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岛屿争端的来龙去脉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台湾、钓鱼岛、南海问题概述台湾问题的由来: (1)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2)南海问题的由来: (5)台湾问题的由来:1871年,日本与中国签订中日条约,里面有类似结盟的条款,引起美国的注意。
美国在随后即设法使中日成仇并使日本与美国结盟,在亚洲为美国利益发言:美国为日本提出类似后来“大东亚共荣圈”的“东亚文明月弯”的观念,鼓吹“日本为了整个亚洲未来的繁荣,向台湾用兵是应该的并且是必需的”。
1872年,日本并吞琉球,美国趁机挑拨日本利用“牡丹社事件”不宣而战(这是日本一向的传统,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七七、珍珠港等都是如此)出兵攻占台湾,拉开了日本夺取台湾的序幕。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开罗宣言》,宣言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从1895年清政府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以来,五十年间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亡国奴痛苦的台湾同胞终于有希望重归祖国了。
《开罗宣言》的规定,是台湾同胞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结果。
五十年来,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用火与血表明重返祖国的决心。
正如美国国务院编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中描绘的,“台湾人民受异族管辖达五十年,因之欢迎中国解放。
于日本占领期中,台湾人民最大的希望为重归祖国”。
《开罗宣言》的规定,也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向日本侵略者作战的目标之一。
五十年来,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受殖民之苦的台湾同胞。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马关条约》内容传出后,举国悲愤,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的情景。
为了与台湾同胞共同抗日,他们结队赴台、捐输饷银。
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
东海,南海纷争背后的大国较量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上岛屿的纷争变得越来越大,冲突也越明显。
东海,南海问题喧嚣尘上,先是小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后是菲律宾也引起了南海问题,接着是美国的间谍船进入我专属海洋经济区,东海告急,南海告急,大有我海疆被蚕食的危险。
貌似各自独立的事件背后,其实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这也是此次形势政策课的关键所在。
先看东海方向,从2004年中以来,日本不断挑起东海争端。
日本单方面提出所谓“东海中间线”以东是“日本海域”,对中方在没有争议的中国海域开发油气田,频频提出无理强烈抗议,要求中方停止开发,并将中方在没有争议的中国海域的油气天改名,企图作为声称是“日本海域”之依据,图谋越“界”掠夺中国油气田,2007年2月4日,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船,在中国领土钓鱼岛以西海域,进行正常海洋科学考察活动,是行使中方正当主权权利,却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多艘舰艇围堵阻挠,日本还向中国提出无理强烈抗议,并大肆炒作此事。
2008年12月8日,中国海监船,在中国管辖的钓鱼岛周边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行使中国主权,日本又向中国提出无理强烈抗议。
其间,日本还派巡视舰进行骚扰。
过去,日本对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采取所谓“实际控制”,但不公开侵占。
现在日本开始谋求侵占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公开化。
日本在钓屿东海问题上的整体战略发生了变化,开始将觊觎付诸实际行动,图谋正式再度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这是质的变化,中国不能不认真对待。
日本图谋再度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是经过长期周密策划的。
他们采取渐进蚕食的方式,步步进逼,逐渐升级,企图积量变为质变。
先造舆论后行动,先民间后政府,先外交、政治挑衅后加强军事部署,强化所谓“实际控制”,妄图最终以武力再度公开、正式、完全侵占之。
可是日本官方却迟迟不敢承认,只是一直叫喊适合日美安保条约,无非是以美国做靠山,毕竟日本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并不能稳压中国,而美国也不会为别人的利益去流自己的血的国家,其实三方的底牌很清楚,日本不敢真派军队,而美国只是怂恿日本挑衅中国,坐收渔利,见机行事,中国只能一方面在经济上与美国合作,另一方面又只能官方上继续宣誓主权,继续斗争。
北方四岛:详解日俄积怨四百年的来龙去脉2010年11月01日 11:25 时代周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6条俄罗斯士兵在北方四岛附近海域巡逻。
