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专题复习五:句子 第一讲 句式转换(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34 KB
- 文档页数:11
专题五句子第一讲句式转换【知识点拨】考点名称:句式转换考点解析:句式转换是小升初复习的要点,包括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转换,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引述句与转述句的转换。
考查形式:填空、选择、判断等。
相关知识:多种句式间灵活转换【考点突破】例1:按要求写句子。
(1)西北风吹得院里的柳树哗哗作响。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大象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卖自己的劳动力。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西北风把院里的柳树吹得哗哗作响。
院里的柳树被西北风吹得哗哗作响。
(2)又烂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大象。
(3)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不得不贱卖自己的劳动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变换的掌握能力。
(1)句是陈述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化关键是分清楚施力者与受力者。
(2)句是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首先要明确题意,再去掉语气词和问号,不得改变原意。
(3)句是陈述句,它与双重否定句转换的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准放否定词的位置,与原意保持一致。
例2:判断下列每组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 )2.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太狡猾了。
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难道不狡猾吗?( ) 3.这批大陆来的客人只能住在山顶的旅店。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六年级下《句型转换复习》在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句型转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掌握好句型转换,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六年级下册常见的句型转换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表达一种看法,语气比较平稳;反问句则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语气更加强烈。
1、陈述句改反问句(1)在陈述句中加上反问词“难道……吗”“怎么……呢”。
(2)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呢”“吗”,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改为反问句:“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2、反问句改陈述句(1)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怎么……呢”。
(2)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
”二、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把字句强调动作的主动者,被字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1、把字句改被字句(1)将“把”字改为“被”字。
(2)把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改为被字句:“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2、被字句改把字句(1)将“被”字改为“把”字。
(2)把被动者和主动者的位置互换。
例如:“衣服被小明洗干净了。
”改为把字句:“小明把衣服洗干净了。
”三、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是用两个否定词来表达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更加强烈。
1、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如“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非……不可”等。
(2)替换或添加双重否定词,注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
例如:“我要去学校。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不能不去学校。
”2、双重否定句改陈述句(1)去掉双重否定词。
(2)将句子整理通顺,使其符合陈述句的表达习惯。
毕业升学专项复习卷(二)语文第一轮复习句子训练(一)句式变换、修辞手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信你一定可以考出最理想的成绩!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填序号)(30分)1.“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与这句话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难道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做到吗?B.答应别人的事非做到不可!C.答应别人的事非做到不可吗?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做到。
2.下列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这个鱼钩。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这个鱼钩吗?B.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改为感叹句:松鼠真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啊!C.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改为陈述句: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D.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
改为“被”字句:这件事甚至被玛琪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
3.下列句子中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2分)A.为人类造福,难道有错吗?B.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C.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B.“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华民族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C.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最早是怎么得来的。
D.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5.与“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A.从事文学创作,怎能不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呢?B.难道从事文学创作不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吗?C.从事文学创作,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力怎么能行呢?D.从事文学创作未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6.下列四句话中与其他三句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父亲说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要带我妹妹去看海。
B.父亲说等春暖花开的时候,他要带我妹妹去看海。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句型转换分类复习(含答案)小升初句型转换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错误的一项是()。
A.老牛对牛郎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
”(改转述句)老牛对牛郎说,它不能帮牛郎他们下地干活了。
B.王母娘娘拿织女织的彩锦装饰天空。
(改把字句)王母娘娘把织女织的彩锦拿去装饰天空。
C.女店主潸然泪下。
(改反问句)难道女店主潸然泪下吗?D.他用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缩句)他诠释了师德灵魂。
2.读下面的句子,对原句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男士对司机说:“麻烦你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我一下。
”A.男士对司机说,麻烦他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他一下。
B.男士对司机说,麻烦司机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他一下。
C.男士对司机说,麻烦你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我一下。
