.那现在就拿起你手中的书本,大声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点名读2~3人2.古诗不仅要读正确、流利。
还要读出音律美。
现在老师来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
谁想试一试?2人3.刚才,我们已经把诗读的正确,有节奏,古诗我们还要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默读古诗。
结合预习,和同桌交流读懂的字词,不懂的字词互相交流,尝试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