/ 本报图片库本文摘自《时代周报》2010年10月14日第100期,作者:张子宇葛晓光马欢,原题:《北方四岛:日俄积怨四百年》“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却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
”俄罗斯总理普京的这番言论风传于网络之间。
而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近日将视察与日本有主权之争的北方四岛。
回顾北方四岛的历史和日俄两国围绕这几个岛屿展开的明争暗斗,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关于领土争端的某些剖面以及可能的结果。
在西太平洋上,有一条天然的岛屿链,它自俄罗斯的千岛群岛起,经日本列岛和中国台湾,再延伸至东南亚诸岛。
在这条岛屿链上,有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说是俄罗斯进入太平洋的门户,这便是北方四岛。
所谓北方四岛,即位于千岛群岛以南与北海道东北部之间的四个岛屿—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
由于它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而日本则称之为“北方四岛”。
关于这四岛的所有权,日俄两国争执了近四个世纪,但始终未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近日爆发的日俄外交危机不过是两国历史恩怨的新注解。
视察风波背后近日,俄罗斯方面传出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借赴日参加APEC会议之机视察北方四岛。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俄罗斯问题专家科利福德·盖狄(Clifford Gaddy)告诉记者:“如果梅德韦杰夫登岛巡视,此举对日本的冲击力将不言而喻。
”“梅德韦杰夫显然是为了向国际社会强调北方四岛是俄罗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日本亮出强硬立场。
这种行动将会刺激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本来就已经脆弱的神经,特别是使日本政府近年来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作出的种种努力大打折扣。
日本政治家为了保持支持率,必然会对梅德韦杰夫的登岛计划作出激烈反应,但这种语言上的威胁很难真正付诸实践。
”山东大学学者焦佩分析道。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及中日关系发展趋势内容摘要:近来,钓鱼岛再次挑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
日本政府推动购岛和中国对此的强烈反应使我们又一次把注视的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东海上这几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钓鱼岛在法理上属于中国没有任何疑问,但为何二战后理应归还中国的领土又重新控制在日本手里?这个荒凉的小岛在半个多世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中映射出怎样的影像?在群情激奋的当下,我们不能不回过头去,看一看围绕着这个美丽海岛的争端在历史长河中之所从来的往昔。
关键词:能源经济竞争合作Abstract:Recently, the Diaoyu Islands once again stirred up the people sensitive nerv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purchase of the islands and the Chinese backlash that we once again to gaze into a wide expanse of mist-covered waters of the East Sea Island which no human habitation. The Diaoyu Islands belong to China in the legal without any doubt, but why should retur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China regained control in Japan? The desolate island in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o come amidst the winds of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flects how the image? In the frenzy at the moment, we can not go back, a look around this beautiful island dispute in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ever......Keywords: energy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正文:9月7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钓鱼岛久场岛西北偏北约12公里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与那国”号船尾附近和在现场海域作业的中国拖网渔船船头附近发生碰撞,巡逻船的栏杆支柱断裂。
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对东北亚军事斗争格局的影响在东北亚局势日益紧张的态势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也更加引人关注。