D.男士对司机说:“麻烦把车停到药店门口,等男士一下。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成陈述句是“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B.“父亲终于把表盖上了。
”改成被字句是“表被父亲盖上了。
”C.“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这句话的含义是后来由于自己长大了,明白了关于表的知识,因此渐渐地不再说了。
4.把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意思,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A.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是不能忘怀的。
B.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吗C.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
5.下面语句变换后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没有谁不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有谁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B.这个道理容易明白。
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C.学好一门手艺要花力气。
学好一门手艺不能不花力气。
D.这事你得告诉他。
这事你非告诉他不可。
6.下列四组句子中,不能用“虽然……但是……”连接的一项是( )A.爷爷已经很老了。
小学六年级语词句式变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说句反问句与陈说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说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说句,它们的意思同样,语气有所不一样 .(一)反问句变陈说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改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1、我们怎能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欣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来回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忧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竞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说)(二)陈说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改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练习:1、我们不可以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3、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该当伤他们的心.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可以充耳不闻.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患病了,我去帮他指导功课 .”3、李老师愉悦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 1)班,获取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日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日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三、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目、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方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为:“名词 +动词 +名词”或“名词 +动词”.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语重心长的真理.2、红四团获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成功.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入口钻机娴熟地安装好了.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战胜大灰狼的故事.四、改正病句病句种类:语序不妥、搭配不妥、成分残破或赘余、结构凌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破1、春季来了,愈来愈来暖和了.2、洒在沙岸上,沙岸上一片银白.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遇到了教育.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第一第一个走登台表演节目.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3、我常常阅读、看科幻小说.4、松鼠喜爱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三) 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常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内心很焦虑.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赞同这类主张.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此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四)搭配不妥1、今日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漂亮.2、我很喜爱参加自然博物馆.3、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的小道行进.4、战斗正在热忱地进行着.(五)语序不妥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观光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4、李华被同学们必定评为三勤学生.5、学校把“学雷锋踊跃分子”的名单已经宣告出来了 .五、把以下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狂风卷起的灰尘遮住了我的视野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 ,爱迪生终于找到了合适做灯丝的资料 .小学语词句子句型变换练习题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惫和干渴,把它们摧残得垂头丧气.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立刻被朋友们纠正了.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出金华城大体 5 公里到罗甸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断.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忱.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5、把反问句改成陈说句.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睦你们是一条道?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没法叫我张口.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6、把陈说句改成反问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独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秒术,我真不如他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久照料你的.”张林告诉我:“若是礼拜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立刻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必定要仔细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希望 .二、依旧子写句子 .1 、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 (连动句)2 、例:夜空的繁星,忧如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比喻句)3 、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比喻句)4 、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拟人句)5 、这些信函和报纸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欢欣和暖和 .(排比句)三、按要求写句 .1.繁荣昌盛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什么:②用来比喻事业的改革开放后,2、骄傲①用来表示褒义的:②用来表示贬义的(指不谦逊):3、“成了”写成比喻句:4.“天空中的小星星”写成拟人句:5.仿佛写成比喻句:写成不是比喻句的: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正午在家自己复习功课 .”改(成转述句 )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①(改成反问句 )②(改成否定句 )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改成陈说句 )9.这开朗的儿童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反问句 )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储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缩句 )13.我不当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 )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狼狈逃跑 .(改成“把”字句 )15.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特别高 .(改变词序,改变意思 )16.我家在市图书管周边住 .(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四、把下边的反问句改为陈说句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可以办到吗?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原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4、冬季来了,春季还会远吗?五、把下边的陈说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切的故事使我深受动人.2、我们不可以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3、春风吹绿了野外 .4、是春风吹绿了野外 .5、我们不可以做自私自利的事.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以下话换个说法1、喂,妈,今日开学了,快给钱.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4、小红,把窗关一下 .七、将以下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2、小红说:“今日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一定参加.”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4 蔺相如说:“秦王如有诚心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说句(一)反问句变陈说句1 我们不可以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2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欣的歌.3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来回.4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忧.5 大千世界,各处都有野花的倩影.6 你看了竞赛 .7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说句变反问句1.我们怎么能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充耳不闻呢? ( 难道我们能充耳不闻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患病了,他去帮李明指导功课.3.李老师愉悦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 1)班,获取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他明日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让我明日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三、缩句1.话包蕴着真理 .2.红四团取获成功3.工人师傅把钻安装好 .4.老师讲了故事 .四、改正病句病句种类:(一)成分残破1、春季来了,天气愈来愈来暖和了.2.月光洒在沙岸上,沙岸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遇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修复我们学习 .(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登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 .3.我常常阅读科幻小说 .4.松鼠喜爱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 三) 表意不明1.李红常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她内心很焦虑 .3.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赞同第一种主张.4.全班同学除了张刚之外都参加了此次公益活动 .(四)搭配不妥1.今日联欢会上的杂技和舞蹈真漂亮 .2.我很喜爱观光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踩着泥泞的小道行进 .4.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五)语序不妥1.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观光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3.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4.李华被必定同学们评为“三勤学生” .5.学校已经把“学雷锋踊跃分子”的名单宣告出来了 .六、把以下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2.狂风卷起的灰尘把我的视野遮住了 .我的视野被狂风卷起的灰尘遮住了.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 , 爱迪生终于把合适做灯丝的资料找到了 . 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合适做灯丝的资料 , 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小学语词句子句型变换练习题1 它们被疲惫和干渴,摧残得垂头丧气.2 朋友们立刻把我的错误纠正了.3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体 5 公里 .4 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断.5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忱.6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7 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8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 . 死亡也没法叫我张口 .9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10 难道猫的性格没有些独特吗?11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耀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吗?1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秒术,他真不如诸葛亮 .13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久照料珊迪的 .14张林告诉我,若是礼拜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15妈妈严肃地对我说:“立刻就要期末考试了,你必定要仔细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希望 . ”二、依旧子写句子 .1.小明走进食堂拿起碗走向窗口 .2.海面上的波光,忧如地上闪闪发光的金子 .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日堂里的一颗明珠 .阳光之下,湖面成了金色的镜子 .4. 寂静的夜晚,只有那一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议 .5. 那些星星和月亮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送去了希冀,送去了安慰.三、按要求写句 .1.繁荣昌盛(1)、春季来了,大地一派繁荣昌盛的情形!(2). 教育战线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新场面 .2、骄傲(1)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骄傲!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飞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2)成绩好也不可以骄傲,应当保持下去 .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 但是有点骄傲 .3、“成了”写成比喻句:夜幕下,树影摇来摇去,成了幽灵.4.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 , 仿佛对你浅笑 .5.仿佛写成比喻句:这一朵朵菊花,远看仿佛一个个色彩娇艳的绣球 .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李芳仿佛她的妈妈 .6.妈妈对我说,她上班去了,让我正午在家自己复习功课 .7(1)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吗?(2)这块地里的菜秧不是我种下的 .8. 我们遇到困难,不可以退缩 .9 这开朗的儿童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10. 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把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被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11 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把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包住了 . 