就历史上俄日为四岛问题多次交恶的情况看,其实质是俄日两国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领土扩张之争,历史上两国军事实力的消长使得俄日两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互有攻守。
在当今美国军力重返亚太的背景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必然会使东北亚军事战略格局更加复杂,影响大国间军事关系的调整,导致地区内军事力量对比与军事战略格局的变化。
标签:北方四岛;东北亚;军事斗争格局;美国引言2013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十年来首次正式访问俄罗斯,交流领土和经济合作问题,这是日本首相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经贸合作来帮助解决日俄两国一直存在的领土争议。
然而,俄罗斯始终强调北方四岛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领土。
在美国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并向亚太增兵、朝鲜核问题久拖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东亚的军事态势处于紧张状态,俄日北方四岛争端的走向无疑会增强或减缓目前的紧张军事态势,导致相关各国军事斗争策略的调整,影响东北亚的军事斗争格局。
一、北方四岛对于俄日双方的军事价值(一)对俄罗斯的军事价值首先,北方四岛和北千岛群岛一起构成了俄罗斯东部通往海洋的军事战略重要门户。
丧失北方四岛将使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失去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使千岛群岛防御链条断裂,直接影响到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战略导弹潜艇的安全。
其次,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牵制日本的战略要点。
北方四岛在地理上与萨哈林岛的南端遥相呼应,同时,北方四岛与哈巴罗夫斯克的滨海区形成掎角之势,可以完全封闭日本进人鄂霍次克海的各条通道。
最后,北方四岛是俄在远东地区最有效的军事情报侦搜阵地。
由于北方四岛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是俄罗斯监视日本海空自卫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战机及舰船活动的最理想地点,俄军远东情报局20%的侦听情报来源于此[1]。
(二)对日本的军事价值首先,据有北方四岛可以扩充日本的军事战略纵深。
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域狭长,如果据有四岛及其所属岛屿,岛屿与海域控制面积大增,这在军事战略上而言无疑是不容小视的。
国防时报/2011年/3月/9日/第011版论坛美挑唆东亚岛屿之争力挺日本激怒俄罗斯李静中国专家表示,在挑起地区矛盾,以最终取得地区安全主导权的博弈中,美国很有自己的一套,既让几个国家互塑制衡、互相消耗而后渔翁得利,又不会真正引发冲突。
“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美方支持日本的诉求”、“将中国军’队‘驱逐’出东海和南海的争议岛屿”……最近,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埃及遭遇变革,中东局势动荡未休,美国经济疲软尚未改善,民众为生计而举行的抗议声不绝于耳。
但是,美国似乎觉得自己还不够忙,局势还不够乱,又开始搅和东亚的岛屿争端,不但插手日俄领土之争,且又把本以搁置的钓鱼岛问题重新“炒”了出来。
国际问题专家分析说,美国之所以插手东亚地区的岛屿争端,主要是想维护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控制力。
未来,太平洋将成为美国全球军事力量部署的中心,美国要强化自己在亚太的影响,并借其他国家的乱局为自己脱困寻找出路。
力挺日本激怒俄罗斯近日,美国驻俄外交官的一番表态惹怒了俄罗斯。
在日本外相前原诚司访俄期词,俄罗斯新闻社记者与美国驻俄大使馆取得联系,询问美国政府在俄日间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问题上所持的立场。
大使馆新闻发言人随即援引一份先前已存在的美国务院文件说,“华盛顿早就表明对此问题的立场,至今也未改变。
美方支持日本方面的诉求,希望双方经由对话,解决争议。
”此言一出,俄外交部随即对美方上述表态提出交涉,并发表声明说,俄方不认同美方的立场,并重申了俄方对争议岛屿的主权诉求。
这场“误会”从侧面反映了近期美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立场。
2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对媒体表示,美国政府“支持日本,承认日本对北方领土拥有主权”。
美国的立场因时而变实际上,美国对于俄日岛屿纷争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相当灵活,进行过多次微调。
对于近来美国介入俄日岛屿争端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中心副秘书长洪源说:“美国的整体实力正在丧失,原有的战略地位也在迅速下降,为保住自己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和主导地位,不得不拿日本和韩国这样的盟友当枪使,为他承担更多的战略任务。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一、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钓鱼岛列屿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 距中国台湾省东北大约92海里,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 但相隔一条深1000至2000米的海沟, 该海沟成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天然分界线。