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正好被包住了 .12.崇山峻岭储藏着煤和石油 .13.陈明的飞机模型被我我不当心摔坏了 .14.周瑜的军队把曹操打得一败涂地,狼狈逃跑 .15这些来北京的客人水平特别高 .16我家住在市图书管周边 .四、把下边的反问句改为陈说句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就必定能办到 .2.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3. 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原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4.冬季来了,春季不会远了五、把下边的陈说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切的故事怎么不使我深受动人呢?2.我们怎么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3.难道春风没有吹绿了野外吗?4.难道不是春风吹绿了野外吗?5.我们怎么能做自私自利的事呢?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以下话换个说法1.你好,妈妈,今日开学了,能给钱吗?2. 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请给我五元钱吧.3.你好,老爷爷,请把锄头借我用一下好吗!4.小红,请把窗关一下 .七、将以下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1.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 小红说,今日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她一定参加.3.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您看 .4. 蔺相如说,秦王如有诚心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
小升初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针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句型转换进行复习。
句型转换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如:陈述句与疑问句的转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句型转换的技巧,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
2. 学生对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教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复习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句型转换的学习状态。
2. 讲解:讲解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
5. 总结:总结句型转换的要点,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
可以采用表格、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布置适量的句型转换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2. 要求学生总结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形成笔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句型转换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句型转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句型转换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了解小升初句型句式的考点2.认识小升初句型句式的题型3.掌握小升初句型句式的技巧1.熟练运用句式句型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
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
恰好这时下起雨来了,主人便在纸上写上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一句话,没有加标点。
穷秀才看后,拿起笔给这句话加上标点。
主人一看,只好留下他了。
主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秀才: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例1), 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例2), 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例3)。
例:(1)今天下雨了。
(2)我还没有吃饭。
(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小升初——句型句式2、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否定含义,否定反问句表肯定含义。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1)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2)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3)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事不对的吗?——这样做事是不对的!3、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
4、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例:(1)他是个老师。
(陈述句)——他是个老师吗?(疑问句)(2)今天下雨了。
——今天下雨了吗?(3)我还没有吃饭。
——我还没有吃饭吗?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1)你是一个好孩子。
(2)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专题五句子第一讲句式转换【知识点拨】考点名称:句式转换考点解析:句式转换是小升初复习的要点,包括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转换,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引述句与转述句的转换。
考查形式:填空、选择、判断等。
相关知识:多种句式间灵活转换【考点突破】例1:按要求写句子。
(1)西北风吹得院里的柳树哗哗作响。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大象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卖自己的劳动力。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西北风把院里的柳树吹得哗哗作响。
院里的柳树被西北风吹得哗哗作响。
(2)又烂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大象。
(3)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不得不贱卖自己的劳动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变换的掌握能力。
(1)句是陈述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化关键是分清楚施力者与受力者。
(2)句是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首先要明确题意,再去掉语气词和问号,不得改变原意。
(3)句是陈述句,它与双重否定句转换的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准放否定词的位置,与原意保持一致。
例2:判断下列每组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 )2.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太狡猾了。
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难道不狡猾吗?( ) 3.这批大陆来的客人只能住在山顶的旅店。
专题五句子第一讲句式转换【知识点拨】考点名称:句式转换考点解析:句式转换是小升初复习的要点,包括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转换,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引述句与转述句的转换。
考查形式:填空、选择、判断等。
相关知识:多种句式间灵活转换【考点突破】例1:按要求写句子。
(1)西北风吹得院里的柳树哗哗作响。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大象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卖自己的劳动力。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西北风把院里的柳树吹得哗哗作响。
院里的柳树被西北风吹得哗哗作响。
(2)又烂又软的淤泥不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大象。
(3)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不得不贱卖自己的劳动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变换的掌握能力。
(1)句是陈述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化关键是分清楚施力者与受力者。
(2)句是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首先要明确题意,再去掉语气词和问号,不得改变原意。
(3)句是陈述句,它与双重否定句转换的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准放否定词的位置,与原意保持一致。
例2:判断下列每组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 )2.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太狡猾了。
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难道不狡猾吗?( ) 3.这批大陆来的客人只能住在山顶的旅店。
山顶的旅店只能住这些大陆来的客人。
( )4. 这道题做不完我绝不去看电视。
不把这道题做完我绝不去看电视。
( )答案:1. × 2. √ 3. × 4.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辨析能力。
第一组的第一句意思是所做的事都为学生服务。
第二句意思是满足学生的所有需要。
第二组都表示光头强很狡猾。
第三组的第一句是大陆来的客人没有选择其他旅店的余地。
第二句的意思是山顶旅店限制了入住的客人。
第四组都表示我做完作业才会看电视。
例3:找出意思与其他三个句子不同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①每一个人都关心他。
②难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关心他吗?③没有一个人不关心他。
④你不能否认有一个人不关心他。
答案:④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双重否定句的理解应用能力。
①②③句均表示:所有人都关心他。
④句表示有一个人不关心他,是三重否定句,表示否定。
【提分攻略】要灵活正确地辨析句式,做好句式间的变换,就要先明白各种句式表达的含义,然后根据句意再套用固定的变化模式,注意不能改变原意。
【自测演练】1.在括号里指出句子类型。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 感叹句(1)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摘取了2015年首次设立的白玉兰奖国内综艺节目单元奖项——“最佳综艺栏目”。
()(2)此处危险,严禁攀登!()()(3)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士成功登上钓鱼岛宣示了主权。
(4)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将是什么呢?()(5)浩瀚的南海多么美丽!多么富饶!()2.按要求变换句式,原意不变。
(1)太阳把月球车“胸前”的五星红旗照得鲜艳夺目。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香港的保钓人士被日本人非法抓去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改成间接人转述人物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黄岩岛是我国的领土。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变换句式,原意不变。
(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做事肯定会失败。
改成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直民意的重要措施。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文明礼貌。
改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式变化有误的一项是()A.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
反问句:实现中国梦,难道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吗?B.《成语大会》是一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好节目。
双重否定句:《成语大会》不是一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好节目。
C.妈妈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去超市买点东西。
”转述句:妈妈说,要我先回去,她还要去超市买点东西。
D.韩国发现了朝鲜挖的地道。
被字句:朝鲜挖的地道被韩国发现了。
5.下列各组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听了他的话,同学们都很感动。
听了他的话,同学们怎能不感动呢?B. 这句话你理解得很不对。
这句话你理解得不很对。
C. 那人夺过他手中的东西。
他夺过那人那人手中的东西。
6.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妈妈说:“我希望你这次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是转述句。
()②公园里的月季花开得很美。
是陈述句。
()③凡卡天天挨打,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呢?是疑问句。
()④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有才华的工程师。
是双重否定句。
()⑤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是否定句。
()【拓展提升】1.下列句式变换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改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改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啊!D.他扔掉的不止是一个馒头。
改成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2.按要求写句子。
(1)男子体操的团体金牌被日本运动员夺走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凶狠的大灰狼吃掉了一只小白兔。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 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1)小明告诉我,他家在少年宫附近。
(2)丁丁对冬冬说,他要去奶奶家,不能到冬冬家去了。
(3)小姑娘自豪地说:“我登过泰山!”(4)钱学森说:“我是中国人,可以放弃那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真题链接】1.(上海市黄浦区小学毕业卷)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B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改成“被”字句: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
改成肯定句: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
改成反问句: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改成感叹句: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吗?2.(汕头市龙湖区小学毕业卷)下面四句中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D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3.(青岛市求真中学分班卷)按要求写句子。
(1)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号,小新感到心惊肉跳。
(改成反问句)(2)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改成双重否定句)(3)听信别人的挑拨,自己不冷静地思考问题,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改成陈述句)(4)小军对小龙说:“明天,我请你去烈士公园玩。
”(改成转述句)(5)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变成引述句)参考答案【自测演练】1.(1)A (2)C (3)A (4)B (5)D2.(1)月球车“胸前”的五星红旗被太阳照得鲜艳夺目。
(2)日本人把香港的保钓人士非法抓去了。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4)黄岩岛难道不是我国的领土吗?3.(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都想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2)这样做事不得不失败。
(3)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得不说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直民意的重要措施。
(4)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讲文明礼貌。
4.B5.A6.①×②√③×④√⑤√【拓展提升】1.A2.(1)日本运动员把男子体操的团体金牌夺走了。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呢?(3)凶狠的大灰狼不可能不吃掉一只小白兔。
3.最新Word (1)小明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2)丁丁对冬冬说:“我要去奶奶家,不能到你家去了。
”(3)小姑娘自豪地说,她登过泰山!(4)钱学森说,他是中国人,可以放弃那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真题链接】1.B2.D3.(1)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号,小新怎能不感到心惊肉跳呢?(2)我不得不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3)听信别人的挑拨,自己不冷静地思考问题,不能把事情做好。
(4)小军对小龙说,明天,他请小龙去烈士公园玩。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