钓鱼岛列屿由钓鱼岛(413 平方公里) 、黄尾岛( 1108 平方公里)、赤尾岛( 01154 平方公里) 、南小岛(01463 平方公里)、北小岛(01302 平方公里) 和3 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组成,总面积约61344 平方公里。
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年前后, 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
据《明史》记载, 最早驻足钓鱼岛的是明朝人杨载。
1372 年, 明朝册封使杨载奉命出使琉球, 钓鱼岛位于杨载必经的航道上, 杨载的船只停靠在钓鱼岛, 并第一个驻足该岛。
1403 年, 我国文献中就有了钓鱼岛列屿的记载。
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一节提到过“钓鱼屿、赤尾屿”等名称。
1556 年, 时任明朝浙江提督的胡宗宪, 节制海域边防, 负责讨伐日益猖獗的倭寇, 守卫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在内的中国海区。
1561 年, 胡宗宪的幕僚、明代地理学鼻祖郑若增编纂了《筹海图编》。
该书卷一“沿海山沙图”的“福七”至“福八”中, 就标有钓鱼屿、黄尾山、赤屿等。
明朝人施永久撰的《武备秘书》卷二中更为明确地画出“钓鱼岛”、“黄尾山”、“赤屿”等岛。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是1785 年日本人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 但该书用颜色明显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
直到1884年, 从事海产品采集和出口的日本商人古贺辰四郎才首次涉足钓鱼岛。
这比中国人涉足并命名钓鱼岛晚了300 到500年。
在19 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 日本从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
1895 年,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 并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列屿。
两国早至17世纪的地图上都曾出现独岛。
韩国称,早在6世纪韩国就有文字材料提到独岛。
日本质疑韩国说法的准确性。
日本在1905年取得对独岛的控制,没过多久又在1910年对朝鲜半岛实施了殖民统治。
日本目前宣称对这一岛屿拥有主权的部分依据是,美国没有将独岛列入二战后要求日本交出的领土名单。
韩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就反对这一说法,从1954年以来一直用一支小规模的警察部队控制着独岛。
韩日围绕该岛主权的最新一次争吵发生在8月上旬韩国总统李明博(Lee Myung-bak)访问独岛之后。
日本此后启动了要求海牙国际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仲
裁这一领土争端的程序。
涉及利益:岛屿周围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
最近几年有传言说独岛附近水域的海底蕴藏有能源资源,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地质勘探的证实。
韩国国有天然气公司说,2007年的一次勘探在距离独岛约75公里的郁陵岛(Ulleung Island)附近水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结晶化合物,减压后就会还原成天然气和水。
能源企业还在研究有效的还原办法。
2008年,上述韩国国有石油公司和澳大利亚能源企业Woodside Energy Ltd.发现,郁陵岛地区的地质结构内拥有大量的天然气或石油。
但它们的第一口勘探井一无所获,今年早些时候关闭。
日本专家对该地区存在大量自然资源的说法表示怀疑。
- Evan Ramstad发自首尔
南千岛群岛
由俄罗斯控制。
俄罗斯称之为“Kuril Islands”(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领土”(Northern Territories)。
历史:日本根据1855年签署的《日俄和亲通好条约》(Treaty of Shimoda)声称拥有这四座岛屿的主权。
这份条约是日俄之间第一份有关萨哈林岛(Sakhalin Island)和千岛群岛地位的协议。
日本将俄罗斯向日本归还南千岛群岛作为两国最终签署和平条约、结束二战的条件之一。
莫斯科方面声称,这些岛屿在战后成为苏联的一部分,俄罗斯对它们的主权不容质疑。
1956年苏日签署联合声明,结束了两国间的战争状态。
从声明的内容看,两国一旦达成和平条约,苏联方面有可能将南千岛群岛最南边的两座岛屿归还给日本。
这两座岛屿分别是色丹岛(Shikotan)和齿舞群岛(Habomai)。
但56年过去了,日俄还没有签署和平条约。
涉及利益:从经济角度看,这些岛屿似乎意义不大。
南千岛群岛在日本北方绵延达800英里(1,287公里),岛上据说蕴藏有相当数量的矿产资源,但一直没有开发。
岛屿附近水域的捕鱼权似乎是它们的最大资产。
岛上人口不到2万,多数处于贫困状态。
这里冬天漫长而严酷,夏天短暂而多雾。
日本国内一些人说,可以把这些岛屿打造成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从日本大城市坐飞机一会儿就到了。